数据专栏

智能大数据搬运工,你想要的我们都有

科技资讯:

科技学院:

科技百科:

科技书籍:

网站大全:

软件大全:

近日,央行在发行数字货币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据悉,央行的数字货币是基于 区块链 技术开发,目前平台测试已经成功。随着央行法定数字货币的试运行,区块链钱包开发再次迎来发展利好。据不完全数据统计,目前有数十万企业对区块链钱包的开发表示关注,并希望在区块链从熊市转牛市的机遇中,企业可以从技术利好中分得一杯羹。


捕获科技区块链钱包技术开发具有全球化的明星团队,从业者兼具传统金融和数字资产开发运作的风控经验,公司拥有业内先进的内存撮合技术,处理速度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在产品体验上,捕获科技开发的区块链钱包系统支持多语言多国家地区运行,用户体验卓越。同时,捕获科技区块链钱包解决方案尊重并保护用户个人隐私权,为项目需求方提供更精确,更便捷,更个性化的定制服务。

捕获科技是一家集区块链技术开发、区块链生态企业、小程序定制开发、APP定制开发、项目产品营销策划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公司。公司面前全球项目需求方提供区块链技术研发服务,公司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的领先技术开发团队,在软件开发实施,技术服务、系统集成及维护方面,具有强劲的实力和竞争优势。基于对数字货币和区块链大行业的深度理解和探索,走在行业基于探索的前沿,旨在为全球合作客户打造安全、稳定、便捷的区块链钱包开发服务,致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数字资产交易产品。

2019年上半年,在已经披露的区块链项目投资的75个项目中,投资金额高达49亿人民币,平均每个项目投资的金额为6500万元。其中融资获得最多的四大领域分别是公链、社交类Dapp、协议及数字资产的综合管理方向,其中数字资产方向获得融资最多。


仅2019年7月,就有12个区块链项目获得投资4.5亿元,平均每个项目融资获得3750万元人民币,值得一提的是,其中融资最多的项目依旧是区块链数字货币相关领域。

市场的回暖和资本市场的认可,再次加剧了创业者在数字货币创投的信心。据不完全统计,仅2019年7月,全球就有3000+创业者开始布局区块链数字货币创业,随着创业者的纷纷涌入,区块链钱包的开发需求再次备受创业者关注。

对大多数的企业初创者而言,技术开发成为入局者最大的难题,作为初创企业,大多无力组建自己的技术团队,技术服务外包成为创业者们的首选,一来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二来外包团队技术相对成熟,可以帮助创业者来开发中少走弯路。产品的安全性和易用性在较大程度上得到了保障。


捕获科技自创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区块链技术应用的相关开发,其中以区块链钱包为代表的技术开发服务更是捕获科技的明星区块链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在业内已经颇具名气和拥有自己的独立知识产权。据捕获科技CEO袁开圣介绍:“捕获科技的区块链布局,不仅从宏观上要解决生态的结构的布局,还要解决微观信息连接上的打通,这正是捕获科技区块链钱包产品方案的对项目方的承诺。除了提供基础的区块链钱包功能外,帮助项目方占据入口,解决行业难题,推进区块链技术应用的进化也是捕获科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捕获科技“大数据+大社交+泛娱乐+泛行业”一体化的区块链数字世界的建立,将会协助更多的区块链相关企业,在未来区块链行业应用中走的更快、更远。
行业资讯
2019-08-07 22:30:00
马云曾说过“未来更值钱的是数据”。虽然不少零售企业拥有大量的数据,但90%沉睡在数据库中,并没有真正发挥价值。在今年的新零售私董会圆桌论坛上,上海久久丫CIO俞荣标、前罗莱生活互联网大数据总经理王歆、贝尔尼尼行政管理中心总监吴龙、上蔬永辉CIO胡才雄对于数据价值的挖掘进行了探讨。

从账目数据走向行为数据

王歆认为,过去IT做的严格意义上是账目数据,而在新零售时代,更要关注的是用户的行为数据。

以智慧门店为例,顾客在某件商品上停留了几秒钟,是否愿意与导购产生5句话以上的沟通,这些数据都反映了消费者的购买心态,属于行为经济学的范畴。对于这些行为数据进行分析,能够更好地进行门店的运营,把握消费者的心理。

行为数据再往上进一步延伸,就是所谓的顾客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门店生命周期。这不是传统上的KPI指标,而是以行为数据来反哺业务,以数据来驱动整体业务。

不应迷信数据

胡才雄认为,公司对于数据的利用至少应该达到50%-60%,为决策提供一定的支撑。但也不应100%全部机械地依赖数据决策,而是个人经验与 数据分析 的结合。

关于大数据的价值,曾有一个流传甚广的“啤酒与尿布”的传说。一家美国超市通过对销售数据的分析发现,一些年轻的爸爸经常要到超市去购买婴儿尿布,有30%到40%的新爸爸会顺便买点啤酒犒劳自己。超市随后对啤酒和尿布进行了捆绑销售,不出意料,销售量双双增加。

事实上,这个故事在欧美也非常流行。于是就有一位美国教授对这个故事进行了分析,发现确实曾有连锁店通过 数据挖掘 ,得出了这一结果。但现实中,并没有重新设计商品的摆放,也没有把啤酒和尿布进行捆绑销售。只是保守地对销售流程进行了改造,即在正确的时间放正确数量的正确商品。

胡才雄指出,有一些企业也按照这个故事来对商品陈列进行了调整,然而效果并为达到预期。从中可以看到,企业要数据进行有效的利用,但不能完全依赖数据。

在沙子中找钻石

吴龙表示,企业每天产生的数据远远超过利用的数据。要把有益的行业经验通过算法构建模型,就类似于在沙子中寻找钻石,是非常辛苦的过程。另外,能否从数据挖掘出价值,真正对决策产生作用,可能还有运气的成分在。但数据的积累依然十分重要,关键还是一切要围绕着企业的核心业务来挖掘。

俞荣标认为,数据对于企业无疑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与企业的业务模式、商业模式深度相关。

目前,上海久久丫正在从数据营销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俞荣标表示,传统的零售业营销模式通常是打折促销、换购、发优惠券等等。去年公司开始尝试进行社区化营销,把会员数据、订单数据与单店整个社区的粉丝数据全部融合在一起。

“比如某个店有500个粉丝,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粉丝的口味、复购频率,以及住所到店的距离等等,利用这些数据再进行单店营销时,会产生更好的效果,更大程度的提升销售。”
行业资讯
2019-08-12 21:20:00
根据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本市对线上培训机构开始了初步摸排,未来将把大数据、互联网等手段运用到线上培训机构的治理当中。

北京市教委副巡视员冯洪荣介绍,与线下培训机构相比,线上培训机构的治理更为复杂,其表现之一在于其影响的全域性,“北京培训机构的线上课程,可能上海的学生或者新疆的学生在听,所以它不是一个定点的影响,不是局域的事。”此外,冯洪荣坦言,对于线上管理来说,目前存在监管经验不足等问题,还需要建立很多机制。

在具体操作时,冯洪荣认为有两大核心需要坚持:一方面要实施备案,“备案时,要坚持同样的要求,但是考虑到线上机构的特殊性,还要有不同的方式。”据了解,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校外线上培训机构备案材料主要包括:培训机构的ICP(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等相关证照信息、资金管理、保障条件和服务承诺等信息,互联网平台信息数据交互及处理能力和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安全保护技术措施等。另一方面,他认为,线上培训治理需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进行发现和查处。

“目前,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已经进入了一个线下攻坚和线上启动叠加的阶段。”冯洪荣透露,自2018年4月以来,由市教委牵头,联合市人力社保、民政、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15个委办局,合力推进了全市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据统计,共排查12681家校外培训机构,责令整改1.2万余次,停止办学565件,采取坚决措施对海淀黄庄等社会反映强烈的26个热点地区进行了治理。此外,本市还建立了黑白名单制度,目前已公布白名单785家和黑名单113家。
行业资讯
2019-08-11 20:53:00
8月6日,贵广网络组织省、市、县三级中层以上党员干部参加全省广电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形势教育视频报告会。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广播电视局局长耿杰主持会议。


报告会上,中国广电网络公司副总经理曾庆军作《智慧广电技术与应用探讨》专题报告。就“智慧广电”概念作解释、“智慧广电”现状作介绍、“智慧广电”未来趋势作预测,对广电行业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发展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分享了多家国外主流广电运营机构现状,对出现的新型流媒体直播电视服务作了详尽剖析,指出电视频道的流媒体化已是大势所趋,应注重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应用,有效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精准用户服务。要应用新技术提升高清视听服务质量,实现多种屏幕间的交互、投屏等功能,完成新型融合视频业务的多屏覆盖,基于全种类智能终端打造新型广电业态。强调5G时代是整个广电网络转型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新时代的宣传文化工作需要一张自主可靠的移动网络,实现由村村通、户户通向人人通、终端通的升级换代,形成“终端随人走、信息围人转”的信息传播新态势。

报告会上,曾庆军对贵州智慧广电综合试验区建设、5G实验网建设以及网络优化改造等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目前,贵广网络已经与贵阳、遵义、六盘水和福泉市政府签署了智慧广电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启动了“云上贵州”省级政务云平台广电节点建设和电子政务外网延伸至村建设,5G试验网已完成核心网建设并在数博会上进行应用展示。智慧广电综合试验区作为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后的第四个国家级综合试验区,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奠定了广电网络深度融入贵州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战略的基础,成为贵州省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同时,他也给贵广网络机顶盒系统平台对客户的精准定位和分类推送、开机界面、遥控器面板设置等提出了宝贵意见。

报告内容结合实际,生动、实用,引发了与会人员的强烈反响。大家认为,这次由省广播电视局主持召开的形势教育报告会对建设智慧广电综合试验区、5G实验网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作用,是一次紧扣行业特点、给人深刻印象的主题教育学习。

耿杰最后作会议总结,指出此次会议对贵州广电受益匪浅。听取了国外主流广电运营机构的现状,对我们来说有很大的收获和启发,增加了我们的眼界;汲取了国网对融合发展的举措和管理经验,对贵州智慧广电综合试验区建设怎么抓,怎么做有了新的思路,可以说是对我们指点迷津;学习了如何应用新技术提升高清视听服务质量,基于全种类智能终端打造新型广电业态。对于5G时代,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增强了信心。
行业资讯
2019-08-11 20:52:00
近年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依托自然禀赋和区位优势,站在大数据的“风口”,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建设大数据中心,奠定了“南贵(贵阳)北乌(乌兰察布)”的产业格局。

华为、苹果、阿里巴巴,这几年,行业巨头的数据中心纷纷落地乌兰察布。而这一切,都源于2013年政企之间的一次接触。

2013年,被称为中国的“大数据元年”。这一年,华为经过多次考察,决定在乌兰察布建设云数据中心。

华为云数据中心的落户,让乌兰察布市坚定了将大数据产业打造为长足发展的基础产业的决心。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

以和华为的合作为开端,乌兰察布市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乌兰察布市大数据管理局,成立了华创信息产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组织机构。

建设了直通北京的144芯点对点光缆,光缆端对端传输时延在5毫秒以内,真正打通了“信息高速公路”,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出台了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投资政策和优惠政策,设立了专项资金、用房奖励、经营奖励、人才奖励。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越来越多的大数据企业在乌兰察布落地生根,越来越多在北上广深工作的乌兰察布籍乃至内蒙古籍人才回乡就业、创业。

而13平方公里的大数据产业园,是全市的产城融合示范区。周边学校、幼儿园、公园、医院等配套服务设施齐全,可为入园企业及员工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和便利的学习、生活、娱乐、交通、医疗条件。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乌兰察布大数据产业从无到有,并逐步壮大,大数据中心已形成集聚效应,呼叫外包等产业形成一定的规模,上下游产业链条在逐步延长。

“乌兰察布发展大数据产业,是时代和历史的选择。”乌兰察布市大数据管理局副局长吕佐鹏感慨地说。

他介绍,乌兰察布将持续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和应用,以大数据引领创新发展,培育新的“数字产业”,打造大数据产业链,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社会治理、服务民生深度融合,让大数据产业成为助推经济、服务社会、普惠民生的新产业、新引擎。
行业资讯
2019-08-11 20:51:00
8月8日,华为涪陵 云计算 大数据中心作为华为全国重要节点正式投入运营。未来,该中心将打造成为西南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云计算产业示范基地。

华为涪陵云计算大数据中心位于涪陵新城区,按照国际T3+标准建设,占地面积30亩。该中心已投运的一期项目部署1059个机柜,具备10000台服务器运营能力,并拥有安全可靠的运行环境和专业运维体系。

目前,华为涪陵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基于华为云数字平台,已支撑了涪陵区40多个企业及机关事业单位、70多项业务系统上云。例如,采用华为云服务解决方案,为涪陵区打造的“公安视频云”,可通过智能化视频设备,显著提升案件的侦破效率和违法、犯罪嫌疑人的抓获率,并可为广大市民提供寻人找物等实用功能。同样采用上述解决方案的涪陵区医疗卫生系统,将全区人口数据库、电子病例数据库、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三库融合”,可实现市民看病就医实时报销结算,并促进分级诊疗落地。

未来,华为涪陵云计算大数据中心还将承载涪陵及各地重点企业、政府业务,在教育、智慧应急、智慧农业等方面发挥“云功能”,推进智慧从城市发展、产业升级转型。
行业资讯
2019-08-11 20:50:00
8月9日,开阳县水东乡舍助推乡村振兴暨“i乡舍”城乡生活大数据平台上线新闻发布会在开阳数谷小镇举行。

“水东乡舍”是贵阳市第九届旅发大会暨第五届农业嘉年华活动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依托开阳青山绿水资源,充分利用农村闲置房、自留地,结合开阳水东文化、当地自然景观及乡村资源,通过撬动城乡要素资源双向流动,以“三改一留”(闲置房改经营房、自留地改体验地、老百姓改服务员、保青山留乡愁)为开发模式,将市民资金变股金、市民变股东、农村闲置房屋及土地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为“乡村振兴”提供示范样板,形成可推广、可复制、可实施的全国乡村旅游“三变”扶贫模式。

据介绍,“水东乡舍”以乡村旅游民宿、新乡村旅游目的地为载体,充分考虑本土文化、乡风文明服务标准,优先招聘本地村民,经培训后统一上岗,为游客提供乡村旅游服务。不仅能为当地百姓解决就业、增加收入,同时,村集体和农户还可享受入股分红,进一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本次发布的“i乡舍”数据平台聚焦“互联网+”融合发展,通过建设“i乡舍”旅游+农业共享平台,为城乡生活构建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红利共享的大数据平台。该平台支持酒店及景区景点网上购票、特色活动体验项目、“找乡愁”特别项目、特色食品和手工艺品购买等多项功能,可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

此外,“i乡舍”大数据平台可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农业农村发展深度融合,为游客衣、食、住、行创造便捷环境,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该平台还可推动当地富硒特色农产品上线、帮助农村企业实现精准营销,在助力农村电商发展的同时,也将实现县域地区的电子产品和家电商品下乡,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该平台还可有力推动开阳县产业培育、生态改善、脱贫攻坚、文化建设、乡村治理等各项事业“一体化”进程,加快实现村容村貌整洁、特色产业发展、文化生活丰富、乡村治理有效。

据悉,该项目自2017年9月启动以来,有效带动了开阳县“民宿经济”的发展。截止目前,十里画廊沿线农户累计入股110余户,投资人入股70余个,吸引社会入股资金2800余万元,直接带动当地百姓160余人实现就业。

开阳县政协主席方玉明表示,为使“水东乡舍”模式在全县开花,变成可推广、可复制的乡村旅游“三变”扶贫模式,开阳县专门出台《开阳县关于支持水东乡舍品牌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包括行政审批、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就业创业、宣传推介、协调服务等在内的扶持水东乡舍品牌发展的“十六条政策措施”,有效助推乡村振兴。
行业资讯
2019-08-11 20:49:00
每到雨季,往往是防汛部门和河长们最紧张的时刻,因为水事无小事,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有可能引发洪涝灾害或水环境恶化。以城市防汛排涝为例,以往城市防汛排涝需要结合人工经验进行判断,但往往是判断不准确,在整体防汛排涝工作中,伴随浪费大量人力物力。但现在武汉的防汛部门和河长们可以相对舒心了,因为星罗棋布的传感器正与后台的水务云链接,河长通过手机、iPad等移动设备就可获得种种蛛丝马迹的变化信息。

目前,武汉碧水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与紫光云技术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紫光碧水科技有限公司,治水、管理水、安排应急预案是通过IoT、云、大数据来快速判断进行管理决策的。通过IoT设备采集数据、结合构建智慧水务大脑,利用短期气象预报、历史内涝数据、市政排水数据、水文数据,在城市内涝模型技术、大 数据分析 技术的基础上,可以快速推断预测城市内涝的情况,准确率高达90%以上,可合理快速安排应急预案。

因为有了 云计算 ,给人们生活、社会治理、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各类应用来到“云”上

出了地铁骑上共享单车回家,这成为很多都市人下班回家的固定模式,可谁能想到千千万万一扫码就开锁的共享单车的后台是架构在公有云上的呢?这些年中国各种共享经济风起云涌背后,云计算有很大的功劳。

浪潮云云服务产品与运营部副总经理高莎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云计算是共享经济背后的力量”。我们要想实现更多的共享服务,我们要打通2B、2G到2C端的数据,我们就需要一个快速、敏捷统一的平台,而混合云当之无愧。“今天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创新无处不在、创业也无处不在的时代,正是云计算无处不在的能力,让人们进行无处不在的创新。”

可能老百姓对云计算的感受不深,抑或很多人不骑共享单车,但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可能都间接地用了云,比如双11购物节,比如在12306抢春节票等,背后都是云计算在支撑着。

“因为云计算发展让峰值应用成为了可能。事实上,很多企业、机构都有峰值应用,比如购票网站的高峰期、汽车的风洞测试、电商的购物节,微博突发明星绯闻,世界杯在网上看视频等。”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郭继军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应对这样的峰值应用,需要花大量的钱,采购大量的计算设备以“满配置”来应对峰值应用的爆发,但平时可能用不上,造成巨大的浪费。因云计算这些年的快速发展,企业只要按需购买就可以,云计算让计算变得无处不在。

不仅仅是大众消费领域,行业、企业和公共服务领域同样也在纷纷上云,武汉用云防汛就是众多企业上云的一个例子。

金山软件高级副总裁、金山云CEO王育林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谈到,他对中国云计算这十年变化最大的感受是政务、教育、交通、金融、制造、零售、媒体等多个领域的行业云化,到2018年我国企业上云的增长率超过了30.8%。“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结合,在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赋能实体经济、推动传统行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等方面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

“中国云计算经历了从质疑到认可,上云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其中政务云应用最为广泛,2018年,已实现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全覆盖,地市级行政区覆盖比例达到75%,其余领域的金融云、医疗云、电信云、能源云、交通云正加快应用。工信部、各地方政府等全力推进‘万企上云’。”赛迪顾问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研究中心分析师郑昊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关于政务云,高莎表示,政务云是智慧城市的核心平台,从视频监测到人脸识别,守卫了城市的安全;从医用车辆调度到交通治理,守护了亿万人民的生命安全。云计算技术区别于其他任何一项创新技术,这是一个加速创新的孵化器,支撑城市、企业乃至每个人的数字化生活,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的数字经济的全面发展。

“从互联网企业上云到传统企业上云,是这十年中国云计算用户变化的最大特征。”青云(QingCloud)运营副总裁林源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最开始都是互联网企业上公有云,慢慢有了一些传统企业将非核心业务上公有云。再到后来,随着大量业务在云计算上落地,一些非常传统的行业,比如金融业、制造业、医疗行业,已经开始将核心业务放到云上。企业越来越相信云计算的计算、网络、存储、安全等各方面的能力,借助云计算实现数字化转型。

“全面上云是时代的必然,现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拐点。”阿里巴巴CTO张建锋表示,云计算作为一项新兴技术,经历了过去十年的发展,已经在关键技术和应用规模上实现对传统IT的全面超越,云、大数据、AIoT和移动化技术引领时代。张建锋分享了一组数字,上云后综合成本下降一半,稳定性有10倍以上提升,安全性更是提升50倍。

一个从0到千亿元的产业

从2010年起,云计算从开始培育、到加快建设、最后全面发展,得到国家战略层面支持。这些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和支持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和应用。

谈及这十年中国云计算市场的发展,郑昊用了从“0到千亿元”来表示,中国云计算增速年均超过30%,2018年中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到1100.8亿元。市场需求从最开始部署公有云,到逐步增加部署私有云,最后更多部署混合云和多云,市场对云的需求不断变化但从未停止,云计算规模也在稳步增加。

“过去这十年,云计算产业在中国经历了从无到有。”王育林表示,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2016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公有云IaaS市场。伴随着中国云计算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云计算企业也得以成长,一批拥有强大实力的云计算巨头企业迅速崛起。在最近IDC发布的《全球公有云服务市场(2018下半年)跟踪》报告中,来自中国的阿里巴巴、腾讯、中国电信、金山云进入了全球公有云IaaS服务商全球前十。随着中国云计算企业的崛起,中国云计算企业将成为全球云计算产业的一股重要力量,持续推动全球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林源透露,最早的时候,在中国做云计算无人问津。在云计算这个概念刚在中国市场萌芽的时候,大家其实都是很不看好的,虽然期间有巨头也提出了云计算战略,或者成立云计算分公司,但也停留在战略阶段。直到2012年左右,才出现了几家创业型公司,专门做云计算。云计算的转机发生在2015年左右,曾经不看好云计算的一些互联网巨头,开始真正入局,并且进入正面战场,引发了好几场对决。2017年,更多传统服务商巨头开始正式进入云计算市场,成立事业部。从PR入局到业务入局,这是云计算在中国被认可的过程展示,也是云计算市场不断扩大的过程。

林源表示,中国的企业多、规模大,所以中国云计算服务的企业和规模在全球也是数一数二。在云计算领域,中国是有望成为全球云计算服务最大国。

“中国云计算企业从‘无人问津’到现在‘百家争鸣’,并逐渐‘走向海外’。”郑昊说。

因为云计算将创造一个新的时代,云计算不仅仅改变社会、改变消费者,改变传统产业,也将把IT产业带到一个全新的时代。
行业资讯
2019-08-10 15:29:00
“AIoT是IoT的发展方向,IoT需要AI来提升其价值。5G是连接AI与IoT的桥梁,其高带宽、高可靠低时延、大连接开拓了AIoT更广阔的应用领域。”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挚物·AIoT产业领袖峰会”上表示。


众所周知,NB-IoT标准的特点是广覆盖、大连接、低功耗、低成本,这使得NB-IoT应用领域很广。邬贺铨指出,5G 正在引领IoT 标准的演进。对于大量中小企业,自建物联网不经济,NB-IoT可为企业提供一个承载在公众通信网上的专用物联网。大企业可使用非许可频率的LoRa来建内部物联网。并且NB-IoT传感器是固定位置,而工业应用的工件和机器人及网联车的传感器是移动的。此外,NB-IoT业务带宽只有20kbit/s和250kbit/s两种;还可能需要具有与人对话的物联网模块。邬贺铨表示,需要新增eMTC (1Mbit/s, 支持移动与对话)和mMTC (大连接)的窄带物联网标准,需要将NB-IoT和eMTC扩展到LTE和5G频段。“3GPP通过仿真向ITU提交报告,说明在LTE和未来5G频段工作的NB-IoT和eMTC能满足5G的连接密度要求,因此NB-IoT和eMTC可纳入5G低功耗广域网(LPWAN)物联网标准。”邬贺铨如是说。

从IoT到AIoT

AIoT=AI+IoT,即融合了人工智能技术的物联网,推动万物智联。AIoT本身也是产业,全球第二大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andMarkets近日发布报告称,2019年全球AIoT市场规模为51亿美元。

邬贺铨认为,IoT标准主要解决数据传输技术,而AIoT关注新的IoT应用形态,要强调的是服务,特别是面向物联网的后端处理及应用。AI与IoT相辅相成,IoT为人工智能提供深度学习所需的海量数据养料,而其场景化互联更为AI的快速落地提供了基础;AI将连接后产生的海量数据经分析决策转换为价值;5G则是连接AI与IoT的桥梁,5G的增强移动带宽,高可靠低时延和广覆盖特性及边缘计算的结合,使得AI与IoT融为一体。

埃森哲预计,到2030年,工业物联网能够为全球经济带来14.2万亿美元的经济增长。在会上,邬贺铨列举了5G在工业互联网的应用。产业数字化已是必然趋势,需要将厂内设备联网,但原有车间内难于布放光纤,企业希望使用无线联网。Wi-Fi等现有无线技术因扩展性、低速率和抗干扰等问题使得其在工业领域利用率仅6%。5G适应工业互联网要求。但是企业如单独建5G专网,需有专用频率,ETSI测算需要76MHz。邬贺铨表示,5G可以用在企业外网或企业内网,后者又分为基于5G公网与5G专网两种。公网针对人的应用,TDD的下行较上行时隙多,而物联网则相反,因此用5G专网作为企业内网更合适,而且内网安全性优于外网。同时,邬贺铨强调:“不论5G作为企业外网还是内网,即便是5G专网,其安全防护都要特别重视。”

AIoT的发展及挑战

在邬贺铨看来,AIoT将经历单机智能、互联智能和主动智能这三个发展阶段。具体来看,单机智能阶段是指,单机系统需要精确感知、识别、理解用户的各类指令,如语音、手势等,并正确决策、执行和反馈。而这个过程中设备与设备之间是不发生相互联系的。互联智能阶段是指,采用集中的云或边缘计算控制多个终端(感知器)的模式,构成互联的产品矩阵,打破了单机智能的孤岛效应,对智能化体验场景进行了不断升级和优化。比如,当用户晚上在卧室对着空调说出”睡眠模式”时,客厅的电视、音箱,以及窗帘、灯等都自动进入关闭状态。主动智能阶段则是指智能系统根据用户行为偏好、用户画像、环境等各类信息,自我学习、主动提供适用于用户的服务。例如清晨伴随着光线的变化,窗帘自动缓缓开启,音箱传来悦耳的起床音乐,空调调整到适应白天的温度。“目前对于智能家居,基本属于单机智能阶段,对于智能产业,已经进入到互联智能阶段。”

目前来看AIoT的发展主要面临着算力、算法、平台兼容性、安全性等挑战。比如算力方面,普通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有限,利用其训练一个模型往往需要数周至数月的时间。密集和频繁地使用高速计算资源面临成本。算法:AI的训练所需的时间是非常长的,目前仅训练一些简单的识别尚需数周时间,面对未来应用场景的丰富性,有必要在算法层面予以增强。基础算法非常复杂,应用的企业开发者能力不足。平台兼容性:物联网本身产品碎片化,而各AI公司生态之间又缺乏协同,本地算力、网络连接能力、平台间的不兼容,要把框架里的算法部署到数量众多的物联网设备上,大规模部署问题重重。安全性:人工智能决策的正确性受IoT数据的精确度影响,AI的分析结果还缺乏可解释性。AIoT还存在被攻击而成为僵尸物联网的风险。对此,邬贺铨表示:“AIoT目前仅是起步阶段,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面临重大挑战。未来AIoT的发展,仍然需要标准化推动,企业间合作提升兼容性,需要威胁情报共享,增强安全保障能力。”
行业资讯
2019-08-10 15:21:00
近年来,南通市审计局扎实推进大数据审计应用,突出审计业务和信息化技术的深度融合,在科技强审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着眼共享,融汇数据,为大数据审计夯实数据基础。精细化开展财政、社保等数据采集工作,累计归集18家单位26类业务数据,丰富了审计数据“资源池”,为大数据审计提供“源头活水”。同时,通过切割数据、共享审计模型及方法,为海安市医保政策执行情况审计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助力该项目移送线索4件。

考核引导,融合应用,为大数据审计积累实践经验。出台《信息化工作考核办法》,将“大数据审计情况”列入考核内容,明确大数据审计“双主审”模式的具体要求。在部门预算执行、市区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政策执行、国家助学政策落实等专项审计调查项目中,开展数据多层次、多维度分析和关联比对,提升审计成效,推动了市级层面10余项制度的出台和完善。

创新驱动,融合运用,为大数据审计探索新颖方法。该局积极探索前沿技术和成熟工具在大数据审计中的运用,促进了大数据审计方法推陈出新,在2018年开展的大数据审计新技术新方法评比中12种创新技术方法得到推广。

建好队伍,融合培训,为大数据审计提供人才保障。组建了由50名精通业务、熟悉大 数据分析 的审计人员组成的骨干队伍。针对性开展SQL Server基本操作复训、Oracle数据库操作和网络安全知识等培训,提升审计人员大数据审计能力和水平。搭建全市审计系统大数据审计交流共享平台,连续5年开展计算机审计案例评比,有效促进了信息化技术和审计业务的深度融合,拓展了大数据技术运用在审计业务中的覆盖面。
行业资讯
2019-08-10 15:20:00
截至今年7月底,南明区通过“智慧企业”APP,提交食品经营许可申请768件,已核准219件;

“智慧企业”APP汇集市场主体数据108760条、各类监管数据55319条,为实施政务公开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通过自助打印机,18763户申请企业或个人实现营业执照“刷脸”取照;

……

2017年底,南明区充分利用大数据、 云计算 、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建设南明区第一个“放管服”平台——“智慧共治·社会共享”平台,提升服务水平。

如今,该平台已建成涵盖1个综合管理应用平台、大数据调度中心和投诉举报调度中心两个中心,以及“智慧监管、智慧企业、智慧大众、智慧协同”4个手机APP前端的1+2+4系统,形成了集数据采集、分析、应用等为一体的市场监管全流程体系,推动南明区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APP申办证照 十个工作日发证

“选择‘我是经办人’,刷身份证,按照提示操作,就能打印《食品经营许可证》。”今年7月22日,贵州省一品药业连锁有限公司外联部员工陈丹正在南明区政务大厅的食品经营许可证自助打印机上取证。

据陈丹介绍,近日,她所在的公司准备增加业务内容,要申办《食品经营许可证》。接到工作任务后,7月11日,陈丹通过南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推行的“智慧企业”APP,上传所需材料,通过掌上办事平台申办食品经营许可证。材料规范、齐全,很快就审核通过,三个工作日后,区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就到该店进行场勘。7月18日,陈丹接到工作人员电话,告知她申办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已通过审核。

以前,申办《食品经营许可证》让不少企业吃尽“苦头”,通常一个食品证办下来,需要一个月。为此,南明区变复杂的资料“填写”为“选择填空题”。申请者根据指引自行上传场所图片,监管人员后台受理、审图,场勘流程标准化设定,使办证时限被压缩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只需10个工作日即可发证。

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南明区域内通过“智慧企业”APP提交的食品经营许可申请达768件,已核准219件。

一网通办 审批服务便民化

去年以来,针对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往返跑”等问题,南明区全力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工作,打造移动便捷的掌上办事平台,降低企业和群众的办事成本,真正做到让数据代替群众“跑腿”。

2018年7月,“智慧企业”APP注册登记功能上线运行,实现了“半程”电子化的办理;2019年2月,“智慧共治·社会共享”平台与贵阳市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全程电子化系统融合并网,使全程电子化服务覆盖到PC端和APP端,服务对象也覆盖到个体户。

“如今,新办企业和个体户均可随时随地在APP上提交修改申请资料、查看办理进度,申请材料全部以电子档案形式保存。通过APP全程电子化办理营业执照,时限被压缩到1个工作日,即‘点点手机交材料,一日之内领执照’。”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说。

一组数据显示,2014年至今,南明区新登记企业43109户,企业数量增长了3倍,企业总数和新增企业数量均位居全省区县首位。今年上半年,全区新设立市场主体11737户,同比增长33.89%。其中,新设立企业6017户,新设立个体工商户5720户。

防止执法“任性” 打造“数据铁笼”

“主体名称:贵州焕伊美美容服务有限公司;检查结果:未发现问题;任务报告:经现场检查,证照齐全,正常经营……”这是7月11日15:27,南明区市场监管局五里冲分局执法人员对一户企业的执法情况。进入“智慧监管”APP,执法人员的执法情况一目了然。

“智慧监管”APP的推出,实现了GPS定位的“扫码”检查,从现场上传检查结果、取证照片到APP等功能,让执法人员的执法过程阳光透明,防止了执法“任性”,打造了市场监管“数据铁笼”。同时,南明区通过把工作数据在各个手机APP同步公开,激发群众参与监督的热情,倒逼企业守法规范经营。

据统计,从2018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至2019年7月31日,“智慧共治·社会共享”平台上已汇集全区市场主体数据108760条、各类监管数据55319条、政务公开数据45472条,为实施相关领域的政务公开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行业资讯
2019-08-10 15:19:00
眼下,河北省遵化市兴旺寨乡出品的“贵琪驴肉”越来越火。虽然市场价达每公斤110元,但北京、天津、甘肃、湖北等地订单依然不断。之所以这么受欢迎,一个重要原因是加工企业在驴肉生产中用上了“大数据”。

在“贵琪驴肉”的运输包装箱上,除了贴着特殊定制的防伪码外,还有唐山市畜牧水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和一个二维码。这个二维码,不仅是每份“贵琪驴肉”的“专属身份证”,也是一份“安全承诺书”,消费者只需用手机扫一扫,就可以进入到溯源平台,了解驴肉的基本信息和检验合格证书,还可以通过溯源大数据架设的高清监控,实时查看农场情况。

据了解,“贵琪驴肉”使用的溯源大数据平台成立于2017年,立足遵化、辐射全国,致力于打造中国农产品溯源大数据样板间。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对农产品质量溯源信息的全程、有效、持续监管,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遵化农业品牌效应、推动遵化农业再上新台阶。

目前,该平台在遵化已入驻溯源企业60余家,平台为这60余家企业提供溯源服务,在平台上可以看到这些企业的商品溯源信息。
行业资讯
2019-08-14 20:41:00
8月13日,长沙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市大数据(含地理信息)产业链链长谭小平带队调研走访长沙高新区大数据企业。他强调,要精准发力,集聚资源,持续推动大数据产业纵深发展。

当日,谭小平一行先后前往中电软件园、中国联通湖南长沙 云计算 中心实地调研走访,深入了解大数据企业发展现状、环境、规划等。近年来,长沙高新区依托信息产业园、中电软件园两大专业园区,持续优化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产业发展环境,初步形成了以中国联通、长沙软件园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服务大数据产业集群。中国联通湖南长沙云计算中心项目是中国联通在全国布局的十大云数据基地之一,主要为政府、各行各业提供卓越的网络基础承载能力和全方位的信息化服务,总投资近50亿元。

谭小平充分肯定了长沙高新区大数据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认为产业体系完善、产业链齐全、产业融合度高、政策体系成熟。他强调,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重点引进大数据国际知名大公司、“独角兽”企业,通过产业链招商不断做大产业“蛋糕”;引导产业项目集聚,用好政府掌握的数据资源,发力产业聚集;注重融合发展,推动移动互联网、智能制造、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打造完善的大数据产业生态链;提升服务水平,瞄准客户、一线、市场重点发力,招大扶强育新;理清政策问题,打破分散部门的“数据壁垒”,为大数据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助力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
行业资讯
2019-08-14 20:39:04
[安全牛预测,中国网络安全产业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25%,到2021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而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网络安全行业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风口。]

今年6月,工信部向四大运营商发放5G商用牌照,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5G的到来将打开万亿级别的市场空间,成为万物互联的新型关键基础设施,涉及工业物联网、智慧城市、金融、医疗、交通等各大与百姓休戚相关的场景。

不过,在5G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下,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尤为突出。此外,5G网络更加强调云化,网络功能虚拟化以及软件定义功能更加侧重于行业垂直应用,这对于加密传输、可信赖认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应急响应呈常态化新趋势

根据企业级网络安全服务商奇安信发布的《2019上半年网络安全应急响应分析报告》,2019年上半年应急响应服务需求同比2018年上半年增长近69%,网络安全应急响应呈现常态化趋势。

报告显示,仅仅上半年,奇安信安服团队就参与和处置了全国范围内的网络安全应急响应事件613起,覆盖了全国27个省市。从1月到6月,针对政企客户的网络攻击从未间断过,通过对政企客户发生网络安全事件的类型进行分析,3月份“驱动人生”病毒的全面爆发,导致了应急响应需求的暴增。

政企客户仍然缺乏足够的安全监测能力。报告指出,仅有73.1%的安全攻击事件是政府机构和企业通过日常内部安全运营巡检的方式自主查出的,而其余21.7%的安全攻击事件能够被发现,是因为其网络系统已经出现了显著的入侵迹象,或者是已经遭到了攻击者的敲诈勒索,甚者有些单位是在已经遭遇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后才发现自己的网络系统遭到了攻击。

在日前举办的第五届互联网安全领袖峰会上,由腾讯生态安全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发布的《2019中国产业互联网安全发展研究报告》指出,随着各行各业的数字化程度不断加深,产业互联网的安全威胁更加隐蔽、复杂,更具破坏性。相比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安全呈现出新的特性。

“ 数据安全 与保护已成为企业的生命线。一旦企业的用户数据被黑客窃取,不仅是股价、利润会受到巨大影响,也会引发巨大的用户信任危机,给企业带来持续损害。”腾讯公司副总裁丁珂表示。2019年上半年,腾讯安全在全国范围内监测到病毒感染事件1588万次,其中非个人用户受攻击的占比超过半数。

站在网络安全市场的巨大风口

据苹果资本预测,到2022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将达1500亿元。安全牛也预测,中国网络安全产业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25%,到2021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而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网络安全行业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风口。

奇安信董事长齐向东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现在的网络安全环境和需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技术的不断深化普及,促使我们必须将互联网时代的技术成果继承下来,并进一步创新发展云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更新的技术。”

齐向东判断,风口行业具有高动能、强风力和长周期的特征,并一定会诞生巨头公司。“网络安全未来会是万亿级的市场,一定会诞生巨头公司。”他说道,“技术创新是网络安全事业的立身之本。传统的IT安全架构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安全产业。”

目前已有多家相关产业链上市公司表示看好5G网络安全领域产品的未来,其中也不乏拟登陆科创板的企业。例如,恒安嘉新就在申报科创板的招股书中表示,计划将3亿元募集资金用于5G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平台项目的建设。

但从事信息安全尤其是密码产品的开发,企业还需要取得相关资质。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目前只有中国电科及中国网安旗下上市公司卫士通等极少数几家公司资质较为完备。

网络安全资深投资人金湘宇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国内网络安全投资规模大约在几十亿,全球的网络安全投资规模可能是中国的几十倍,中国市场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他同时表示,《网络安全法》、《个人隐私保护法》等带来的合规要求越来越高,黑灰产、恶性竞争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也越来越高,企业也必须更新当年的安全防护架构,使用更新的解决方案、更新的产品和技术来应对这些新的挑战。这也为网络安全创业带来了新的机会。
行业资讯
2019-08-13 22:09:00
传统的流量计费在5G时代已不适用,5G资费将更加多样化,即根据网络不同用途来规定不同的资费标准。总的来看,在5G时代每个人的通信费用会有所上升,但随着规模化应用,资费总价不会增加太多,并将保持在用户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且增加的费用会让用户获取到更高的价值——

日前,中国电信宣布9月1日起停售达量限速套餐,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也表示会跟进,一时间引发热议。有不少用户担心,取消不限量但达量限速套餐就是变相涨价,此举是为了给即将到来的5G时代做准备。

“取消达量限速套餐可能是为了给未来5G的流量定价做准备。因为5G流量使用量较大,进行不限量或者达量限速这种计费方式不大现实。但取消达量限速套餐并非变相涨价,未来的5G资费应该会在用户可承受范围之内。”赛迪顾问信息通信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师李朕说。

下调套餐外资费

事实上,中国电信停售达量限速套餐并不意味着老用户不能使用该套餐了。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经济日报记者解释说,本次套餐升级,以前使用畅享套餐的老用户不受影响,将继续执行原套餐规则。老用户如果不想“达量降速”,可以进行套餐变更使用新版畅享套餐,或叠加放心用流量包(3元/GB,不用不收钱)。

对此,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表示,这并不是第一家推出低价“套餐外高速流量资费”套餐的,之前,中国移动新推出的畅享30GB/50GB资费方案,也采用了类似的计价模式。

李朕认为,取消达量限速套餐并非变相涨价。由于达到限额后流量速度减慢,用户本身也对此褒贬不一,有的用户认为需要更快的流量,有的用户则需要更经济的计费方式,因此运营商提供了更多选择。

“此次电信的套餐外流量价格低至3元/GB,价格很有竞争力,而且计费简单清楚。”付亮说。

其实,“不限量”套餐并非国内运营商首创,而是借鉴了国外运营商的模式,其特点是套餐简单,运营商可限制恶意消耗流量。“但是,‘不限量’套餐也带来了很多问题。”付亮说,有些“不限量”套餐体验很差,甚至有运营商推出了5GB以下就限速的套餐。同时,有些“不限量”套餐被认定为虚假宣传,运营商被要求整改,然后就出现了内容不变、但名称变为“达量限速”的流量套餐。

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当月,我国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7.84GB。“这也是之前运营商普遍推出10GB达量限速套餐的原因,因为对大部分人来说,10GB够用了。”李朕说。

但在5G时代,用户户均流量将大幅上升,传统达量限速套餐的“上限”很容易触达。对此,付亮表示,取消“达量限速”套餐后,有利于运营商统一规划5G套餐。运营商可以根据流量使用情况,逐步降低套餐内外的流量资费,让用户可以放心大胆地看高清影视、高清直播,玩虚拟现实角色扮演游戏等。

流量单价将下降

公开数据显示,在推出商用5G服务后,韩国移动用户5月份的平均5G移动数据使用量达24GB,是4G用户平均使用量9.1GB的2.6倍,同时达到整体市场平均值7.4GB的3.2倍。

“以韩国为参考,可以推断,预计在5G时代,我国智能手机用户平均流量使用量将达到25GB至30GB的水平。”李朕说。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韩国推出的5G套餐价格很是“惊人”——折合人民币后,8GB流量套餐为325元、150GB流量套餐为444元、200GB流量套餐为562元、300GB流量套餐为739元。并且,当前所有运营商都不支持不限量套餐。

据了解,目前我国三大运营商对部分客户推出的5G体验套餐,流量上限都达到了100GB甚至200GB。

那么,未来我国的5G套餐也会是这样高的价格吗?

记者此前采访的运营商和专家都曾表示,我国5G的单位流量价格不会高于甚至会低于4G单位流量价格。从目前大部分运营商的资费套餐来看,我国每GB流量的单价一般不超过8元。

“若单从传统流量资费单价角度看,5G将比4G更便宜。因为5G时代,网速容量更大,相应地平均到每一个单位的流量,成本就更低。”工信部赛迪智库无线电管理研究所所长潘文说。

李朕也认为,由于5G时代流量消耗较大,运营商会平衡资费,降低每单位流量价格,以此来保证5G流量资费与目前4G资费差别不会过大。

付亮预计,5G资费套餐的价格不会高于目前的4G资费套餐。5G资费套餐或将采用两种形式,一种为沿用此前的4G资费套餐,将套餐中的流量转换为5G流量;另一种为用户继续使用目前的4G资费套餐,在此基础上赠送部分5G流量。

套餐将更为细化

多名业内专家表示,随着5G时代的到来,运营商将会推出多种多样的套餐供用户选择,套餐将更为细化,会在不同应用方向上各有侧重,计费模式也会发生改变。

“传统的流量计费在5G时代已不适用,5G资费将更多样化,即根据网络不同用途来规定不同的资费标准。”潘文举例说,像网络直播和游戏业务等,为基础计费;像智能家庭、高清直播等,则为大流量计费。

也有相关专家表示,目前的视频免流量、APP免流量等方式,在5G时代也会延续下去。而各种各样移动应用程序的不断优化,将为5G的收费方式提供新的思路。

总而言之,5G时代,每个人的通信费用肯定会有所上升,但随着规模化应用,资费总价不会增加太多,并将保持在用户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且增加的费用会让用户获取到更高的价值。

业界还有一种观点认为,5G的意义在于生产端,消费者并不需要。这一观点在4G刚出现时也出现过。但工信部官方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4G用户规模为12.3亿户,已占移动电话用户的77.6%。

“5G重新定义了新的通信方式,其高速率、低时延和广覆盖三大特点,既覆盖了生产端的工业互联网、自动驾驶等场景,也会服务消费者,推出超高清视频、VR/AR虚拟现实等适用于消费端的产品。因此,个人用户在5G时代将享受到新通信方式下的新体验、新便利,用户升级5G是大势所趋。”李朕说。
行业资讯
2019-08-13 22:08:00
智慧交通对地理信息的需求,正在向动态轨迹、时空数据的方向推进。 在合肥举办的2019互联网+城市交通管理创新论坛上,交警等交通管理部门与业界公司,对智慧交通的理解,呈现出了一致的趋势。

精细与实时:物联网中的地理信息

泰伯网在论坛期间走访发现,精细化管理正在成为各地交通部门的一致要求。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孙正良介绍,目前全国正推进公安交通集成智慧平台建设,推进公用卡口和视频监控设备全国联网。现已联网技术设备80万套,未来将达到百万级。对地理信息进行时空数据综合分析,得出的结果不仅仅是“何时何地”。

通过对4700亿条通行轨迹及跨地时空轨迹的分析及图像识别,公安部已经逐步搭建出交通违法行为的数据模型。信息即时采集,在线即时对比,辅助以人脸识别等科技手段,交警部门可以对无证驾驶、套牌等行为提前做出预警。 孙正良将其概况为交通执法智能化三要素:“数据+模型+应用”。

无独有偶。结合车辆GPS实施监控数据,天津交警对“两客一危”重点车辆驾驶员及驾驶行为习惯开展分析,并将研判成果通报相关运输企业,针对危险驾驶人进行整改。

从每一个路口的交通灯,到车辆的定位,到行人的移动设备,地理信息准确度成为“精细度”的天花板。华为在8月11日展示其Cyberverse全场景空间计算能力,可以使手机解算出厘米级定位,一度以内定姿的位姿信息。一旦成熟,人、车与各类设施在特定地理区域的协同将更进一步。

高精度、实时的地理信息获取能力,使华为的公共安全业务拓展至企业。华为中国企业安平系统部副总裁郑协乐透露,其提供的解决方案可以实现社区全域感知,实时掌握人地事物信息。配合终端的地理信息数据采集能力,这类方案将更为成熟。 静态单一的测绘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精细化”和“实时化”的要求, 基于地理信息的物联网设备成为智慧交通的基础设施。

交通部不久前发布的《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对重要节点的全方位交通感知网络进行布局,使传统设备具备 多维监测、智能网联、精准管控、协同服务 的能力。 高德在去年研发了一款智慧锥桶,加装北斗高精定位和物联网模块,将施工或封路情况向用户进行同步传达。人与车的地理信息,在物联网的体系中将演化运动轨迹,成为兼具时、空属性的大数据。 除了来自物联网的数据,政务端和互联网的数据也正在丰富地理信息的属性。从机动车号牌、交通视频,到外卖、快递,通过线上线下的数据交汇,人们的生活轨迹正被清晰地描画出来。

知卓资本董事长陶闯曾如此解释空间信息在互联网下半场的重要性: “人是用脑子思考,但是用脚在投票”。 同济大学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研究中心主任杨晓光教授认为,城市交通管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交通全息感知、交互处理和智能计算技术,将推进交通管理决策的发展。

离不开的GIS

泰伯网了解到,高德、千方科技与阿里云目前形成了一支统一的智慧交通团队,并提出了相应的交管解决方案,涉及公安交通业务管理、执法监督、指挥管控等方面。

其中,高德以终端优势成为出行者与交通管理方的信息通道。千方将ArcGIS等软件能力及商业车数据嵌入相关解决方案。阿里云则提供了算力和算法等底层能力,其中同样大量涉及基于GIS的融合技术,如 轨迹融合、速度比对、空间流量等等。

阿里云的数据融合技术 杨晓光教授告诉泰伯网,地理信息技术与空间位置、交通设施、交通空间密切相关,从用地规模、用地性质对交通需求的影响,到交通路径、轨迹的连续性、平顺性分析等,地理信息技术占据着突出的位置。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在高德发布的交通运行评价AI系统“明镜”中也有体现。该系统涵盖交通领域8个类别的多种交通数据的数据底盘,并从空间、时间、强度三个维度的十余个指标对城市交通状况进行评价。

而三大纬度均由基础数据、特征指标、决策指标三部分构成,如“空间”纬度涵盖了路网缓行里程比、常发拥堵路段里程比等。

事实上,这些数据已经是由地理信息演进成为的“时空数据”了。从这个角度来看, 高德集团总裁刘振飞将高德地图定位为“人地关系大数据平台”,不无道理。

地理信息数据的归宿是应用,对用户的触达能力成为交通优化与C端联动的关键。数据显示,在所有获取交通信息方式中,通过手机地图APP获取交通信息的高达72.3%。 天津交警也正在通过手机地图的导航功能,对车流人流进行“超视距分流”。

不论是高德或百度,提供导航定位与地理信息服务背后,都是吸引商业流量的涌入。这种定位也与《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中“数字化出行助手”的描述不谋而合:“以数据衔接出行需求与服务资源,使出行成为一种按需获取的即时服务,让出行更简单。打造旅客出行与公务商务、购物消费、休闲娱乐相互渗透的‘智能移动空间’。” 在这种话语体系下,智慧交通已不仅仅 是狭义 的货运、客运,而找回了原本在《周易》里的丰富含义——“天地交而万物通”。

地理信息成为时空大数据,也就顺利成章了。
行业资讯
2019-08-19 21:15:00
8月17日,苏宁物流向媒体开放了末端5G自动驾驶配送车的路测实况,这也是5G技术应用从实验阶段走向商业化应用,在物流配送环节的成功落地案例。而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球物流技术大会上,搭载百度APOLLO系统的新石器无人物流配送车辆进行了演示,成为会议的一个亮点。

物流运输配送领域自动驾驶发展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而5G技术的应用正在不断加速这个趋势。

?物流特征需要自动驾驶技术

业内人士表示,物流运输和配送环节的典型特征是多、小、散。个体户是物流运输配送市场的绝对主导力量,而对于物流公司而言,多、小、散的行业特征不利于统一调度管理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目前,随着新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 云计算 等先进技术来减少装箱、运输、配送等全流程的人工成本,是未来物流企业主要发展方向。

近几年来,人工成本持续上升,交通事故也让物流运输配送市场承担了较大的压力,整个行业发展模式粗放,盈利能力薄弱,个体户和物流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均承受着比较大的压力。

根据物流运输配送市场的行业特点和发展困局来分析,5G技术、自动驾驶、车联网技术的应用将会显著提升物流运输配送市场的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减少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物流自动驾驶也成为多家科技公司鏖战的重要领域。

?5G或加速物流自动化进程

业内人士认为,现阶段,自动驾驶技术成本与人工成本存在一个临界点,在这个临界点到来之前,可以通过车联网来优化线路,通过规范司机驾驶行为来降低油耗,提供商用车的管理和运营服务,以此来为干线运输自动驾驶的最终实现找到突破口。而5G技术的应用将会加速这个临界点的到来。

在2019全球物流技术大会上,苏宁物流集团副总裁王长林指出,苏宁物流集团已经与中国移动签订了渠道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5G应用。“伴随着5G商用技术的普及,数据传输速度将会大幅提升,新能源物流车运营数据有望实现车、货、人、场的互联互通,物流车将不仅是物流操作的工具,也成为了一个数据采集的端口,通过云端大数据的协同,帮助客户进一步提高车辆的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5G作为突破性技术,其低延时的网络传输特征,让物流运作相关信息能够更快捷地触达设备端、作业端和管理端,让端到端无缝连接;原本物流的信息都是碎片化的,现在则是形成了更具有应用价值的“数据链”;海量信息的收集,结合更多、更广、更及时的特点,使得人工智能在物流领域有了更多的应用可能,真正让技术赋能物流产业。”王长林提到。

业内专家认为,5G技术的应用将使得物流行业端到端的触达更便捷,更全面的环境信息促成更有价值的数据链。从物流技术发展历程来看,作为底层基础技术优先被变革。技术变革是产业变革的源动力,新技术的应用必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进步的步伐。

在5G时代,人工智能在物流领域有更多的应用基础,新技术推动产业革命,推动无人机、无人仓、无人配送等落地,进一步加速物联网、车联网的发展。未来,5G技术将为物流行业带来更大的革新与进步。以物流配送为例,无人车的应用就是新技术推动商业变革和社会发展的典型案例,全场景、全天候、全时段的5G覆盖将推动自动驾驶在物流行业的加速落地应用。
行业资讯
2019-08-26 16:35:00
数博会上,虽然从业者探讨的话题五花八门,但如果细心梳理,也不难发现问题的焦点也会集中在一些关键词上。其中,有些是行业一直存在的话题,有些则是近一两年才刚兴起的热点。无论哪种情况,这些关键词都将成为大数据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数字经济

无论政府还是企业都已意识到,未来数字经济一定会加快与四方面的融合,就是实体经济、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和改善民生。正是在这四方面的加速融合,人们生活也将开始正式步入数字社会,具体表现为:社会再生产的数字化,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到消费的整个过程,都将全部数字化;社会生活的数字化,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比如吃饭、睡觉等,也将全部数字化;社会治理的数字化,包括政府服务、社区管理、城市安防等。

区块链

区块具有数据公开透明、信息安全程度高、可追溯强等优势,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在政策、技术和市场多重力量推动下,国内越来越多产业力量开始重视,并参与到区块链应用探索中来。骨干IT企业结合自身业务资源,加快区块链领域布局,一批创企崛起也推动区块链技术不断发展。但必须清醒认识到,区块链发展中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安全性和稳定性有待提高,行业发展乱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各企业夸大区块链应用范畴,滥用区块链投机炒作行为,给行业带来不利影响。

数据安全

通过大数据等技术,正极大推动世界向更高效、智能、环保、边界性格的方向前进,无人超市、无人机等新技术都在改变生活。但在我们通往智能化社会的道路上,信息安全永远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信息化世界里,人们希望做到既保障隐私过程无痕,又实现事后审计与司法鉴定取证,简单来说就是又要保护隐私又不能犯罪泛滥。目前我国已制定三部相关法律:电子签名法、网络安全法和电子商务法,现在还有三部法律:密码法、大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将会为大数据安全提供法律保障。

工业互联网与智能+

工业互联网是工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下工业体系和互联网体系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支撑。在技术和市场的双轮驱动下,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已成基本趋势,这为“智能+”的深入推进提供了现实路径。要推进工业互联网落地,需要把新兴IT技术与工业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再利用智能化工具,满足不同行业需求,为企业发展增值和赋能。在现实生活中,仅仅把工业互联网提升到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远远不够,应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为主,更多运用到场景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5G

5G将推动移动互联网扩展到物联网领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万物互联,是构筑智慧社会发展和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在生产领域,5G将以深度交互、互联互通、海量数据汇集和研发生产资源共享,为传统行业提质增效,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的活力。5G应用的重点方向应该是产业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在生活领域,5G将深刻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推动智慧社会建设,以海量的连接能力,与交通、医疗、教育等行业融合渗透,促进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数字课堂、远程医疗等新型智慧民生领域的应用发展,推动人类社会向智能化和智慧化时代迈进。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核心价值到底是什么?是通过有效预测来提高人类驾驭不确定性的能力,这对企业、社会和生活会产生很多根本性影响。举例说,当医学用人工智能技术使得医疗效率提高很多,没必要的检查也会被减少,同时使得医疗更有针对性。这不但带来了一个医疗技术的改变,还会带来一些新的挑战性和机会。比如我们怎样能够使得对不确定性的能力惠及所有患者,怎么样让医学进步不会加剧贫富分化,这都是非常重要的挑战和机会。面对不确定性的改变,企业和社会需要做出很多调整。

大扶贫

脱贫攻坚重在精准、贵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以贵州为例,通过精准扶贫大数据支撑平台,打通扶贫与公安、民政、卫建、人社等17个省级部门以及国家相关部委数据,实现数据实时共享。一部手机上,就可以把贫困群众的家庭情况、致贫原因、帮扶措施等信息掌握得非常清楚,为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退出提供有利支撑。此外,基础设施缺失是致贫的重要原因,大数据为贫困地区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提供了重要机遇。

产业互联网

根据麦肯锡研究报告,到2030年,得益于产业互联网以及数字化转型的应用,在消费与零售领域收入将会增长到13%-34%,汽车与出行是10%-30%,医疗保健12%-45%,运输和物流23%-33%,可见产业互联网的运用对于实体经济增长起着巨大推动作用。产业互联网应用将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将会推动什么样的企业转型升级?第一个方向是产业互联网或者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将会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从大规模生产到大规模定制,什么是大规模定制?理论上任何商品都可以定制,如果不考虑成本、交付周期的问题,大规模定制讲的是在成本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之下,交货周期没有延长的情况之下,如何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另外一个变化是工业互联网的应用也会改变工业企业商业模式,让越来越多企业从制造产品向提供服务来转型。
行业资讯
2019-08-26 16:30:00
2019年9月4-5日,第七届全球 云计算 大会·中国站将在宁波泛太平洋酒店拉开帷幕。本届大会受宁波市人民政府指导,由亿百媒(会展)上海有限公司(UBM China (Shanghai) Co., Ltd.)主办。

伴随着“互联网+”及“中国制造2025”进程的推进,各个行业开始着手数字化转型升级。对于实际应用中产生大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已成了“互联网+”企业争夺的战略高地,云计算的市场规模随之扩大,产业生态也得到了不断完善和丰富。云计算技术不断加深与各行业的融合,逐步融入工业、交通、金融、医疗、生活服务、教育等众多领域,广泛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因此,第七届全球云计算大会·中国站将包含一场主题论坛及四场技术及行业应用分论坛——智慧物流应用、中小企业“上云”应用、智能制造应用、云计算技术,邀请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印度等36位演讲嘉宾,分别代表产业界领先技术公司、知名学院及第三方中立机构,包括IBM、微软Microsoft,腾讯、百度、京东、云安全联盟、牛津大学、罗兰贝格、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他们将从行业趋势、技术衍变、行业痛点、实际应用等不同维度,深入探讨云计算、网络安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 区块链 等先进技术在制造、物流、交通、家居、金融、医疗等行业的具体应用。大会预计将吸引1200 多位国内外行业专家莅临现场并开展交流合作。

第七届全球云计算大会·中国站9月4日开幕

除丰富论坛外,第七届全球云计算大会·中国站同期还设有品牌展示区,由行业内优秀技术企业为与会者带来线下体验,进一步展示企业产品、技术及服务。第六届“云鼎奖”最终获奖名单也将于大会期间揭晓。

在9月4日主题论坛——新技术、新转型、新机遇中,有10位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机器学习、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国内外技术大拿将发表主旨演讲。其中有享誉全球的“云经济学”之父、十大云计算领袖、5G数字转型战略家Joe Weinman,将阐述“云计算,雾计算,5G和数字化战略”;英国牛津大学数据科学物联网课程的首席数据科学家和创建者Ajit Jaokar,同时担任人工智能课程:云计算和边缘计算课程主任,将解读“云计算如何简化AI”;企业影像软件创新者Dicom Systems, Inc. 执行副总裁Florent Saint-Clair,将谈论“5G:医疗的未来和人工智能”。Informa Tech的Ovum首席顾问张隽辉将带来“全球5G发展前景展望”。

其他出席主题论坛担任演讲嘉宾的有IBM Cloud Pak负责人Samit Mandal,微软(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顾问管震,北京联池系统科技有限公司CEO&创始人张宇峰,宁波腾讯云产业基地创始人苏玉学等。

宁波目前正在加快推进“企业上云”,同时宁波又肩负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伟大使命,以推进工业云平台建设作为促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突破重点之一,积极打造面向工业大数据领域的“制造业+互联网”平台。

因此,在9月5日“智能制造应用”分论坛中,将由五位对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有深入研究的行业领袖带来传统制造业数字化升级的新机遇与挑战、5G与工业互联网等热门议题。演讲嘉宾包括宁波腾讯云产业基地生态中心总经理叶晓芳、中国联通产业互联网研究院宁波分院副院长穆永浩、浙江中之杰智能系统有限公司行业总经理江传民、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高级咨询总监麻乐、宁波新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浩吉。

此外,为了让中小企业了解“上云”的优势,帮助他们解决“三缺——缺技术、缺资金、缺人才”疑虑,鼓励、扶持及推动中小企业将“上云”落到实处,第七届全球云计算大会·中国站在9月5日上午设置了中小企业“上云”应用分论坛,将由五位产业界高管及资深专家带来主旨演讲。其中,IBM 大中华区云计算与认知软件业务部混合云技术总监潘雪梅的演讲主题为加速上云,从“容”应对”——如何将原有非云化的应用,更快速地部署在混合/多云的环境?云途腾副总裁林汉琛将围绕 “多云治理,云边协同”发表演讲。中国移动杭州研发中心云平台架构师喻涵的演讲主题为“云原生技术打造数字家庭运营中心”。中国银联信息总中心(北京)助理总经理马平清将分享在业务高速增长的敏态和金融数据中心稳态运维要求下,如何通过自动化运维平台的探索和实践实现金融数据中心双态运维转型。浙江中之杰智能系统有限公司行业合伙人/总经理李耀华将解读“一云通价值驱动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而在9月5日上午,来自国内外知名品牌技术服务提供商的高管及代表将在“云计算技术”分论坛中分享各自企业在为用户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贡献的前沿技术与解决方案。包括平安科技的平安云产品运营负责人丁宁、北京云联万维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滕传永、九州云技术总监黄舒泉、IBM中国云与基础设施工程专家Srikant Deshpande、Bespin Global的解决方案架构师Dharmesh Solanki。

9月5日下午的“智慧物流应用”分论坛中,来自百度、京东、中国电信等代表将分享多样话题,演讲人包括百度智能云物联网部战略规划总监李光骏、京东云仓产品负责人、高级总监龚剑、中国电信智慧物流应用能力中心(天翼智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高级专家曙光、宁波航运交易所常务副总经理许晓蓉等。他们将提出针对物流行业的产品与解决方案,通过多个案例来展示科技如何解决物流行业痛点,介绍如何基于人工智能、自动化、物联网和大数据等关键技术,建设一个服务于社会的物流和商流相融合的云物流基础设施平台,从而推动整个物流行业的技术进步、行业变革和产业升级,实现社会整体物流成本的降低等。
行业资讯
2019-08-23 16:55:00
当下,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科技创新驱动各行业加速转型升级,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智慧城市等概念相继出现,进而为企业、行业的信息化转型延展出了一个新局面。

  就连过去与科技似乎不沾边的农业也跻身数字化转型行列,信息技术进一步向农业农村各领域渗透融合,农业农村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水平大幅提升,“信息化”已然成为创新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先导力量。

  多年前,阿里、京东等互联网行业巨头就已纷纷试水“互联网+农业”领域,智慧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等趁势蓬勃发展。尽管要实现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生活的全面深度融合,将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然而眼下,“互联网+农业”已经成为促进“三农”发展的新动力和实施“乡村战略”的重要抓手。

  中国数谷布局下的信息化浪潮

  贵州位于云贵高原东部,农业物产资源富集,据官方数据统计显示,1949年,贵州省农业总产值为9.1亿元,2018年全省农林牧副渔增加值2276.74亿元,增长了250倍,跻身中等农业省份。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贵州省农业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贵州大力发展高效特色产业,不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开创了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崭新局面,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

  这当中,涌现出一大波以信息化建设和“互联网+”为助力的智慧经验,农村发展方式正在从传统低效分散方式向现代高效集约方式转变,从单一农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具有互联网特色的优势产业体系正加快形成。

  2018年,贵州六盘水市出现了这么一个平台,它将大数据科技与农业融合在一起,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智慧农业平台——中国凉都生态水城农业云。该平台利用物联网、大数据、 云计算 等技术,将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全程追溯等融于一体,为“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的升级转型提供了一套成功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中国凉都生态水城农业云平台(受访者供图)

  该系统以“ 互联网+”为纽带,建设“一中心、一平台、N物联、产业链信息化”体系,推动农业信息化转型升级。中国凉都生态水城农业云通过建立农业数据标准与资源目录,打通“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农业数据采集渠道,实现农业大数据交换共享及涉农资源库建设。

  在此基础上,搭建统一的智慧农业管理决策平台,为决策者、经营者和农户提供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决策方面的一体化服务。

  通过物联网技术,对水、土、气、温、湿、光、病虫害、作物生长参数等进行监测,将数据通过物联网终端设备实时上传至系统平台,进而实现水肥一体化、远程灌溉、远程监管、智能诱捕、病虫害分析、智能预警及四情检测等功能。

  相比于传统“靠天”的种植法,这样的好处在于通过对农产品生长过程全程监控,指导生产种植,实现“长的更好”;同时整合农产品档案,建立农产品安全溯源机制,拓展农产品电商渠道,实现“卖的更好”。

  这个创新型智慧农业平台由中国通信服务贵州公司(全称“贵州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通服”)耗时三年打造而成,该平台是贵州通服将贵州大数据成果转为行业变革驱动力的应用之一。

  近年来,贵州通服积极参与到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的建设中,以顶层设计为先导,聚焦交通、教育、农业、政务等行业,在智慧园区、智慧农业、智慧检务、智慧客服等方面实现了大数据的“聚、通、用”,推动产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除前面提到的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外,贵州通服在智慧物流园区仍留有闪亮的一笔。

  “云上一座城、云下一座城”描述的就是坐落在贵州遵义的贵州黔北现代物流新城。据贵州通服客户部主任侯庆介绍,贵州黔北现代物流新城由6大功能区、12大板块、4大支撑服务平台组成,集运输、仓储、配送、交易、租赁、金融、信息、研发服务、创意服务、培训咨询等功能于一体,融合了现代物流所有的内涵。

  该城建成后,年处理能力将达4000万吨。而贵州通服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就是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这座贵州省最大的信息化、现代化、专业化的物流园区的城智慧化项目提供最优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助力其打造“智慧物流园示范区、物流产业创新发展增长极、物流大数据核心枢纽、智慧物流极致体验标杆区”四个重点专项。

贵州黔北现代物流新城智慧系统

  贵州通服联合中国通服江苏公司根据贵州黔北现代物流新城的实际需求,为其量身打造了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多式联运管理平台、物流金融服务平台、智慧仓储系统、园区智慧化及应急处置系统等诸多大数据平台,打通物流、仓库、财务、企业等之间的数据壁垒,让数据可视化,实现线上线下数据一体化,从而加快“云上新城”的成功建设,同时拉近了互联网+物流的应用落地。

  据了解,贵州通服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为未来发力重点,持续打造大数据产业中的行业信息化服务能力,为政务、交通、教育、农业等各个领域提供“建维营”一体化的全方位信息化支撑与服务,为“中国数谷”的推进贡献一份力量。

  “大数据黑土”上硕果累累

  贵州大数据热潮涨于2014年,自此发布了《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贵州省推动大数据与工业深度融合发展工业互联网实施方案》《贵州省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 打好“数字经济”攻坚战方案》《中共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成“中国数谷”的实施意见》等上百条政策条例,为企业研发大数据应用提供了优质的“大数据土壤”,诸多优秀企业在这里落地、生根、发芽、结果,贵州通服便是其中一个代表。

  近年来,贵州通服在贵州拥抱大数据,聚焦大数据核心业态、关联业态和衍生业态,深挖大数据商用、政用和民用三大价值,着力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从数字化、信息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

  今年五月,贵州通服以参展及承办论坛两种形式参与2019数博会。在“综合智慧服务,共生创造未来”高峰论坛上,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与贵阳市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正式发布“新一代综合智慧服务商”新定位。在展会活动上,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围绕智慧城市建设的三大亮点(顶层设计能力、实施落地能力,及维护保障能力),就顶层规划、前沿技术、场景应用、综合解决方案等方面,展现了多维度、全视角新型智慧行业解决方案。

  谈及数博会,侯庆说道:“目前,数博会已成为全球大数据领域影响最大、专业化程度最高、前沿技术最多的国际展示平台之一,将引领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如今的贵阳,通过数博会,正敞开胸怀、拥抱世界,借助大数据发展的’洪荒之力’加速向前奔跑。在贵阳,“大数据+”正在各个行业领域不断创新应用,大数据开启了智慧生活,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大数据带来的发展红利,2020数博会我们愿意再次参加!”

  【编后按】

  随着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转型的浪潮已迅速席卷各行业,信息化对行业的进步有不可小觑的作用,以目前的形式来看,各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必然是信息化。

  当然,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现阶段的信息化产业仍有大片的想象空间,信息化需发挥好信息化的驱动作用,把握机遇,不断创新改革,进一步深挖其应用价值,实现其价值最大化。
行业资讯
2019-08-23 16:46:00
近日,第七届互联网安全大会5G安全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信息安全管理与运行中心总经理张滨进行了《5G网络安全思考与探索》主题报告。张滨表示:“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5G不再是单纯的通讯问题,5G的安全问题也不仅是技术问题,5G跟社会生活及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信息安全管理与运行中心总经理张滨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信息安全管理与运行中心总经理张滨)

张滨指出:2019年是5G元年,全球各大运营商都竞相加快了5G相关部署,5G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成为国家之间一个博弈的重点。5G已经成为社会信息流动的主动脉,产业升级转型的加速器,也正成为数字社会的新基石,5G安全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是国家安全的角力。

二十二国发布的《布拉格提案》就提到“网络安全不仅是技术问题”。中国被排除在布拉格

会议之外,华为被技术封杀,实际上也体现了大国博弈的信号。“特朗普说,5G战争已经开始,美国必须要获胜,所以5G不能纯粹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现状,发展非常快,应用非常多,对社会的影响非常深刻。”张滨强调。

“5G的应用,20%是人用,80%是工业用途,行业跟我们的物理世界紧密结合,无论是电网还是码头,它一旦被攻破,带来的危害是灾难性的。”从纯粹技术的角度来讲,5G已经吸收了以前4G、3G、2G在网络层面体现出的一系列弱点,并且加以改进,从网络设计层面看5G是更安全的。但新技术、新应用引入了安全风险,技术、治理、监管、应用将在5G时代迎来新的挑战。
行业资讯
2019-08-23 16:35:00
2019年上半年,受4G流量红利逐步消退等因素的影响,三大运营商的营收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下滑,但移动仍然独占鳌头。

近日,移动、联通和电信陆续发布2019年上半年财报。结合三大运营商财报数据计算后发现,三大运营商上半年总共获净利润796亿元,平均日赚超4亿元。今年上半年,国内通信行业市场进一步饱和,竞争越发激烈,三大运营商各自的经营数据究竟如何?电信、联通跟移动相比,差距还有多大?腾讯科技将用一组图为你一一解读。

通信行业竞争加剧 移动营收利润双双下滑
2019年上半年,受4G流量红利逐步消退等因素的影响,三大运营商的营收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下滑,但移动仍然独占鳌头。


在净利润方面,移动依然遥遥领先,但它也是三家企业中唯一一家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明显的企业。


三大运营商收入结构差异大 移动服务创收高

今年上半年,移动一半以上的营收来自个人移动市场,其中有1947亿元来自手机上网流量。移动今年上半年的手机上网总流量达298亿GB,比联通、电信之和还要多(联通143亿GB、电信112亿GB)。


今年上半年,联通进一步优化服务收入结构。除移动服务外,固网服务是联通另一大收入支柱。联通借助其高速宽带优势,在北方主导区域及南方重点城市推进千兆高品质宽带业务。


与移动、联通相比,电信固网服务创下的营收高于移动服务。电信深入挖掘家庭和政企市场的信息化新需求,丰富家庭应用体系。今年上半年,天翼高清的用户数增加至1.1亿户,智能网关和家庭云的用户数分别为6180万户和3215万户。

三大运营商中谁占领了最多的4G用户数?

今年上半年,电信的移动用户数净增量达2048万户,超过移动、联通净增量之和。在4G用户方面,移动占领了最多的4G用户数,但渗透率不及电信。

5G牌照发放 三大运营商蓄势待发

今年是我国的5G商用元年。5G牌照颁发后,三大运营商纷纷加快了规划、布局5G的进程。

中国移动计划在2019年内建设超过5万个5G基站,实现超过50个城市的5G商用服务。

中国联通计划在2019年打造30个示范项目、20个创新应用产品、15个开放实验室、5个5G应用标准,发展超过600家联盟成员。

中国电信在5G的技术研发及应用创新方面都下了不少功夫,积极推进5G与 云计算 、AI等技术的融合。目前,中国电信已经和超过400家企业签约,联合进行5G+行业应用创新。
行业资讯
2019-08-23 16:32:00
5G来了!8月20日,南京联通公司小营5G基站成功开通,这是国内首次在变电站内建设5G基站,意味着南京供电公司在全国首创“5G+1G”(1G的“G”指供电网)建设运营模式,供电公司向运营商开放的“共享基站”、“共享变电站”,可节约社会整体投资92.5亿,将为5G建设节约出相当于一个南京南站的土地面积、节省出相当于建设1.1个京沪铁路的钢材!

同时,记者从南京联通公司了解到,正是由于共享电力基础设施部署5G基站带来的“加速度”,南京5G建设全面提速,到今年8月31日将开设首批1000个5G站点,到9月底将建成开放95%以上的站点,覆盖南京城区,9月1日即将开始放号。5G,真的来了!

电力共享基站带来5G“加速度”

今年6月,工信部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南京作为5G商用重点试点城市,也在提速5G进程。由于5G使用频段高,基站覆盖范围将持续缩小,基站密度将大幅增加,据预测,5G基站的数量将是4G的4到5倍。然而新增站点面临着征地等诸多困难,成为制约5G网络快速部署的瓶颈,因此江苏省政府在《关于加快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中,明确鼓励各行业开放共享基础设施资源。

对此,南京供电公司向运营商、铁塔公司开放共享电力杆塔、变电站等电力基础设施,助力5G网络快速部署。

据介绍,在小营变电站内,南京供电公司向联通公司开放变电站楼面资源,用于部署5G天线,解决了基站选址难题;对外租赁机柜及电源,用于部署5G基站设备,并提供了高可靠不间断电源保障,有效提升5G网络服务质量,同时由持有资质的专业队伍配套提供代维服务,将5G基站运维纳入变电站整体运维体系中,确保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同时降低运营商运维成本。

南京供电公司与南京铁塔、中通服设计院组成联合团队,攻克了设备重量大幅增加、塔上有源设备防雷接地等诸多5G共享新难题。8月15日,在110千伏旺兰线,国内首次利用输电杆塔挂载5G基站,在同一座单管塔上同时挂设移动4G、5G及电力无线专网天线,实现了基础资源的高度整合利用。

节约投资92.5亿元,“省”出一个南京南站

“共享电力基础设施部署5G基站,将把5G基站的建设周期从30天提速至1天,建设资金从36万元节约至1万元,也就是说,原本建一个5G基站杆塔要30天,在‘共享’后一天就全部完成了,原本建一个基站要36万元的资金,现在仅仅花费1万元,建设周期缩短了96.7%,资金节约了97.2%。”南京供电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信通运检二班副班长邵明驰介绍。

据了解,基于电力基础设施共享的5G建设模式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全南京现有电力杆塔等电力基础设施资源约28万处,按照10%共享进行测算,可为南京提供2.8万个5G站址资源。

“共享后可节约社会整体投资92.5亿,减少征地面积84万平方米,相当于一个南京南站的面积,节约钢材42万吨,可建造1417公里高铁线路,相当于1.1条京沪线长度。”南京供电公司泛在电力物联网办公室负责人朱红说。

“共享模式”可在全国复制推广

“南京5G建设将分两个阶段,一期工程开设2000个站点,首批1000个站点将在8月31日前全部建成开放。”联通南京分公司网络发展部基站建设中心主任芮华平告诉记者,9月30号之前将开设95%以上的5G站点,献礼国庆,到10月份完成优化工作,实现全面覆盖。

据介绍,一期工程是部署南京城区,重点部署南京南站、南京火车站、禄口机场、机场高速公路等,以及在供电、智能驾驶等行业应用部署5G一期工程;9月1日开始放号,根据5G应用情况进行二期规划建设。

芮华平表示,与供电公司合作进行“共享”,利用现有资源,节约了大量土地资源、管道、传输、电力资源等,为国家节省投资,降低了5G网络部署成本,提升了5G网络的覆盖质量和进度,“这个模式可以在全国推广,全国各地都可以复制、推广这一共享模式,全面推广共享基站应用,节约大量的社会整体投入,让5G时代加速到来。”
行业资讯
2019-08-23 16:28:00
Strategy Analytics称,如果5G在中国如预期的那样“起飞”,2020年全球5G智能手机销量将达到1.6亿台,华为被认为将成主要赢家。

分析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华为最有能力获得中国5G智能手机大部分销量,该公司可藉此成功“重新夺回其全球智能手机地位”。

Strategy Analytics副总监Ville Petteri-Ukonaho表示,中国“是决定2020年5G容量的关键”,能够抢占这个最大5G终端市场的公司“将对推动5G终端的曲线上扬产生巨大影响”。

Strategy Analytics高级副总裁David Kerr指出,韩国供应商三星目前是领先的5G终端公司,但它在中国市场上的份额仅为1%。


华为Mate 20 X 5G

由于预计中国将成为最大的5G智能手机市场,2020年手机销量可能达到8000万台,对华为来说可以利用这条捷径。

“华为最近加快并加强了在本土市场的努力,以应对国际不确定。”他说,“到2019年第二季度,它已将智能实际市场份额扩大到近40%,远远超过所有其他竞争对手。”

他还补充说:“如果中国实现其积极的目标,华为可能会大幅削弱三星在5G终端领域的领先地位,使之能够在西欧和其他海外市场上实现复苏和增长。”
行业资讯
2019-08-22 16:44:00
金融科技在近几年迅速发展,微信支付等形式都是其在日常生活的应用体现。随着5G时代的到来,如何把这样一个新的通讯时代的标准和技术放在金融科技的视角看待?两者又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在20日由中国新闻社 中新经纬举办的第六届财经中国V论坛上,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母基金专业委员会主席王忠民给出了他的见解。

王忠民首先谈到对5G的理解,在他看来,从技术通讯的角度而言,5G一定能带来通讯时代的巨量和巨大变化。5G是数字化时代的传输,起码解决了三方面的技术难题,一是带宽的容量,“不管是语音端口还是文字端口,还是图像,都可以在这个带宽容量当中及时、充分有效地加以处理。”

二是可以储存丰富的信息量。王忠民指出,受技术条件限制,过去语音和图像信息留下来得太少。现在通过5G技术可以把语音信息及时的存储、处理并加以应用。

三是效率大幅提升。效率能高到什么程度?王忠民举例说,过去在手机上看电影、看动漫比较慢,要下载很长时间,也就是低时延。如今5G应用后,下载速度几乎让你“无感”。背后的根本逻辑在于,“5G的处置效率可以让所有存储和所有终端应用场景分离开来,进行社会分工。所有东西都可以存在云端,存在不同的云当中,存在不同的链当中。而终端只要有足够的搜索能力就可以搜索出特定的、特制的、特需的前瞻场景,这个前瞻场景用5G的搜索引擎全部可以完成。”

如果将金融科技放在5G时代去看,其意义是什么?两者又会产生哪些“火花”?王忠民表示,金融科技的最大冲击在于人们可以实现手机端支付,甚至通过语音就可以完成支付,无需手动输入密码。“如果所有东西都基于语音完成,而语音可以替代今天基于手机传输的所有指令时,这样的历史进步只有5G时代才可以完成。”他称。

对于5G时代金融科技的监管逻辑,王忠民认为,如果5G带来的是全社会存储和搜索之间的社会分工,在监管领域中,这种分工恰好让今天的监管可以借用5G时代的到来,不用自己投资形成生态和平台级的系统,就可以实现监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在王忠民看来,5G可以完成数字化时代的分工协作,让数字化时代的任何一个场景在末端的场景当中,特别是在末端的金融场景当中,无时不新、无时不创,完成专业化存储,解决所有信息积累。但是从金融科技角度来看,5G还没有去渗透到每一个环节,效率还没有大大提升。
行业资讯
2019-08-22 16:42:00
从京东阅读、微信读书到咪咕阅读,各类应用软件正推动数字阅读日渐普及。而随着5G商用牌照的发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对数字内容产业产生积极影响——既提升用户体验,又助推数字阅读应用场景更为丰富。

北京市民刘艳最近迷上了热剧《长安十二时辰》。“追剧太慢,我着急知道结局,就在京东阅读上花钱把小说读完了,感觉这部电视剧改编得真不错。”

在各类应用软件推动下,数字阅读日渐普及。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数字阅读整体市场规模已达254.5亿元,同比增长19.6%,仍处于较快增长期。其中,大众阅读市场规模占比逾九成,是产业发展主导力量。

随着5G商用牌照发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对数字内容产业产生积极影响:一方面,技术升级赋能深度数字化将提升用户体验;另一方面,数字阅读的应用场景将更为丰富。

用户规模持续攀升

“数字阅读作为全媒体时代的新型阅读方式,从应运而生到蓬勃发展、蔚然成风,极大丰富了人们的阅读体验和精神文化生活。如今,我们已经身处‘一屏万卷’的数字阅读时代,数字阅读还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冯士新说。

数据显示,全民阅读正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我国数字阅读各类用户规模持续攀升。2018年,我国大众阅读用户规模和专业阅读用户规模分别达到4.3亿和1417.9万。

多元阅读形式带动了早高峰用户使用率明显增加。2018年,用户在不同时段的阅读行为表现出明显规律性,呈现早高峰崛起、晚高峰前移等新特点。在阅读时长上,青少年的数字阅读呈现高时长、高频率趋势。市场调研数据表明,我国14到18岁的数字阅读用户中,近六成每次阅读时长超过1小时,超过八成用户每周阅读在3次以上。

“我原本没有数字阅读习惯,但有几个朋友总在微信圈分享微信读书上的书籍,我看着看着也开始使用了。”在企业工作的栾贺说。

用户付费进行数字阅读的意愿正持续大幅度提升。“2018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的电子书付费意愿已达66.4%。同时,各年龄段用户的实际付费金额高于他们的付费意愿。也就是说,付费之前不大情愿,一旦找到一本好书,他的付费意愿就会超出预期。”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介绍。

与2017年相比,尽管2018年数字阅读产业的融资数量由75笔下降到57笔,但融资金额却呈现上涨趋势,达70.3亿元,表明数字阅读产业依然受到资本市场青睐,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理事长孙寿山认为,随着5G等技术不断进步,全媒体融合发展为阅读多样化提供了可能,更为数字阅读的推广带来了不竭动力。

精品内容不断涌现

“作者数量稳步增长,特别是专业作者培训班的出现,进一步提升了创作者的写作水平,带动精品内容涌现。”张毅君说。

数据显示,近70%的数字阅读用户认为,2018年的数字阅读内容质量有所提升。从数字阅读内容来看,立体多样的现实主义题材更受用户欢迎,都市生活、职场商战类网络原创内容受热捧。数据显示,数字阅读用户的行为偏好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变化。14至18岁人群偏好青春校园类题材,且呈现高时长、高频率的阅读习惯;25至30岁的人群则偏爱职场商战类内容,人均年阅读量13.22本,超过数字阅读用户平均水平。

同时,以社交化为特征的媒体融合,以及线上线下打通的纸电融合等模式为数字阅读带来新的增长点,人工智能、 区块链 、5G等前沿技术的创新应用进一步挖掘出数字阅读新的内生动能。

冯士新认为,高质量的数字阅读有赖于优质出版内容和先进数字技术的有机结合。要主动适应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规律,重塑生产传播流程,探索多样化数字阅读实现路径和方式,真正实现从相加迈向相融。要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推动频道经营管理一体化,建立完善知识融合、服务融合、促进融合的制度设计、政策措施和运行机制,营造有利于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深度融合的良好环境和条件。

由于精品内容不断涌现,我国文化产品呈现出上升趋势。2018年,网络文学企业出海模式进一步提升,有超过500部网络文学作品被翻译出海。海外中国网络文学网站日活跃用户超过50万,日均访问量超过500万人次。在各方积极推动下,中国的学术类、知识类、文献类数据库进入世界各国政府公立图书馆和知名大学图书馆,国内知识见闻平台推出3门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线上课程。

此外,“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实施将为数字阅读出海搭建基础桥梁。而海外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将吸引更多资本注入,在内容消费、产品多样、出海类型更丰富的背景下,中华文化也将与当地文化紧密结合,进一步加速多边文化交流和交融。

技术赋能数字阅读

戴上虚拟现实眼镜,书里的图画立刻变成了立体图像。从纸质阅读到数字阅读,从PC阅读到移动阅读,从读书时代到读屏时代,每一次阅读方式的发展进步,都是创新驱动的产物,代表了阅读的发展方向。

冯士新表示,要以技术更新业态、以技术丰富表现、以技术促进融合,持续拓展数字阅读的生产方式、产品业态和服务形态,把握终端随人走、信息围人转的传播方式,加强对数字内容和传播方式的应用,构建社交化传播、精准化推送体系,有效满足全媒体时代用户需求。

2019年是5G商用之年,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必将对数字内容产业产生积极影响。张毅君分析说,在生产端,行业数字化进程将明显加快,并为数字内容提供良好的技术应用支持。在传播端,技术助力将优化传播流程与传播渠道,加快媒体融合发展。在客户体验端,智能化、多渠道的内容消费方式,可将内容与用户精准匹配,优化用户体验,提升内容变现效率。

“未来,5G发展必将深刻影响我国数字化进程,以更高效的传播速率、更多元的承载介质、更丰富的业务体验创新现有传播模式,带给数字内容产业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移动咪咕公司总经理刘昕说。

从2G到4G,大众传播逐步实现了高速率的传播、多媒体的展现、大范围的覆盖、即时性的互动。如今,即将走来的5G将为全媒体融合、万物皆媒插上技术的翅膀。技术换代通常会开辟技术产业全新应用空间,而通信技术作为一种顶层技术,其升级往往会辐射并带动各行各业快速发展。5G带宽是4G的10到100倍,时延是4G的五分之一,连接是目前4G的100倍,这将促进智慧城市、无人技术、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发展,进一步实现万物互联。

刘昕介绍,5G与大数据、 云计算 、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结合,将拓展数字阅读应用空间,使万物都可以成为媒介的发展趋势更加明显。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游戏、音视频等内容的融合,将使内容的呈现形式更加立体多元,从而助力开创全新产业空间和市场价值。对数字内容而言,人工智能语音交换以及多场景的应用连接,都将赋予传统阅读产品新的生命。

专家认为,随着技术升级,数字阅读服务将更加精细和多元。未来,面对用户多样化需求,数字阅读产业将为用户提供多层次、专业化、智能化、有声化和场景化等更加全面的服务。伴随新兴技术发展,智能接收设备类型逐渐丰富,将会出现更多消费场景,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
行业资讯
2019-08-22 16:41:00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必须紧跟大数据时代的新形势,突出与大数据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功能,创新与大数据时代发展要求相匹配的方法论和研究工具,开辟研究新范式。只有这样,才能以大数据支撑智库科学咨询研究,以科学咨询研究支撑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引领科学发展,真正发挥好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作用。

紧跟大数据发展新形势

近几年来,我国智库建设突飞猛进,新型智库尤其是高校智库和社会智库风起云涌,已形成了党政军智库、社科院系统智库、大学智库、民间社会智库等并驾齐驱的格局。智库的核心资源毫无疑问是知识资产,尤其是专家资源,但缺乏信息资源和分析工具的专家体系在现代决策系统中是不可想象的。遗憾的是,目前我国新型智库对专家资源建设均尤为重视,但对信息资源建设却存在普遍忽视乃至建设不足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借鉴发达国家智库发展经验,构建完整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信息服务支撑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非结构化数据的大量产生,大数据时代的数据范围由传统的结构化数据延伸至非结构化数据。以结构化数据为对象的信息分析方法与技术开始面临挑战,大数据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大数据技术作为一种新技术和新架构,能够对繁杂类型的海量数据进行高效捕捉、发现、分析,从中挖掘数据的价值。随着近年来大数据处理系统、基础支持平台与并行化的机器学习和 数据挖掘 算法等大数据处理分析技术的迅速发展,大数据技术已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行业和领域。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如何快速响应环境需求和变化以及从海量数据中挖掘蕴含的巨大价值,是摆在全世界知识创新领域包括社科研究领域研究者面前的重大挑战。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近年来高度重视大数据研究与发展。这些国家将大数据列为国家战略并予以大力支持,把重点放在开放数据、加大资金投入、推动大数据应用等方面,大数据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也为智库大发展带来了契机。

大数据技术对当前智库建设起着重要的决策支撑作用。随着科研范式变革和方法工具演进,数据和信息的分析受到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大数据给智库研究及服务的理念、模式、方法和技术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也为智库建设和运营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面向未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必须紧跟大数据时代的新形势,突出与大数据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功能,创新与大数据时代发展要求相匹配的方法论和研究工具。只有这样,才能以大数据技术支撑智库政策咨询研究,充分发挥智库咨政作用,以研究范式变革支撑国家发展需求。《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中对新型智库建设的信息资源支撑及开发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出“功能完备的信息采集分析系统”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基本标准之一。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智库决策支持信息服务能力体系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的关键举措之一。

因此,大数据作为新型智库未来建设发展的重要方向,我们必须予以充分重视。目前我国新型智库需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推进新型智库研究范式变革,积极采用大数据技术、开发大 数据分析 工具以及开展数据挖掘和应用服务,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供基础性、公共性、共享性的决策支持信息服务能力。

开辟研究新范式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大数据研究范式变革势在必行,但变革过程当然不能像常规地购买一些商业数据库或配备几个计算机管理人员那么简单,而应从组织层、资源层、方法层和平台层四个方面整体推进,构建新型智库大数据信息支持服务体系,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能力建设和研究范式转型。

组织层,即数据分析专家参与新型智库团队建设。智库作为智力密集型机构,对于人才的要求更高、更迫切,需要由多学科、多领域专家学者组成决策服务的综合性团队。由于大数据与传统数据存在着巨大差异,大数据的巨大规模以及结构上的杂乱无章,需要专业的数据分析师进行数据挖掘,以期将毫无规律的数据转化为知识和解决方案。这对于大数据分析师的要求非常高,既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巨量数据的扫描过程,又要发现数据的关联性,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智库要应用大数据,就必须拥有一支专业的数据分析团队,在智库的资源建设、知识共享、情报分析、战略决策等各个环节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组建新型智库团队时引入数据分析专家,尤其是具有实践经验和大数据分析特长的人才,能有效提高智库产品形成过程中信息情报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升智库服务产品的质量。

资源层,即多源数据融合助力新型智库资源建设。大数据时代,智库研究的信息源已经不再拘泥于传统研究文献,而是扩散至网络信息、信息系统、监控终端、人际交流信息、舆情等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资源,具有大数据特征。在智库建设中,丰富的信息来源和有效的知识共享机制,是形成高质量成果的重要基础条件。信息是保障智库高质量思想产品产出的基础,智库应加强专门数据库建设,并探索非涉密数据的合作开发和共享机制。大数据参与到新型智库建设中,更能发挥大数据技术在多源数据融合方面的优势,整合社会网络环境下自媒体、全媒体信息资源,提供充分有效的数据准备与利用、推动智库进行资源整合与共享和集成多种分析技术与软件工具,让海量数据的处理及分析变得更加容易。从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并形成各种智库产品,进而用于验证、指导及规范组织或个人的决策行为。因此,拥有完整的自建专业数据库,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方法层,即大数据思维为新型智库研究提供理论方法支撑。在大数据环境下,要想产出高质量的智库成果,离不开理论研究与方法支撑。大数据时代的智库研究逐渐从数据基础、计算能力和分析需求的综合角度提供战略决策,已形成一系列有效的分析方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大数据时代要谋求发展和转型,关键在于是否具备大数据思维,科学合理地将大数据思维应用到新型智库建设之中。大数据思维依据的是全体数据,而不是随机样本,善于从数据的混杂性中洞悉未来,着眼于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大数据思维能够促使新型智库从传统思维的枷锁中挣脱出来,突破传统样本数量的限制,引入研究对象更多方面的信息,处理那些传统数据分析方法无法处理的数据资源,找寻容易被忽视的数据细节。另外,作为新型智库大数据,在思维层面上从因果思维转变为相关思维,将会对事物有更加深刻独到的认识。作为新型智库的核心特征,能否善用大数据思维,以实现智库结构的深刻变化,将决定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未来成败。

平台层,即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大数据平台。大数据平台是新型智库必不可少的工作载体,是“互联网+”在新型智库建设领域的具体体现,应从顶层架构、功能模块建构以及运行机制三个层面对新型智库大数据平台进行设计。平台是为了充分利用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解决传统智库发展存在的弱、小、散问题,达到提升新型智库研究质量、效率和扩大影响力的目的。因此,我们应从新型智库运行过程的各个环节着手设计平台的顶层架构,通过将大数据技术引入智库研究工作的不同环节来实现智库运作过程的变革。在功能模块建构方面,具体体现在边界层(“智库门户模块”)、核心层(“研究协同”“研究辅助”“研究管理”)、基础层(“数据库模块”及其“大数据分析处理模块”),这六大模块相互协作实现新型智库大数据平台的有机运转,促进新型智库知识创新服务能力和智库影响力的巨大提升。在运行机制方面,大数据平台作为新型智库运行的综合平台,应以需求驱动机制为核心,推动相关研究人员、大数据分析人员和管理人员紧密协调配合,创造最大智慧生产力,实现智库效益的最大化。

综上所述,大数据背景下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方兴未艾,新型智库只有大力加强大数据信息支持服务能力体系建设,积极布局大数据研究设施,推进新型智库研究范式变革,才能抓住机遇,在国家重大战略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行业资讯
2019-08-22 15:25:00
日前,记者从河北省环保厅获悉,该厅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整合优化移动执法APP、动态数据库、在线监测数据等信息资源,建立完善了以人员管理、任务管理、企业管理和重污染天气管理4个模块为主的河北省生态环境执法指挥调度系统。目前,已经实现了省、市、县三级执法机构和全省5500余名执法人员的实时对接,全省各级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执法成果“尽收眼底”。
生态环境执法调度系统(央广网发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供图)

据了解,通过人员管理模块,结合综合执法APP 定位功能,利用不同颜色图标实时显示省市县三级执法人员在线工作状态,并可随时查看执法人员的基本情况、任务执行情况、执法检查情况和执法活动轨迹,通过执法检查结果的实时上传,有效规范了执法行为,实现了对执法人员的动态精准管理。
生态环境执法调度系统人员管理模块(央广网发河北省生态环境厅供图)

通过企业管理模块,辖区内所有执法人员以及参加异地交叉执法的执法人员可以详细了解每个企业的的基本信息、污染防治设施情况以及以往所有执法记录等内容,从而可以判断企业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和节点,起到了精准索引功能,大大提升了异地执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生态环境执法调度系统企业管理模块(央广网发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供图)

通过任务管理模块,可实时查看各级执法机构“双随机” 执法抽查任务和在线监控超标(异常)数据核查任务进展情况,并对任务进展缓慢的地区直接通过系统向无执法任务的执法人员派发工作任务,派发任务同时派发至市县执法机构负责人,督促执法任务“规定动作”的圆满高效完成。
生态环境执法调度系统任务管理模块(央广网发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供图)

通过重污染天气管理模块,各级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均可以通过平台搜索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周边3公里、5公里、10公里、20公里范围内所有企业,并通过系统检索企业应急预警期间应采取的应急措施,一一对照,逐项检查,大大提升了执法人员对重污染天气预警响应期间企业应急减排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效率。
生态环境执法调度系统重污染天气管理模块(央广网发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供图)

下一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将不断提升环境执法的信息化水平,继续优化完善生态环境执法指挥调度系统的功能,充分利用“大数据+生态环境执法”的作用,切实提高全省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效能。
行业资讯
2019-08-22 15:20:00
过去一年来,上海已经发布了包括AI+教育、AI+交通、AI+医疗、AI+金融等多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如今人工智能已经走进银行、医院、学校和无人驾驶测试场地等上海多地场所。

按计划,到2020年,上海要形成60个AI深度应用场景、6个创新应用示范区,全力培育智能经济新动能。

上海正在努力打造科技之都和人工智能高地,如何让上海成为人工智能应用之城,切实推动人工智能产品应用服务于民生,这需要政府、企业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是支持新“上海品牌”的人工智能产品服务上海,才能让人民感受到政府的先进性,感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美好生活,增加城市自豪感。

应用场景是现阶段AI发展的重要决胜场。为此,上海已经推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实施计划,聚焦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开放更多应用场景、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吸引更多人工智能最新成果在上海率先应用。

5G助力“AI+工业互联网”

过去一年来,上海已经发布了包括AI+教育、AI+交通、AI+医疗、AI+金融等多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如今人工智能已经走进银行、医院、学校和无人驾驶测试场地等上海多地场所。按计划,到2020年,上海要形成60个AI深度应用场景、6个创新应用示范区,全力培育智能经济新动能。

在台风“利奇马”逼近上海的那个周五,东海边上海电气的风机仍在呼呼地转,不过几个小时后,一旦台风越过,那么工作人员就会提前得知,并进行停机保护工作,将所有风机停机、桨叶锁死,防止台风过境时损坏风场。这要感谢人工智能。通过上海电气的iwind数据中心,一个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平台“风云”系统能给风电降低度电成本、提升发电效率带来巨大变革。

上海电气只是上海企业聚焦数字化技术应用和智能化生产制造的典型案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打造“AI+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上海的钢铁重镇宝钢,物流“超级特种兵”——新一代无人驾驶重载框架车,成为全球第一台集信息感知融合、决策规划、导航、智能控制和调度于一体的全天候无人驾驶特种运输车辆。该无人驾驶重载框架车装有“视觉摄像头”,能够通过视觉识别路面引导线和预设条形码,获取车辆横向纵向位置,精度可达20厘米。

法国工业巨头施耐德也参与宝钢热轧厂1880热卷库无人行车项目。施耐德全球工业控制与驱动业务高级副总裁马跃对第一财经记者称:“宝钢的热轧厂原有的行车系统是人工控制,现场控制室和地面有大量人员操作和指挥吊运钢坯。新的系统是完全依靠软件算法,基于数据模型自动控制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完美融合,这使得控制室和现场实现无人化。同时软件和库存管理系统无缝连接,安全高效。”

目前,上海已经在各大试点区域积极布局5G网络覆盖。伴随着5G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的延伸。

“5G除了在B2C和无人驾驶等领域,我们只看到一些尝试式的场景,比如无人机,还有在新型的模块化工厂中使用,这些尚处于早期。工业应用的主要瓶颈其实在于智能物联网(IIOT),因此如果有更多的AI进入场景,高级应用将带来更大的双向数据流,从而启发工业物联网技术的进步。”马跃称。

赋能城市交通和智慧医疗

如果说AI+工业互联网还难以让老百姓对人工智能有切身体会的话,那么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一辆熊猫前脸的无人驾驶公交车的亮相,可能会让人工智能改变人们未来的出行方式。

这辆总长12米的无人驾驶公交车搭载了智能驾驶、手脉识别系统、车载机器人、语音交互、精准广告推送、乘客异常行为监测等各种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功能,以新能源磷酸铁锂电池为驱动,无人驾驶技术等级介于L3至L4之间,展示了上海企业以科技优势赋能公共交通运输系统。

开发这款AI客车的上海人工智能企业深兰科技公司创始人CEO陈海波对第一财经记者称:“熊猫公交车为人们提供了便捷出行的生活服务方式,重塑了智能城市公共出行新生态,打造人工智能城市下的新型移动生活空间。作为城市智能新动脉,熊猫智能公交车,不仅将在中国的AICity服务广大民众,更将作为‘中国智造’的‘一带一路’形象产品,驶向东南亚、中东、非洲、欧洲、澳洲等地区,服务民生。”

陈海波认为,上海人工智能建设不能走引进的老路,重要的是培养上海本土科技力量成长起来,并形成上海本土人工智能企业集群,在多个领域发展壮大。“上海要成为人工智能应用之城,政府要切实推动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尤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人工智能产品服务民生,支持新‘上海品牌’的人工智能产品服务上海。”陈海波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目前上海已经在人工智能赋能的各个领域诞生了一批技术“过得硬”的企业。在日前举行的第28届中国国际医用仪器设备展览会上,上海“智造”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吸引了全球业界的目光。上海本土医疗影像设备厂商联影展示了诊断、放疗、互联网医疗及联影智能(uAI)的全线产品,并且联影目前全球首台全景动态扫描PET-CT探索者(uEXPLORER)设备正在上海中山医院投入临床使用,只需一两分钟,就能完成人体的全身扫描。

“中国‘智’造已被拉至世界巨幕之前。”总部位于上海的医疗影像设备厂商联影医疗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薛敏近期表示,“内部能量和外部冲击将为高端医疗设备产业升级提供机遇和动力。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的发展之道,将助力医疗企业实现长远发展,推动国产企业迈向全球价值链更高端。”

2017年底,联影注资3亿元成立旗下人工智能全资子公司联影智能。薛敏日前重申了人工智能对于医疗设备行业的意义。他表示:“人工智能在医疗设备领域大有前景,不仅可为医生赋能,全面提升诊疗效率;还可为设备赋能,击破行业痛点与各模态产品各自的技术瓶颈。未来联影希望进一步与医院深度合作,开发有特色的AI产品;同时,联影将全力打造下一代智能化设备,实现成像源头的智能。”

以脑科学基础研究为突破口

AI生态发展的核心基础是脑科学研究和芯片技术,因此上海要坚持发展基础研究作为人工智能的突破口,将脑科学和芯片技术作为一个主攻方向,做出领先世界的科研成果,奠定国际地位。

去年,联影开始组建行业首个医疗芯片子公司——联影微电子,集结了一支拥有从芯片研发到封装生产全产业链经验的人才团队,负责芯片的设计,主攻高端医疗设备芯片、医疗人工智能芯片以及可穿戴医疗芯片,以推动产品性能提升与系统优化。“我们希望整个产业链、创新链上下游能够协同攻坚,向核心高附加值领域突围。”薛敏说道。

目前芯片团队已经完成了第一款自研模拟芯片设计,并且一次流片成功,即将在联影的整机里测试。“大型设备能耗巨大,维护成本高,有了芯片设计的能力之后,未来的磁共振设备都可以小型化、芯片化。”薛敏表示,“我们有产业优势和市场空间,只要坚持创新,未来价值链的中高端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

上个月,由复旦大学和张江实验室共建的张江国际脑影像中心揭幕,将打造国际一流的影像前沿技术实验共享平台,中心以脑测量为基础,建立具备超高空间与时间分辨率,能解析精细脑结构与功能的国际最先进、亚洲规模最大的科研型无创扫描硬件系统中心。

目前,该中心已拥有从小动物到人体全套磁共振成像设备,包括一台超高梯度场强3TConnectome磁共振系统、一台高场7T人体磁共振系统、两台临床型高端3T磁共振系统、一台11.7T高场小动物磁共振系统,以及一系列近红外光、脑电等实时脑功能监测系统,搭配直流电刺激、经颅磁刺激、超声脑刺激等脑调控系统。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冯建峰对第一财经记者称,11.7T的高场小动物磁共振系统已经开始使用,未来,中心还将依托上海市脑与类脑市级重大专项建设脑磁图等其他脑功能测量高端设备平台。
行业资讯
2019-08-22 15:17:00
进入今年8月份以来,全国已有超过50个城市的5G体验活动全面启动,中国首批5G用户诞生。据悉,首批5G手机订货已超过100万台。有消息称,不久后,中国电信等运营商的5G商用套餐计划将出台。这一系列有关5G的最新动态显示,中国5G,已跑赢世界各国,居于全球领先地位。

中国5G:技术速度双领先

中国5G之所以领先世界,首先是起步早。早在2016年,我国就正式启动5G技术网络研发试验,而当时仅有韩国、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制定出相应的计划。其次是速度快。两年多以来,5G在我国的发展实现突飞猛进。自今年6月6日国家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之后,以中国电信为首的电信运营商更是卯足劲儿向网络建设发力。据工信部最新统计,截至今年7月,全国已经建成5G基站3.8万个。今年底将达到15万个,总量将超过全球半数,是美国的10倍。2020年,数百个城市将开通5G网络,基站数量将超过80万个。2021年,5G网络将覆盖到县市、乡镇,宏基站数量过百万,小基站将超千万。

5G技术方面,我国第一版5G标准已于2018年全部完成。根据德国专利公司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拥有的5G核心专利全球领先,截至2019年4月,写入5G标准的必要专利数(SEP)中,全球5G授权专利约6万件,中国约占34%,远超韩国的25%,以及美国和芬兰的各14%。而在4G时代,中国SEP占全球20%,在3G时代,仅占7%。

中国的5G手机,无论研发速度、品种数量,还是价格,也全面跑赢世界。目前,中国电信等电信运营商已联合中兴、华为、vivo推出三款5G手机。之后,三星、小米等一大批5G手机将于年底年初陆续上市。随着中高端5G芯片的成熟,5G手机价格将迅速下降,据估计,2020年上半年,5G手机将普及至3000元以下,2020年底,可普及至1000至2000元。

融合创新:5G发展的中国模式

中国速度源于中国模式。融合创新,正是中国5G高速发展的重要助力。

5G是网络新技术的集中体现,既是十年一代的移动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也是当代高新技术的一个制高点,5G对中国科技与经济发展是难得的机遇,更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全方位变革,势必推动新旧发展动能加速转换,助力数字经济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赋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能社会的建设,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

5G发展是技术驱动+商业驱动+生态驱动,因此,5G产业链上的任何一块滞后的短板,都将制约整个行业前行的脚步。产业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共赢合作。只有通过广泛合作,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充分调动和发挥终端设备供应商、技术服务提供商、通信运营商、应用开发商、垂直行业、平台提供商等各方的力量和优势,才能促进5G产业成熟,真正发挥5G效能。

专家认为,我国通信业之所能够后来居上,在5G时代弯道超车领先世界,除了国家政策的强大助力,还得益于相关行业能够在5G曙光乍现时迅速聚合,融合创新,追求合作共赢。融合创新,成为中国5G的发展模式,而运营商强力驱动和聚合作用,成为中国5G的特色之一。

凭借自身的行业特性、历史地位、品牌积淀和技术优势,也凭借布局5G的一系列壮举和姿态,电信运营商在多个领域担当了5G产业链合作发展发起者、倡导者、推动者、领导者。以中国电信为例,中国电信加大投入,从以下三个方向推动5G领域的融合发展:第一,牵头制定、推进、参与完善各类技术标准和网络协议;第二,向业界合作伙伴开放和提供试验环境、核心能力,如开放三朵云、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等能力,提供公众客户和产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第三,协同产业链,倡导建立各类5G创新发展联盟,完善生态环境,推动产业共同成长,共谋发展。

中国电信的面向产业链合作伙伴开放的试验室,在过去的1年中,聚合多家5G终端厂家、芯片厂家、仪表厂家、5G器件和应用供应商,先后开展了数十几项专项课题的研究,相关成果广泛共享应用于终端规范、终端产品之中。

泛智能化:多形态终端规模初具

5G时代,中国电信呼吁产业各合作伙伴坚持全网通标准,大力推动5G全网通终端的发展。浓浓中国味儿的"全网通"手机概念,成为世界潮流,也成为5G手机的标配。5G全网通手机,核心标准有三点:支持SA+NSA双模,支持2/3/4/5G网络,支持双卡自由切换。优势如下:一方面,给予了用户充分的网络选择权,只换卡不换机,打破了用户"跳槽"的门槛,用户欢迎;另一方面,产业链各方赞成,渠道商可以降低库存风险,终端厂家可降低成本,聚焦研发创新。

在全网通标配之外,中国电信积极推进5G多形态终端与应用——

AI手机日趋成熟。AI手机将是继功能手机、智能手机之后手机终端再一次跨越式的变革,已成为5G手机的趋势。2018年5月17日,中国电信在业内首发《中国电信AI终端白皮书》,提出了AI手机定义,完善了AI手机标准,推进5G与 云计算 、AI等技术的融合创新。

AR/VR在更多领域广泛应用。5G高带宽、低时延特性直接改善了AR/VR画面质量、流畅度、运行效率、功耗等环节。目前AR&VR主要应用于游戏、影视与直播等大众市场,在行业市场上,AR/VR已开始在我国城市管理、医疗、旅游、教育、国防军事等众多领域和行业的广泛应用。

物联网发展态势良好。中国电信最新公布的2019年中财报显示,物联网收入同比增长52%。

"永远在线"笔记本电脑。基于5G的技术和性能5G笔记本采用的移动处理芯片本身具备通信功能,可保证笔记本电脑永远连接网络。还因为使用了低功耗的移动处理芯片,这种电脑的功耗较低,可以实现较长时间待机,移动办公不再存在瓶颈。

掌握了技术,就掌握了主动权,掌握了标准,就掌握了话语权。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中国5G,有国家战略和政策的强大支持,有良好的市场环境,有运营商协同产业链上下的精诚合作,融合创新,我们期待,未来中国5G更辉煌的表现。
行业资讯
2019-08-28 21:04:00
今年是中国乃至全球5G发展元年——世界各国对5G标准的制定达成基本共识,领先国家开启商用进程。今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了5G商用牌照,三大电信运营商5G试验网络全面展开。

这意味着,未来几年5G业务规模将迎来爆发式发展,新技术将渗透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5G时代来临,如何抢抓机遇?近日,在青岛召开的5G高新视频主题高峰论坛和5G高新视频内容生产与高新视频媒体云研讨会上,大家各抒己见。

5G网络具有“高宽带、低时延、广连接”等特点。“新的交互方式、新的内容、新的信息流和传统的显示方式结合,这会带来无穷的商业机遇。”海信电子信息集团副总裁于芝涛说,今后内容生产、内容传输、终端和内容运营四个独立的产业链可能会完全串联在一起。传统电视行业将不再是单一的传播高清视频内容,而是要从用户角度实现端到端的视频解析、解构和交互。

于芝涛说,原先的屏幕只在家里,而随着5G和AIoT的发展,屏幕无处不在,承载的内容也不再单一。海信从今年开始正式产业升级,推出“5G+显示+LED”时代的应用场景——根据不同的物理位置、不同的观影人、不同的氛围,体现出不同的内容和服务,更加注重人的情感,创造高质量的“视听生活”。

“5G是个‘新赛道’,将对内容生产制作、分发、消费等整个全链条产生冲击。”腾讯云业务拓展部媒体行业商业化总经理姚庆辉说,互联网在线内容运营商会逐渐向产业链上游去发展,传统的内容制作单位会加强未来的运营域的能力,整个产业链越来越紧密。随着大量消费数据的产生,内容的生产和商业变现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快。

“5G技术使移动端大宽带应用成为现实,今后将呈现短视频、中视频、长视频相互竞争的局面,这将解构和重构现有的视频内容的制作、传播方式、呈现形式。”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晓涛说。

面对5G新技术,广电系统正在积极参与高新视频产业的发展创新。梁晓涛介绍,广电运营商正在加快互联网技术、媒体和移动通讯运营融合一体发展,学习互联网企业的创新驱动理念。“只有如此,才能满足用户需求,才能适应5G高新视频所带来的变化,抓住5G发展的红利。”

5G时代对视频品质提出更高要求。爱奇艺高级总监秦建华说,5G高带宽、低时延、广连接三大核心特性,将极大推动视频品质的升级。专门从事VR节目制作的北京意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CEO崔竞飞说,未来,一款VR节目不能像传统节目以导演意志为主,而是要以观众为主导,更强调观众的观感,“产品要体现多样性、个性化,更多地体现对受众的尊重。”

5G时代对传输终端带来革命性变化。姚庆辉认为,今后屏幕可以在大屏、小屏间随意切换,像投影的方式,快速把内容投放到屏幕上观看。“一云四屏”会成为未来的传播主体,人可以随时随处体验内容,大屏、小屏因场景而变。

5G技术已经开始走向商用,我国成为当代世界信息化发展的领跑者之一。在此背景下,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与山东省、青岛市合作,通过政府引导、部省市三方共建的形式,超前谋划、先行先试,集中技术、内容和产业三方优势力量,在青岛西海岸打造“中国广电·青岛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开发适合5G承载的高新视频产品。

华为公司中国地区部副总裁曹泽军认为,青岛发展5G高新视频有着巨大的优势。亚太地区国际影视公司主要聚集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而青岛就是中国国际海底光缆连接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重要网络接驳节点城市。此外,青岛距离日韩最近,又是中国北方唯一的大型国际海底光缆登陆站,影视文化输入输出便捷。

“青岛很有希望成为全球化运营的影视大数据基地、内容制作基地、影视文化交流的桥头堡。”他说,华为作为高新视频技术支撑者,将全力支持青岛市打造以视频为核心、智能为基础的技术创新高地和产业集聚区。

嘉宾们认为,山东省、青岛市全力扶持影视文化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正在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国家广电总局选择在青岛西海岸建设首个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必生产出引起满足更多需求的5G高新视频产品,为数字中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行业资讯
2019-08-28 21:01:00
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于8月26日—29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办。1年前,智博会永久落户重庆并举行首届展会,吸引了63万人次,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

首届智博会的圆满成功,对提升重庆智能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推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重庆大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正变得越来越智慧,大数据智能化为重庆经济发展带来的动力与成效也日趋显现。

智慧生活 刷脸支付成购物首选

7月8日,位于重庆渝北区的仙桃数据谷内,一辆没有驾驶员的长安新能源EV460稳健地行驶在路面上。在园区,这样的自动驾驶车辆已实现了日常运营,用手机APP叫车,随叫随停,也可固定行进路线定点接送。这里不仅是全国首个基于5G的L4级自动驾驶开放道路场景示范运营基地,同时也是全国首个5G自动驾驶公共服务平台。

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智博会”)以来,重庆市民深刻感受到,无论是在酒店、机场、银行、景区,还是去农贸市场、商超、加油站,“智慧生活”都无处不在。

去年,阿里巴巴旗下“盒马鲜生”落户重庆,用户只需在手机上点几下,头一天还在全球各地海域里蹦跳的海鲜,第二天就可以端上山城市民餐桌。晨间的农贸市场里,只带手机买菜成为多数人的选择。各大商超,支付方式已经从现金到扫码,变成了“刷脸支付”,整个过程相比于扫码支付时间缩短近30%。

“刷脸支付太方便了,有时候买的东西多了,掏手机也麻烦,现在看两下屏幕就可以,而且速度快,排队时间都减少很多。”家住南岸区的市民周燕说。

在重庆江北嘴开办广告公司的杨柳对大数据应用带来的便利同样感受颇深。以往办事需要到处奔波的她,现在基本可以足不出户。去年11月,重庆市政府办公厅打造的“渝快办”移动端上线,用户可以在重庆市政府APP、支付宝、微信小程序上使用。目前,“渝快办”移动端共上线各类高频服务事项566项,用户数突破1000万人次,办件量突破4200万件。

而在重庆的一些乡村、社区,一款法律机器人通过提供专业、便捷、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成为了当地百姓喜爱的新“萌宠”。

“无论是在政府行政管理、民生项目方面的实施,还是在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农业等方面的应用上,智能化在重庆都得到了广泛的覆盖。”2019智博会承委办主任、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陈金山说。

智能生产 万家企业上云上平台

首届智博会后,重庆金康赛力斯两江智能工厂投用。车间内,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等诸多环节由1000多台机器人完成,焊接自动化率已经达到100%,涂胶、滚边、工位间输送、大件上料等环节也都交给了机器人。车间的智慧大脑“MOM系统”更是能全方位掌控每一个制造环节的信息和数据,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作为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智能产业已经与汽车产业、高端装备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组成了两江新区全新的四大产业集群。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两江新区智能网联汽车实现总产值22.3亿元,同比增加210%。

同样的场景在区县也能见到。涪陵榨菜集团生产线上,除了青菜头等原料加工环节的腌制、削皮外,榨菜成品加工环节的清洗、切丝、脱盐、脱水、拌料、计量、充氮包装、灭菌和装箱等十几个制作工序,也已全部实现智能化。

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是智能化应用的重要环节。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院智能领域正在进行的项目约有80个,涵盖智能桥梁建设、智能驾驶等多个方面。

“一年来,重庆大力实施智能化改造,推动新技术、新应用落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态势更加明显。更重要的是,让企业感受到智能制造是传统企业改造升级的最佳路径,是传统企业走出困境的最好方式,也是重庆制造业实现换道超车的重要抓手。”陈金山说。

陈金山透露,通过普及数字化装备、推动信息管理系统集成应用、建设应用工业互联网、培育智能制造新模式等举措,重庆今年内将完成1250家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5年累计完成5000家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1万家企业上云上平台,助推传统产业实现生产制造和生产管理质的飞跃。

纵深推进 建全国智能产业基地

戴上一顶安全帽,就可以进行劳务实名制管理、安全预警、考勤管理;生产材料进出厂时,通过地磅称重,就能实时上传物料数据、自动生成表单,不再由过磅员辛苦记录……在2019智博会上,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带来了能实现上述功能的数字项目管理平台,向观众展示建筑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统计显示,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当前大力推进城乡智慧建设,已经建成投用智慧住建云平台,推广应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项目411个,建成智慧工地1000个、打造智慧小区121个,培育市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20个、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10个。未来,全市建筑业将以智能化、工业化和绿色化发展为方向,推动行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智博会的召开,彰显了重庆通过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发展思路。”陈金山说。

当前,重庆正围绕“芯屏器核网”深入推进全产业链建设。SK海力士12英寸芯片存储等一批芯片项目加快建设或投产,让“芯”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京东方第六代显示面板项目等加快发展,“屏”的高端化进一步凸显;OPPO智能生态科技园等全面推进,“器”的规模持续做大;以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电池为代表的项目开工,“核”的品种更加丰富;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重庆)上线运行,“网”的基础更加夯实;海云数据在重庆设立研发中心,构建以重庆为核心的中西部大数据可视分析、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

此外,一批高质量智能化项目也已投入运营。位于北碚蔡家智慧新城的航天云网项目,正着力打造“一中心、一示范区、四大平台、一学院”,即国家工业大数据制造业创新中心,政企共建工业互联网综合示范区,工业大数据公共开放平台、数字化资产管理运营平台、政企融通工业互联网平台、环保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学院,助力建设航天科工重庆云制造产业基地。

“智博会为重庆大数据、智能化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相信今年智博会之后,重庆又会迎来新一轮大数据、智能化的发展高潮。”陈金山说,要力争把重庆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智能产业基地和全国一流的大数据智能化应用示范之城。
行业资讯
2019-08-28 20:57:00
近日,一款看起来挺有文化的写稿机器人上线了。它叫小柯,由中国科学报社和北京大学科研团队共同研发。
小柯写的不是普通的稿子,而是中文科学新闻。据介绍,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小柯以英文论文摘要为基础,能够快速写出中文科学新闻底稿,然后由专业人士和报社的编辑进行把关和信息完善,帮助科学家以中文方式快速获取全球高水平英文论文中的最新科研进展。
目前小柯的作品已经上线。人工智能的触角,也在伸向各个领域。
小柯:一个尽职的摘要翻译转写者
科技日报记者发现,7月5日,小柯机器人发出第一篇稿子,截至8月22日记者统计时,小柯机器人共发稿415篇。初期更新时间距论文发表时间间隔一个月左右,现在可以做到当天或隔天更新,每天更新几篇到二十几篇不等。所选论文来自生命科学等领域,涉及《自然》《细胞》《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期刊。
记者对照分析了小柯作品《单细胞测序揭示冠状动脉疾病保护机制》及其英文原文。新闻中,小柯先对论文主题、研究单位以及发表期刊进行简单介绍,后接英文原文摘要的翻译,大致反映原文内容;翻译时会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语句简化,同时在对专业词语的翻译上也使用了如“血管平滑肌细胞”“保护性纤维帽”等专业表述。
不过,这也不全是小柯的功劳,因为稿件发出前,还有人工审校这一步骤。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万小军团队负责小柯的系统总体设计与联合技术攻关。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目前机器翻译系统的性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所使用的训练数据,即平行语料。目前的平行语料多为新闻语料,因此训练得到的机器翻译模型对于日常新闻的翻译效果较好。但学术文献(比如生物学术论文)与日常新闻在用词造句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别,机器翻译系统对于学术文献翻译的效果并不理想。
这一次,他们通过融合领域知识进行语句智能筛选,选择适合大众理解的语句,并基于语句简化提升语句翻译质量。“英文学术论文摘要适合专业科研人员阅读,但摘要中的语句并不都适合写到科学新闻中面向大众传播,因此需要结合编辑提供的先验知识,采用计算机算法对语句进行筛选,保留适合进行大众新闻传播的语句。”万小军说。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不只能让机器人写稿
研发小柯用了半年时间,万小军表示,和一般写稿机器人相比,一个好的跨语言科技新闻写稿机器人需要进行两次重要的信息转换过程:一次是不同语言的转换,将英文文本转换为中文文本;另一次是语言风格的转换,将学术型文字表达转换为大众能够接受的通俗文字表达。“这两次转换都具有较大的挑战性,目前并没有完全解决。后续还需要进一步积累数据,调整算法模型,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万小军说。
接下来,团队还将继续优化小柯,让它写出的科学新闻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
当然,翻译撰写科技新闻稿件,只是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在学术交流中所能大显身手的领域之一。
“基本上,只要人类交流和工作过程中涉及到语言和文字的地方,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都有可能发挥作用。”万小军说,在科研论文写作过程中,可以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帮助推荐参考文献,并自动生成related work等章节的文字;业界也有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自动编撰图书的尝试。“我个人也接触到很多很有意思也很有挑战的应用需求,但可惜的是不少需求都无法基于目前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进行实现。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地发展和突破,我相信在未来将有更多的用武之地。”
中国知网常务副总经理张宏伟长期关注自然语言处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面的应用研究。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数字出版和知识服务的全链条中,你都能看到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身影。
人工智能可以对数字出版的选题策划、协同撰稿、内容编审进行赋能。大数据标注机器人则能对海量文献信息资源进行OCR文字识别,智能版面分析,知识元抽取,自动分类,自动标引主题,自动生成摘要,自动翻译,自动标注引用和参考文献。
人们熟悉的论文抄袭检测,同样需要智能技术。它不是简单的语句重复检测,而是要对文本内容(包括图片、公式、表格等)进行语义索引,“看你在思想上有没有抄袭别人”。如果存在不同语言之间的互抄,还需要动用“机器翻译”。张宏伟表示,初级的语义抄袭可以由机器揪出来,不过,如果足够有“心机”,完全用自己的语言“洗”了别人的思想,对人工智能的技术要求一下就提高了许多。目前已有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对文本内容构建高维度语义索引等新技术出现,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一律映射到一个统一的语义空间,实现真正基于内容理解的语义级全文比对检索。
知识库是智慧社会的基础设施
至于在学术研究中必不可少的资料索引,看似简单,也仍然具有技术含量。
张宏伟说,数字出版和数字图书馆的资源类型非常丰富,有大量文本、图像和音视频数据,且数据是非结构化的,若想对其进行深度的挖掘利用,难度不小。
就拿常见的信息检索来说,首先得做到结果要全,相关度要高;再进阶一步,能不能用自然语言交互的方式检索;升级一下难度,用智能问答的方式查找信息,能否直接给出答案?“要让检索功能变得更贴心,计算机要‘学会’阅读资料,总结、推理然后回答。它需要把海量的数据资源变成自己可以理解的知识库。”张宏伟说。
深度学习等统计方法严重依赖于大样本数据,然而,现实世界中,很多实际问题仅仅依靠统计方法是无法解决的,这就需要建立专门的计算机能理解的知识库,实现真正的人工智能。但构建知识库,本身是一项极其艰难且耗时漫长的工作。毕竟,机器和人对知识的理解方式大相径庭。
张宏伟说,像知网这样的机构正在致力于深度整合全球知识信息资源,建设世界知识大数据。也在让文本文献碎片化、网络化,依据知识使用的场景,采用半自动知识抽取算法来构建面向垂直领域的知识图谱。2019年知网陆续推出了一些基于知识图谱的行业智慧应用产品,如医疗领域的临床智能诊断,法律领域的智能量刑判案等。
“不过,我们在这些领域刚刚起步。我个人觉得,还是要少一点浮躁,踏踏实实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没有知识的支撑,就谈不上‘智慧’。” 在张宏伟看来,知识库和人工智能,本身就是互相促进、相互赋能的关系。构建知识库需要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的发展,也离不开知识库。怎么将人类的知识库转换成计算机能理解的知识库是人工智能的核心问题,面临许多困难,需要学术界和产业界共同努力。
行业资讯
2019-08-27 21:23:00
近年来,工业互联网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抓手。如何让工业互联网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在推进落地过程中,遭遇了哪些待破解难题?记者实地走访部分智能化工厂后发现,工业互联网助力实体经济的溢出效应愈发明显,但在推动“企业上云”过程中,依旧面临数据暴露风险、联网标准不统一、中小企业意愿薄弱等推广“梗阻”。

对标全球产业链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分析报告预测,工业互联网在未来10至15年内释放的新增长动能空间较为可观。2030年,全球工业互联网预计将创造15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届时中国的市场规模也将达到1.5万亿美元。

中国是全球制造业产值最高的国家,工业产值规模已占全球的四分之一。与此同时,工业数据的爆发增长和管理需求,也需要建立相应的创新载体。

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利华指出,我国发展须与世界科技、产业发展接轨。无论是企业技术还是金融资本,我们都占有先机。中国的工业门类非常齐全,市场体量足够大,这都是探索发展工业互联网的优势。

工业4.0研究院院长胡权说,高质量发展存在的一大待破解难题是信息的不对称,降低工业生产的信息获取成本,工业互联网将发挥其最大价值。

网络硬件设施是工业互联网布局的基石。近年来,我国不断提速网络建设,推进5G通信技术和全光纤网络部署。

刘利华说,中国很早就开始统筹布局“八横八纵”光缆通信干线,移动通信基站覆盖范围大、密度高。不过,在通信协议和传输标准方面还需多下功夫,比如网络传输协议从IPv4向IPv6的版本升级更新。

IPv6用以替代现行IPv4协议,解决网络地址短缺问题。“工业互联网规模上马后,IPv4地址根本不够分配,需要版本升级以突破当前TCP/IP限制。”中国电子学会名誉理事长、原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说。

与消费互联网不同,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场景更为复杂,涉及内网与专网、公网与私网诸多层级与格式规范的问题。

“消费网是面向人的连接,只要寻到手机端即可。但工业互联网连接的是大量无人端——传感器、监控仪、温度计等,”中国科学院院士尹浩表示,网络地址、通信标准等软件设施都面临进一步系统布局和更新迭代。

企业“上云”得实惠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工业互联网直接产业规模约为5700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突破万亿元规模。有一定行业、区域影响力的联网平台超过50家,部分平台工业设备连接数量超过10万台(套)。

部分业内专家认为,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已步入深水区。从追求“上云”企业的数量到聚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工业互联网助力实体经济的溢出效应愈发明显。

工业互联网的一大作用就是优化存量、节本降耗,延伸工业价值链条。

北京兮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广乾说,我们把工业互联网的实际应用称为“企业上云”。企业家们更关心的是,企业“上云”后,能解决多少生产、销售环节中的实际问题。

成立于1988年的用友软件集团,是一家工业互联网云服务提供商。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王健说,打造产业互联、优化企业供应链条是用友的服务重点,借助工业云,很多企业完善了物流联通、边缘计算、内部运营,并进一步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逐步实现产业互联。

四川大西洋集团是一家焊接材料制造企业,借助工业互联网技术打造的智能工厂,该企业库存降低20%、生产人员减少50%、综合能耗降低30%、优良品率提升2%至3%。

不仅如此,工业互联网也提升了工业数据资源的管理能力。

上游材料、物流仓储、银行支付……企业在生产、销售工业品的同时,也积累了庞大的数据信息。但是,工业大数据多数处于“沉睡”状态,其价值未被挖掘。

针对这一情况,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建议,聚焦国家级工业数据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构建工业互联网国家创新体系,发挥工业大数据的基础资源和创新引擎作用。

捕捉经营堵点,预测行业风口……部分先行者已初尝“数据红利”甜头。借助工业互联网,企业可以建立数据资源池,实时采集、精准分析、联通共享工业信息,发挥信息集聚效应。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华明说,要重视工业数据对高端装备制造的牵引功能,比如针对制造飞机、高铁的材料,掌控设备运行信息、采集装备材料数据等方面,都要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的作用。

此外,工业互联网还能提供定制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

“如今,用户的需求愈发个性化、高端化,如何满足他们的需求?”海尔家电产业集团副总裁陈录城说,运用工业互联网,海尔的生产模式由“大规模制造”转向“大规模定制”,由企业为中心转向用户为中心。

“设计产品、仓库存储、推广销售、用户购买。不买就形成库存积压,传统工业产销模式削弱了企业的创新能力。”陈录城说,运用工业互联网,海尔颠覆了这一模式,客户需求先于产品设计,交互、研发、营销、生产等七大结点都与用户“面对面”,实现“产品不入库,用户不出门”。

贯通梗阻享红利

近年来,各地为响应、推动“企业上云”,形成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带动力的企业上云体验中心。但是,在推广落地过程中,依旧面临数据暴露风险、联网标准不统一、中小企业意愿薄弱等推广“梗阻”。

首先,工业数据的共享安全问题尚待破解。

业内人士表示,推动企业“上云”的同时,要着重保护工业 数据安全 ,特别是部分国防科工类企业的数据安全。

吴基传说,不能给工业数据留“后门”,防止重要信息泄露。联网平台可以增设一个“转换器”装置,关键信息和核心技术只能我们内部共享,不对外公开。

“曾走访国内几个使用德国西门子平台的厂子。西门子为确保关键信息不泄露,在数控机床车间装有‘监控盒子’,盒子不能碰,一旦打开机床就停掉,德国人就知道了。对方可以实时监控生产加工、设备运行情况,但我们自己对这些关键信息却无法掌握。”吴基传说。

尹浩说,通过技术研究,工业互联网可建立可溯源标识体系,一旦工业数据、资产通过联网暴露了,可追查到使用源,由此可倒逼数据规范使用。

其次,由于工业的门类众多,导致标准不一落地难。

业内人士指出,工业生产中每一道生产工序、每一个生产元素的信息源都不尽相同,联网标准很难统一。

航天云网数据研究院(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纪丰伟说,给予中小企业 “汉堡包”,推广以设备联网为核心的标准化应用;给予大企业 “中餐”,私人订制满足集成创新需求,打造智能工厂、产品远程服务、工业大数据管理决策优化等适应不同场景的应用。

徐晓兰说,不同企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部分小微企业甚至尚未实现生产自动化,对这部分用户而言,硬件标准化的普及就显得尤为迫切。

更重要的是,目前中小企业的“上云”积极性不高。

相比规模以上企业,中小企业的上云意愿薄弱,部分仅完成了注册环节,成为工业互联网万千应用企业中的“分母”,但在设备链接、工业数据管理上并未落地,成为“概念云”用户。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松认为,大企业能实现生产闭环,小企业则是分散的个体。相比之下,工业互联网的重要作用在于解决中小企业数字化能力问题,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向。

王健表示,一方面,设备连接成本太高,技术不太成熟;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在应用某一平台后,会担心能否长期支撑。相比大企业,中小企业承担试错成本的能力低。

徐晓兰建议,大量中小企业面临巨大转型压力,需要国家资金扶持与社会资本投入进行共同建设,将技术支撑能力惠及中小企业,这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使命和担当。
行业资讯
2019-08-27 21:21:00
被泄露的求职简历,被盗用的信用卡信息,被窃取的医疗记录……近年来, 数据安全 事件在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动辄上百万甚至上亿条的信息被泄露,从公民个人隐私信息被泄露到国家公共安全遭威胁,数据安全问题已经上升到国家公共安全层面。

日前,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就落实《电信和互联网行业提升网络数据安全保护能力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召开全国视频会议,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各项任务措施,开拓创新加快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协同联动形成数据安全管理合力,推动行业网络数据安全保护能力迈上新台阶。

落细落实,强化网络数据安全管理

主动担责,细化管理。相关报告显示,安全管理不善是导致数据泄露的主要原因,面对海量的数据和复杂的系统,安全管理的缺位给数据泄露等问题以可乘之机。为此,《方案》特别提出,基础电信企业和互联网企业作为最重要的责任主体,要建立企业内部安全责任制,明确企业网络数据安全职能部门和责任人,要对照任务清单,逐一细化工作措施,不折不扣做好组织保障、合规评估、对外合作、应急响应等环节的责任落实。

聚焦难点,补齐短板。实际上,基础电信企业和互联网企业都已经认识到数据安全的重要性,然而长期以来,依然存在着数据“家底”摸不清、管理措施不到位、对外合作不规范等问题,而这些重点难点问题成为制约数据安全保护能力提升的关键。为此,《方案》提出,要加快推动建立企业内部网络数据清单和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全面开展数据安全评估,加强合作方数据保障能力评估管理,切实提升企业网络数据安全保护水平。

接受监督,追责整改。个人隐私被泄露后谁来买单?公共安全被威胁后谁来负责?在数据成为关乎百姓命运及国家安全的今天,谁不妥善保管数据,谁就理应受到严惩。此次发布的《方案》明确提出,将企业网络数据安全责任落实情况、数据安全合规性评估落实情况作为重点内容,纳入2019年网络信息安全“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和基础电信企业网络信息安全责任考核检查中。针对网络数据安全事件多、面广、易发等特点,将对违法违规行为采取约谈、公开曝光、行政处罚等措施,将处罚结果纳入电信业务经营不良名单或失信名单。

以技管数,提升网络数据安全保护能力

2019年第一季度,沙特智能电话本应用Dalil的数据库存在安全漏洞,导致500多万用户的数据被泄露;Gator系列儿童智能手表存在漏洞,暴露了约3.5万名儿童的敏感数据……系统漏洞等技术问题是导致网络数据安全隐患的另一重要因素。

网络数据安全保卫战是一场与黑客比拼的技术对抗,要“跑赢”黑客,必须全面提升技术能力,超前部署:一方面,全行业要提升网络数据安全隐患排查能力、威胁发现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溯源核查能力“四大能力”。另一方面,要瞄准网络数据安全的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充分调动产业链各相关主体,加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促进网络数据安全先进技术创新及产品服务应用的推广。

伴随着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 区块链 等新技术新业态的不断发展,数据的获取、开发及应用也日益频繁,网络数据安全面临着诸多新问题、新挑战,对此,全行业要密切跟踪网络数据安全领域的新态势,超前谋划,及时开展数据安全前瞻性研究,切实提升数据安全风险防范能力。

协同联动,形成网络数据安全保护合力

网络数据安全涉及的领域广、环节多,做好网络数据安全保护工作,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有效协同。数据的流动不受时空限制,保护网络数据安全绝不单单是某个部门或者某地区的责任,只有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沟通,方能织就网络数据安全“保护网”,有效防范网络数据安全风险,联动处置安全威胁。

各地通信管理局要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开展督导检查,督促属地企业落实任务清单,及时整改问题、排查隐患;基础电信企业和互联网企业要积极承担主体责任,加大网络数据安全技术投入,完善防窃取、防泄露等安全保障措施;研究机构开展面向行业的网络数据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宣贯、技能培训和测试检查;成立网络数据安全专家委员会,支撑安全标准制定、关键技术研究、安全风险评估等工作;成立大数据安全联盟,打造网络数据安全技术交流、联合攻关和试点应用平台;依托互联网协会,建立网络数据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平台,同时引导企业自觉履行安全保护义务;通过加强宣传,提升用户对个人信息和隐私的保护意识及风险防范能力,同时监督举报网络数据威胁。

网络数据安全保护战是一场需要精益求精的管理攻坚,是一场需要与黑客较量的技术比拼,更是一场需要协同联动的持久战。网络安全态势日益复杂,数据安全问题动态变化,全行业要抓住此次专项行动的契机,不断巩固深化网络数据安全治理长效机制,持续推进网络数据安全保护能力迈上新台阶。
行业资讯
2019-08-27 21:18:00
从陌生到熟悉,从遥不可及到近在身边,人工智能的发展又有何新变化?8月26日,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在大数据智能化高峰会上,龚克、马云、马化腾、李彦宏等智能科技领域的嘉宾就智能化及其未来发展发表了最新观点。

智能产业已经成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新产业。据初步统计,2018年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产业规模可能已经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正在成为重要的新经济增长点。

“人工智能不再讲究酷炫,而是讲究扎扎实实推进和落实。”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继去年在智博会演讲中谈到外界对人工智能存在的三大误区后,在此次演讲中谈到了他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新观察。

李彦宏表示,以前大家关注的是人工智能战胜世界围棋冠军、关注无人驾驶跑了多久等炫酷的事情,而现在关注对生活的便利,工作效率的提升,是否安全、实用;过去关注中国人工智能的论文发表数量、专利申请数量,但今天更看重人工智能整体开发框架上的话语权。“过去一年,人工智能从酷炫的效果变成了社会共识,变成了国家战略。我们要做的就是扎实地去推进人工智能在各个产业领域的渗透,帮助各个领域、各个行业提升效率,提升人们的感受。”对于如何扎实推进人工智能落地,李彦宏提到三点建议:第一,就是要关注安全和效率;第二,是希望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第三,是充分利用开源和开放平台。

“我们将通过内外部开放源代码等方式,积极参与‘全球科技共同体’的共建。”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演讲时表示,攀登科技和产业的“珠峰”,往往要依赖“科技共同体”和“全球产业生态”。他希望在科研领域投入更多力量,把“科技向善”纳入公司新的使命与愿景。在内外部开放源代码上,他们已发布82个开源项目。

对于产业发展,马化腾表示,目前产业竞争的主赛场正在由“单打”PK逐渐变为“双打”比赛。实体产业的竞争不再是单打独斗,各个实体产业正在与信息产业结合,形成新搭档来参与竞争。工信部很早就提出“两化融合”,而他认为产业互联网正是“两化融合”的重要载体和突破口。如汽车产业上,5G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的落地、新能源的替代、智慧城市的治理等,正在推动跨界协作,特别是信息产业与汽车产业的融合创新,构建了新的车联网生态。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在汽车重工业变革过程中,电动化只是上半场,智能化才是下半场,是真正的大变革。传统车是机械车,就像算盘,在算盘上是永远“打”不出互联网的,将机械变成电动,把算盘改成计算器,智能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智能时代不应该也不能让人失业,而是让人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马云此次以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联合主席的身份参会,他说,在该小组中,他跟二十几位全世界各地的专家一直在探讨数字技术到底应该给人类带来什么,大家一直认为数字技术应该让人类发展更加普惠、更加可持续、更加绿色。

“过去我们把人变成了机器,未来机器会变成人,但最终人应该更像人,机器应该更像机器。”马云说,智能世界包括三要素:互联网、大数据和 云计算 。互联网是生产关系,云计算是生产力,大数据是生产资料。未来是互联网大数据以及大计算这些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组成的。智能是改变世界的工具,智慧是改变智能的思想,引领未来的不是智能,而是智能背后人类的智慧。动物讲究本能,机器讲究智能,人类必须坚持自己的智慧。

“不断发展丰富智能化的应用,特别是人工智能化的应用,增加它的人文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联合会的愿景。”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龚克表示,不过要达到这个愿景,智能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仍然面临着技术上和伦理上的严峻挑战。要保证人工智能是造福人类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国际合作,不仅是技术上,还需要在伦理上、政策法规上达成共识。
行业资讯
2019-08-27 21:16:00
记得有一次家族聚餐,听老一辈讲起他们年轻的时候,为了送一封表达思念的信笺,竟然要长途跋涉步行两天一夜,当时才猛然想到,原来手机已经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太多。

在移动通信技术不发达的年代,向远方的亲人表达思念仿佛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即便是改革开放后,新中国经济腾飞、社会欣欣向荣的时期,百姓也只能通过费用昂贵的电报与远方的亲友传递信息。

见字如面、纸短情长,仿佛成了那段岁月的代名词。一封充满温情的家书,能为离家在外的游子带来亲人的牵挂,也能为戍守边疆的战士带去父母的思念。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群雄逐鹿的1G、2G时代

时间来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加速建设基础电信设施的重要阶段,固定电话逐渐进入千家万户,“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成为“小康”生活的代表。固定电话的普及既印证了新中国经济飞速地发展,也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更上一层楼的根基。

突然有一天,香港电影里出现了拿着“大哥大”、一身“土豪气质”的角色在打电话,我们甚至都不能相信用那么一个黑黢黢的盒子,就能和别人说话?在尚且年少的我看来,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再之后,这种新奇的通信工具也在我们身边悄然出现,可惜,其动辄上万元的售价在人民平均收入尚低的历史阶段几乎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

随后的几年间,这种名为手机的移动通信设备也像固定电话一般慢慢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个头越做越小,颜色也不再是黑黢黢的,有了更多的选择。记得那时,父亲为了工作方便,购入了我们家第一部手机,一部最简单的功能机,仅可以打电话、发短信。每逢双休日回家,我都要拿过这部手机把玩半天,甚至偷偷用它拨通自家座机,感受从手机听筒中传来的声音,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

大学时,笔者拥有了人生中第一部手机。直到那时才知道还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才知道有个名词叫“GSM”、“CDMA”。虽然不能准确的解释这两个名词的具体涵义,但通过“打电话容易接通了”、“通话清楚了”这些显而易见的变化还是能够深刻的体会到移动通信技术的显著变化。几乎每周,我都能接到母亲从家打来的电话,交流一下最近发生的趣事,相比起来,确实比书信快捷多了。

“变快是结果,不是原因”

从3G到4G的升级换代

随着新千年的钟声敲响,3G通信技术出现在世界通讯产业界。虽然与同时期相比,中国的3G技术落后于世界水平。但是,当2008年中国移动的TD-SCDMA技术,将3G通信带到人们身边时,依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当时间的车轮驶入2008“奥运”年,几件大事的发生,对中国移动通信行业有着重大纪念意义。那年4月,中国移动在全国八座城市率先开放“157”号段,启动TD-SCDMA社会化测试和试点商用工作,中国老百姓正式敲开3G时代的大门。5月,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大本营有了属于自己的移动基站和营业厅,“世界第三极”上从此也“信号满格”,拥有了正常通信的条件。

8月的奥运会更是全球瞩目的盛会,无数目光汇聚北京,交织成一曲雄浑的赞歌。5月开始的奥运圣火传递,将中国祥云带到了全球各个角落。当守在电视机前的我们,看到奥运火炬登顶珠峰的第一张照片,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此后我们才知道,这场录制在海拔8000米以上的新闻报道,看似轻松得“如同探囊取物”,其背后却是中国移动为确保珠峰通讯信号做出的积极努力。

3G技术于普通人而言,不仅意味着通信技术的升级换代,也代表着移动互联网产业走进了“寻常百姓家”。通过手机,我们可以接入网络,随时随地获取资讯,享受互联网应用提供的服务。用户终端也越发智能化、人性化,人与机器之间的互动更加自然。

就像“4G改变生活”的宣传语一般,4G时代的到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大家点菜不再拿着菜单一条条的看,然后告诉服务员想要点什么菜,而是通过商家已经配备好的平板电脑点餐,或者用户自己通过手机扫二维码点餐,4G实现了以前人们都不敢想象的功能。

其实,早在TD-LTE通信技术研发阶段,中国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就处在世界同业先进水平。不同于以往对国外技术的学习与追随,这一次,我们将TD-LTE技术推向了全世界。中国移动联合产业各界提出并主导的TD-LTE国际标准,实现了全产业链的群体突破,在全球广泛应用。TD-LTE在4G时代成为4G国际标准,也标志着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登上了科技创新的新高峰。

2017年,中国移动主导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TD_LTE)关键技术与应用被评为“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这是对我国TD-LTE通信产业协同创新实践最大的肯定。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国移动4G网络人口覆盖率超过了99%,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等越来越离不开手机,更离不开4G网络。

整体而言,4G网络提供的业务数据大多为全IP化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需求。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及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云计算 、车联网等新型移动通信业务不断产生,对通信技术提出了更高需求。将来,移动通信网络将完全覆盖办公区、娱乐区、休息区、住宅区,且匹配每一个场景对通信网络的需求。

“社会将如何被改变?”

5G开启万物互联新畅想

在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一直扮演着“追随”、“赶超”世界技术水平的角色。直到2019年,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及中国广电4家公司,发放5G商用牌照,标志着中国5G产业正式进入“商用元年”。这一次,中国的通信技术引领全球的5G技术发展。中国的5G试点及“宽带中国”“互联网+”战略的实施,让带宽越来越宽、时延越来越低、体验越来越佳、生活越来越幸福。在5G时代,中国已经走出了最坚实的一步。

就在几个月前,有个故事让我触动颇深。远在四川大凉山深处的孩子,在“5G+VR”远程沉浸式教学技术的帮助下,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课堂体验。当年幼的孩子,通过VR头戴式显示器,观看到蚂蚁的构造及蚁穴内部剖面时,不由得发出阵阵惊叹。曾几何时,对于大山深处的孩子而言,如此新鲜的上课方式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如今,通过发挥5G的优势、实时开启4路4K高清全景,凉山州昭觉县解放乡小学的同学们“走进”了500多公里外的成都名校课堂,与城里的同龄人一起,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伴随新型智能终端的加速普及,以5G为代表的移动通信技术有力地推动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蓬勃发展,连接服务的内涵正在从人与人通信延伸到人与物、物与物的智能连接,万物互联的5G时代指日可待。

从“见字如面”到“万物互联”,技术的发展不过区区数十年,但于百姓而言,却如同经历了改天换地的变化。如今,我们不仅可以通过移动应用,随时随地与家人视频通话,想“见面”就能“见面”,还能在不远的将来,实现VR通话,拉近人与人的距离。

5G浪潮席卷而至,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信息化时代。我们期待,作为民族企业代表的中国移动,能够继续为新时期电信业创新贡献力量。
行业资讯
2019-08-27 21:00:00
通过单证机器人,物流公司降低90%时耗;智能数字公路港两个月节省了人力成本300万元……正在重庆举行的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记者看到,在5G等先进技术的参与改造下,我国传统物流行业正快速向智慧物流转型,并为全社会降低物流、人力等成本。

“通过 云计算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创新应用,有效提升供应链的服务能力,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是物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根本途径。”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陆克华表示。

这一观点获得了来自企业的一线数据支撑。“我们把物流进出口单证处理工作,放权给重庆中心的单证机器人。”东方嘉盛董事长孙卫平介绍,现在重庆单证的单位处理时耗降低了90%,释放人力50%,预计未来可能还能节约20%的人工。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动数据的核对和分析,在重庆运作一年半以来,单证录入目前是零差错。

“AR实时监控、智能分析、业务数字化……该公路港通过智慧物流园区系统,两个月效率整体提升58%,工业反应速度提升40%,节省时间50%,人力成本降低了300多万元。”传化智联副总裁李尚青以全方位数字化的某传化公路港举例。他表示,在新技术的推动下,传化智联还打造了贯通物流供应链全流程信息系统。接入这个传化智联的全国网络,企业可以实现一键发货、货源实时整合、运力智能调度,物流在途跟踪的可视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还可以为企业接入专业的支付金融服务,解决资金结算和融资等问题。

“智慧物流是智能化设施设备与物流深度融合的产物,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高效透明、信息对称及价格公开的社会化现代物流生态体系。”国家发展改革委经贸司副司长张江波认为,下一步,要在现有基础上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加大物联网、传感器等设施设备和电子面单、电子合同的应用,促进物流要素数据化和物流信息互联共享,夯实智慧物流的发展基础。
行业资讯
2019-08-27 20:56:00
数据中台火了。在百度指数搜索“数据中台”看到,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至今,数据中台的热度指数一路攀升。当然,数据中台这一概念的火热,并不是毫无来由。导致数据中台大热的原因,是源于阿里、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巨头以“中台”为核心方向的组织变革浪潮。


互联网巨头们的中台战事

2015年12月,阿里宣布成立中台事业群,启动“大中台、小前台”发展战略。

2018年11月,腾讯宣布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定位为“通过内部分布式开源协同,加强基础研发,打造具有腾讯特色的技术中台”。

2018年11月,阿里云事业群升级为阿里云与智能事业群,并开始对外输出中台能力。

同年11月,有报道称,美团正在打通各个业务之间的数据,构建数据中台,未来美团全平台、大众点评以及摩拜单车的数据都会统一管理。

同年12月,百度李彦宏发信宣布,百度技术体系进行架构整合,搜索公司及各BG的运维、基础架构和集团级共享平台整合至基础技术体系(TG)。

与此同时,京东公布有史以来最大的架构调整,围绕客户为中心划分为前台、中台、后台,首次采用 “中台”组织架构概念。

2019年3月,有媒体报道称,字节跳动正在搭建“直播大平台”,旗下抖音、西瓜和火山视频三个产品的直播技术和运营团队将被抽出、合并,组成一个新的“直播业务中台”,支撑旗下所有直播产品。

始于场景:小场景切入

为何各大互联网公司对搭建数据中台如此重视?

无论是数据中台,还是数据平台,最终的核心都是围绕着业务场景的。而数据中台的作用,就是作为一个中间件,在系统架构中把业务处理需求和分析需求进行有效的连接,从而产生业务价值。

数澜科技CTO江敏曾用 “以用促通、以通代存、以存训算、以算利用”16个字精炼概括数据中台的价值,而最终,我们终归要回到“用”字。笔者认为,“用”可理解为企业数据在业务场景中的运用。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对于企业而言,数据中台也不是一天就能建好的,构建合适的场景是建设数据中台的关键。初期,企业往往是先从具体的业务场景切入,将企业数据统一标准后形成企业数据资产,从而为从而客户提供高效服务。

以阿里巴巴为例,2015年12月,时任阿里巴巴集团CEO的张勇通过一封内部信宣布:今天起,我们全面启动阿里巴巴集团2018年中台战略,构建符合DT时代的更创新灵活的“大中台、小前台”组织机制和业务机制。

张勇表示,作为前台的一线业务会更敏捷,更快速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台将集合整个集团的运营数据能力、产品技术能力,对各前台业务形成强力支撑。

在“大中台、小前台”战略中,“小前台”指的就是面向客户和商家的单个业务场景,比如淘宝、天猫、聚划算、阿里妈妈、菜鸟物流等事业群,至于“大中台”则是为“小前台”业务的开展提供强大的数据资产获取和存储能力。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要建设数据中台,最重要的就是有清晰的业务场景。如果业务场景尚不明确、业务价值优先级不够清晰、业务度量体系还未建立,就开始搭建数据中台的话,只会让数据中台陷入一个毫无用处的尴尬境地。

本质上,数据中台是为企业提供强大数据资产获取和存储的能力,主要面向业务场景,是企业“业务+数据”的沉淀。但客户往往最关注的是现实中肉眼可见的具体效果。因此,数据中台的建设,应该是从小数据、小场景开始。

在单个业务场景的数据中台日趋成熟下,数据成为业务的重要驱动力,作为业务的坚实基底存在,而不再是业务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附属品。

随着企业业务场景的不断深化,各个“小前台”数据中台的数据管理和资产化能力逐步汇聚,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数据中台,以此作为支撑企业,推动企业多元态业务场景的发展。

也就是说,企业的数据中台建设,是在单个业务场景逐渐向全业务场景转变的过程中逐渐成型,最终形成一个大而全的数据中台。

高于场景:全场景、价值场景是关键

数据中台的核心是为企业赋能,通过数据中台,实现企业业务数据的资产价值化,并为业务前台提供高效的数据服务。

而企业究竟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数据能力?什么样的业务需要这样的数据能力?

要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就需要一个体系化的规划及设计。首先,需要具备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整体思考的全局思维。一开始,企业在建设数据中台的时候,需要的是一个面向业务的总体规划策略。通过对业务场景需求探究,从中找到建设数据中台的全景设计以及技术支持。

其次,在实施的过程中,以具体的业务场景为出发点。最重要的是,选择从高价值的数据集场景开始,从而沿着该场景一路找到数据全景图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数据集。从小场景出发,从最具价值的数据场景启动,从而进行数据价值的挖掘和利用,这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验证数据价值。

为何说有价值的业务场景是建设数据中台的关键?

数据中台的本质是,把数据统一标准后形成标准数据,再进行存储,从而形成企业的核心数据资产层,为客户提供高效服务,这些服务跟业务价值是紧密联系的。

ThoughtWorks中国区数据和AI总经理史凯曾表示:“数据中台的建设应该‘快规划、重场景、轻标准’。我们所说的‘规划’,并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很重,很细致的流程层面的IT规划,而是比较快,比较轻的,围绕业务价值的场景探索式的规划。要轻标准,不要试图去做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企业级数据中台标准,并且定制的很细致,要充分理解市场的动态性,标准一定要轻量,越重实施起来就是枷锁,很难落地。”

关于数据中台的建设需求,他讲到,要围绕业务价值。所有的功能设计要有对应的业务场景为根源,但是数据服务是要抽象、建模、复用的,所以,数据中台在业务场景的基础上要高于业务场景,完成总体的架构设计。

总的来说,数据中台建设应该以业务价值为纲,始于业务场景,并高于业务场景。

最后,对企业而言,数据中台不应该是一个工具,而是一套完整而复杂的系统,是一个不断更新迭代的系统,要想打造出一个大而全、大一统的数据中台是不现实的。扎根于业务场景,深入于业务场景,这样才会从业务中获得支撑,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强大的竞争力。
行业资讯
2019-08-26 16:50:00
8月26日,以“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为主题的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智博会”)在重庆开幕。开幕式上,马云、马化腾、李彦宏等互联网大佬分别发表了主题演讲,来看看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如何应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

马化腾从行业一线从业者的角度分享了关于“如何应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一些看法。他认为,当今的产业竞争已经演化为双打的比赛,需要不断地激发创新潜力,打造更多的拳头产品,同时也需要依赖科技共同体和全球产业生态。

首先,产业竞争的主赛场正在由过去单打的PK而逐渐变成了双打的比赛。过去商业竞争往往围绕着垂直细分产业的单打独斗,今天当信息化这个最大的变量开始融入到各行各业,产业竞争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由垂直纵深的各个实体产业和横向延展的信息产业相结合,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新搭档,可以说产业竞争已经演化为双打的比赛。

第二,面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我们也需要不断地激发创新潜力,打造更多的拳头产品。过去几十年中国产业的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外延式的拓展,那么在未来几十年,中国要实现高质量的发展,那必须发挥出我们的创新和潜力。

第三,攀登科技和产业的珠峰往往要依赖科技共同体和全球产业生态。正如5G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技术,而是一系列的技术创新,需要联合登山队来征服。今天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完全拥有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所需要的全部资源、技术和能力,产业割裂和技术脱钩将会损害整个人类长远的利益。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人工智能不再讲究酷炫,而是扎扎实实推进和落实

李彦宏在演讲中提到,过去一年,人工智能从大家津津乐道那些酷炫的效果变成了社会的一个共识,变成了一个国家战略。我们要做的就是扎实推进人工智能在各个产业领域的渗透,帮助各个领域、各个行业提升效率、提升人们的感受。

以前大家比较喜欢传人工智能又战胜了世界围棋冠军,今天我们更关注人工智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便利,给人们的工作提升了多少效率。

过去我们可能会津津乐道说某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在高速路上,在没有人干预的情况下跑了几千公里,今天我们可能关注无人驾驶怎么能够真正安全、怎么能够降低成本、怎么能够在低速的环境下、在开放道路上能够跑起来。

过去我们可能会传一些长得像人的机器人可以上楼梯了,它跌倒了可以自己爬起来,甚至机器人的皮肤也可以像人的皮肤一样有弹性。今天我们更多关注机器作为一个助力能够给人带来多少价值。比如智能音箱发展的趋势并不是让它长上脚让它走起来,而是今天大家看到智能游戏音箱的出货量已经超过了无屏的智能音箱,人的身体是没有屏幕的,所以智能音箱作为一个智能助理的载体它的发展方向并不是长得越来越像人,而是越来越能够帮助人、越来越能够服务人。

过去我们津津乐道说中国人工智能的论文发表数量、专利申请数量是全球第一,但是今天我们更多是要看人工智能整体开发框架上有多少话语权。人工智能不再讲究酷炫,而是讲究扎扎实实推进和落实。

针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李彦宏提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要关注安全和效率。这个在无人驾驶领域其实是非常明显的,为什么我们现在要把速度降下来?就是为了保障安全。为什么我们认为低速的L4会先于高速的L3实现?因为也是从出于安全的安全。我们也要考虑成本,自动驾驶的传感器什么时候成本能够降到比人开车更加经济、更加划算。我们也关注各种各样AI的芯片,我们经常看到说这个AI芯片算例又提升了多少倍,但是它的耗电量怎么样?能不能在成本可控的情况下批量生产?我们说人工智能会唤醒万物,每一个家用电器上都要有一个语音识别的芯片,那么这个芯片能不能够满足绿色节能的标准?这是我们需要去关注的。

第二,希望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自动驾驶领域,中国和美国其实也有着相当的竞争,美国更多强调单车智能,他们在道路测试上的规范或者说相关的法律更加灵活,但是中国我们有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我们可以在路测增加很多设备来提升安全和提升效率。

第三,充分利用开源和开放平台。尤其是开源平台,这方面就是中国发展相对比较晚一些,但是它的作用在整个人工智能发展当中,大家会越来越感受到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开源并不表明所有东西都是免费的,是我们自主的、可控的,很多开源的东西还是掌握在别人的手里,这个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


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联合主席马云:未来的三十年是智能的时代

关于数字技术,马云在演讲的开始提到,数字技术应该让人类的发展更加普惠、更加可持续、更加绿色。同时,接下来全球化和技术都会产生巨大的变革,未来人类会依照数据而居住,要找到通数据的地方。

全球化已经不是港口城市受益,而应该是所有的城市都受益。工业化时代的全球化分工受益的主要是港口城市和沿海城市,但是数字化时代的全球化分工应该让偏远的城市、偏远的地区受益。

比如像贵州这样的地方,过去因为地理环境的限制,很难参与到全球化的分工之中去,但是我们知道阿里巴巴团队在贵州做了一件事情,我们给贵州铜仁万山区的人提供数据标注培训,这里有很多大量从山里搬迁出来的贫困人口,只要给他们一根网线,教他们如何进行数据标注,下一步数据标注师就可以进行注册,创造了很多就业。这些农民、这些从山里面来的人根本不可能成为数据专业的注册师,但今天他们可能是中国最早一批拿到数据标注师上岗位的人。贵州山区的贫困人口因为这个而拿上了新的有职业技能的证书。

过去人类是依水而聚,只要有水的地方人类都去寻找,我认为未来人类会依照数据而居住,要找到通数据的地方。接下来城镇化会加速,过去人类要花几百年才能够完成城镇化,可能数字时代一些落后的地区只要几十年就可以,未来十多年很多地方的发展是跨越式的,他们可能还没进入3G就可能会直接进入5G。

关于AI,马云强调AI应该翻译成为机器智能。智能世界具有“互联网、大数据和 云计算 ”三要素。互联网是生产关系,云计算是生产力,大数据是生产资料。未来是互联网大数据以及大计算这些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的。

我一直坚信AI应该翻译成为机器智能,翻译成人工智能我觉得是人类把自己看得过大、过高。智能世界三要素: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而互联网是生产关系,云计算是生产力,大数据是生产资料,未来是互联网大数据以及大计算这些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的。

智能是改变世界的工具,智慧是改变智能的思想,引领未来的不是智能,引领未来的是智能背后人类的智慧。动物讲究本能、机器讲究智能,人类必须坚持自己的智慧。工业时代技术让人类向外探索得更远、更广阔,我们一直探索月球、探索火星,但是人们特别关心的是技术、产品和服务,而事实上我坚定的认为智能时代应该是让人类更加关注自己、关注内心,更加懂得人类本身。

智能世界不是让万物像人,而是让万物像人一样去学习,智能时代要解决的是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了解人不能了解的东西。机器要有自己独特的思考,人类必须敬畏尊重机器的智能。很多事情对人类来讲很难,但机器非常容易,很多事情对机器很难,对人类来讲却非常容易。我们不断在研究机器怎么样可以向手一样灵活,其实人类永远会比机器更加灵活。

关于数据标注师,对人类来讲非常容易,但是对机器来讲就变得极其复杂。蒸汽机从来没有模仿过人的双臂,汽车从来没有模仿过人的双腿,计算机绝对不能模仿人脑的思考。过去我们把人变成了机器,未来机器会变成人,但最终人应该更像人,机器更应该更像机器。

智能时代千万不要把精力花在技术上、花在设备上,而是要把我们的技术、设备花在人的进步身上、人的感受身上。智能时代不应该也不能让人失业,而是让人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

关于5G,马云认为5G时代是机器与机器、端与端之间的关系。5G时代会把很多企业留在4G和3G时代,包括BAT都有可能被淘汰,要用好5G技术,担当起5G时代的创新和责任。

1G、2G是以个人电脑PC为主,3G、4G以手机为主,而5G开始只要通电的都是端,所有通电的都会连接起来。互联网时代是人与人、人与机器的关系,5G时代是机器与机器、端与端之间的关系,5G时代会把很多企业永远留在4G和3G时代,包括我们BAT,往往这个时代做得最好的会被下一个时代所淘汰,只有用好5G、尊重5G,并且担当起5G时代的创新和责任,才有可能进入5G时代。

其实现在讨论的大部分都是跟5G的通讯有关,其实5G时代通讯最多不会超过20%,物联网将占80%以上,智能世界每个东西都会有一个芯片,而这些芯片之间会讲话、会计算、会付费、会交流。所以我想我们对未来的认识绝不能停留在今天。

关于数字经济,马云认为,我们不应该害怕创新企业变成巨头,应该担心的是巨头不创新。所有的大公司不是市值大、不是规模大,而是责任大,只有责任大的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我也想讲一讲中国的机会以及中国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我个人的看法。美国是一个车轮上的国家,中国应该也有机会成为一个互联网上的国家。互联网在欧洲和美国发明,但是在中国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

今天中国的数字经济有这样的发展,有了BAT这样规模的企业,我认为这是和中国经济在过去20年的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体量是相吻合的。现在有人说中国互联网巨头担心中国的企业做得越大,我个人觉得BAT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中国这样的国家应该有几十家这样大的企业。

很多人担心创新企业、市场企业做大,中国现在的互联网公司是靠创新、靠市场做起来的,我们不应该害怕创新企业变成巨头,我们应该担心的是巨头不创新。当然,所有的大公司不是市值大、不是规模大,而是责任大,只有责任大的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关于互联网金融,马云表示,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最大的区别就是它能够服务更多的中小企业,它能够帮助更多的个人获得金融,它就像滴水、滴灌技术一样,能够帮助很多小的、个人的企业能够生存和成长。

过去二、三十年有几样东西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中国,高铁、高速公路让人流了起来。

21世纪,我自己觉得我们必须找出一个适应21世纪金融的一种金融体系和氛围,互联网金融就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创举。互联网金融这两个字是很多年以前我在上海提出来,我个人认为经过这么多年的探求,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最大的区别就是它能够服务更多的中小企业,它能够帮助更多的个人获得金融,它就像滴水、滴灌技术一样,能够帮助很多小的、个人的企业能够生存和成长。它和传统企业最大的区别和优势在于它风险极低、效率极高,其实大家老是担心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真正的互联网金融并没有那么大的风险。

什么叫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它需要以数据为基础的信用体系、以数据为基础的风控体系,它需要有强大的数据。大家讲P2P,P2P从第一天起就不是互联网金融,它是一个有了网页的非法集资产业。我们不能把问题就觉得全部怪罪在互联网金融上,当然互联网金融需要提示的地方还是很多。

另外,我想技术是发展出来的,金融也一样,也是发展出来的。不是说发展一定会带来风险,监管就没有风险,有时候不恰当的、落后的监管本身就是巨大的风险。

关于大数据,马云认为,数据产业的发展不是靠数据局的工作,是每一个部门的工作,数据局应该是发展局。

另外我也想谈谈把握数据时代,各地政府很多都在设立数据局,数据产业的发展不是靠数据局的工作,是每一个部门的工作,数据局应该是发展局。

我希望要严防文件过多、政策过少,我们现在出了大量的文件,但是真正的政策没有。文件和政策是有区别的,文件是不许干嘛、严禁干嘛,不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而政策是要有上下联动,文件往往禁止这样、不许那样、要求那样,政策应该是激发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努力,鼓励新生事物的发展。所以我想数据局是一个好东西,这也是我们国家现在真正诞生的,有人称为“大数据局”,大数据的“大”不是数据多、不是数据大,它是大计算的意思。

关于实体经济,马云表示,未来的现代服务业会是就业的主导,现代服务业的精髓是金融的发展。

面临着数字时代,我们最近讲得特别多的是实体经济,确实我们国家要依靠实体经济,但是实体经济的定义一定要清楚。实体经济是指先进的制造业加现代服务业,未来的制造业将不会是就业的主导,未来的现代服务业会是就业的主导,现代服务业的精髓是金融的发展。我们强调实体的时候千万不要灭掉金融,我们过去不是金融不好,是金融没有做好,我难以想象实体会离开数字经济、离开虚拟经济,我们必须让虚拟经济、金融经济真正做到安全、健康的发展。

所以,未来的三十年是智能的时代,我们需要有智慧的政策。当然所有智慧的政策都需要有智慧的责任,不担当责任谁也不可能做大,我相信大企业大的创新必须是为了解决社会的问题,解决未来的问题。
行业资讯
2019-08-26 16: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