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专栏

智能大数据搬运工,你想要的我们都有

科技资讯:

科技学院:

科技百科:

科技书籍:

网站大全:

软件大全:

  阿里巴巴已经暂时停止了对印度公司的投资计划,未来至少六个月内都不会再向印度投出一分钱。   不过,阿里暂不计划在已经投资的印度公司中减持股份,或者完全退出投资,后续具体如何操作可能要看具体形势的变化。   目前,阿里在印度投资的公司包括 Paytm、Zomato、BigBasket。   今年 6 月 29 日,印度宣布禁用 59 款中国的手机 App,其中就包括阿里旗下的 UCWeb (浏览器)、UC News (资讯聚合)、Vmate (短视频)。   阿里董事会主席兼 CEO 张勇后续确认,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决定停止 UCWeb 及其他创新业务在印度的服务,同时还有消息称 UCWeb 正在裁减印度员工,甚至完全解散相关团队。   有趣的是,7 月底,一名 UC 印度本地前员工以遭到不合理解雇为由起诉阿里,当地法院随即传唤阿里、马云等多名相关个人及运营主体,要求在 7 月 29 日亲自或通过律师出席法庭。   阿里方面称确实收到了此通知,但问题是, 根本找不到马云在哪里……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7 09:13:00
  可以几乎百分之百确认,NVIDIA 将在北京时间 9 月 2 日零点的特殊活动上,由黄仁勋亲自宣布下一代安培架构的 RTX 30 系列显卡,近来的各种曝料也是不断逼近最后的真相。   而现在,NVIDIA 历史上第一次在新卡发布前,通过一段预热视频,公布了新一代散热和供电设计的理念,以及不少细节,但是官方没有提及 RTX 30、RTX 3080、RTX 3090 这样的具体型号命名,只是笼统地说 GeForce Ampere Founders Edition。   NVIDIA 强调,散热设计也是创新的核心之一,一直在探索更高效的风冷散热技术,为此新卡特别优化了风流风道,力图以最优化的方式将发热排走。   同时,NVIDIA 还优化了散热器的机械结构,尽可能减少、缩小元件,但又不牺牲强度。   从风流风道设计图,以及视频中一些局部细节看,此前传闻的 RTX 30 公版设计造型是没跑了,正反非对称双风扇。   其中,尾部的一个风扇担当主力,负责将机箱前部进入的冷空气抽入,然后带着热量从机箱后侧上方排出,而头部的风扇将热量从显卡挡板处排走。    PCB 电路板尾部的“深V”造型也得到了确认 ,但为什么会这么做 NVIDIA 并未具体解释,可能还是为了减少电路板尺寸。   RTX 30 系列公版设计引入了 新的、更短小的弹簧片 ,可以给辅助背板留出更多空间,并且 所有公版卡都会采用新的 12 针辅助供电接口 ,占用空间更小,供电线更紧凑,有利于减少供电杂波,还不会损失供电效率。   如今显卡上使用的 PCIe 6/8 针供电接口都是基于行业标准,但是 这个新的 12 针供电接口看起来是 NVIDIA 自己设计的,总针脚数增加到 12 个的同时,否则 +12V 供电的也从 3 个翻番到 6 个 ,另外一半则是接地。   NVIDIA 没有透露 12 针接口的供电能力,之前说法称可达 400-600W,但现在看起来没这么高,因为 NVIDIA 同时确认, 12 针接口可以转接兼容现有的 8 针接口(一个和两个都可),而且公版卡都会附送转接线。    这表明,12 针供电接口应该并没有什么神奇之处,更多的只是缩小体积,实际供电能力极大可能并未提高,最多也就相当于两个 8 针的 300W,否则更高的话是不可能再向下兼容的。   当然了,这些新的设计都会增加不少成本,进而提高售价, 而多家 AIC 厂商表示,他们的非公版卡仍会继续使用传统的6/8 针供电接口。   最后,NVIDIA 还在视频中放出了一张 GPU 芯片简图,可能就是新的安培架构 GA102 核心,当然也可能只是个示意图而已。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7 09:10:00
  DJI 大疆创新今天发布了其第四代手机云台产品,定名为“DJI OM 4”,采用了创新的磁吸快拆设计,瞬间就能装好手机并稳定开拍。   DJI OM 4 有两种方式安装手机,一是磁吸手机夹,夹上后不影响手机正常使用,而且最薄处仅为 2.4 毫米,二是磁吸指环扣,适合长期安装使用,而且图案精美。   拍摄方面,它支持众多智能拍摄模式,包括智能跟随 3.0、Story 模式、动态变焦、分身全景、手势控制,而在玩法方面,支持运动延时、轨迹延时、静态延时三种延时模式,支持旋转模式、慢动作、全景 240°、全景 3x3 四种辅助功能,支持低视角拍摄、一键切换横竖屏、单手操作、待机模式等细节功能。   软实力方面则有 DJI Mimo App,不仅算法先进,还自带视频编辑器,随时都能剪辑,并内置使用教程,帮助快速上手。   此外,DJI OM 4 不仅自带无损防抖,而且进一步增强了电机性能,即便给手机加上长焦、广角等外置镜头也稳如老狗。   通过蓝牙连接,它的拍摄按钮可以直接控制市面上大部分手机自带的相机界面快门。   具体参数方面,尺寸展开 276×119.6×103.6 毫米,折叠 163×99.5×46.5 毫米,重量云台 390 克、磁吸手机夹 32.6 克、磁吸指环扣 11.4 克,适用手机重量 230±60 克、厚度 6.9-10 毫米、宽度 67-87 毫米( 详细兼容列表在此 )。   内置 18650 锂离子电池,容量 2450mAh,续航时间最长 15 小时,充电时间 2.5 小时(10W),云台充电接口为 USB-C,对外供电接口为 USB-A。   云台功耗 1.2W 左右,结构转动范围平移-161.2°至 171.95°,横滚-136.7°至 198°,俯仰-106.54°至 235.5°,最大控制转速 120°/s。   大疆 DJI OM 4 手机云台现已上市,价格 899 元 。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7 09:04:00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陈桥辉   来源:Tech 星球(ID:tech618)    阿里进军亿级用户网盘市场。   阿里首次推出自己的网盘 App,欲挑战超 7 亿用户的百度网盘。   Tech 星球独家获悉,阿里于近日推出了一款名为“阿里云网盘”的独立 App。其开发者为阿里旗下的阿里云团队,定位是为C端用户提供可靠安全的存储备份及智能相册等服务的网盘产品。目前,该 App 采用的是邀请方式注册登录。   据官方介绍,阿里云网盘具备空间更大,速度更快;安全可靠的云存储;AI 分类轻松找图;全新的云上文件管理体验等优势。    阿里做的网盘有什么不同?   Tech 星球体验阿里云网盘 App 后发现,阿里云网盘 App 在主要功能上结合了百度网盘和一刻相册,主打文件备份存储和智能相册。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阿里云网盘与其他网盘产品并没有过多的差异。   通过与百度网盘对比可以发现,阿里云网盘的普通用户所拥有的空间容量为 1000GB,而百度网盘在相同情况下则有 2T(1024GB 等于 1T)的空间容量,相当于阿里云网盘的 2 倍多。开通会员服务的情况下,阿里云网盘的个人存储空间才会扩容至 6T,高于在百度网盘上开通了会员服务后的 5T 存储容量,另外,阿里云网盘的会员可享受 5G 极速下载体验。   阿里云网盘 App 中包含有首页、文件、拍摄/上传(文件、相册)、相册和个人中心等 4 个主要功能模块。   在首页中,阿里云网盘将存储的文件以单列形式排布,会显示查看或者建立时间,用户可以对文件进行收藏、转发以及删除,如果文件过多,还可以在 App 内搜索相关文件名的关键词精准定位至文件所在处。   百度网盘则将文件以不同的格式进行分类为相册、视频、文档等,看起来会更加规整,更便于整理文件,这是阿里云网盘所欠缺的。 左图为阿里云网盘,右图为百度网盘   通过对比百度网盘和阿里云网盘文件下载的速度可以发现,在两者都没开通会员的条件下,下载大型的文件时,阿里云网盘的下载速度可达 10mb/s,此前遭网友吐槽下载速度慢的百度网盘,其下载速度则为1~2mb/s。   阿里云网盘还拥有相册功能,对图片视频进行 AI 分类,便于用户找图,存储的图片可通过常规的形式排列外,还可以按照年/月/日的时间形式排列。从整体上看,与百度的相册功能并无太大差别。   总体上,阿里云网盘与百度网盘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差距,各有各的优势和劣势,阿里云网盘的优势体现在下载速度,而百度网盘的优势则在初始的存储空间较大,而且拥有多年的服务经验。阿里云网盘作为后来者,还需不断地对产品加以打磨,并突出自身的优势,否则在同质化的背景下,很难超越百度网盘。   不可否认,阿里云网盘的出现,或许为让“一家独大”的百度网盘感受到压力,用户也多了一个新的选择,更加有利于网盘产品的创新。    阿里强势入局个人网盘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阿里曾多次尝试网盘产品。比如阿里的 UC 浏览器中的个人网盘,还有优酷云相册以及今年上半年上线的“小萌圈”,主打宝宝相册。但是这些产品多布局在细分领域,或成为主 App 的附属功能,使用的群体则为阿里产品体系内的用户,并不能成为独当一面的产品,开放给所有用户使用。所以,这次“阿里云网盘”App 的独立推出,宣告了阿里正式进军网盘市场,为成为了阿里在该市场的攻坚利器。   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在经过 2016 年的整治之后,国内的个人网盘市场发展回归常态,并带动云存储用户规模逐渐增长,预计到 2020 年达到 4.01 亿人。2020 年 7 月,国内云盘存储 App 月活跃用户分布中,百度网盘的 MAU 达 3983.2 万人,远高于排在二、三名的微云的 437.4 万人及 115 网盘的 386.7 万人之和。但这个排名并不是最终的结果,纵观整个市场,可以发现其并未达到饱和,这也是众多巨头还在不断参与的原因。   随着 5G 时代的到来,个人的存储数据还会面临新一轮的持续增长,数据存储服务走向云服务操作系统也是未来的一个新趋势,比如不同的办公软件、生活本地服务应用接入到网盘中,都将为网盘的发展提供更强劲的推动力。   无论如何,阿里进军网盘市场已成定局,“阿里云网盘”App 的出现,能让即将迎来上市且估值达 400 亿的百度网盘守住高地吗?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7 08:50:00
  五花八门的 APP 让人像修图越来越简单,磨皮、美白、亮肤都可以一键处理。   不过,如果把原片拍成这样,各类 APP 可能就无能无力了。   图片中人脸被大面积的阴影覆盖,如果不想放弃原图,只能用 Photoshop 等专业的修图软件处理。   不过,对于小白来说,Ps 等软件有一定技术难度,而且操作步骤复杂,那么有没有一种简单,对小白友好的处理方法呢?   近日,来自伯克利,麻省理工学院和 Google Research 的研究人员声称,他们研发出一款最新 AI 算法,无需 Ps,在几秒内中就可以精准去除图像中的“不需要”的阴影部分,而且对于面部图像的处理尤为适用。    AI 修图神器   如果打开手机相册,你会发现户外自拍照或多或少都会存在阴影问题,这是光线位置、自拍角度和周围环境等因素造成的,比如在强光照下,周围树木、建筑,或者头戴的帽子都可能在面部形成阴影。   不过,并不是所阴影都需要全部去除,比如头发、五官的阴影会让照片看起来更加自然美观。   由伯克利,麻省理工学院和 Google Research 组成的研究团队称,他们开发的基于神经网络的 AI 模型不仅可以去除面部阴影,还可以准确识别哪些是需要处理的阴影,并自动完成补光。   我们先来看一组实验对比图。   可以看到,该 AI 算法的修复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原图中,人脸的三分之二全部被阴影覆盖,修复后,阴影被大面积去除,而且基本保持了人像的原貌,看不出任何图片修复过的痕迹。   另外,我们看到脸颊侧面,眉骨下面的阴影被适度保留了。下面这幅实验效果图更为显著,阴影被适度去除,并且增加了一定的光感。   研究人员称,他们实验发现,这项识别并去除阴影的 AI 算法在人像处理方面表现最佳,未来几年,这项技术可能会被广泛应用到智能手机中,帮助用户轻松处理复杂的修图问题。   那么这项技术是如何做到呢?   研究人员称,其方法主要依赖于一对神经网络,一个是去除外部物体投射的外界阴影(Foreign Shadows),另一个是柔化由对象特征投射的面部阴影(Facial Shadows),并添加合成补光来提高照明率。在此框架的基础上,通过以下具体技术实现达成了图像修复效果:   大规模训练数据集:用于训练和评估针对异物阴影,面部阴影和虚拟补光的机器学习模型。   对称面部图像生成:用于显式编码对称提示,以训练面部阴影模型。   研究人员强调,他们的数据和模型获得的肖像增强效果,在数字指标和感知质量方面均优于所有基线方法。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介绍具体的技术原理和实验结果。    外界阴影&面部阴影   需要说明的是,图像中阴影的检测和去除一直是计算机视觉研究的中心问题,传统的解决方案需要手动标记图像中的“阴影”或“亮”的区域,然后通过全局优化技术(例如图形切割)来解决阴影问题。显然这种手动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技术的适用性。   而本次研究的 AI 算法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实现了全自动化的阴影检测和处理。如上文所说,这套算法解决方案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外界阴影处理,而是面部阴影处理。   外界阴影。研究人员介绍,为了训练外界阴影的机器学习模型,他们构建了一个真实人像的数据集,该数据集大约有 5000 张图像,用于合成外界阴影的图像。具体的运行过程如下图:   图中的输入蒙版 Min 是从目标轮廓生成的, Min 经过人皮肤的次表面散射(SS)近似生成 Mss,然后根据空间变化和像素强度的变化生成M,最后由阴影蒙版M,结合原始图形 It 和阴影图像 Is 混合生成外界阴影图像。    面部阴影: 在这里,研究人员使用 Light Stage 扫描的数据集来构建由小光源照明的输入/输出对,以及每张脸部可变和可补光的输出图像。   如图,每个 OLAT 渲染的图像与下方的光源构成图相对应,随着 Key Light 转件分配给可变数量的邻居,渲染的图像的光照强度逐渐减弱。   另外,在这里研究人员提出一种显式编码面部对称性的方法。研究人员称,人脸的对称性是推理光照的有用线索:人脸的反射率和几何形状很可能是对称的,但是投射在人脸上的阴影很可能是不对称的,利用这一点,将地标(Landmarks)检测系统应用于输入图像,并使用恢复的地标图像生成输入图像的的镜像版本。该镜像图像会附加到网络中的输入图像中,从而允许网络直接推断出可能由于面部和外部阴影而引起的不对称图像内容,进而提高性能。    对比实验: 论文中,研究人员将以上两种方法与当前通用的修复模型进行了比较。从比较中可以看到该模型的优势显著。   在外界阴影处理方面,现有研究有图像分割技术(Guo)、基于自注意机制的神经网络模型(Cun),以及基于学习的最新方法(Hu)。   研究人员选用 SRD 基准数据集进行评估,并计算了 PSNR,SSIM,以及基本事实与输出之间的学习感知度量 LPIPS。结果该模型大大优于这些基准。如下图:   另外,从测试的图像上来看。 Guo 等方法错误地将深色图像区域识别为阴影并将其删除,同时也未能识别出真实阴影部分。Cun 和 Hu 的深度学习方法,在正确识别阴影区域方面做得很好,但可能无法完全去除阴影,而且更改了图像原来的整体亮度和色调。   对比之下,本次研究的模型能够完全去除外来阴影,同时仍保留被摄体的整体外观。   在面部阴影处理方面,研究人员与 Sun 等人的 PR 网络进行比较。结果如下图,PR-net 在包含粗糙脸部阴影的图像上表现不佳,并且在训练过程中删除串联的“镜像”输入会降低所有这三个指标的准确性。   最后要说明的是面部阴影的柔和和补光效果。输入的图像很可能包含粗糙的面部阴影,例如脸颊、眼睛周围(如下图)。从下图可以看出,将面部阴影柔化模型与可变的“光度” M 结合应用会产生更柔和的图像阴影,如 bc 列。   研究人员介绍称,镜面反射也被抑制是一种理想的摄影实践,因为镜面高光通常会分散和遮盖对象的表面。此外,该模型的亮度比分量通过在此处与检测到的琴键相反的方向形成的强度为训练中使用的最大值的合成补光度,从而降低了由面部阴影(d)引起的对比度。   不过,目前算法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模型有时无法去除双边对称的阴影。因为阴影增强模型的训练数据是通过增加光的大小来渲染的,所以简单的亮度设置会偏向于生成看起来模糊的图像。   更多论文详细内容请参考: https://arxiv.org/pdf/2005.08925.pdf   引用链接:    https://fstoppers.com/post-production/artificial-intelligence-getting-insanely-good-removing-shadows-photographs-faces-509108    https://www.diyphotography.net/harsh-sunlight-no-problem-this-ai-removes-all-those-unwanted-shadows/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7 08:45:00
  1980 年 8 月 26 日,我国批准建立深圳经济特区,到现在已经整整 40 年了,深圳也崛起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   今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布了一组由高分、高景系列遥感卫星拍摄的深圳太空照片,带给人非一般的震撼。   吞吐量位居世界前列的深圳港,即便在疫情期间依然繁忙:    蛇口工业区 是我国探索外向型经济开发区的先驱,当年坑坑洼洼的荒滩已被密集的各类建筑覆盖:   发展经济的同时,深圳也把自己打造成了 宜居的花园城市 ,随处可见优美的景观、友好的环境:   最后把视角放大到整个大湾区: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7 08:39:00
  8 月 26 日下午,广电圈子又传来重大消息,“一网整合”最新进展终于迎来了官方层面的大曝光!DVBCN 笔者注意到,包括广西广电、东方明珠、贵广网络、歌华有线、华数传媒、江苏有线、吉视传媒、陕西广电网络、天威视讯在内的广电系省网(或相关)上市企业纷纷发布公告,确定了成立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DVBCN 注:即众所关注的“全国一网”股份公司)持有股份比等情况。   根据各家公告的信息来看,本次是在同一时间段内(26 日)由各自的董事会通过的《关于以现金出资方式参与国网公司发起设立的议案》类似的统一格式议案而后迅速对外发出的公告。   需注意的是,本次部分公示信息中表明,参与组建“全国一网”股份公司的发起人共有 47 家,虽尚未完全公开除各省网或关联的 30 余家发起人外的其他各家信息,但公开的前五大股东中有“意外”惊喜。   另外,还需注意的是,各家上市企业出资和拟持有的股份比部分有所不一,具体情况 DVBCN 做了以下梳理供以参考。   “全国一网”股份公司注册信息公开   公司名称: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金额暂定为【10,120,107.20】万元人民币,股份总数暂定为【10,120,107.20】万股,每股面值 1 元。   经营范围:广播电视信息网络的建设、改造、经营、维护和管理;各类文化资源和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的集成、加工、分发传输;付费广播电视频道、音视频点播等服务;基于有线电视网的宽带电视服务;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拍摄、制作、发行;境内卫星电视接收设施的安装和商业运营;第一类基础电信的互联网数据传送业务、蜂窝移动通信业务、通信设施服务业务;相关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呼叫中心业务;广播电视工程建设、智慧广电、物联网、智慧社区及智慧家居服务业务等(以市场监督管理机关核定、行政机关许可的经营范围为准)。   发起人组成结构:发起人包括中国广电、战略投资者、持有或合计持有非上市省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 51% 股权股东、已上市网络公司、北京北广传媒投资发展中心有限公司。   前五大股东身份终于揭秘   相关公告中均透露了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的前五大股东信息,分别为: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DVBCN 注:即中国广电)、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DVBCN 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是其实际控制人)、杭州阿里巴巴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DVBCN:这个不用多介绍)、广东广电网络发展有限公司(DVBCN 注:是广东广电众股东于今年 5 月新成立的广东新发起人)、北京北广传媒投资发展中心有限公司(DVBCN 注:北京台是控制人,原歌华有线控股方)。   阿里巴巴是于 2019 年 CCBN 期间便于中国广电、中信集团签署过了“一网整合”的框架协议,因此并无意外之处;盛传许久的广电 5G 投资方国家电网此次通过关联公司参与了进来,并且是作为第二大股东出现的,略微有些意外;广东省网的新发起人早先 DVBCN 特意曾讨论过这家新公司的情况,直接成为了第四大股东也是比较意外,公告表示广东广电网络发展有限公司系专为本次交易而设立的持股平台公司。   DVBCN 这里汇总下这五大股东的部分主要情况以供参考:   相关出资实缴说明:   中国广电的股权出资在完成评估备案后于 2020 年 12 月 31 日前完成实缴。中国广电的货币出资于标的公司成立后 10 年内根据标的公司运营实际需要分期缴清,中国广电已形成和后续形成的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中央平台的资产符合出资条件时,全体发起人同意中国广电将相应的货币出资变更为以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中央平台的资产出资。   战略投资者认缴的货币出资,于标的公司成立并开立银行账户后发出实缴通知之日起 15 个工作日内实缴 50%,其余 50% 于 2020 年 12 月 31 日前完成实缴,届时标的公司应向战略投资者出具符合前述出资期限约定的实缴通知。   以非上市省网公司的股权/股份出资的发起人,应在 2020 年 10 月 31 日以前完成各自股权/股份出资的评估备案,并于 2020 年 12 月 31 日以前完成实缴(各非上市省网公司修改公司章程、发起人用于出资的股权/股份变更(过户)至标的公司名下)。   上市网络公司认缴的货币出资,于标的公司成立并开立银行账户后发出实缴通知之日起 15 个工作日内实缴 50%,其余 50% 于 2020 年 12 月 31 日前完成实缴,届时标的公司应向以货币出资的上市网络公司出具符合前述出资期限约定的实缴通知。   北广传媒投资中心按照《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取得国资监管机构非公开协议转让歌华有线股份作为出资的批准文件、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管理信息系统出具的备案表,且按《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履行本次收购程序,于标的公司成立后一个月内,在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办理歌华有线股份过户登记,完成实缴。   各广电上市企业出资及占股情况   1、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其两家股东北京北广传媒投资发展中心有限公司、间接控股股东北京歌华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于 2020 年 6 月 1 日与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签署《出资意向协议》,北广传媒投资发展中心以其持有的公司 265,635,026 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 19.09%)出资共同发起组建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本次出资形式区别于其他家。   2、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拟以自有资金 2 亿元人民币,及其全资子公司华丰达有线网络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的湖南省有线电视网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1% 股份、广州珠江数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2.5% 股份和天津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 4.9918% 的股权,及华丰达全资子公司天津虹桥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天津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 8.7533% 的股权与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在内的共计 47 名发起人共同发起组建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标的公司成立后公司持有标的公司 2.7833% 股份(出资额及持股比例为暂定数,在相关出资标的资产评估结果经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根据《发起人协议》约定进行调整)。目前股权出资部分尚未完成资产评估,资产评估完成后,股权实缴出资前,电广传媒表示还将召开股东大会,对本次交易相关事项进行审议。   3、华数传媒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拟以募集资金出资 5 亿元人民币与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在内的共计 47 名发起人共同发起组建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标的公司成立后公司持有标的公司 0.4941% 股权。   4、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拟以自有资金出资 5 亿元人民币与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在内的各发起人共同发起组建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标的公司成立后公司持有标的公司 0.4941% 股权。   5、东方明珠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   拟以自有资金出资 5 亿元人民币与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在内的共计 47 名发起人共同发起组建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标的公司成立后公司持有标的公司 0.4941% 股权。   6、陕西广电网络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拟以自有资金出资 2 亿元人民币与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在内的共计 47 名发起人共同发起组建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标的公司成立后公司持有标的公司 0.1976% 股权。   7、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拟以自有资金出资 2 亿元人民币与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在内的共计 47 名发起人共同发起组建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标的公司成立后公司持有标的公司 0.1976% 股权。   8、贵州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拟以自有资金出资 2 亿元人民币与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在内的共计 47 名发起人共同发起组建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标的公司成立后公司持有标的公司 0.1976% 股权。   9、深圳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   拟以自有资金出资 2 亿元人民币与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在内的共计 47 名发起人共同发起组建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标的公司成立后公司持有标的公司 0.1976% 股权。   10、广西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拟以自有资金出资 2 亿元人民币与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在内的共计 47 名发起人共同发起组建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标的公司成立后公司持有标的公司 0.1976% 股权。   11、湖北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拟以自有资金出资 2 亿元人民币与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在内的共计 47 名发起人共同发起组建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标的公司成立后公司持有标的公司 0.1976% 股权。   从“三网融合”时代起,广电网络期待十余载的“全国一网”终于迎来了实践层面的大进展,但这只是漫漫长征路的起始阶段。根据“一网整合”实施方案,中国广电可携 5G 牌照等资质、频率等资源进入股份公司,以相关股权、现金等资产出资,各省网公司原则上釆用认缴方式携网入股,战略投资者采用现金出资。在统一安排下,可协同推进各省的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升级、广电 5G 网络建设和业务运营,再按照评估后的相关股权资产确权出资。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7 08:35:00
  C114 讯 (蒋均牧)丹麦电信(TDC)集团披露了 9 月 7 日推出商用 5G 服务的计划,较原先 2020 年底的目标有所提前,并承诺到月底将覆盖 80% 的人口。   丹麦电信首席执行官安德烈亚斯·普菲斯特(Andreas Pfisterer)表示,5G 的推出正值关键时刻,“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强大的基础设施”来承载快速增长的移动数据流量。他补充说,此举“为数字经济新时代铺平了道路”,并使国家成为 5G 的领先者。   该运营商于 2019 年 10 月开始与爱立信合作开发 5G 网络,目前已经升级了 2650 个站点。目标是在年底前覆盖 90% 的人口。   5G 服务最初将提供给 TDC Erhverv、YouSee 和 Telmore 品牌的客户,并在今年晚些时候加入 Relatel 客户。该运营商指出,需要兼容的终端设备和 5G 套餐。   丹麦电信于 2019 年 3 月与爱立信约部署其 5G 网络时,最初的目标是在 2020 年底前实现商用发布。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7 08:32:00
  8 月 27 日,哔哩哔哩公布了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的第二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财报显示,B站二季度营收再创新高,达 26.2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70%,超出市场预期的 25.50 亿元。调整后净亏损 4.75 亿元,去年同期为 2.56 亿元。   本季度,B站月活用户同比增长 55%,达 1.72 亿;其中移动端月活用户同比增长 59%,达 1.53 亿。日活用户达 5100 万,实现了 52% 的同比增长。同时,用户日均使用时长也高达 79 分钟,用户日均视频播放量达到创记录的 12 亿次,同比提升 97%;社区月均互动数达 52 亿次,接近去年同期的三倍。   财报发布后,B站盘后股价大幅下跌,截止发稿,下跌 7.02%。   B 站表示,社区核心用户群体仍处于高速增长的轨道。截至二季度末,通过 100 道社区考试答题的正式会员数量同比增长 65% 达到 8900 万,并保持了超 80% 的第十二个月留存率。   此外,B站月均付费用户数同比翻番达 1290 万。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 16% 攀升至 23%。   本季度,B站游戏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36% 至 12.5 亿元;增值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53% 达 8.3 亿元。广告业务收入实现了同比 108% 的高速增长,达 3.5 亿元。直播业务收入 8.253 亿元,同行增长 153%。   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公司持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和短期投资总额为 156 亿元人民币。今年 6 月,B站宣布成功发行总计 8 亿美元的可转债。充裕的现金储备保证了B站在内容及技术研发层面的长期投入。不考虑员工股权激励成本及并购形成的无形资产相关的摊销成本,B站第二季度调整后的非美国会计通用准则(Non-GAAP)的净亏损为 4.8 亿元人民币。   财报中,B站对 2020 年第三季度收入进行了展望,预计将达到 30.5 亿元至 31.0 亿元人民币。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7 08:28:00
  美国当地时间周三,世界上三位超富的个人净资产达到了更高水平。其中,得益于特斯拉股价上涨,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净资产达到 1010 亿美元,首次超过 1000 亿美元大关。   特斯拉股价周三飙升逾6%,收于创纪录的每股 2153.17 美元,盘中高点达到 2166 美元,这使得其市值达到 4012 亿美元。   图: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   特斯拉股价和市值创造最新纪录前,该公司股票将于下周以 1 比 5 的比例拆分。该公司还将于 9 月 22 日举行“电池日”活动,以展示其电池技术,许多华尔街分析师将其视为该股继续上涨的潜在催化剂。   现年 49 岁的马斯克现在是世界上第四大超富,今年他的财富增加了 736 亿美元,增幅仍然低于贝索斯,后者增加了 871 亿美元。本月早些时候,Facebook 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净资产超过 1000 亿美元。   与此同时,亚马逊股价周三报收于每股 3441.85 美元,涨幅为 2.85%,促使该公司市值超过 1.7 万亿美元,成为美国市值第二高的科技公司,仅次于苹果。   图:亚马逊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杰夫·贝索斯   随着股价攀升至创纪录水平,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的个人财富也突破 2000 亿美元,使他成为第一个跨过这道门槛儿的人。现在,贝索斯的净资产比排在第二位的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多了 780 亿美元。   同样受益的还有贝索斯的前妻麦肯齐·斯科特(MacKenzie Scott),她的个人净资产目前超过 660 亿美元。麦肯齐也被推到成为世界女首富的边缘,其财富仅次于欧莱雅集团继承人弗朗索瓦·贝当古·迈耶斯(Francoise Bettencourt Meyers)。   受美联储可能在至少五年内将短期利率维持在近零水平的消息提振,科技公司股价猛涨提振标普 500 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连续第四个交易日创下新高。   现年 56 岁的贝索斯和马斯克的收入只是财富积累的最新高度。今年迄今为止,尽管全球性新冠疫情导致国内生产总值(GDP)创下历史新低,数以百万的人失业,但世界 500 大超富的财富增加了 8090 亿美元,比今年 1 月增长了 14%。(小小)    相关阅读:   马斯克:特斯拉有望在 3 到 4 年内批量生产 400Wh/kg 电池   路透社 8 月 25 日消息,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该公司有望在 3 到 4 年内批量生产寿命更长、能量密度提高 50% 的电池。   马斯克周一在推特上写道,“400Wh/kg *具有*高循环寿命,批量生产(不只是实验室生产)并不遥远。可能需要 3 到 4 年。”   研究人员表示,特斯拉 Model 3 使用的松下“2170”电池的能量密度约为 260Wh/kg,400Wh/kg 意味着比目前的能量密度提高了 50%,而能量密度是实现更长驾驶里程的关键。   特斯拉将于 9 月 22 日召开股东大会,并于当天举行“电池日”活动。   马斯克细分可重复使用火箭成本,两次发射就可回本儿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SpaceX 使用回收再利用的猎鹰 9 号火箭助推器到底能节省多少钱?其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最近透露了更多细节,并揭示了为何重复使用助推器从长远来看拥有重大经济意义。   SpaceX 已经逐渐完善了帮助其猎鹰 9 号火箭助推器在执行任务后回收的技术,2014 年只回收了两枚助推器,到 2017 年就回收了 15 枚助推器。设计一枚能够回收的火箭意味着它可重复利用很多零部件,由此节省大量成本。   本周,新一轮太空竞赛的另一个参与者联合发射联盟公司(United Launch Alliance)声称,一家公司需要至少重复使用 10 次的火箭才能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现在,SpaceX 的单枚助推器已经发射并回收了六次。   对此,马斯克写道:“由于助推器和整流罩可重复使用,猎鹰 9 号火箭的制造成本减少了 40%,回收和翻新成本减少了 10%,所以其两次飞行的费用与其他火箭一次发射成本大致相当,3 次飞行肯定低于传统火箭的发射费用。”   这些评论揭示了重复使用火箭背后的财务状况,表明通过可重复使用的配置,一枚火箭可以飞行的有效载荷费用减少了 40%,回收和翻新的成本不到初始生产成本的 10%。这个概念在理论上是有意义的:如果你能重复使用火箭,你就能更有效地利用资源。马斯克甚至将其猎鹰火箭发射成本与一次性飞机相提并论。   但实际成本仍然相对模糊。据报道,2013 年,在加州举行的 All Things Digital 大会上,马斯克声称火箭助推器占总成本的 75%,当时报道约为 6000 万美元。SpaceX 的网站列出了猎鹰 9 号发射的标准付款计划为 6200 万美元。   2018 年,在猎鹰 9 号火箭助推器 Block 5 发射之前,马斯克再次细分了成本。他说,助推器的成本约占总成本的 60%,上级成本为 20%,整流罩成本为 10%,最后 10% 的成本与发射本身有关。这将使助推器的成本达到 3700 万美元左右。   不过,最终的价格可能会有所不同。据悉,由于涉及额外的安全措施,美国空军的发射成本为 9500 万美元。SpaceX 航天器集成总监克里斯托弗·库利斯(Christopher Couluris)在今年的一次吹风会上表示,重复使用火箭可以降低价格,发射需要 2800 万美元。   就边际成本而言,即仅生产一枚额外火箭的相关成本,马斯克最近也进一步阐明了这些数字。他在 5 月份列出了猎鹰 9 号火箭的边际成本,最好的情况是 1500 万美元。他还列出了翻新助推器的费用为 100 万美元。这与马斯克最近的说法相吻合,即翻新成本在助推器成本中所占比例不到 10%。   假设马斯克最近的说法是正确的,那么重复使用助推器的成本在三次飞行后就会浮出水面。SpaceX 的单枚助推器可以做多少次飞行?马斯克回应称,可能没有限制。他说:“飞行 100 次是可能的,有些部件需要更换或升级。清洗所有 9 个梅林(猎鹰 9 号发动机)涡轮机绝不容易,但猛禽发动机要容易得多,尽管它是个复杂得多的发动机。”   SpaceX 的火箭可重用性计划是一项长期投资,由于影响因素众多,可能很难量化总体节省的成本。马斯克在 2017 年 3 月指出,该公司在可重复使用发射技术上花费了超过 10 亿美元,这意味着该公司还需要从重复使用计划中收回开发成本,而不是直接将这些节省的成本传递给消费者。   但 SpaceX 的投资并不止步于开发猎鹰 9 号火箭。SpaceX 正在开发的星际飞船正在德克萨斯州生产,其设计目的是提供完全的可重用性。正如马斯克指出的那样,这款飞船的猛禽发动机更容易重复使用。如果该公司信守承诺,那可能会让助推器飞行两到三次是否有意义的问题变得无关紧要。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7 08:23:00
  谷歌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表示,该公司没有收购 TikTok 的计划。   在接受播客节目 Pivot Schooled 的采访中,当被问到谷歌是否会购买流行的短视频应用 TikTok 问题时,皮查伊回答,“我们不会。”   媒体已经报道,微软公司和美国其他几家科技公司正在展开对 TikTok 的竞购。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发布威胁要禁止该热门短视频应用在美国的业务,要求字节跳动公司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将 TikTok 的美国业务出售给美国的公司,否则就会被关闭。   据彭博新闻社报道,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曾考虑加入一个收购财团,作为一个投资者收购 TikTok 的少数股份,但后来这一计划遭遇失败。   在接受该播客采访中,皮查伊证实 TikTok 使用谷歌的云服务而向谷歌支付费用。他还说,TikTok 是在新冠病毒疫情大流行期间才刚刚蓬勃发展起来的科技企业之一,不像谷歌那样面临来自政府监管部门的反垄断审查。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7 08:18:00
  Facebook 当地时间周三警告称,iOS 14 的反跟踪新功能可能导致 Audience Network 平台广告商收入下降 50% 以上。   作为即将到来 iOS 更新版中新隐私功能一部分,苹果推出了一个透明度功能,即明确要求用户选择是否允许应用程序中的广告跟踪。8 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表明,Facebook 对此功能表示忧虑,因为许多用户对这样的广告跟踪功能并不喜欢。   Facebook 周三发布的一篇博文称,以后它不会从 iOS 14 设备安装的自己的应用程序中收集广告标识符 (IDFA)。   Facebook 写道,“这一变化不是我们想要的,但不幸的是,苹果对 iOS 14 的更新迫使我们做出了这个决定。”   Facebook 表示,这一变化可能会“严重影响”出版商通过 Facebook 旗下的 Audience Network 广告平台赚钱的能力,苹果的这一反跟踪功能可能会“使 iOS 14 上的 Audience Network 程序变得如此无效,以至于将来在 iOS 14 设备上提供它可能变得没有意义。   Facebook 说,通过测试发现,iOS 14 设备用户要么看不到通过 Audience Network 平台发送的广告,要么看到的是与用户不相关的广告。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7 08:15:00
  记者曹立 CL   编辑陈菲遐   8 月 26 日,小米集团(下称小米)(1810.HK)发布第二季度业绩报告,看似亮眼的业绩数字无法掩盖公司增长的乏力。   报告显示,小米第二季度营收为 535.4 亿元,同比增长 3.1%,净利润 45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29.8%,超市场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二季度净利润存在较大“水分”,一半来自投资收益。   利润方面,“按公允价值技术损益之投资公允价值变动”这项尤为抢眼。数据从 2019 第二季度的的-6.7 亿元,增长至 2020 第二季度的 23.66 亿元。这部分收益几乎占到了税前利润 54.13 亿元的一半。小米的解释为 2020 年股权及优先股的公允价值收益增加。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界面新闻研究部   分占按权益法入账的投资收益也是小米重要的利润来源,2020 二季度该部分收益为 8.92 亿元,上年同期则为亏损 1210 万元。小米的解释为 2020 年二季度金山云 IPO 产生了较大收益。   业务层面看小米上半年发展不容乐观。智能手机业务营收由 2019 年第二季度的 320 亿元减少 1.2% 至 2020 年第二季度的 316 亿元。尽管小米声称中高端手机销售额增加,带动智能手机的智能手机平均售价从 2019 第二季度的 998.7 元上升到 1116.3 元,但其手机分部毛利率却从去年同期的 8.1% 降至 2020 第二季度的 7.2%。这也反映了手机行业在疫情之下,竞争更加激烈。   IOT 与生活消费品板块的收入由 2019 年第二季度的 149 亿元增加 2.1% 至 2020 年第二季度的 153 亿元。互联网分部收入由 2019 年第二季度的 46 亿元增加 29.0% 至 2020 年第二季度的 59 亿元,占收入比例从 8.8% 提升至 11%,反映小米依靠服务赚钱的总体战略仍在推进。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界面新闻研究部   由于毛利率较高的互联网服务占比提升,小米整体毛利率有所提升,从 2019 第二季度的 13.97% 增加至 2020 第二季度的 14.39%,毛利从去年同期 72.58 亿元增加至 2020 第二季度的 77.01 亿元。   但是,小米在费用端的大幅增加将毛利的增长吞噬殆尽。   小米销售及推广开支大幅增加 40.4% 到达了 32 亿元,主要是由于宣传与广告开支以   及包装与运输开支上升。宣传与广告增加是由于加大了 5G 和高端手机的推广以提高品牌认知度所致,包装与运输开支增加主要是由于境外市场销售的增长以及疫情期间国际分销成本上升。此外,行政开支也同比增加了 15.6%。研发开支方面,小米进一步加大投入,增加 25.8% 至 20 亿元。   不难发现,这三项费用增长的幅度均高于收入的增长幅度。如果没有股权投资收益的帮忙,小米二季度利润恐怕要陷入下滑的窘境了。   不过,小米近期在资本市场上表现颇为亮眼。本月以来,小米股价上涨了 26%。截至 8 月 26 日收盘,报收 19.16 港元/股,市值达 4619 亿港元。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7 08:12:00
  每经编辑卢祥勇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美股新能源汽车再度集体上涨。   其中,上市不到一个月的理想汽车收盘涨 28.25%,股价创新高。   蔚来也大涨 14.69%,其股价今年以来涨幅高达 409%。   特斯拉收盘涨 6.42%,也创下新高,最新市值 4013 亿美元,已超过强生和全球最大零售商沃尔玛,成为美国市值第十高的上市企业。   资本市场对造车新势力的认可度正在提升。就在北京时间今晚,小鹏汽车也将于北京时间 8 月 27 日晚间以“XPEV”为证券代码在纽交所上市。   造车新势力受资本市场追捧   今年 7 月 30 日,理想汽车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挂牌上市,公开发行 9500 万股美国存托股票,每股定价 11.5 美元。上市首日收盘大涨 43.13%,报 16.46 美元,IPO 发行价为 11.50 美元。   理想汽车市值目前达到 196 亿美元,离蔚来汽车 242 亿美元市值已不远。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孙桐桐摄   招股书显示,理想汽车在 2018 年、2019 年、2020 年第一季度总收入分别为 0 元、2.84 亿元、8.52 亿元,净亏损分别为 15.32 亿元、24.38 亿元、7700 万元。此外,数据还显示,2020 年第二季度,理想汽车共交付汽车 6604 辆,较 2020 年第一季度的 2896 辆车,环比增长 128%。   理想汽车招股书显示,李想持股为 25.1%,拥有 70.3% 投票权;王兴个人持股为 8.9%,拥有 3.5% 的投票权;Yanan Shen 持股为 1.1%,拥有 0.4% 的投票权;Tie Li 持股为1%,拥有 0.4% 的投票权。   美团 CEO 王兴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投资理想汽车的原因,他表示,很多投资者还是低估了电动汽车和理想汽车的潜力,就像很多人一年前或几年前并没有真正看到特斯拉的潜力。   王兴称,李想是一名优秀的创业者,理想汽车拥有好的的产品,而且电动汽车市场很大,出于长期考虑,美团希望参与电动汽车产业革命。   此前,8 月 25 日,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分别发布研究报告。摩根士丹利首次覆盖理想汽车“增持”评级,目标价为 20 美元。高盛方面也首次给予理想汽车“买入”评级及目标价 20.6 美元。   摩根士丹利认为,高档 SUV 在中国市场仍然颇受欢迎,而理想汽车独特的产品和商业模式可以支撑其增长,因为该公司可以通过其扩展的电动汽车平台使自身脱颖而出。   乘联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 7 月底,只有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威马汽车、小鹏汽车和合众汽车五家造车新势力产品交付量超过 1 万辆。同时,在今年上半年,这五家企业分列造车新势力销量排名的前第五位,五家车企销量总和占造车新势力总销量的 91%,并呈现出稳步提升的趋势。   蔚来汽车图片来源:每经记者滑昂摄   数据显示,今年4、5、6 月,理想汽车的交付量分别为 2793 辆、1993 辆和 1891 辆,7 月随着市场的整体回暖攀升至 2516 辆。   蔚来官方发布的销量数据显示,7 月蔚来累计交付 3533 辆新车,同比增长 322.1%。并且超过了去年同期交付数的 4 倍,是仅次于今年 6 月的历史上第二高单月交付成绩。截至 7 月,蔚来汽车今年交付量达到 17702 辆,连续 4 个月交付量超过 3000 辆。   中国三大造车新势力会师美股   同为造车新势力的小鹏汽车也将于北京时间 8 月 27 日晚间以“XPEV”为证券代码在纽交所上市。   小鹏汽车红鲱鱼招股书显示,其不仅获得了现有股东的加持,同时也获得了不少新晋意向方的认购。   有报道称,除了小鹏汽车之外,威马汽车和合众汽车将于 2021 年登陆科创板。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认为,就资本市场来看,上市将成为造车新势力企业之间的“分水岭”,IPO 能使其进一步扩大在新势力造车企业中的领先地位。随着资金等优势向头部车企集中,造车新势力之间的“马太效应”将日益凸显。   不过,国泰君安首席汽车分析师张欣认为,当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仍是受政策驱动,造车新势力即便成功上市不代表其未来的成功。“身处美股的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还要经受诸多复杂因素的考验,最终能否成为头部车企还要看此后的发展。”张欣说。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张晓庆摄   “在特斯拉和蔚来汽车的带动下,当前美股的新能源汽车板块表现强劲,当下是造车新势力 IPO 的黄金窗口期。”汽车行业分析师陆源表示。   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贾新光看来,包括小鹏汽车在内的部分新势力造车企业,未来所需要的资金并非目前所募集到的资金可以覆盖的,所以需要 IPO 融资。   小鹏汽车招股书显示,2019 年,小鹏汽车研发投入为 20.7 亿元,全年净亏损 36.9 亿元;2020 年上半年,小鹏汽车营收为 10.03 亿元,毛利为-3611.6 万元,毛利率为-3.6%。与此同时,小鹏汽车今年上半年的研发投入为 6.3 亿元,上半年净亏损 7.95 亿元。   据了解,小鹏汽车将于 2021、2022 年分别推出两款全新车型,2021 年将会率先推出一款全新B级 SUV 车型、2022 年或将推出一款全新 MPV 车型。有分析认为,无论是智能化的研发,还是产品的打造都需要资金支持,在仍旧面临亏损的情况下,IPO 或是小鹏汽车解决资金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   编辑卢祥勇杜波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7 08:07:00
  非洲 宣布根除野生脊灰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能在人际之间传播,主要是通过污染水,它通常感染五岁以下儿童,有时候能导致瘫痪,如果呼吸肌受到影响则可能致命。25 年前非洲有数千儿童因该病毒而瘫痪。这种病毒没有治疗方法,但疫苗能终生提供免疫保护。目前只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发现感染病例。尼日利亚是最后一个宣布根除野生脊灰病毒的非洲国家。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7 08:00:00
     淘宝的“秘密战争”   2013 年,马云身着一件明白色衬衣,在座无虚席的黄龙体育场正中心向黑压压的人群吐露真心: 公司做到这个规模,小小的自尊,我很骄傲。 但是对社会的责任,我们这个公司才刚刚开始。   那个晚上,他宣布自己将卸任阿里巴巴 CEO,把“为社会负起责任”的征程继续交给台下数以万计的阿里巴巴人。   说罢,他单膝跪地:“我拜托大家!”   那一天,淘宝整整十岁。   在马云所拜托的人中,有无数手握代码权杖的 技术人。他们中有人跟随马云创业,在非典的阴影下敲下了淘宝网最初的几行代码;有人在张勇天猫改革之时慕名加入,穿行了困顿的低谷“十月围城”;有人即将在这个良夜离开温暖的学术圈,跨入阿里巴巴的大门。   未来尚未向他们展现温柔,亦未向他们张开獠牙。   刻不容缓,淘宝的很多团队都摸着石头上路了。有趣的是,站在今天回望,他们虽然研究的姿势不同,却殊途同归地拥抱了同一个技术: 人工智能。   如今,普通人都理所当然地沐浴人工智能的恩泽。然而在技术人的具体记忆里,这却是一条艰辛的征程,如同少年骑士打怪升级, 这条路上有两个“怪兽”足以致命: 第一、人类智能进化需要亿万年,人工智能的进化也很缓慢。这意味着,淘宝的很多创新功能会给人一种“傻傻的”感觉,引来用户的花式吐槽。而技术人却不能停下脚步,他们必须说服自己:今天被“爱答不理”的点滴星火一定会在未来成为“高攀不起”的耀眼光芒。 第二、技术是一柄曜石长剑,可以捍卫真理,也可以欺凌弱小。技术人需要在无数个十字路口仔细分辨技术的“善”与“恶”,决定是走还是停。而他们唯一的凭据,只有自己的内心。   最近,中哥遇到了几位淘宝背后的神秘技术大牛,在过去的七八年间,他们深居简出,却无时无刻不在和这两个怪兽战斗。   (一)翻译:难倒战斗民族的小事儿   2012 年,中国向全世界出口了 90 亿双鞋,5000 万辆自行车,700 万吨塑料制品,价值 100 亿美元的玩具。   Made in China 如火山喷涌。   在这创纪录的出口交易额中,有越来越多的订单是老外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下单的,这很让阿里人骄傲。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外国买家的吐槽——在阿里巴巴国际站上商品的描述都是英文,可是在欧洲、南美洲、中东有大量的老外不说英文,也没过英语四六级,商品介绍看得是云里雾里。   你想象一个场景:天不怕地不怕的战斗民族经销商,皱着眉头怼着屏幕,用蹩脚的翻译软件查字典,想买又怕买错,带着怂怂的表情在危险的边缘疯狂试探,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为了给 Made in China 添砖加瓦,阿里巴巴的同学决心把商品描述给直接翻译成高质量的俄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阿拉伯语、土耳其语等等 17 种语言。   可是数以亿计的商品,要是雇几个人类翻译,恐怕到世界末日都干不完。这种情况下,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想办法做出一套 “人工智能机器翻译系统”。   想法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 2012 年的中国,会搞“机器翻译”这种法术的大牛凤毛麟角。   阿里巴巴的同学们只好访遍名山大川。终于,他们找到了中科院门下。彼时中科院正好有一个小分队做研究性质的机器翻译。而骆卫华,正是当时团队的一员。   骆卫华   别被骆卫华的外表欺骗,他笑容和气,办事却总是死磕。在清华第一次接触“机器翻译”,他就被这件事儿给迷住了,反复叨叨着:“有意思,真的有意思!”   有意思归有意思,从 1995 年上大学到 2012 年这十几年之间,因为机器翻译还在早期,没啥人用,所以学机器翻译的人根本没什么用武之地。这个专业的学生要么毕业就转行去做程序员,要么就像骆卫华那样进入研究机构“躲在小楼成一统”。   说白了,在那种情况下还能坚持做机器翻译研究的,基本上非疯即癫,骆卫华的老师刘群比他还夸张,微博名字都改成了“MT-to-Death”(机器翻译至死)。。。   春天还是让这帮人给等到了。这不,阿里巴巴的同学已经在门口三顾茅庐了。   这里简单科普一下“机器翻译”的原理: 机器翻译的基本操作就是给机器准备大量的“原文-译文对照资料”,然后经过精巧的人工智能算法,让机器能够从这些资料中“总结”出翻译的规律,从而学会翻译。   当时,骆卫华他们拼命收集来了网络上 17 种语言为数不多的对照资料,还拜托各个语种的专家为每种语言写了上千句精细的对照翻译,很快就训练出了一个简易版的翻译机器人。 毕竟资料有限,我们也不懂这些小语种,几乎可以肯定,这个机器人翻译出来的东西是很粗糙的。   骆卫华回忆。   然而,17 个语言的页面上线之后,把阿里巴巴和骆卫华都吓了一跳。来自非英语国家的访问量瞬间就增长了 40%,成交量当然也随之攀升。   只是牛刀小试,就带来这么威猛的效果。这彻底燃起了阿里巴巴同学们的热情,决定了,大刀阔斧地搞人工智能翻译!于是,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邀请骆卫华加盟阿里巴巴。   宝贝描述翻译成俄语大概就是这种感觉,你感受一下。   (二)什么翻译是“好”翻译   2014 年,骆卫华成为了阿里巴巴的一员,专门负责机器翻译团队的建设。   刚一加入,他的三观就受到了冲击: 之前我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让翻译更接近原文的意思。到了阿里巴巴内部之后我才发现,翻译原来并不是越准确越好。。。   骆卫华说。   你可能都看懵了,翻译难道不是越准确越好???   没错,翻译这件事儿其实是技术和艺术的混合体,讲究个“信达雅”。有时候地道的翻译却并不“准确”,例如《 Gone With The Wind》翻译成中文叫《乱世佳人》,或者只有一个字《飘》,这两种翻译都不“准确”,却让人更能体会到原句的意境。   在淘宝上,同样有这样的例子。   你可能看到过有商家给自己的宝贝标题起名叫这种: “iPhone11 钢化膜苹果 11pro 防窥x防偷窥膜 Xsmax 全屏覆盖 11 防窥屏 Xr 防尘手机 7p 防透屏偷 8plus 窥p膜看瞄贴膜”。   这种做法其实是为了让用户无论搜索什么关键词都能找到它。可是如果把这个标题原封不动地翻译成外语,老外看着这一长串心里就会一万草泥马奔腾而过:“这到底是在卖啥呐思密达??”   所以,对于阿里巴巴上的商品来说,并不是翻译得越“准确”越好,而是越“地道”越好。   于是,骆卫华和同学们开始研究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系统:改写翻译。简单来说就是: 让机器理解这句话的核心是想表达什么,然后给你一个重新组织语言的机会,用人话再说一次。   例如刚才那个超长的标题:“iPhone11 钢化膜苹果 11pro 防窥x防偷窥膜 Xsmax 全屏覆盖 11 防窥屏 Xr 防尘手机 7p 防透屏偷 8plus 窥p膜看瞄贴膜”,被精简之后大概就会变成: “iPhone 防窥钢化膜”。   虽然机器翻译肯定达不到《乱世佳人》这种信达雅,但毕竟直奔主题,更适应老外的文化习惯,他们纷纷竖起大拇哥。   折腾了半天才搞定标题,大伙儿擦擦汗,接下来要开始进军商品的内文描述了。   内文翻译泾渭分明地分成两类:有些词句可以创造性的“改写”;但是有些词句却必须 100% 严格准确翻译。这就是商品的“关键属性”,包括 品牌、型号、材质、尺寸、颜色等等。   举个栗子,“小米”这个词。   如果机器翻译要是把“小米”(手机)给翻译成了“millet”(吃的那个小米),人家把小米手机当成粗粮给进口了,这还了得。。。   我举小米这个例子,大部分人都能 get 到梗,但是在不同的专业领域,还有无数像“小米”这样需要专业背景知识才能翻译对的词语。这时候,仅仅靠翻译团队自己的人生阅历就不够了,他们需要各行各业的专家加持。   很幸运,在阿里巴巴内部就有负责各个行业的运营同学,骆卫华团队赶快请他们标注自己的行业的专有名词都有哪些类型,然后机器翻译团队再“按图索骥”,对照专业词典里一个一个地核实修改,就像是在通用翻译系统上一个个“打补丁”。   这个过程非常累,而且不能出错。但每多一个补丁,翻译系统的表现就好一点。正应了技术宅那句古训:“人工智能,有多少人工,就有多少智能。”   搞定了这些,前言不搭后语、驴唇不对马嘴、指鹿为马的笑话才慢慢绝迹了。   然而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有一天开会,国际业务的同学提出一个困惑:“你们说,泰国人需不需要买拖鞋?”   “当然需要啦。。。”大家回答。   “可为啥泰国人就是不在阿里巴巴上搜索拖鞋呢?”对方问。   骆卫华心里“咯噔”一下。   (三)买拖鞋引发的“血案”   这里要先科普一下阿里巴巴的外语搜索系统是如何运作的。   泰国人搜索输入的关键词当然是泰语。但是阿里巴巴搜索引擎只认识英语,所以搜索过程被分为三步: 1、泰国人输入泰语关键词; 2、一个翻译系统把关键词从泰语翻译成英语; 3、阿里巴巴用“英语关键词”去匹配数据库中的商品。   骆卫华说。   大家伙儿一拍大腿,就是因为对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入,造成这么一个翻译上的失误,结果无数中国商家损失了生意,无数泰国剁手党没有找到心仪的拖鞋,真是罪过。。。   于是他们意识到,很多翻译仅仅专业还远远不够的,还要考虑当地的文化习惯、口语习惯。   “泰国人买拖鞋”的问题肯定不是孤例,团队马上举一反三,去后台查验每一种商品的搜索量。凡是他们觉得不对劲的商品,就找到熟悉这个文化的专家去核实,果然用这种方法发现了很多类似问题。 例如,西班牙语的一个词,在南美洲的阿根廷代表“拖鞋”,在西班牙就是“舞鞋”,在美国说西班牙语的地区指的是“运动鞋”。我们就得根据搜索者的地理位置来判断给他哪种鞋。。。   骆卫华苦笑。   如此案例,不胜枚举。   2015 年,随着翻译的完善,阿里巴巴的国际业务开始爆发增长。而“翻译”这件小事儿,也把人工智能的强大表现得淋漓尽致。到 2018 年,阿里凭借每天 7.5 亿次的调用量,创造了全球最大规模的电商机器翻译应用记录。   事实上,就在骆卫华加入阿里巴巴的 2014 年,也是阿里巴巴人工智能的爆发年。他们大刀阔斧地成立了研究机构 iDST,而后自然语言处理大神司罗、来自微软的计算引擎大神周靖人,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机器学习大牛金榕纷纷加盟,这些 iDST 大神们支撑起了阿里巴巴人工智能的骨架。而 iDST 也几经辗转,成为了如今人们耳熟能详的达摩院 ,此乃后话。   而我们不妨回到我们的故事,彼时在淘宝的主战场——中国本土,人工智能也已露出锋芒。   (四)超级导购   2015 年,淘宝团队发现了一个“小变化”:来自手机端的购物流量,第一次完全超越 PC 端。   小变化,往往是大历史的回响。   就在同一年,中国大地上智能手机狂销 4.38 亿部,相当于这个国度总人口的三分之一都在这一年购买了智能机;而在英国伦敦,阿法狗的工程师们正在紧锣密鼓地秘密筹备,来年,这部人工智能机器人会以羞辱的姿势战胜人类最强棋手李世石和柯洁。   “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就这样以坚固的姿势扭在一起,从手机屏幕喷薄而出。而普通人感受到的第一个变化,恐怕就是在手机淘宝上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小功能”。   以往在淘宝的首页往下拉,很快就能拉到底部。而现在不同了,往下拉,会出现一个名叫“猜你喜欢”的神秘板块,一个个推荐商品如同待选的嫔妃,像瀑布一样流淌在屏幕下方,越划拉越有,越有越想划拉。   站在今天回望,这就是淘宝“认知智能”的第一波雏形。   这就是“猜你喜欢”   三桐,正是手淘“推荐算法”的负责人。作为阿里巴巴最早一批招揽的搜索推荐技术人才,他毫无疑问是淘宝移动化战役背后的功臣之一。   刚才说的那个“猜你喜欢”,背后正是三桐和同事们一起构建的推荐算法体系。   三桐   说回我们的故事。淘宝认知智能的任务就是一句话: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猜对”用户想要找什么商品。 你去购物中心的时候,时常会碰到一些比较资深的导购员,通过和你对话,甚至察言观色,就能知道你想买的是什么,从而帮你找到喜欢的东西,甚至还会和你探讨着装品味,讨论服饰穿搭,让你这次购物体验很开心。其实我们的梦想,就是让淘宝成为“资深导购员”。   三桐对我说。   有一说一,即便是一群天才组成的队伍,要做出一个“人工智能资深导购员”仍然非常艰辛。 一方面,要从很少的信息里判断用户的意图,还要确保信息不泄露,本身就对算法有很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导购要非常谨慎地不打扰客户,稍微多说一句话就会让顾客觉得不自在。 总结一句话:咱也不知道,咱还不敢问。   讲真,就这个尺度,人类都经常拿捏不好。在理发店被理发师“唐僧式推销”过的人一定深有感触——你能从理发师的推销里听出满满的“要掏你钱包”的恶意,这恐怕是人生中最不好的体验之一了。   既然这么难,动不动就招骂,淘宝又为什么又非要挑战呢?   其实就在淘宝内部,曾有过激烈的讨论:我们做推荐,到底是为了什么?   讨论的结果是:不做推荐,当然不会打扰用户,但却会让淘宝变成死气沉沉的哑巴商场。而做“推荐”,绝不是为了多卖东西,而是可以让用户有“发现”的感觉,这样才能体会到购物的 快乐。   于是就有了“猜你喜欢”。   这里科普一下。“猜你喜欢”其实是一个 “隐式询问系统”,它的工作原理大概是这样: 1、淘宝可以猜一下你的大致年龄和喜好,然后粗略地算出你可能会喜欢什么产品,把这些新产品显示在主页下面。例如给你推荐了一些裙子、化妆品还有背包。 2、你可能无意间刷到了一条裙子,感觉不错,于是点进去查看;后来又发现了一个口红,于是又点进去看。淘宝就通过这种方式,并没有打扰你,但却相当于问了你“喜不喜欢这条裙子?”“喜不喜欢这个口红?”,并且得到了你的“回答”。 3、把用户的这些“回答”塞进复杂的人工智能算法,人工智能会试着预判你的喜好,可以继续推荐你可能喜欢的其他东西。   你看,察言观色,直指人心,这就是“隐式询问”的魅力。   事实上,就在“猜你喜欢”上线之后,有很多人超喜欢这个功能。 当时很多淘宝的用户反映,每天不刷完淘宝给推荐的商品,都不想睡觉。。。   三桐笑着告诉我。   但是,这并不能让所有用户满意。这里有个经典的案例:有的用户在点击了几次“电脑”之后,淘宝会总向他推荐电脑,也不管他是不是已经买过电脑了,或者已经不想买电脑了。   人的思维很活络,而机器却很呆板,完全跟不上人的变化。这种“无脑”推荐,开始让一些用户觉得无聊,还让他们产生了错觉:淘宝是不是想挣钱想疯了,我不买就不罢休??   面对这种吐槽,技术团队觉得好冤枉:明明是技术不够厉害,却被怀疑动机。他们压力山大,赶紧想办法改善推荐的算法和策略。   (五)“闪念”捕捉者   “猜你喜欢”的傻,根本原因还是对于消费者“意图”的理解不准确。   上个月我搜过汽车,上周我搜过键盘,昨天我搜了水杯。这次我又来淘宝,你说,我想要什么?汽车、键盘、水杯一起来吗?大概率不是。   此时此刻我的兴趣点很可能集中在 某一个特定的主题上,这个主题有可能是之前搜索过的汽车键盘水杯,有可能是今天临时起意刚刚想到的。   猜对我现在的想法,难度不亚于“读心术”。   2017 年 三桐所在的团队就开始着手用人类最高级的算法提升推荐的准确性,并且定了一个逆天的目标:认知智能。   刚才几次提到了“认知智能”,听上去很凶悍。这里解释一下: “认知智能”是“感知智能”的进阶形态。 认知智能,就是让人工智能拥有类似人类的“理解”“推理”“规划”能力。一个具有完整认知智能的机器人,基本就达到了科幻电影的水准。   我们说回淘宝推荐系统的改造现场。   三桐告诉我,人的意图实际上可以粗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标签,它是静态的。   例如你是一个“男人”,你基本可能大概就永远是个男人,那么你大概率会一直喜欢男装(如果你不是女装大佬的话)。如果你“有小孩”,那么你基本就会一直有小孩,你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喜欢购买儿童用品。   第二类,是偏好,它是偏动态的。   假如你是个米 Boy,那么你大概率会一直喜欢小米。如果你是花粉,那么你大概率会一直喜欢华为。这就是品牌偏好,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但是人们会不会一生只对一个品牌忠诚呢?显然大多数人不会。今天还夸 Android 好,明天就抱着苹果喊真香的大有人在。   第三类,才是真正的意图,它是高度动态的。   比如你偶尔在路上看到一个人的耳机很漂亮,你掏出淘宝想要找,找到之后马上下单。到了单位听同事介绍了一款泡面不错,你打算下单在家里屯一箱,看了看觉得吃这么多方便面没营养,于是放弃了。这种闪念,是来无影去无踪的。   对这三类意图就分别像考卷上的“选择题”、“填空题”、“大题”,只有都做对了,用户才会觉得人工智能懂自己。   可对于人工智能来说,这三种题的难度和计算量可是不同的。感受人类的标签,是 Easy 模式,一个月算一次就够了;感受人的偏好,是 Hard 模式,可能要一周算一次;感受人的意图,就是 Hell 模式了,需要每时每刻每秒都永不停歇地计算。   所以,要做对这张考卷,主要考验两个技术:“算法”和“算力”。 所谓算法,主要就是解题能力:无数的数据涌来,到底怎么才能把这些庞杂的数据变成一个“意图”。如果算法不精,用户本来想要黄瓜,你判断用户想要茄子,答案都错了,算得再快也木意义。 所谓算力,主要就是答题速度: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个算法跑完。用户搜索了一件衣服,可能一秒钟以后就希望看到你给她的推荐,可如果淘宝算了一小时才算好,那用户早就连淘宝都退出了。。。   这其中,算力的问题相对好解决,解决的方案就叫做“阿里云”。阿里云的本质就是一大坨不知疲倦的计算机,它产生的计算力可以为阿里巴巴自己所用,也可以对外提供服务。实际上,阿里巴巴当年那么努力地做出阿里云,首先是要满足自己计算的需要。(参考 《阿里云的这群疯子》 )   然而,算法的提升,却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为此,认知智能团队招揽了很多国际上顶尖的算法大牛。他们做了很多尝试。   举个例子: 如果你看到某个商品出现在屏幕里,可能就会快速划过,这时,你的快速划动的动作就应该被算法认为是你对这个商品不感兴趣的因素。 某些商品你虽然停留的时间长,但却仅仅是停留,没有查看的动作,也不意味着你对这个商品感兴趣。   算法越好,可以考虑的情况就越精细,得出的结论就越贴近真实世界。   最近几年,认知智能团队在顶级会议上发表了很多论文,都是在踩坑的过程中得到的干货结论。而人们也会发现,淘宝的推荐虽然仍然在很多方面有提高的空间,却在缓慢而坚定地进步。(参考 《阿里巴巴,终于有了预测未来的能力》 )   “认知智能”就像一个红娘,不仅要懂姑娘,还要懂小伙儿。这个姑娘代表“消费者”,小伙儿就代表“商品”。   刚才说的都是对消费者的理解,现在说说对商品的理解。   对商品的理解,难度主要集中在商品的图片上。理解图片包括两方面: 第一,图片里面有啥; 第二,图片美不美。   一个商品具有“事实分类”和“情感分类”两个属性。   所以,这群技术宅需要专门开发一套算法,计算出什么类型的人喜欢什么类型的图片。如果是喜欢简约的商务人士,就给他推图片风格简约的皮包;如果是波西米亚风的少女,那就给他推看一眼能晕车的花纹裙子。   如今,你打开淘宝,在首页下拉、付款成功页面、还有商品详情页里,都有推荐商品的板块,它们都是最初那个“猜你喜欢”的衍生版。   这些年,淘宝推荐功能使用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吐槽也随之而来。   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人们总能感觉出来淘宝在根据自己的行为做推荐。推荐就是这样,一旦被人察觉出来你在推荐,你的推荐再好都不香了。。。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技术带来的问题,要用技术解决。   于是,从 2019 年开始, 三桐和团队开始攻坚“认知智能”的进阶版,那就是想办法让推荐来到人身边的时候,感觉轻柔、丝滑、无感,却又贴心。   三桐和团队   在双 11 的合影   (六)打雷要下雨,天冷穿棉袄   讲真,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了解别人不一定非要获得这个人的每一个细节信息,仅仅依靠常识就能成为一个相当善解人意的人。   什么是常识呢?   举个例子:1、人在热的时候需要冷的东西降温;2、冷的东西包括冷饮;3、冰淇淋属于冷饮;4、夏天的属性是热。根据以上四点推导: 人在夏天更喜欢购买冰淇淋。   这就是一个常识。   所以,不管你是谁,在炎炎夏日,有人给你端来一杯冷饮,大概率会让你开心。同理,夏天的时候在淘宝上给你推荐冷饮,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结合常识做出的推荐,人们接受起来也会更容易。   这个世界上的常识无计其数,而把无数常识联合起来,变成一套能让机器理解的东西,就叫做“认知图谱”。   认知智能团队想要死磕的,就是 “认知图谱”。   例如,手机壳是和手机相关的配件。所以当你买了手机之后,给你推荐手机壳,就不仅不会引起你的反感,反而让你觉得很贴心;孜然、辣椒面、羊肉是和烧烤相关的商品,那么当你对烧烤架感兴趣的时候,给你推荐这些食材,就变得很智慧了。   这就是一个认知图谱的示例。   当然,知识图谱所包含的内容,还远不止“下雨要打伞”、“天冷穿棉袄”这些小儿科的常识。它还能知道“流行动向”。   例如,最近 Supreme 热销,而你经常购买其他时尚潮牌,系统同样可以给你推荐它;如果你经常购买 JK,那淘宝可能就会给你推荐 Conomi。   有了认知图谱,淘宝开始渐渐摆脱“你搜过什么就给你推什么”的“幼稚园”阶段,进入了更多地给你推荐适合商品的高级阶段。   从学术角度看,最近两年在知识图谱领域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测试集,叫做“火锅问答”(HotpotQA),是由三名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聚餐吃火锅的时候想出的创意。   火锅问答里收录了各种需要知识图谱推理才能得出正确答案的问题,而全世界的知识图谱系统都会以挑战火锅问答的成绩作为实力的证明。   阿里认知图谱团队的算法,最近几年都稳稳排在火锅问答成绩榜的世界第一,实力确实不一般。   三桐告诉我,从后台数据看,2020 年使用淘宝推荐的用户正在爆炸式地增加,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并没有使用推荐的习惯。不过他也不着急,他觉得只要技术进步,一定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可以发现并且信任这个“导购”。   三桐团队的推荐系统是一个“隐形导购”,然而在淘宝上,还有另一个“实体导购”,那就是人人都很熟悉的,在旺旺上一口一个“亲~”的客服小姐姐。   你可能会问,客服小姐姐和人工智能有啥关系?   关系杠杠的。其实就在此刻,你在淘宝上咨询商品,有很多回答都是人工智能做出的。   (七)“机器人小姐姐”   人工智能客服和人类客服哪个更好?   大多数人的答案毋庸置疑:肯定是人类客服好!谁愿意和机器人对话呀??   这话没错,但是在 2014 年,淘宝并不是要在“人类”和“人工智能”之间二选一,而是要在“没人”和“人工智能”之间二选一。   空无,是如今淘宝智能客服团队的负责人。他可是历史的亲历者。   空无,被尊为“阿里巴巴的韩庚” 2014 年的时候,淘宝客服的压力山大。用户打进来的热线电话根本接不起来,有的买卖纠纷投诉,一排就排到三个月以后处理。短时间招不来成千上万的客服人员,即使能招来,也养不起。。。   空无回忆。   那个时候,空无是 CCO 事业部的技术负责人。CCO,就是当时淘宝为了提高用户满意度而设立的部门,全称叫做“阿里巴巴客户体验事业部”。   客服连电话都接不起来,还谈啥客户体验嘞。。。   空无临危受命,准备搞一套人工智能的客服机器人。辅助淘宝的人类客服对付海潮一样涌来的用户咨询。   这里有两个行业小知识,需要科普一下。 1、当时的客服形态是:在对话界面先给你展示一些常见问题,你点选问题,就弹出解答。实在解答不了,你会在角落里发现“人工服务”按钮。淘宝也是这么做的。 2、无论在哪个行业,大部分的用户咨询其实都是比较“低阶”的。例如在淘宝上,用户询问客服最多的就是:“怎么退货?”“怎么申请售后?”这类基本操作。   好,问题来了。   很多用户即使是询问简单问题也会选择人工客服,而人类客服回答一个简单问题,也要耗费相当的精力和时间。这样一来,真正复杂高阶的问题就被挤到后面,忙不过来了。   这就好像考试的时候虽然选择题很简单,但是数量太多了,导致没有时间做大题。。。。   所以,空无想做的客服机器人理念是酱的:   用户把问题用“人话”的形式表达出来,人工智能理解这句话之后,就去知识库里搜索,如果它能回答就直接回答,如果不能回答再让人工服务接过去不迟。   你还记得不,“有多少人工就有多少智能”。要做这件事,首先得拉来很多懂人工智能算法的大牛。   空无那些年的小心思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其实我加入 CCO 以后,就开始在内部马不停蹄地笼络算法大牛。那时候做算法的人很没地位的,各个团队都不需要他们,很郁闷。别人还看不到算法的重要性,我正好捡漏!到了要做客服机器人的时候,我已经有三个算法团队了。   空无笑着说。   2015 年,第一版客服机器人诞生了,这就是现在很多人都知道的“阿里小蜜”。   可是就在阿里小蜜准备上线服役的时候,一场“真理标准大讨论”猝不及防地在淘宝内部爆发了。   很多同事组成了“反方”,他们的观点是:人工智能客服还很傻,一旦放出去,用户很容易觉得淘宝在用这个机器人“阻挡”用户接触人工客服,这会对淘宝的口碑造成很大的影响。   可是空无他们的“正方”观点是:如果不尝试,怎么知道用户喜不喜欢呢?况且人工智能需要在不断的训练中才能成长,如果迟迟不放阿里小蜜出去锻炼,就会一直智障下去。。。眼看每天人工客服积压的投诉越来越多,事不宜迟啊!   最终,空无他们拼死争取到了一块“试验田”:淘宝的新注册用户(大概占总用户的 10%)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客服入口。   讲真,这一版的阿里小蜜确实不太聪明的亚子,从后台来看,对于用户问题的解决率只有 30-40%。大部分最后还得转人工。   这也不怪团队不努力,因为涉及到自然语言理解的人工智能确实处在技术的早期,真的非常非常难。但是这样的结果,让“反方”同学占了优势,大家一致投票,人工智能客服还没到火候,再等等也不迟。   空无他们别提多郁闷了。   可是几个月后,大洋彼岸的一个重磅新闻,却扭转了“舆论局势”。   2016 年春天,积攒了一年的阿法狗火力全开,横扫李世石和柯洁,瞬间甩掉了人工智能头上“智障”的帽子。虽然阿法狗下围棋和阿里巴巴智能客服没啥关系,可这件事儿却影响了所有人的心智。   “大家开始相信,原来人工智能的春天已经这么近了。”空无说。   这件事之后,“反方”的阻力明显变弱了。从 2016 年春天开始,所有人投票同意:阿里小蜜全量铺开,所有淘宝的用户都可以用到这个智能客服机器人了。   要知道, 人工智能的智能程度,和训练它用到的数据量直接相关。   面对数以亿计的巨大用户群,阿里小蜜迅速获得了海潮一样的汹涌数据,进化的速度陡然加快,问题解决率攀升到 60%。   酒香不怕巷子深。很多在淘宝天猫上的商家也开始注意到了这个可堪大用的机器人。他们纷纷辗转找到空无,询问这机器人能不能借他们用用。眼看要到双 11,他们店铺自己的客服也不够用了。   空无当然很开心,可是这时,反对派的担忧又来了。。。   (八)小蜜“出圈儿”   淘宝自己用机器人客服,毕竟只代表淘宝。可是平台上的商家如果用了机器人客服,一旦出问题,那可是会影响销量的。商家损失真金白银,肯定会骂淘宝,用户购物体验糟糕,也肯定会骂淘宝。   两头挨骂,谁能担得起这个责任呢?   人工智能征程上的“怪兽”,此刻威力尽显。究竟是给商家上机器人客服是“善”,还是不给商家上机器人客服是“善”?这个抉择,是技术人不能承受之重。   最终,正反两方“打”成了一致,决定先选择 9 个比较大的商家,一起来共建人工智能客服。大家把好处和风险都摊开了。如果商家信任阿里巴巴,并且愿意承担风险,那我们就一起干!就这样,阿里小蜜的商家版——店小蜜——第一次亮相了。   当时同意合作的 9 个商家包括耐克、小米、荣耀等等。你可以看到这些品牌不仅很大,而且他们的文化都是相当重视用户口碑和体验的。   他们爱惜羽毛到了“变态”的地步: 在双 11 之前,每一家都对店小蜜提了一长串要求,其中包括店小蜜回复用户的语气,转人工服务的方式,甚至规定了不同时段分流到店小蜜和人工客服的用户比例,尽量多地让人类客服来接触服务用户,实在忙不过来了店小蜜再顶上。   所有人,都紧张地度过了这次双 11。然而,这 9 家店铺店小蜜的表现可以用“惊艳”来形容。   小米在上一年双 11 用到了 700 名人类客服,今年本来预计会用到 1000 人以上,但是店小蜜的加入,只配合了 500 个人类客服就平稳地度过了双 11,节省了一半的人力。   当然仅仅节省人力不是目的。根据这些商家回忆,在没有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店铺从销量到用户满意度居然都提高了,这一把确确实实“赌对了”。   经此一役,阿里内部怀疑阿里小蜜和店小蜜的声音迅速减少,人工智能终于用时间和努力,证明了自己体内所蕴含的巨大能量——机器人客服绝不仅仅是一个工具,而是一个大时代的序曲。   找到一张空无和小蜜的合影   从 2016 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店铺开始使用店小蜜,而店小蜜的回答解决率也超过了 90%。作为普通买家,估计你也会有感觉,这几年你在淘宝上咨询商品,人工智能的回复越来越多。虽然有时还不尽如人意,但是解决你的基本问题还是没问题的。   在短短的两年间,被空无“笼络”的算法工程师人生经历了过山车——被各个部门“爱答不理”到“高攀不起”。有了这一手好牌,大家终于可以元气满满地精进人工智能的技术了。   阿里小蜜在这几年又攻克了很多技术难关,空无给我举了几个例子:   1、多轮互动   用户会按照日常对话的方式和机器人对话。而在日常人类对话里,多轮互动是很稀松平常的。   例如: 用户:我要开发票。 客服:你要开哪一个商品的发票? 用户:小米手机。   这时,人脑很轻松就能把前后的信息拼起来,明白用户是要开“小米手机”的“发票”。   可是对于人类来说简单的事情,人工智能就很难做到。这时,技术宅们就要为人工智能专门创建一个“多轮对话”的引擎。简单来说就是把常用的多轮对话都列举出来,让机器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就可以应对自如。   列举多轮对话的场景,是个相当繁琐而且具有专业属性的工作,仅仅靠空无的技术团队是不够的,还需要客服团队根据经验来列举、调整。   为此,空无他们专门做了一套可视化系统,让普通的客服或者运营同学就可以通过拖拽的方式调整多轮对话,很多人一起贡献智慧,机器人聪明的脚步就越来越快了。   2、知识图谱   知识图谱和我们之前说的认知智能里的“认知图谱”有点像,你可以理解为它就是人类的常识。   举两个例子: 如果一个人对客服说:我忘记了。根据知识图谱里记载,“被忘记”的很可能是“密码”。所以阿里小蜜此时就可以根据“知识图谱”追问一句:你是不是忘记了密码? 如果一个人对客服说:不想要了。那么根据知识图谱,“不想要了”的东西很可能是“商品”,阿里小蜜就可以追问:是不是要退货?   3、语音对话   从 2018 年开始,阿里小蜜长能耐了。以前都是通过文字和用户交流,现在它可以“接电话”了。   其实接电话的本质就是把用户的语音变成文字,人工智能客服再把回答从文字变成语音说出来就行了。但是,真的做起来, 空无发现现实情况比这个要难得多得多。 首先,把语音翻译成文字会涉及到语音识别的准确性;把文字发成语音考验断句和发音的流畅性。这就要求在 ASR(自动语音识别)和 TTS(语音转文字)方面不断改进技术。 其次,用户在语音聊天时的状态更自然,思路更飘忽。有可能上一秒在说售后服务的事儿,下一秒就去说支付的事儿。这个时候就要求系统时刻感知用户的思路有没有切换。 再次,在语音对话的时候,用户一旦发现机器人说的不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就会强制打断,这就要求系统在说话的同时,也要时刻支着耳朵听用户有没有新指示,这叫做“双工”技术。   以上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要用到此时此刻人类科学的最前沿成果。   空无感叹,这么多年,做了这么多事儿,其实就是为了一点: 绝不想让人工智能客服成为挡住用户寻找人类客服的墙,而是应该成为辅助人类客服帮用户解决问题的帮手。   他面前的那个怪兽,仍然会时不时杀出来,阻挡去路。   2017 年的“双 11”的一个小插曲,让空无想了很多。   那年 11 月 10 日晚上 23:50,距离双 11 流量洪峰到来只有 10 分钟,客服团队的一位同学突然做了一个操作,本意是想让接下来的阿里小蜜和店小蜜发挥得更好。好巧不巧,这个操作却恰好触发了系统的一个隐秘 Bug,小蜜瞬间瘫痪。   所有的人脑子瞬间一片空白,赶快去抢修。   可是要把系统恢复好,却需要将近二十分钟。这意味着就在双 11 零点到来之后的十分钟,小蜜是不可用的。   果然,零点到来,无数店铺都发现了:小蜜没有正常工作。瞬间,质疑和吐槽雪片一样袭来。空无他们没有办法,只好一边全力修复,一边安抚店铺掌柜。直到 00:10 系统恢复运作,吐槽才顺次平息。   那以后,小蜜团队痛定思痛,把本来就很强的测试系统又再次加强,全力保证这种问题不会再出现。到 2018 年双 11,小蜜已经承接了淘宝天猫平台 98% 的在线服务需求。   很长时间,空无都在被一种情绪所笼罩: 我们的小蜜再也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机器人,它背后是几十万商家的真金白银、身家性命,这是沉重的责任。   空无说。   (九)淘宝的“打怪升级”   时间终于跋涉到了 2020 年。   淘宝已经像一个机甲战士,浑身转载了诸多打磨铮亮的人工智能武器。虽然伤痕累累,却目光炯炯。   马云正式宣布退休,从人们视野中淡去,他的“跪地托付”也留在了历史的书页里,恐怕这些技术人不会每时每刻都记起。但那个画面却像一幕戏剧的开端。   逍遥子张勇接过阿里巴巴的帅印,继续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大幕拉开,淘宝像一艘船,被技术人的梦想和一次次的抉择推向未知的远方。   张勇   后来,骆卫华的翻译团队搞出了新的事情,他们能够把商品图片中的文字“抠出来”,翻译好再原封不动地“PS”回去,让一幅带有中文或英文的图片,可以变成俄罗斯语、西班牙语、土耳其语的图片。这样一来,整个商品页面的翻译变得浑然一体。   这是一个把中文图片变成英文图片的例子。   “我们的希望就是外国用户完全沉浸其中,不要意识到他们看的是一个翻译页面。”骆卫华说。   他们也帮助阿里云团队把阿里云的各种产品介绍都翻译成全世界各国的语言,让代表中国的云计算可以更方便地漂洋过海。   他们还试着对淘宝的购买评价做“情感分析”,从成千上万条评价中找到夸奖和吐槽最典型的几条,作为推荐评价呈现给用户,希望能缩短人们在翻阅评论上浪费的时间。   三桐和他所在的搜索推荐团队仍然在他们“资深导购”的路上探索,最近几年,他们倾注了大量的力量在前沿的“图计算”领域,通过精细分析数据之间的关联来优化推荐,试着给顾客更多的惊喜。   而空无的智能客服团队最近正在尝试让小蜜做“阅读理解”,给它一篇商品介绍的文章,它就可以自动从中挑出关键信息,组成回答。有了这项技术加持,店铺的工作人员不用花很长时间调试机器人,它就可以 自己学习商品特性,回答顾客的问题。   而这些技术,也在渐渐从服务淘宝用户的工具变成服务社会的生产力。   骆卫华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2020 年,新冠肺炎来了。中国的治疗实践非常成功,尤其是浙大一院,在凶狠的疫情浪潮里,没有一例死亡病例。   于是,当时马云公益基金、浙大一院和世界卫生组织 WHO 合作,第一时间把医生的救治经验总结成了一套医疗手册对外发布了出去。但是,很快 WHO 就接到了一些反馈:很多非英语国家的一线医生没办法那么准确地阅读英语资料,但医疗手册又非常专业,决不能出现丝毫理解偏差。这些国家的卫生机构希望 WHO 能给出一个多语言版本的医疗手册。   这个任务,猝不及防地落在了骆卫华的机器翻译团队头上。   当然,这么严肃的事情,肯定不敢完全依赖机器翻译。但是他们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结合已有的医疗词库,把医疗手册先用机器粗略翻译,然后再召集各个语言的志愿者在这个“粗加工版本”上进行精确订正。   这样做有一个巨大的好处:对于专业词汇的口径已经被统一,人类志愿者不需要在专业词汇上有纷争,这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召集志愿者的英雄帖火速刊登在 WHO 网站上,来自俄罗斯、印尼、伊朗、意大利、日本、韩国的志愿者纷纷回复,愿意为祖国效力。   这是俄文版医疗手册的截图   就这样,原本最短也需要 10 天才能完成的繁重翻译工作,在人工智能和人的协作下,各个语种分别用了3-5 天就全部完成了翻译。世卫组织赶快下发了这些医疗手册。   没人能够估计,如果这些医疗手册晚下发一周,将会有多少处在生死边缘的生命会等不到黎明,滑向深渊。   由于疫情,中国的出口贸易也受到了冲击,关注社会时事和国家命运的人们,都着实捏了一把汗。   然而在中国内部,直播带货方兴未艾,网购的数额大幅增加。阿里巴巴决定把直播带货这件事儿,推向全世界。   骆卫华和团队们做了一件有趣的事情,给直播的主播画面下方,配上了各个语种的实时翻译字幕。现在你登录速卖通(国际版的淘宝),就可以看到一幅奇景:很多主播用中文带货,可下面围观的都是操着各种语言的老外。。。   技术就是技术,这柄长剑并无善恶。   但是,使用技术的淘宝技术人却在漫长的日子里如履薄冰。当我站在他们身边,映入我双眼的是:他们在做“沉重且真实”的事情,尽力让技术加深人和人之间的理解,让技术带给人希望。让技术成为一朵烟花,在夜空里散尽人间的温柔。   如果让我来评价“淘宝打怪升级”的历程,我也许会摘抄 《基业长青》的作者吉姆·柯林斯所说的一段话: 没有单一的决定性行动,没有宏大的计划,没有一招致胜的创新,没有单独的幸运突破,也没有什么奇迹时刻。相反,这个过程就像持续地推动一个巨大而沉重的飞轮,让它一圈接着一圈旋转,不断增加动能,直至达到突破点,甚至超越。   他们也许做对了很多,也做错了很多。然而漫长的路上,谁又真的能预知下一个怪兽何时到来?谁又能真的拥有一本《驯龙秘籍》,像开挂一样斩妖除魔?   除了向前,我们别无选择。   再自我介绍一下吧。我叫史中,是一个倾心故事的科技记者。我的日常是和各路大神聊天。如果想和我做朋友,可以搜索微信:shizhongmax   如果想转载这篇文章,请加微信:woshimantoujie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6 23:55:00
  杨净金磊发自凹非寺   量子位报道公众号 QbitAI   投资超千亿、运行三年的芯片项目,被官方披露陷入「烂尾」危机。   连价值 5.8 亿元,大陆唯一一台 7nm 光刻机都被拿来作抵押。   在国产芯片备受关注的当下,这样的消息迅速成为半导体领域最大新闻。   一个名叫武汉弘芯半导体的明星项目,被置于聚光灯下。   事情最初是起于武汉东西湖区政府在 7 月 30 日发布的《上半年东西湖区投资建设领域经济运行分析》官方文件,其中预警指出: 武汉弘芯半导体项目存在较大资金缺口,随时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 项目基本停滞,剩余千亿资金今年难申报。   不过,这份报告全文,现在已经难以同步。   这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文件中提及的停摆项目,跟武汉弘芯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HSMC)息息相关。   在这次暴雷之前,「先进技术」、「大牛加持」、「高额、重点投资」成为了它的三大标签。   首先说「先进技术」。   其官网信息显示,武汉弘芯成立于 2017 年 11 月,总部位于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主攻逻辑芯片、系统集成。   公司简介中称,其拥有 14 纳米及 7 纳米以下节点,FinFET(鳍式场效应晶体管)先进逻辑工艺与晶圆级先进封装技术经验。   同时,也在其官网上公布了上述工艺的详细时程,例如在 14 纳米自主技术研发上: 去年 3 月,就已启动技术研发计划,目前为第一阶段的厂房建置时期。主要建筑结构现已完工。 无尘室工程预计 10 月完成,设备机台正加紧进行采购发包作业中,预计 2019 年 11 月开始移入作业。 同时期也将启动光罩制作及技术开发与量产调校工作,拟在 2020 年下半年开始首次测试片流片及首次 SRAM 母盘功能测试工作。   7 纳米自主技术研发项目方面: 2020 年开始进行 7 纳米的自主技术研发。 目标在 2021 年第三季开始首次测试片流片及首次 SRAM 母盘功能测试。   其次是「大牛加持」。   天眼查提供的工商资料信息显示,武汉弘芯股东为 2 名自然人——李雪艳、莫森。   其中,李雪艳担任武汉弘芯董事长,莫森担任董事。   但被强调的「大牛」,并非上述两位。   而是另一位半导体领域声名在外的大牛:   蒋尚义。   没错,就是台积电那位功勋重臣蒋尚义,外界有过“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最重视的研发干将”的评价。   蒋尚义 1946 年出生,现年 74 岁,先后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博士毕业后先在德州仪器,后来到了惠普实验室,一直在芯片半导体领域。   1997 年,51 岁的蒋尚义从美国惠普回到台积电,当时台积电在商业上很成功,但是在技术上落后国际2~3 代,用蒋尚义的话来说,就是“跟今天中国大陆半导体业的情况差不多”。   在他的领导下,台积电先后攻克 130nm 低介电材料、28nm 栅极制程等多项技术,成功反超对手,成为国际半导体的“技术领导者”。   半导体行业 40 年的工作,让蒋尚义积累了材料、激光、电子等多方面的技术经验。   被媒体称为中国台湾半导体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中国半导体领域的重将。   所以蒋尚义宣布在 2019 年——73 岁已退休的身份就任武汉弘芯 CEO。   一时也成为轰动两岸的大新闻。   其后,蒋尚义的带动效应也开始展现,一大批半导体专家汇集武汉弘芯。   虽然声称不主动带走旧部,但据《日经亚洲评论》报道称,自去年以来,武汉弘芯从台积电聘请了 50 多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其价码相当于在台积电年薪及红利的 2 至 2.5 倍。   如此高薪挖人,实在也是志在高远。   后来的采访中,蒋尚义也展现出暮年壮心,他希望在武汉弘芯,重建新的秩序。   他认为,这些年集成电路不断创新,发展至今摩尔定律已经接近其物理极限,未来改变方向在于整个系统中的瓶颈:封装与电路板。   而武汉弘芯志在裸机芯片及系统集成——希望做系统代工,重新来规划系统。   最后,是「高额、重点投资」。   武汉弘芯在其官方网站中还披露,其总投资额约为 200 亿美元 ,主要投资项目为: 预计建成 14 纳米逻辑工艺生产线,总产能达每月 30,000 片。 预计建成 7 纳米以下逻辑工艺生产线,总产能达每月 30,000 片。 预计建成晶圆级先进封装生产线。   在《武汉市 2020 年市级重大在建项目计划》中,武汉弘芯半导体制造项目也位列第一,总投资额显示为 1280 亿元。   不仅如此,武汉弘芯也是 2018 年武汉单个最大投资项目。。   但正是这样一个星光熠熠、前途璀璨的项目,为啥忽然就急转直下了?    危机:主要承包商陷欠税风波,二期项目仍未完工   先简单了解下弘芯项目构成。   主要分两期建成,一期项目总投资额为 520 亿元,二期投资额为 760 亿元,两期共计 1280 亿元。妥妥的千亿芯片项目。   但实际落地中,问题开始变得复杂。   在官方主动披露的文件中,表明了停摆原因——目前全文难觅,但从财新报道中可窥见一斑: 项目一期工程于 2018 年初开工,目前主要生产厂房、研发大楼等总建筑面积达 39 万平方米的一期工程均已封顶或完成。 二期项目则是在 2018 年 9 月开始动工,但始终没有完成土地调规和出让。因项目缺少土地、环评等支撑材料,无法上报国家发改委窗口指导,导致国家半导体大基金、其他股权基金无法导入。   这背后就必须要提到这一项目的主要承包商——「武汉火炬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去年 11 月,一些媒体就曾披露,「7500 万土地被查封,武汉弘芯二期项目受阻」。   而查封原因正是火炬建设公司拖欠 4100 万工程款。   不过随后,武汉弘芯发表公开声明,并无拖期工程进度款行为。   而且这家公司拖欠款项,并不是一件新鲜事。   据企查查显示,火炬建设公司光 7 月份就有 5 条欠税公告,其中企业所得税欠税余额就有 1594 万之多,增值税就有 891 万。   就在昨日,还新增了一条高风险信息——成为被执行人,立案原因尚不明确。   看起来承包商拖欠款项,成为了最直接原因。   而其他方面,弘芯项目的进展似乎还可以。   还是在《上半年东西湖区投资建设领域经济运行分析》中,表示: 产线规模大幅缩水:一期生产线 300 余台套设备均在有序订购,陆续进厂,但原计划购置设备 3560 台套。 国内(大陆)唯一能生产 7 纳米芯片的核心设备 ASML 高端光刻机已入厂。   还需要注意的是,武汉弘芯目前已有未付清设备的尾款。   不过,武汉弘芯最新声明中说,上述状况「是受到疫情影响」,目前「企业经营、项目建设均回复和保持正常」。    影响:拿大陆唯一 7nm 光刻机抵押   然而,资金的问题,已经没法儿掩盖了。   据天眼查显示,今年 1 月,武汉弘芯向湖北省武汉市西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了一项动产抵押,数额不小,有 5.8 亿之多。   不过,武汉弘芯也提供了缓解资金缺口的方法:   抵押一台 ASML 扫描式光刻机。   在这两年的芯片科普中,大家对于光刻机已经不再陌生,作为芯片生产最重要的工具,光刻机直接决定了造芯生产的起点。   或者也可以说,是弘芯这个项目的重要生产工具。   去年 12 月,武汉弘芯还曾高调举行「ASML 光刻机设备进场仪式」。   没想到,现在无奈作为抵押贷款,以缓解资金之忧。   「全新,尚未启用。」   这台机器就是那台高调宣传的大陆唯一 7nm 光刻机。   官方 ASML 官网资料显示,该型号的光刻机可以为用户提供 10nm 以下节点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   另外,抵押还不只光刻机。   其股东「武汉临空港开发区工业发展投资集团」则有 4 个动产抵押文书,价值约 20 多亿设备,主要是剥离切割、包装、加工设备、以及变压器等电气设备,厂房的结构钢、门窗等。   除了这一方法,还有直接搬设备的路子。   据集微网报道,中国台湾厂商帆宣系统科技日前因未收到尾款,而将卖给武汉弘芯的特种气体设备也从厂区撤走。   在人事方面,弘芯要求部分收到 offer 的候选员工延迟入职。   而正式员工方面,因为设备屈指可数,无法进行生产线实操,日常工作只是读读论文,做一下 PPT。   嗯?做一下 PPT?   参考链接:    http://www.caixin.com/2020-08-24/101596363.html    http://www.hsmc.com/nav/28.html    http://www.hsmc.com/news/15.html    https://www.sohu.com/a/414557381_166680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6 21:56:01
  文/鸿键、丁直仁   来源/资本侦探(ID:deep_insights)   随着七夕这天,蚂蚁集团正式向上交所和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市场上众多的猜测和想象终于揭开神秘面纱。   造富机器、超级独角兽……在数百页的招股书中,蚂蚁对外展示了自己的家底。从各项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来看,蚂蚁完全担得起外界对“巨头”的期待,其赚钱能力令人咋舌。   营收层面,蚂蚁 2020 年上半年实现收入 725 亿元(若无说明,单位均为人民币),同比增长 38%,相当于一天进账 4 亿元。   盈利能力方面,蚂蚁上半年毛利率高达 58.6%,可供对比的是如业务线上化率极高的腾讯,毛利率也只有 50% 左右。即便算上各种费用和开支,在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蚂蚁上半年的净利润也达到 239 亿元,净利率高达 33%。   招股书显示,蚂蚁集团拟在A股和H股发行的新股数量合计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 10%,发行后总股本不低于 300.39 亿股,在A股发行可引入绿鞋机制,超额配售权最高不超过 15%。   光鲜的数据以及即将到来的造富神话成为最吸引市场注意的话题,但与绚丽的财务数据一样值得注意的是,在招股书中,蚂蚁也第一次系统的对外披露了自身发展存在的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   这是蚂蚁的B面,也是决定蚂蚁未来发展之路的关键。    巨兽航行的暗礁   蚂蚁看上去风光无限,但水面之下,巨兽也有需要不断克服的烦恼。   在长达 54 页的风险提示中,蚂蚁详细列举了发展可能面临的挑战。概括来看,蚂蚁的风险来自以下几个大类:   以疫情影响、国际关系为代表的宏观形势;   和微贷、本地生活等业务前景相关的行业发展趋势;   与银行、保险等行业政策相关的监管;   由复杂股权关系带来的潜在利益冲突的关联公司关系。   而隐藏在这些类目下的风险,是蚂蚁发展过程中必须时刻提防的暗礁。   监管始终是悬在蚂蚁集团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今年的大背景下,这个变量显得尤为重要。   虽然蚂蚁方面强调集团的“科技”含量,但其业务实际上仍与金融紧密相关,比如蚂蚁的联营公司网商银行需要适应银行业的政策、蚂蚁的创新保险产品也存在潜在的监管和业务风险。监管政策的任何变化,对于蚂蚁而言都可能意味着巨大的影响。   以最近监管层改变非持牌金融机构可收取的民间借贷利率为例。今年 8 月,最高人民法院宣布降低民间借贷利率上限,以每月 20 日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 4 倍为标准确定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即以 7 月 20 日发布的一年期 LPR3.85% 的 4 倍计算,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为 15.4%,较过去的 24% 和 36% 大幅下降。   这一政策的出台对于大量非银中介机构影响巨大,而当前监管层对持牌小额贷款公司是否属于持牌金融机构的认定并不一致。   对此,蚂蚁在招股书中提示了相关风险:如果蚂蚁的持牌小额贷款子公司需要遵守新的规定,那么蚂蚁的业务、财务状况和业绩都将遭到重大不利影响。   蚂蚁解决以上问题的一大举措是淡化自身的金融标签。   上市前几个月,将公司名称由“蚂蚁金服”更改为“蚂蚁科技集团”——能够看出公司希望在 IPO 过程中尽量摘掉“金融公司”的帽子,以“数字科技公司”的身份拥抱资本市场。但从招股书披露的数字来看,蚂蚁集团的核心业务仍然是围绕在数字支付以及互联网金融方面。   招股书显示,蚂蚁集团在 2017、2018、2019 以及 2020 年上半年收入分别为 654.0、857.2、1206.2 以及 725.3 亿元人民币,其中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以及数字金融科技平台合计贡献收入均超过总收入的 99%。   而自 2018 年开始,公司的数字金融科技平台业务占比已经反超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收入的比例,成为蚂蚁集团最大的收入来源。   根据招股书披露,公司数字金融科技平台收入,主要是蚂蚁集团对与其合作的金融机构小微贷款、理财产品以及保险产品所收取的技术服务费。所谓技术服务费用,主要是支付宝通过其巨大的流量入口,为金融机构促成消费贷或小微经营贷、分销理财产品以及销售保险产品所获取的佣金收入。   简单理解,如果说传统的互金公司受到规模限制,其核心业务是帮助金融机构提升消费贷销售从而获取佣金,那蚂蚁集团的数字金融科技平台业务,就是一个金融产品超市,里面包含了更多种类的金融产品,如消费贷、基金、保险等。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收入,则是人们所熟知的支付宝整个支付体系。   从收入增速趋势来看,蚂蚁集团在 2018、2019 及 2020 上半年均保持了高速的增长,同比增速分别达到 31.1%、40.7% 以及 38%。但从分业务线的增速看,则出现了一个较为明显的趋势,那就是公司目前的增长引擎主要来源于互联网金融业务,而支付宝传统的支付及商家服务收入则出现了明显的增速放缓趋势。   在报告期内 2018、2019 及 2020 上半年,蚂蚁集团支付及商家服务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 23.6%、17% 以及 13.1%,呈现快速下降趋势。而公司的数字金融科技业务 2018、2019 及 2020 年上半年则均呈现快速增长,同比涨幅分别高达 40.1%、66.9% 以及 56.9%。   为了拓展发展空间,今年 3 月,支付宝宣布升级为数字生活开放平台,这是支付宝 15 年来最大的一次改版。此次改版后,本地生活成为了支付宝新的发展重心,但是对于蚂蚁而言,这是一场充满了未知的冒险。   发力本地生活的背后,蚂蚁肩负着深化阿里巴巴交叉策略的重任,即协同饿了么口碑等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业务,对内挖掘存量,对外抵御美团等对手的入侵,而支付宝能否成功转型,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战事的走向,也关系到自身的发展空间。   在招股书中,蚂蚁对支付宝拓展商家服务和数字生活服务给出了这样的预测——“我们无法保证能够成功变现我们的商家服务和数字生活服务,并实现预期业绩表现,或根本无法变现。”其中蕴藏的风险不言而喻。   新发展方向前景尚不明朗的同时,蚂蚁赖以增长的业务已面临增速放缓的困境。   推动数字金融科技平台业务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是微贷科技,该项业务在上半年实现营收 286 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从 2017 年的不到 25% 提升至如今的接近 40%,但其不确定性来自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依赖,消费信贷和小微经营者信贷余额的影响,以及资金成本、现行利率、整体流动性等蚂蚁无法控制的因素。   在招股书中蚂蚁提示,微贷科技今年上半年开始增速下降,且无法保证能够继续高速增长。   除了重点业务,招股书披露,包括区块链在内的新业务营收占比尚不足1%。对新技术、新业务的持续投入是蚂蚁科技能够不断取得增长的动力之一,但投入可能对短时间的内盈利能力产生消极影响,这一点已经有例可循。   此前,看似坚不可摧的支付宝,因为微信红包的创新性产品和运营方式,一夜之间遭遇动摇基本盘的“珍珠港偷袭”。随后,为了稳固支付领域的竞争优势,蚂蚁不得不投入巨额资金收复失地。2018 年,蚂蚁为了提升用户和商家的参与度,大幅加码推广和广告,当年全年的销售费用为 473 亿元,占到年收入的 55.2%,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其 2018 年的利润表现。   在技术和产品持续更新迭代的新经济领域,类似挑战永远都会存在。   今年以来陆续出现的新变量也在为蚂蚁集团增添压力。   首先,疫情的影响无法回避。在招股书中,蚂蚁提示:由于疫情在全球范围爆发,各地的企业经营、供应链和人力供给方面都会对蚂蚁的业务产生不利影响。尤为重要的是,由于国际旅游量大幅减少,中国的支付宝用户减少了旅游支出和海外消费,这对蚂蚁的跨境数字支付服务能力显然形成了打击。   跨境业务承压的同时,海外市场监管方的态度也有所转变,中国互联网产品在印度、美国都遭遇了危机,很难保证战火不会危及支付宝。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招股书还提示,由于马云控制了蚂蚁 50.52% 的股份,其又同时是阿里巴巴的主要股东和董事之一,加上各公司间关联交易的复杂性,其中潜在的利益冲突可能也会对蚂蚁的业务的前景产生不利影响。   整体来看,蚂蚁的财务表现毫无疑问是亮眼的,但其对内需要承受的增长压力,对外要面对的监管层和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也不可忽视。   聚光灯之外,蚂蚁的前路并不全是坦途,但好的一面是,对于即将登上“中国互联网第三”座位的蚂蚁来说,基本盘向好的态势未发生根本变化。   在过去 16 年的发展中,正是因为把握了正确的航向,蚂蚁才得以从“蚂蚁”长成为“巨象”。    蚂蚁的航道   自诞生以来,蚂蚁的主航道一直锚定在金融领域。   信任被蚂蚁认为是自身最重要的资产,回顾蚂蚁的发展历程,对这个看似虚幻的表述便能有更直观的理解。   2003 年,淘宝网成立,当时的 C2C 交易还没有现在这么顺利,由于担心汇款过去对方是骗子,买家和卖家采用的仍是“线上下单、线下成交”的模式,但如果双方一个在北京,一个在上海,这样的交易便难以进行。   为了解决信任问题,淘宝网采用了“担保交易”的形式,即买家下单后,把钱打入一个由银行托管的第三方账户(淘宝网在银行的对公账户),淘宝网通知卖家发货。在买家收货并确认后,淘宝网再把钱打给卖家。   由于早期交易量小,淘宝网的担保交易只由三个财务人员记账、结算完成,这就是支付宝的雏形。   很快,以马云为首的阿里巴巴高层发觉到了支付宝的潜在价值,认为其应该成为所有电商业务的基础服务,而非仅仅是淘宝网的应用工具。2004 年 12 月,支付宝从淘宝网分拆,支付宝网站上线,并通过浙江支付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独立运营。   在之后的几年中,支付宝通过切入网游、机票、B2C 等外部市场,以及水、电、煤等公共事业性缴费业务,逐步确立下电子支付市场的龙头地位。2009 年,支付宝 App 上线,第二年 12 月,支付宝用户数突破 5.5 亿,除淘宝和阿里巴巴外,支持使用支付宝交易服务的商家已经超过 46 万。   稳住了支付市场后,支付宝需要新的发展,其选择以支付为抓手,将业务延伸至更广阔的金融服务领域。   2010 年,蚂蚁在淘宝平台首次推出了退货运费险,成为蚂蚁布局保险业务同时也是拓展金融服务领域的开端。通过退货运费险初步试水后,2012 年 5 月,支付宝获得基金第三方支付牌照,开始对接基金公司。次年 6 月,余额宝上线。由于几乎没有购买门槛,且彼时货币基金收益可观,余额宝推出后认购火爆,其 7 日年化收益率一路走高,在 2014 年 1 月甚至达到了 6.763% 的高点。   余额宝是互联网和金融结合的新事物,当时招致了不少质疑,一度被斥为“趴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但从此后的发展来看,余额宝明显倒逼了传统金融业改革,撬动普惠金融进程,支付宝也借此吸收了用户大量闲置资金,在金融服务市场再下一城。   2014 年,花呗上线,次年,借呗上线。2018 年,互助计划“相互宝”的推出,进一步丰富了蚂蚁的保险业务线,同年,蚂蚁开始布局区块链等创新业务。至此,蚂蚁如今的主营业务架构雏形显现。   招股文件显示,蚂蚁的商业收入分为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数字金融科技服务费和创新业务三大版块,2017 年度至 2019 年度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35.81%。   蚂蚁的快速成长离不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增长。艾瑞咨询和奥维咨询数据显示:   2019 年中国的消费支出规模达到了 30 万亿元,这些趋势将持续拉动中国居民对支付、信贷、理财及保险产品需求的增长。   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在 2019 年达到 8.77 亿,预计将在 2025 年达到 11 亿。   2019 年,中国消费信贷余额规模达到 13 万亿元,中国单笔金额低于 50 万元的小微经营者信贷余额为 6 万亿元,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达到 160 万亿元,中国保险市场保费规模为 4.3 万亿元,这些数字已经显示出市场的巨大空间,而且还有持续增长的趋势。   数字背后所蕴藏的机遇,是支撑蚂蚁继续发展壮大的底层土壤。但随着蚂蚁的金融版图愈加完善,同时移动互联网红利的消退,蚂蚁也正在重新定位自身。这是 16 岁的蚂蚁成长历程中的一次重大转变。   今年 3 月,支付宝宣布升级为数字生活开放平台:新增外卖到家、果蔬商超医药等生活服务版块、外卖、美食/玩乐、酒店住宿、电影演出和市民中心五大模块被置顶。   随后,支付宝进行了系列更新,在以金融支付工具面目示人十多年后,如今的支付宝越来越不像“支付宝”了。对于此次产品重大转型,蚂蚁还在招股书中进行了专门说明。 图源蚂蚁集团招股书   革新产品的背后意图是,蚂蚁希望将其战略产品支付宝打造成为承载人们数字生活的平台,个中逻辑不难理解——金融的本质是服务社会经济的实际运转,而卷入用户更多的生活需求,必然会加大用户粘性,并创造更多的可挖掘空间。   对此,蚂蚁在招股书中的解释是:   支付宝 App 对于用户而言,不仅是数字支付手段,也是数字金融服务和数字生活服务的入口。   数字支付是消费者日常生活和数字金融的基础设施,对拓展支付宝 App 对于线上及线下用户的触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支付宝 App 为用户提供的便捷、 丰富的数字生活服务,对于提升用户活跃度和留存有重要意义。   我们的数字金融服务具有高度的创新性和吸引力,与数字支付及数字生活服务具有高度的协同效应。   数字支付、数字生活和数字金融服务三者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和良性循环,是公司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能够看出,在即将登陆公开资本市场的重要关口,蚂蚁的此次重大战略转型,实际上决定着蚂蚁接下来的发展方向。但从一直擅长的金融支付领域跨界到生活服务领域,对于蚂蚁而言难度绝对不小。   今年 3 月底,在 2019 年财报电话会上,支付宝发起的进攻号角成为许多分析师关注的焦点,对此,美团 CFO 陈少晖的回应耐人寻味:“阿里巴巴的业务重组和支付宝的改版恰恰证明了美团目标的正确性,证明了这个市场的潜力,证明了美团业务模式和价值。”同时,在金融这个主战场,无论在C端还是B端,微信支付与支付宝短兵相接的情景不会停息。   在当下时点来看,虽然支付宝的功能性已经远非“支付”所能概括,但用户点击的驱动力仍是使用各项金融服务。过去 16 年,经济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是蚂蚁向前行进的主航道,如今,在变量逐渐出现的大背景下,蚂蚁正在调整航向。而在新的航向上能否航行顺利,是决定万亿蚂蚁能否再有突破的真正胜负手。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6 21:40:00
  腾讯科技讯,8 月 25 日消息,小米集团(01810.HK)发布公告,董事会宣布首席财务官遴选委员会已遴选林世伟先生为首席财务官。林先生获委任为首席财务官兼本公司副总裁,将于 2020 年 10 月 8 日开始担任有关职务。   公告表示,林世伟之前任瑞信亚太区投资银行资本市场部董事总经理及科技、媒体与电信业务主管。此前他曾任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负责亚太区科技、媒体与电信行业的资本市场业务。    以下为公告全文:   委任首席财务官   董事会欣然宣布首席财务官遴选委员会已遴选林世伟先生(「林先生」)为首席财务官。林先生获委任为首席财务官兼本公司副总裁,将於 2020 年 10 月 8 日开始担任有关职务。   林先生,46 岁,具备逾 20 年的全方位的投资银行业务经验。他之前任瑞信亚太区投资银行资本市场部董事总经理及科技、媒体与电信业务主管。此前他曾任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负责亚太区科技、媒体与电信行业的资本市场业务。林先生于牛津大学获得其工程学硕士学位。   董事会谨此热烈欢迎林先生履新。   承董事会命   小米集团   董事长   雷军   香港,2020 年 8 月 26 日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6 20:33:00
  腾讯科技讯,8 月 26 日,小米集团发布第二季度及上半年业绩。小米第二季度收入为 535.38 亿元,同比增长 3.1%;净利润 45 亿元,同比增长 129.8%,非 GAAP 的经调整净利润为 33.73 亿元,同比下滑 7.2%。其中,智能手机第二季度销量 2830 万部,其收入为 316 亿元,同比下滑 1.2%。   随后,雷军发布微博表示,手机站稳高端,全球前四。欧洲手机市场增速第一,首次进入欧洲份额前三。西班牙市场第一,法国市场第二。    以下为雷军微博原文:   【小米集团 2020 年 Q2 财报】总收入 535 亿元,调整后净利 34 亿元,再次超出市场预期。   手机站稳高端,全球前四。欧洲手机市场增速第一,首次进入欧洲份额前三。西班牙市场第一,法国市场第二。AIoT 业务领先,智能电视出货量稳居中国第一,进入全球前五。   感谢大家支持。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6 20:25:00
  腾讯科技讯, 8 月 26 日,小米集团发布第二季度及上半年业绩。小米第二季度收入为 535.38 亿元,同比增长 3.1%;净利润 45 亿元,同比增长 129.8%,非 GAAP 的经调整净利润为 33.73 亿元,同比下滑 7.2%。   2020 年上半年,小米集团总收入为 1032.4 亿元,同比增长 7.9%,经调整净利润达到 56.74 亿元,同比下滑 0.7%。    第二季度业绩概要   小米第二季度收入为 535.38 亿元,同比增长 3.1%。   净利润 45 亿元,同比增长 129.8%,非 GAAP 的经调整净利润为 33.73 亿元,同比下滑 7.2%。   经营利润为 54.13 亿元,同比增长 131.7%。   智能手机部分的收入为 316 亿元,同比下滑 1.2%;销量为 2830 万部;ASP(平均售价)为每部人民币 1116.3 元,同比上涨 11.8%。   IoT 与生活消费产品部分收入为 153 亿元,同比增长 2.1%。   互联网服务收入为 59 亿元,同比增长 29.0%。截至 6 月,MIUI 月活跃用户增长至 3.435 亿人,同比增长 23.3%,其中中国大陆 MIUI 月活跃用户为 1.097 亿人。   境外市场收入仍达到人民币 240 亿元,同比增长 10.0%,占总收入的 44.9%。   销售及推广开支为 23 亿元,同比增长 40.4%;行政开支为 7.235 亿元,同比增长 15.6%;研发开支为 16 亿元,同比增长 25.8%。   截至 6 月 30 日,共拥有 18960 名全职雇员,其中 17519 名位于中国大陆,主要在北京总部,其余主要分布在印度及印尼。其中,研发人员合共 9270 人。薪酬开支总额为 21.718 亿元,较第一季度减少 1.7%。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6 20:16:00
  昨天育碧给出预告称,将在中国首发上线原创漫画《刺客信条:王朝》,其是由新漫画旗下“第一国漫”漫画家许先哲(代表作:《镖人》)、“漫画奖项收割机”漫画家张肖共同打造。   现在,《刺客信条:王朝》正式上线了,而且主笔许先哲还率先为大家奉上了第一章的 情节 ,让网友免费看。   《刺客信条:王朝》主笔许先哲表示,2018 年育碧通过新漫画邀请我创作一部品牌新作,当时我想都没想,就说:我一定做。因为,这是刺客信条。   按照许先的说法,刺客信条的中国背景新作代号—王朝(dynasty)。这是一部原创的中国版刺客信条,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和期望,也是我全力以赴的作品。   按照育碧方面公布的消息,《刺客信条:王朝》讲述了刺客李萼在王朝内乱之中奋力抗争、力挽狂澜,建立中国刺客兄弟会的前身——“无形者”,并最终成为一代刺客大师。   主创团队历时两年详考史实、风土、人情、武备、服饰,亲访西安取材求证,而且还邀请了“百家讲坛”主讲人、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孟宪实教授担任历史顾问,以求在漫画中还原真实的大唐风貌。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6 19:55:00
  据韩国商报报道指出,中国芯片制造公司正在积极招揽韩国三星电子和 SK 海力士的半导体工程师,以加强中国半导体供应链,加速半导体研发,应对美国制裁。   报道中提到,中国半导体厂泉芯(济南)及武汉弘芯去年以来共挖角上百名台积电资深工程师和经理,以协助发展 14nm 和 12nm 制程。不过该消息遭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澄清与事实不符。   另外,报道还引述一名韩国专家的话称,中国公司锁定了三星电子在中国西安的 NAND Flash 厂,以及 SK 海力士位于无锡的 DRAM 厂,并试图联系、挖角这两个工厂的员工。   该专家坦言,中国公司确实对韩国存储器产业的工程师,以及中国台湾无厂半导体、晶圆代工产业的工程师,非常有兴趣。   事实上,美国对华为的打压,从根本上刺激了中国自主芯片的快速发展。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国芯片自给率要在 2025 年达到 70%,而 2019 年我国芯片自给率仅为 30% 左右,也就是说要在这 6 年时间里,自给率翻一倍以上。   2019 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销售收入为 7562.2 亿元,而 2020 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销售收入有望突破 9000 亿元。受益于整体行业景气度提升,芯片产业也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6 19:30:00
  时间拨回 20 年前,在吉利汽车成立之初,“狂人”李书福认为造车没什么难的,并说出了“造车无非是四个轮子加几个沙发”这样的“狂话”。   这也让当时远没有现在有实力的吉利汽车,率先出圈。   不过,即使至今,对于“造车就是几个沙发加四个车轮”的这一认知,作为吉利集团创始人的李书福仍然没有改变。   日前,在浙江台州,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发表个人演讲时表示,“汽车工业说简单也很简单,我早前就曾说过,就是四个轮子加几个沙发,但是说复杂也是非常复杂的,汽车行业是技术、资本、人才、管理,高度集中,高度国际化、全球性竞争的大产业,不是有钱就能玩的。”( 视频点此观看 )   从中也能够看出,李书福这一番言论,也正式吉利汽车一路发展,走到如今的一个缩影。   在 1997 年吉利进入汽车行业时,李书福早已经实现财富自由不差钱了。但是,最初作为民营车企的吉利汽车,没有获得造车资质,造出的车也不能卖。   于是李书福向国家官员说出了“请国家允许民营企业家做轿车梦。如果失败,就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吧。”的话。   最终,在 2001 年 11 月份,吉利豪情登上汽车生产企业产品名录,吉利集团成为中国首家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   随后在 2009 年,吉利又成功收购了沃尔沃汽车 100% 的股权。此后,吉利又收购了马来西亚的宝腾汽车、英国路特斯汽车,俨然已经成为一家大型跨国车企。   而在这些年中的历程中,也正是吉利汽车完成了,李书福上文所说的,“汽车行业是技术、资本、人才、管理,高度集中,高度国际化、全球性竞争的大产业”的蜕变。   同时,李书福还总结道,进入造车行业,更是需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优惠。需要知识、惊艳和时间的沉淀。   汽车公司的成长就像人的成长一样,必须有一段学习锻炼的过程,这也是能力和人格形成的过程,而这些东西无法用金钱来买卖。   同样的道理,车企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也是无法用金钱来买到。因此,汽车行业也不是有钱就能玩得转的。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6 17:45:00
  腾讯科技讯,8 月 26 日消息,美图公司发布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未经审核的中期业绩。财报数据显示,美图上半年总收入为 5.575 亿元,同比增长 20.1%。其中,在线广告收入 3.185 亿元,同比下滑 12.1%;高级订阅服务及应用内购买业务收入为 8412.8 万元,同比增长 209.2%;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为 2134 万元,同比增长 37.3%;其他收入为 1.335 亿元,同比增长 126.2%。   2020 年上半年的毛利同比增长 15.5%,达 3.56 亿元。2020 年上半年的毛利率为 63.8%,较 2019 年上半年的毛利率下跌约 2.6%。   上半年研发开支 1.88 亿元,较去年同期的 2.524 亿元,同比减少了 25.5%,主要由于对雇员开支实施了更有效的成本控制。   上半年所有应用月活用户数为 2.954 亿,较 2019 年 12 月上升 4.6%。 2020 年上半年美图秀秀应用的社交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 15.4 分钟,较 2019 年下半年上升 13.2%。   截至 6 月 30 日,美图中国大陆月活跃用户数为 1.7565 亿人,同比增长 1.2%;海外月活跃用户数为 1.7979 亿人,同比增长 10.1%。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6 17:42:00
  腾讯科技讯,8 月 26 日消息,新职业在线教育平台开课吧宣布正式从慧科集团拆分,并独立获得A轮融资 5.5 亿元人民币,本轮融资由高榕资本和高瓴创投联合投资,泰合资本为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开课吧是慧科集团旗下数字化人才在线教育平台,于 2013 年 8 月正式上线运营,是专注 IT 互联网和数字化领域的在线教育机构之一,累计付费学员人数已超过 400 万。   高榕资本创始合伙人张震表示:“在新一轮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的大进程下,致力培养数字化人才的新职业教育赛道迎来黄金时代。早在 2014 年,高榕资本就投资了慧科集团,一路支持和陪伴成长。今天,我们看到方业昌博士带领的开课吧团队,开创新职业教育赛道先机,并始终走在行业前列。依托技术创新,开课吧将教研能力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通过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和极致的教学体验更好满足人才需求。我们充分看好开课吧团队,相信将不断以人为本创造价值,帮助更多年轻人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高瓴创投合伙人王蓓表示:“开课吧团队在数字化人才教育领域深耕七载,展现出极强的使命感和战略定力,持续为人才和雇主创造长期价值。我们认可开课吧打造数字化人才在线教育平台的愿景,支持开课吧为科技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养更多的新型人才。我们相信开课吧为 IT 互联网从业者搭建能力进阶的桥梁的同时,也将为广大学习者提供数字化技能入门的平台。”   慧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方业昌表示:“数字化人才培养是国家新基建发展和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迫切要求,数字化人才主要分为数字化管理人才、数字化专业人才和数字化应用人才。而‘新基建’时代的到来,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按下“快进键“,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关乎于技术,更关乎人才,要让企业的人才能够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速度,使技术和适当的人才技能得以匹配,数字化转型才能行之有效。”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6 17:38:00
  文/解读招股书的   来源:商业数据派(ID:business-data)   每天在用支付宝,但你却未必了解蚂蚁集团最真实的一面。   万亿元市值的蚂蚁集团,终于在 8 月 25 日同时在香港和上海披露了招股书,这家巨无霸的营收结构、利润来源第一次被详细的展示。   蚂蚁集团 2019 年营收 1206 亿元,同比增幅超过 40%;同时 2019 年净利润超 180 亿元,是 2018 年的 7 倍多。在新冠疫情影响下,2020 年上半年蚂蚁营收依然达到 725 亿元,同比增幅超过 38%,其中数字金融科技服务收入占比超过 63.40%。   据知情人士透露,蚂蚁集团拟在 10 月份进行A/H上市,可能募资至多 300 亿美元。如果募资成功,将取代沙特阿美 290 亿美元的 IPO,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 IPO。   由于体量巨大,蚂蚁上市引发的关注度更是空前。从上市的消息披露开始,“诞生N个亿万富翁”,“每小时赚 500 万”这样的热点噱头话题不断。   “支付宝永远不会成为一家银行”,马云在 2013 年的公开表态也再度被人们提起。   这些年,对蚂蚁的争议也从未断过。   招股书掀起了蚂蚁神秘的面纱,让我们可以看到,蚂蚁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揭秘,蚂蚁靠什么赚钱?   在许多人看来,蚂蚁集团就相当于“网上银行”,但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招股书显示,蚂蚁的收入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数字金融科技平台、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其中数字金融科技平台又包括微贷科技、理财科技、保险科技等三个方面。这几个板块具体业务都是什么呢?   数字金融科技平台:   理财 :蚂蚁集团与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合作,通过蚂蚁集团的理财平台——蚂蚁财富提供包括货币市场基金、固定收益产品和股票投资产品等综合理财产品。   微贷 :蚂蚁集团与银行和其他贷款机构合作为消费者和小微经营者提供小额、期限灵活的消费信贷服务,比如花呗、借呗。   保险 :蚂蚁集团与保险公司合作提供保险产品,包括创新保险产品,以及健康及人寿保险产品。   而数字支付方与商家服务方面,则主要是通过收取B端的技术服务费,比如电商、线下交易等消费场景,每交易一笔,都会产生这样的费用,费率通常是千分之六。   由下图可以看到,从 2017 年至 2020 年上半年,蚂蚁数字金融科技平台方面的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在逐年提升,由 44.30% 提升至 63.40%。 (制图:商业数据派)   2020 年上半年,数字金融科技中的微贷科技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达到了 40%,成为蚂蚁集团第一大收入来源,超过了最早以支付业务为基础的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的收入。 (制图:商业数据派)   另外,蚂蚁招股书披露了其联合贷款业务的详细模式和资金链路,可以看到,支付宝在其中主要充当撮合交易的平台角色,背后的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则负责独立风控、向用户放贷并收取利息。   招股书显示,目前蚂蚁共计 2.1 万亿信贷规模,其中 98% 的资金来自合作银行和发行 ABS。也就是说,花呗、借呗、网商银行用户获得的贷款或者信贷额度,98% 来自合作银行和发行 ABS,而非蚂蚁自有资金。业内一般将此类模式称为“互联网联合贷款业务”。   其中,蚂蚁的微贷科技平台业务计入资产负债表内发放贷款和垫款科目的余额,仅包括各期末公司通过合并范围内的子公司(主要为蚂蚁商诚、蚂蚁小微、商融保理)发放的自营贷款余额,2017 年末、2018 年末、2019 年末和 2020 年 6 月末占公司微贷科技平台合作伙伴贷款余额的比例分别仅为 3.96%、3.13%、1.86% 和 1.68%。   这个业务流程中,蚂蚁或支付宝不向用户收费或者收取利息,而是向合作的金融机构收取科技服务费。   具体来说,蚂蚁科技服务内容主要分成这么几块:平台流量、智能商业决策系统、联合风控能力、产品能力、营销能力、技术能力。通俗地说,就是用蚂蚁本身的技术能力,给金融机构推荐客户、做联合风控,开发或者营销产品。   此外,还包括一些纯技术能力支持,例如帮助技术能力较落后的小城商行改造自身技术系统。   通过技术来撮合交易,而非“吃利息”,这是蚂蚁作为互联网公司与金融机构的本质区别,也是合作的基础。   支付宝成立于 2004 年,经过 16 年的发展,蚂蚁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的金融服务生态。   据招股书显示,蚂蚁合作的金融机构超过 2000 家,其中包括 200 多家合作银行、90 多家保险公司、170 多家资管机构、24 家基金公司等。以余额宝为例,背后提供服务的是 24 家货币基金公司。而花呗借呗和网商银行的服务背后,有 100 多家合作银行。   于 2017 年、2018 年、2019 年及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止的六个月期间,蚂蚁向前五大供应商支付的采购额分别占期内总采购额的 39.1%、22.9%、32.0% 及 35.3%,最大的供应商分别占 15.1%、5.5%、9.7% 及 8.2%。    剖析,钱都花在了哪里?   首先来看营业成本,2017~2019 年,蚂蚁营业成本占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36.3%、47.7% 和 50.2%,2020 年上半年则达到了 41.4%。而在营业成本中最大的就是交易成本,招股书中给交易成本做出了解释,“主要包括为促成支付宝平台上的交易而发生资金流转时,公司向金融机构支付的费用”。   也就是说蚂蚁每收入 10 块钱,其中3~4 块钱就是付给金融机构的成本。 (制图:商业数据派)   除了营业成本,蚂蚁的三大费用占了主要的支出,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近三年来,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都在不断降低,只有研发投入还在保持增长。2017~2019 年间,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7.30%、8.10% 和 8.80%。 (制图:商业数据派)   蚂蚁对技术投入的原因,我们上面也有提到,这是业务实现最重要的基础。   招股书中最新的董事会名单显示,蚂蚁大约三分之一的董事拥有技术背景,包括蚂蚁 CEO 胡晓明、CTO 苗人凤、现在的阿里 CTO 程立。蚂蚁 1.6 万名员工中,研发人员占比 63.9%,2019 年科研的投入超过 100 亿元,占营收比例超过8%。而此次上市融资的 40% 资金,未来也将被用作进一步支持创新、科技的投入。 (来源:蚂蚁招股书)    聚沙成塔的商业启示   蚂蚁的客户主要包括阿里巴巴、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和不同的商家。于 2017 年、2018 年、2019 年及 2020 年上半年,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 14.4%、20.0%、23.7% 及 22.6%。阿里巴巴是蚂蚁最大的客户,分别贡献了各期收入的 8.9%、9.2%、8.1% 及 6.2%,而蚂蚁的联营公司网商银行是第二大客户,并分别贡献了各期收入的 2.7%、5.2%、5.3% 和 6.2%。   可见,虽然前两大客户都是关联公司,但蚂蚁的客户集中度还是非常低。其余 99% 的“小客户”,为蚂蚁提供了近 80% 的利润。   截至 2017 年、2018 年、2019 年及 2020 年上半年期末,支付宝 APP 阅读活跃用户分别为 4.99 亿、6.18 亿、6.59 亿和 7.11 亿。亿级的用户池和阿里的百万商家资源池,为蚂蚁的“聚沙成塔”提供了重要的客户基础,但仅仅有这些也是远远不够的。 (来源:蚂蚁招股书)   如何聚拢起庞大而分散的个人用户和小微企业?这是对商业系统和技术能力很大的挑战。   蚂蚁披露的数据显示,花呗用户中,70% 的用户原先没有信用卡,而网商银行服务的小微企业中,80% 不是传统银行的客户。 (制图:商业数据派)   在传统金融体系中,往往需要实物资产作为抵押,而包括网店在内的小微经营者很难融资。   自 2010 年起,蚂蚁基于线上及线下的支付交易、商家的经营流水及其他资讯等数据化的方式,识别并满足小微经营者的融资需求,包括淘宝和天猫上的商家、使用支付宝的线下商家等,同时服务于三农用户群体。   小微经营者在蚂蚁平台上获得的信贷产品,通常金额较小、无抵押、期限灵活、利率较低,且可即时得到放款。这些都需要蚂蚁与金融机构建立动态的预评估机制。 (来源:蚂蚁招股书)   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金融机构通过蚂蚁的平台促成而发放的小微经营者信贷一般期限可达 12 个月,且用户可以选择在任何时候提前还款,无需罚息。   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止 12 个月期间,大部分小微经营者的贷款日利率为 0.03% 左右或以下, 部分可低至 0.01%,已结清贷款的平均期限少于 3 个月。小微经营者的实际利息负担较低。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止 12 个月期间,有超过 2000 万小微经营者用户通过微贷科技平台获得了小微经营者信贷。   不过,服务这些原先银行不愿意服务、不能服务的草根人群,也注定了蚂蚁的利润率不会像传统金融机构那么暴利。于 2017 年、2018 年、2019 年及 2020 年上半年,蚂蚁的经营利润率分别是 20.3%、5.3%、20.1% 和 34.6%,净利率则分别为 12.5%、2.5%、15% 和 30.2%。 (制图:商业数据派)    结语   从商业模式上来看,蚂蚁带给商业最大的贡献是“聚沙成塔”的启示。蚂蚁不是赚了大客户多少钱,而是解决了很多“小客户”的问题,比如小微企业的贷款、个人信用借款等。这其中,二八原则发挥了作用,金融机构服务 20% 的客户,赚取 80% 的利润。科技公司帮助金融机构服务到了另外 80% 的客户,赚取 20% 的利润。   在蚂蚁之前,金融机构也不是不想赚另外那 20%,只是从技术上实现不了。   所以,技术一定是蚂蚁成为蚂蚁最重要的因素。从收入构成来看,技术驱动的数字金融收入达到 63.40%;从投入来看,每年研发投入在不断增加,2019 年科研的投入超过 100 亿元,此次 IPO 新融资的 40% 也将用于技术研发;从人员构成来看,董事会中技术人员最多,员工中有 60% 是技术人员。   看来,蚂蚁不仅不“小”,而且在金融外表之下,隐藏着的是科技内核。   “支付宝永远不会成为一家银行。”还记得在 2013 年,马云曾公开这样表态。而蚂蚁的招股书就像一张答卷,在 2020 年揭晓了答案。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6 17:16:00
  文/孟亚娜   来源:燃财经(ID:rancaijing)   美国当地时间 8 月 24 日,TikTok 正式起诉特朗普政府。   此前,中国人民保险、福耀玻璃、三一集团、华为等企业都曾运用美国法律体系,维护自身利益。   不同以往的是,这一次,张一鸣几乎在孤身奋战。   面对美国政府时,他手里的筹码很有限。TikTok 在起诉书摘要中写道,“行政命令威胁将禁止我们的美国业务——消除 10000 个美国就业岗位,对数以百万计使用该程序来娱乐、连接和维持正当生计的美国人将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   在公开声明中,字节跳动表示,提起诉讼是被迫的。“需要明确的是,与诉讼相比,我们更喜欢建设性的对话,我们不会轻易起诉政府,但我们别无选择,只能采取行动来保护我们的权利,以及我们社区和员工的权利。”   这与华为的姿态迥异。   与任正非收获无数的赞誉不同,张一鸣则一次次被淹没在骂声中。   从最开始传出消息,TikTok 可能选择接受美国政府的条件,出售相关业务,就被舆论称作“跪着挨打”;到现在选择起诉,又被舆论评论为,“现在才硬气起来,为时已晚”。网上甚至有一个关于“字节跳动的内心变化历程”的段子流传:听说美国要娶,想想还不错;后来听说是要嫖,想想给钱也还能认;后来发现特朗普是要白嫖,气的跳脚;到最后发现原来是要奸杀,果断起来做艰难的抵抗了。   在创办美团时,王兴曾提出,互联网发展这二十几年,一直在满足人们生活的四大需求:娱乐、信息、通讯和商务,而且在每条赛道上都诞生了很好的产品。   TikTok 就是满足人们生活的娱乐需求的代表性产品。   在此之前,张一鸣还打造出内涵段子(后来被关停)、皮皮虾、抖音等娱乐属性极强的产品。   在人们生活需求不受限制的时期,娱乐属性强的产品,很容易收获大批用户,得到高速成长的机会。可惜,一旦卷入争端,娱乐属性强的产品,又往往第一个被牺牲。   据《晚点 LatePost》报道,字节跳动全球董事会就 TikTok 出路出现重大分歧,股东们认为张一鸣迟迟不妥协才导致行政令出台。一位要求匿名的知情人士称,“张一鸣在处理 TikTok 美国业务这件事上,与美国投资人意见不同。近期董事会上发生过激烈的争论。”    孤军奋战的 TikTok   TikTok 正在孤军奋战,它的剧本仿佛已经被写好,注定要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却没有人能够为它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TikTok 外部的压力主要来自特朗普政府下发的禁令,以及美国对外投资委员会 CFIUS (以下简称 CFIUS)的“野蛮”调查行为。   此前,TikTok 就曾多次受到了美国政府的调查和质疑。早在 2019 年 11 月,美国就要求将对字节跳动 2017 年收购社交媒体应用 Musical.ly 展开国家安全审查。经过一年的调查之后,CFIUS 计划否决字节跳动对 Musical.ly 的收购,这一决定将导致 TikTok 的美国业务被剥离,甚至可能波及 TikTok 的全球业务。   字节跳动也想了很多办法来应对这一调查。比如,在张一鸣之前的公开信里提到, TikTok 的市场运营职能、非中国业务内容审核等职能,从 2018 年底就开始全面迁出中国;此外,字节跳动还聘请了前微软副总裁埃里希·安德森(Erich Andersen)作为字节跳动全球法律总顾问,任命迪士尼前高级副总裁凯文·梅耶尔(Kevin Mayer)为字节跳动首席运营官兼 TikTok 全球首席执行官,意图打造一支美国“本土化”的团队。但是,这仍然没有改变 TikTok 的命运。 来源 / 视觉中国   起诉也是为了挽救 TikTok 可能被关停的处境。张一鸣对此洞若观火,在 8 月 3 日的公开信中,他表示,“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CFIUS)强制字节跳动出售 TikTok 美国业务,其真正目的是希望全面的封禁以及更多。”   但资方没有给他更大的支持,反而成为字节跳动的内部压力。据《晚点》报道,字节跳动全球董事会就 TikTok 的出路方面出现重大分歧,知情人士称,矛盾点聚焦在是否尽快出售 TikTok 的美国业务上。而根据 8 月 24 日路透社的一则报道称,部分字节跳动投资方正在讨论以其所持字节跳动中国股权,置换 TikTok 的股权。   也有外媒报道指出,包括红杉资本在内的一些字节跳动风险投资者,已经催促张一鸣出售 TikTok 的多数股权。另外,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以风险投资公司泛大西洋投资和红杉资本为首的投资人,正与美国财政部及其他监管机构讨论相关事宜,评估能否收购 TikTok 多数股权。若收购完成,字节跳动仅将保留 TikTok 少部分股权,且无投票权。   TikTok 在海外过招时,在国内也陷入“里外不是人”的境地,接受了近乎是一边倒的吐槽。一部分网友认为,TikTok 应该像华为一样,采取走美国司法程序的措施,而不是一开始就回应考虑出售给微软。在B站上,一家国际观察评论媒体的视频里提到:“是美国先下禁令,抖音再做举措;还是禁令下来之前,抖音已经做出决定?”类似的情绪开始在互联网上蔓延,甚至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有网友报复性地提出“卸载抖音”。   没有朋友愿意站出来为 TikTok 说话。包括它的用户。    没有一种娱乐是不可替代的   TikTok 陷入“封禁”风波之后,许多网红和普通用户携手发起了#SaveTikTok 的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多名在 TikTok 上拥有海量粉丝的网红们奉上了一封联名信称:”很多年轻人追捧 TikTok,把 TikTok 视为积极欢乐的空间,而非愤怒和敌意,在社会两级分化愈发严重的美国,TikTok 是唯一能够对冲这种极化的社交媒体。”   但与之相对应的,涉及到“生存”的问题上,平台上的多数美国网红们,迅速地开始搬家。   坐拥 460 万粉丝的网红吉布森在 TikTok 上录制了一段告别视频,最后告诉粉丝们他搬家到 YouTube 和 Instagram 的消息;另一位电子竞技明星泰勒·布列文斯也在 Twitter 上告知粉丝,自己已经搬离 TikTok。   TikTok 对自己的定位,是一家为用户提供娱乐内容的平台。它在官网声明中提到,“1 亿美国人转向 TikTok 寻求娱乐、灵感和联系;无数的创造者依靠我们的平台来表达他们的创造力,接触广大的观众,并创造收入”。作为短视频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优质的 UGC 们出走,对平台意味着用户和流量的流失。   与此同时,TikTok 的替代品们正迅速崛起。TikTok 在美国市场的前景未卜,平台用户们很痛快地便转身离去。Facebook 们乘虚而入,颇有“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气势。   在 TikTok 陷入风波之际,Facebook 大张旗鼓地在社交平台 Instagram 上开通了 Reels 功能,对标 TikTok。同时,Instagram 也通过向 TikTok 上网络红人提供重金奖励,以说服他们使用 Reels。   将枪口对准 TikTok 的不止 Facebook 一家,据美国科技媒体 The Verge 的报道称,美国本土照片分享应用 Snapchat 推出了一个新的功能,允许用户在他们录制的视频中添加音乐。作为 Snap 公司的核心产品,这款 APP 主打图片社交,其主要用户年龄集中在 13 岁—25 岁之间。 来源 / Pexels   此外,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谷歌也曾洽谈收购类似 TikTok 的应用业务 Firework,YouTube 公司近期也在研发一款短视频分享应用 Shorts。   不过,据一位观察人士称,从用户体验来讲,还是 TikTok 最好。如果有选择,大家还是愿意用 TikTok。   APUS 创始人兼 CEO 李涛表示,北美市场必然会出现新的短视频替代品,如 Facebook 今年 5 月发布了一款名为 Collab 的短视频产品。他也提到,北美市场很难出现一款和 TikTok 同样席卷全球的产品,因为短视频产品核心是模仿和推荐机制,依靠行为及动作来快速传播并引发模仿。而多元的文化及价值观才能让用户喜爱,美式文化并不能代表全球文化。   前些日子,美国知名视频博主郭杰瑞,对不同年龄段的美国年轻人进行了街头采访,多数受访者对 TikTok 抱有好感,并表示不在乎这家公司的国籍,其中一些受访者的观点是,无法接受 TikTok 被封的事实。但 TikTok 上的大V们,还是迅速作出了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在新的产品上留下退路。   根据应用市场数据分析公司 Roposo 的数据,在 TikTok 被屏蔽后的三周内,美国视频共享社交媒体 Dubsmash 的下载总量也比前三周增加了 155%。   而在印度市场,Tiktok 被禁后,快手的 Snack Video 冲到印度总榜第一。    娱乐总是最先被牺牲   两年前联想遭遇“5G 投票门”时,柳传志一封内部信发出,引来上百名企业家声援。但是风波中的 TikTok,没有盟友。   究其原因,以 TikTok 为代表的娱乐类产品,只有用户获益最大,其核心竞争力是平台所产出的 UGC 或 PGC 内容以及用户的体验感,这是其影响力的主要来源。但这也意味着,它们的核心筹码是这些平台用户,在其他方面则缺少强力的外援支撑。   在 TikTok 陷入风波之后,虽然美国的年轻用户们也站出来表了示抗议,在接受美媒体采访时称,如果特朗普真的禁用了该应用,可能会导致许多年轻 TikTok 用户在 11 月的总统大选中投票反对他。但它能得到的支持也就这样了。   与被前后脚“点名”的微信相比,待遇是天壤之别。据外媒消息,微信可能被封禁的消息不胫而走之后,国外多家巨头公司,包括苹果、福特、沃尔玛、迪士尼在内的十多家公司,参与了白宫宫员的电话会议,试图在电话中阐述微信禁令可能对其公司业务产生的影响,让特朗普政府停止对微信的封禁。   彭博新闻社 8 月 21 日也援引多名知情人士的话称,在中国有业务的美国公司,比如星巴克等仍可以通过微信宣传和处理与中国消费者的交易。彭博社表示,一些游说团体一直在敦促美国政府缩小该禁令的范围。   微信用户还成立了一个非盈利组织,叫“美国微信用户联盟”,此前有消息称,该组织已正式向加州北区的地区联邦法院递交诉状,起诉总统特朗普的针对微信的行政令侵犯了宪法赋予他们的权利。   阿里巴巴的支持者更多,虽然也在特朗普政府的打击名单上,但没有引起任何风波。   另一个更为明显的对比是美国商界对华为的态度。根据《华尔街日报》透露,美国的芯片巨头高通也在游说特朗普政府,努力呼吁取消它向华为出售芯片的限制。 来源 / Pexels   有大批年轻人拥护的 TikTok,此时,却显得势单力薄,这也注定了其在相关博弈之中,始终处于下风。有业内人士认为,“TikTok 们”既没有社交或者电商类应用对粉丝用户的进一步挖掘和培养,也没有和其他商业公司形成更深的关系链条。在这些平台上获利的只有内容创作者和用户。   但用户的权益在涉及商业利益的博弈中又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在 TikTok 发起的起诉书中,对美国政府列出了种种指控,也几乎没有涉及用户的权益。   字节跳动仍在作出最后的努力。但作为娱乐类的产品,对于 TikTok 们而言,在享受高速增长的红利之外,这也是它们必然承担的压力。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6 17:04:00
  据国内媒体报道,今天上午 10 时 45 分, 青岛市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受强台风“巴威”外围云系影响,青岛市城阳区、即墨区和胶州市部分地区已出现 100 毫米以上降雨 。   大雨滂沱中青岛很多街道变成了河流,马路上积水成河,有些立交桥下出现严重积水,汽车漂浮在水面上。    中央气象台 8 月 26 日 10 时继续发布台风橙色预警:   今年第 8 号台风“巴威”(强台风级)的中心今天(26 日)上午 10 时位于黄海南部海面上,距中朝交界偏南方约 790 公里,就是北纬 32.7 度、东经 124.5 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 14 级(45 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 950 百帕,七级风圈半径 150-250 公里,十级风圈半径 100 公里,十二级风圈半径 50 公里。   预计,“巴威”将以每小时 25 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动,今天白天强度变化不大,晚上开始强度逐渐减弱;并将于 27 日上午在辽宁东部到朝鲜西部一带沿海登陆 (台风级,12-13 级,33-38 米/秒),登陆后逐渐转为北偏东到东北方向移动,穿过东北三省,强度逐渐减弱,并将变性为温带气旋。   26 日 14 时至 27 日 14 时, 东北地区东部和南部、华北北部、黄淮东部、江淮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 ,其中, 辽宁东部、山东中北部和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100~150 毫米 )。   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 20~50 毫米,局地可超过 60 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26 日 14 时至 27 日 14 时,台湾以东洋面、台湾海峡偏北海域、福建东北部沿海、钓鱼岛附近海域、浙江沿海、长江口区、杭州湾、上海沿海、江苏沿海、东海大部、黄海大部、渤海、渤海海峡、山东沿海、辽宁南部及沿海将有6-7 级大风。   其中, 东海北部偏北海域、黄海中东部的部分海域、辽宁东南部及沿海、山东半岛沿海的风力有8-11 级,台风中心经过的附近海域和地区的风力可达 12-14 级,阵风 15-16 级 。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6 16:29:00
  “我们最终可以在一些人脸识别设备中实现任意人员都能通过验证的效果。”360 AI 安全研究院研究员刘昭在 ISC 2020 大会上讲到。   刘昭表示,这种攻击不是针对 AI 算法的攻击,而是对 AI 算法所依赖的基础设施进行的攻击,针对基础设施攻击,最终可能会更快达到攻击效果,大多数研究人员偏向于对算法安全的研究,比如对抗样本攻击、后门攻击等。   他指出,虽然 AI 基础设施安全风险巨大,其严重性却容易被忽视。   刘昭解释称,深度学习框架主要可以划分为云端学习框架和终端学习框架。云端框架安全风险主要来自于自身代码的实现以及第三方的依赖库问题;终端框架安全风险主要存在于模型网络参数、模型网络结构,以及模型转换过程。据了解,360 AI 安全研究院在多个深度学习框架及其依赖组件中发现了 100 多个漏洞,如 OpenCV,hdf5,numpy 等。   此外是针对硬件相关的安全风险。据英伟达官网统计,截至今年 7 月,关于 GPU 驱动漏洞的数目达到数百个。而针对云平台的安全风险。360 AI 安全研究院表示,用于深度学习任务的节点性能强大,因此总会有一些攻击者想要非法使用这些资源进行挖矿。   360 AI 安全研究院表示,AI 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问题可以通过权限控制、访问隔离、参数过滤等措施进行缓解,针对 AI 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问题,需要建立多维度、一体化风险评估方法以及对应防御措施。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6 16:24:00
  8 月 26 日,川高公司宣布,阿里云的“城市大脑”落地四川后,可用几秒响应处理交通事故,快速恢复高速通畅。   据介绍,成都绕城高速全长 85 公里,是四川省内拥堵率最高、通行车辆最多、高速管理问题最复杂的高速路段。2019 年年初,川高公司与阿里云合作开展智慧高速项目,以成都绕城高速为试点。   “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解决系统复杂问题,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川高联手阿里云解决绕城高速的拥堵问题对集团、对行业都有重大意义。”川高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孝国表示。   阿里云与川高公司共同开发出视频智能分析平台“智慧眼”,引入达摩院“城市大脑”团队 30 多套人工智能算法、和高德的实时路况分析能力,打造“云上”超级智慧高速。   据了解,“智慧眼”对高速路况的感知覆盖率超过 90%,30 多套人工智能算法同时工作,全部视频秒级处理——远高于业内分钟级水平。一旦发现异常,平台自动联系司机获得“一键定位”,并“一键通知”相关机构人员启动道路清理。此外,“智慧眼”还接入了高德,可自动分析拥堵程度,并发现道路潜在风险,将交通事故数减少 20%。借助“智慧眼”,成都绕城高速的年平均拥堵率已下降 15%,同时运营工作量下降 20%。目前,“智慧眼”已在云南成功复制,今年将在全国推广。   “高速公路‘上云’的时代已经来临,老基建和新基建正在加速融合。通过基础设施云化、路况信息数据化和服务智能化,高速出行在未来会有无限的想象空间。”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任庚说。目前,阿里云已落地超过 2 万公里高速路,每天为上亿车次提供更人性化、智能化的出行体验。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6 16:23:00
  8 月 25 日百度大脑语言与知识技术峰会在线上召开,百度联合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共同发布“千言”数据共建计划。同时,百度技术委员会主席吴华发布了算力共享计划,希望通过数据集的共建与算力的共享,与学界、产业界共同推进技术进步。   据了解,“千言”项目第一期已涵盖 7 大任务、20 余个中文开源数据集,由百度携手哈工大、清华、中科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等在内的 10 所顶级高校、企业共同建设完成。   截至目前,第一期千言项目已涵盖了 7 大任务、20 余个中文开源数据集,包括开放域对话、阅读理解、机器同传、情感分析、语义解析、信息抽取和文本相似度等。   吴华表示,在未来 3 年中,千言计划面向超 20 个任务,收集和建设不少于 100 个中文自然语言处理数据集,覆盖多个领域。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6 16:23:00
  天眼查 APP 显示,近日,乐视网信息技术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刘延峰再次收到“限制消费令”,发布法院为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发布日期为 8 月 21 日,案号为(2020) 京 0105 执 19241 号。   该限制消费令称,本院于 2020 年 07 月 27 日立案执行申请人人汉华易美(天津)图像技术有限公司申请执行你单位知识产权合同纠纷一案,因你单位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对你单位采取限制消费措施,限制你单位及你单位法定代表人刘延峰不得实施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6 16:22:00
  天眼查 APP 显示,近日,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新增多条商标信息,其中包括多条 “京东电竞”商标,申请日期在 2020 年 7 月,涉及国际分类有科学仪器、教育娱乐、健身器材、广告销售等。   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7 年 4 月,法定代表人为刘强东,注册资本 9.2 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批发、零售机械设备、五金交电、电子产品、照相器材、计算机硬件及外围设备、化妆品及卫生用品等。刘强东持有该公司 45% 股份,为第一大股东。   据中关村在线报道,早在 2017 年 3 月,京东就已经正式进军电竞领域,并成立了自家的游戏战队 JD Gaming。目前该战队将主攻《英雄联盟》和《守望先锋》两个项目。公开资料显示,在 8 月 23 日的 LPL 夏季季后赛半决赛中,JDG 以3-1 战胜 LGD,顺利晋级 LPL 夏季赛总决赛,并成功晋级 2020 全球总决赛。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6 16:22:00
  8 月 26 日消息,据 36 氪报道,阿里巴巴于近日取消了内部系统的“P”序列职级显示,员工在邮件、钉钉、内网等系统中已无法再看到彼此的职级,只能看到所属集团部门。   对此,阿里巴巴集团市场公关委员会主席王帅在朋友圈表示:“是的。阿里从来不靠职级管理。但阿里永远要直面未来管理的多元性。”   36 氪在报道中指出,阿里内部分为两个职业序列,分别为“P(Profession)”和“M(Management)”,其中,“P”代表专业序列,诸如程序员、产品经理等大多员工都在该序列;“M”则为管理序列,需要具备管理团队的经验和能力。   “P”序列最早由阿里 B2B 业务提出,至今已实行超过 10 年,从 P5(校招毕业生)至 P12(事业部总裁),阿里员工入职时会匹配职级,并对应至相应的薪酬、股票与晋升机制,其中 P10 以上即为副总裁级别,被阿里员工称为“高 P”。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6 16:21:00
  文/长风   来源:DoNews(ID:ilovedonews)   从中国奈飞到中国迪士尼,国内视频网站给自己的定位一直在改变,尤其是已经上市的爱奇艺。   为了给资本市场足够的信心,爱奇艺给自己贴了很多标签。在中国奈飞、中国迪士尼之后,发力短视频的爱奇艺又喊出了新口号——中国 YouTube_。频繁更换对标平台意味着公司对未来发展战略的不断迭代。   不仅是爱奇艺,腾讯视频、芒果 TV 都在不断更新自己的业务框架,从最初的影视剧内容,到游戏、实景娱乐、电商、短视频……国内视频网站业务越做越多,从最初的争做中国奈飞变成了争做中国迪士尼,但迪士尼真的是国内视频平台最合适的发展道路吗?    发力自制形成的商业模式   在 2004 年之前,互联网已经出现了视频类服务,但未出现专业化的视频网站。直到 2004 年乐视网成立,掀开了中国视频网站成长的序幕。2005 年上半年,土豆网、56 网、激动网、PPTV、PPS 等相继上线,成为国内视频网站发展初期的主要成员。   成立之初,这几大视频网站便确立了各自不同的发展道路。乐视网偏向做以影视剧发行为主的长视频网站;而土豆网、56 网均定位为以用户上传内容为主的视频分享网站。   后来随着奈飞的“爆红”,长视频平台兴起。爱奇艺、优酷和腾讯视频也相继加入国内这一细分赛道,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版权投入重金。根据深燃财经报道,2018 年腾讯视频的版权支出达到 250 亿元,爱奇艺的版权支出为 100 亿元,优酷版权预算 300 亿元。腾讯集团首席运营官任宇昕公开表示,爱优腾当年亏损金额均达数十亿。   这意味着尽管收录国内外众多大片和热播剧后,三大平台的付费会员得到不断增长,但始终无法覆盖成本,如何避免大量烧钱导致深陷亏损泥潭,成为各平台思考的问题之一。   2012 年下半年以来,视频网站逐渐深化各自的内容自制战略、在自制领域深耕。涉足影视剧制作,不但有利于视频网站降低内容采购成本,更有望通过版权输出、广告植入等手段回收投资,实现盈利。   2018 年,爱奇艺推出的《偶像练习生》和腾讯视频推出的《创造 101》掀起热潮,参与选秀的学员引发追星群体疯狂打投。为了让偶像成功晋级,粉丝们自发集资,通过购买赞助商产品和 VIP 会员获得更多投票次数。从体量上来看,《青春有你》第一季C位李汶翰的公开集资金额近 400 万,《创造营 2019》第一名周震南粉丝集资金额约 200 万。   推出这种权益的结果是,不仅视频网站获得了更多付费用户,也因为带来了很好的广告效果受到广告主青睐。冠名《偶像练习生》的农夫山泉因旗下一款产品含有 48 次额外投票权利,一度卖到脱销,使得更多品牌商争相投放到平台的同类型综艺节目中。对于视频网站来说,这笔收入相当可观,当季《偶像练习生》仅农夫山泉的独家冠名费就达到 2 亿,另有小红书等不菲赞助费用,而节目的整体制作成本仅 3 亿。   影视剧方面同样有成功案例。全网史上首个播放量破百亿的网剧《老九门》播出的十二集中就出现了七个插播广告。据《老九门》制片人白一骢透露,这几个品牌差不多带来四、五千万元的收入。   广阔的商业空间促使视频平台积极发力产业链上游。优酷在 2013 年明确了“优酷出品”、“优酷自制综艺”和“土豆映像”三大自制战略;同年搜狐视频推出“梦工厂计划”;腾讯视频也宣布将自制内容视为“未来内容战略的核心”。   众多视频网站在多年发展中,不断摸索自制内容,同时通过采买版权让内容库逐渐丰富起来,在这个过程中用户的消费心智也开始成熟。    做不了奈飞,也难成迪士尼   近年来,用户逐渐建立起观看正版、为优质内容付费的消费理念。国内视频网站终于可以像奈飞一样,打造付费订阅的商业模式。但正如爱奇艺 CEO 龚宇在某次采访中所说,该模式简单易用,可以在全球任何一个国家轻松复制,更重要的是效仿奈飞不能帮助爱奇艺长期实现可持续增长。   另一个原因在于爱优腾依靠内容付费获取营收的天花板较低。2019 年起,爱奇艺的会员增长开始放缓。2019 年 Q1 至 2020 年 Q1,爱奇艺订阅会员增速分别从 58% 下降4%,订阅会员规模为 1.05 亿。目前爱奇艺仍处于亏损之中,但付费订阅的人数却已出现触及天花板的现象,对于平台来说非常不利。不仅是爱奇艺,同为第一矩阵的腾讯视频也有该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视频网站只能开拓更多业务提升自身变现,比如迪士尼模式。   早在 2017 年年底,龚宇就提出爱奇艺要做“线上迪士尼”的想法。   和奈飞沉迷制作内容、采购内容版权不同,迪士尼的商业模式在于对 IP 价值的全产业链开发。在打造出一部爆款影视剧 IP 后,依靠粉丝经济开拓售卖周边产品的电商、游戏、乐园、商品授权等多种业务,使 IP 价值得到更全面的开发,而不是单纯停留在制播上。   按照这种商业模式,迪士尼形成了四大业务:媒体网络、主题乐园与度假区、影视娱乐、直营与国际业务市场。虽然以电影内容起家,但迪士尼所经营的主题乐园和销售周边的收入却成为其营收的主要来源。国内头部视频网站爱优腾芒也在积极构建这类业务,将其当做平台利润的第二增长点。   作为第一个明确提出要对标迪士尼的视频网站,爱奇艺一直在努力向迪士尼看齐。近年来平台通过“天鹅计划”、自制的选秀节目签约艺人,开展艺人经纪业务、销售周边产品;收购游戏制作公司研发影视剧 IP 衍生的同名游戏;在实景娱乐方面,《原生之罪》《新白娘子传奇》《破冰行动》三个项目已经落地。   目前,爱奇艺以 IP 为核心,业务已经从最初的影视、综艺、漫画延伸至文学、游戏、电商等。紧随其后的腾讯也在加紧布局。在 2017 年提出“新文创”的概念后,腾讯以 IP 构建为核心不断加码线下文旅。游戏、艺人经纪等方面也会在后续通过“创”系列、“明日”IP 和“演员”系列收归更多艺人。   而芒果 TV 的快乐大本营线下快闪店、青春芒果城以及今年 10 月即将开业的山东快乐芒果体验乐园也在助力平台拓展该业务。游戏方面,截止目前已经推出了《昨日重现》(互动剧游戏)、劲舞团等多款游戏。芒果超媒旗下的天娱传媒则为其视频平台——芒果 TV 提供了华晨宇、欧豪、张新成、于朦胧等人气明星。   争做中国迪士尼几乎成为国内所有在线视频网站的新目标,但事实证明迪士尼模式在国内很难复制。   无论是爱奇艺还是腾讯视频,其针对 IP 进行的全产业链价值开发的商业模式仍未跑通。爱奇艺以艺人、影视剧为核心衍生出的电商、直播等其他业务并没有取得期望中的成果。自 2019 年 Q4-2020 年 Q2,爱奇艺其他业务营收增速持续负增长。2020 年 Q2 财报显示,爱奇艺其他收入为 9.189 亿元,较 2019 年同期下降6%,延续了前两个季度持续下滑的状态。    视频网站未来该怎么走?   除了效仿迪士尼,爱优腾芒对于新兴短视频也十分重视。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正不断瓜分用户时间,挤压着处于互联网娱乐产业其他赛道的选手,长视频平台也不例外。   为了抵御危机、获取更多用户提升商业空间,爱奇艺在 2019 年的世界大会上提出了“以长带短”的战略;腾讯视频也在 2020 年度发布会上表示将长短视频生态建设列为平台发展的重点,并为此推出腾讯视频号,旨在通过长视频的用户资源和 IP 产业资源能够协助平台发展短视频;芒果超媒甚至在 2020 年半年报中表示长短结合将成为行业的发展趋势。   另一方面,在网红带货兴起的背景下,芒果超媒设立“芒果学院”正积极培养达人,其中一个板块便是网红(创造者)训练营。而腾讯视频和爱奇艺不断扶持短视频创作者也预示着其正在搭建这一体系,为直播变现做筹备。   除了视频网站自身的改变,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传统媒体与视频网站之间的关系也有所不同。此前两大阵营一直处于激烈竞争的态势,但在近几年,《延禧攻略》、《长安十二时辰》、《白夜追凶》等大量优质网剧打破壁垒,在电视台这些传统媒体中播出,双方合作逐渐由竞争转向合作。   2019 年底,爱奇艺与深圳卫视达成合作。除了此前播出的《十年三月三十日》、《猎心者》《剑王朝》、《谁都渴望遇见你》、《深夜天台》等剧集,爱奇艺还表示,未来将有更多作品会陆续在深圳卫视播出,强化网台合作。对于视频网站来说,接入传统电视台意味着内容分发渠道增多、用户得到增长。   比如芒果 TV,其本身就是传统媒体在新媒体领域的探索案例,更加注重网台融合。2018 年曾通过发行股份方式购买湖南广电旗下快乐阳光、芒果互娱、天娱传媒、芒果影视、芒果娱乐五家公司 100% 股权,凭借牌照、湖南广电的背书受到外界广泛关注。   传统媒体之所以与视频平台达成合作,不仅与视频平台熟悉用户喜好、制作能力攀升有关,还在于其对资源的把控。近年来,各大视频网站通过绑定业内人才、加强与传统影视公司合作,在制作端拥有一定话语权。   可见,无论是奈飞还是迪士尼,都不是国内视频网站探索的终点。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爱优腾芒只能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而不是一条被复制出来的路。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6 16:15:00
  由李楠创办的怒喵科技 (Angry Miao) 于今日举办了新品牌“NOWIRE”及众多新产品线上发布会。   本次发布会推出 CYBERBOARD、CYBERMAT 及 CYBERCOIN 等亚文化潮流 IP 设计的无线桌面产品。   其中 CYBERMAT 是全球首个 15 充电线圈的桌面充电毯,官方称之为超级数码充电站,可同时支持 6 个设备高速无线充电,为 NOWIRE 全系产品或 iPhone、AirPods 等支持无线快充的产品补能。   除此之外,怒喵科技打造了世界首款具有自定义 LED 灯阵,同时支持蓝牙无线传输、并支持无线充电的机械键盘 CYBERBOARD。   它使用独立的金属定位板,双重减震硅胶垫,匹配铝合金 CNC 工艺,完美诠释赛博朋克。   该键盘于今年 8 月初在海内外同步上市,并于当天售罄全部 900 把(全球限量 1000 把)。   不仅如此,CYBERSWITCH 由怒喵科技向轴体大厂佳达隆独家定制,官方强调,它经过反复验证与调试,拥有恰到好处的触控压力,巧妙地结合了线性与段落感。   而且怒喵科技联合主题键帽作者 BURGER 和个性化键帽厂商 ZOMO Plus 共同创作了主题键帽“回到未来”及个性键帽“时光机”。   最后,怒喵科技推出了 CYBERCOIN 改装套件,它可以让鼠标获得通用无线充电能力,内嵌一颗支持通用无线充电协议的芯片,可放置在特定鼠标底部,让鼠标与 CYBERMAT 完美结合,达成使用过程不需要插线充电之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 CYBERBOARD 已在发布前售罄,发布会现场怒喵特别推出了 NOWIRE 限量套装,仅有 100 套,包含 CYBERBOARD、CYBERSWITCH、赛博风格设计的卫星轴、“回到未来”主题键帽、CYBERMAT 及 CYBERCOIN,售价为 6200 元。   除了无线产品,怒喵科技预告 12 月发布全球延迟最低的 TWS 真无线蓝牙降噪耳机—CYBERBLADE。   官方介绍,CYBERBLADE 从市面上众多主流耳机 ID 设计中另辟蹊径,强调亚文化表达—设计灵感汲取自赛博朋克经典影片“银翼杀手 2049”,机身呈三角体,融合尖锐与圆润,上方悬浮流体框架,内嵌一体式 LED。   李楠表示:无线和亚文化才是科技产品的未来,怒喵科技将在三年之内跨界 12 个亚文化领域;并依托社群共创—Community Driven Creation,打造一个以科技、潮流及亚文化获得全球影响力的 HIGH-END 中国品牌。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6 15:50:00
  微软今天发布了新版 Windows Terminal、Windows Terminal Preview 的最新版本。Windows Terminal 是微软推出的一款现代化的终端应用,提供多标签、支持 UTF-8 字符,以及 GPU 加速的文本渲染引擎。   下载: Microsoft Store 和 GitHub 发布页   Windows Terminal Preview 1.3 在涵盖了所有 1.2 版本的功能之外,还引入了一些新功能。新版中引入了“Command palette”功能,允许你在 Windows 终端中搜索所有可用的命令(类似于 Visual Studio 代码)。Windows Terminal 1.3 还带来了高级标签切换器和其他一些新的功能。   Windows Terminal 1.3 的完整更新日志如下:   Command palette   Command palette 终于来了。这个新功能允许你在 Windows 终端中搜索所有可用的命令,类似于 Visual Studio Code 中的命令。你可以通过输入 Ctrl+Shift+P 来调用 Command palette。如果你想要更改这个快捷方式,你可以在你的 settings.json 中的 keybindings 数组中添加 commandPalette 命令。   { "command": "commandPalette", "keys": "ctrl+shift+p" }   Command palette 有两种模式,包括执行模式(Action Mode)和命令行模式(Command Line Mode)。动作模式是您默认进入的模式,它将列出您所有的 Windows 终端命令。命令行模式可以通过键入 > 进入,然后你可以输入任何 wt 命令,它将在当前窗口上被调用。   你也可以通过在 settings.json 文件中添加命令来定制你想添加到命令调色板的操作。您的键绑定应该会自动填充到命令调色板中。关于如何添加您自己的命令的完整文档可以在 微软的文档网站 上找到。   高级标签切换器   微软添加了一个高级标签切换器来帮助您更容易地在标签页之间导航。默认情况下,使用全局设置 useTabSwitcher 启用了该功能。当启用时,nextTab 和 prevTab 命令将使用标签切换器。默认情况下,这些键盘快捷键分别是 Ctrl+Tab 和 Ctrl+Shift+Tab。   标签页颜色设置   现在您可以为每个配置文件指定一个标签颜色了!这可以通过为配置文件添加标签颜色设置并将其设置为十六进制格式的颜色来实现。这可以通过添加 tabColor 设置到配置文件并将其设置为十六进制格式的颜色来实现。   提示:将您的标签颜色设置为与您的背景相同的颜色,以获得无缝体验。   新命令   我们已经添加了一些新的命令,您可以在您的 settings.json 文件中添加到您的键绑定。以下命令都不是默认绑定的。   wt 命令可以作为快捷键绑定   微软加入了执行 wt.exe 命令行参数与键绑定的功能。这可以通过 wt 命令来完成。命令行属性定义了你想在当前窗口中调用的命令行参数。有关 wt 命令行参数的更多信息 可以在微软的文档网站上 找到。   // This command opens a new tab with PowerShell in a pane, a vertical pane running the Command Prompt profile in the C:\ directory, and a horizontal pane running the Ubuntu profile. { "command": { "action": "wt", "commandline": "new-tab pwsh.exe ; split-pane -p \"Command Prompt\" -d C:\\ ; split-pane -p \"Ubuntu\" -H" }, "keys": "ctrl+a" }   发送输入到 Shell   如果你想使用键盘快捷键向 shell 发送输入,你可以使用 sendInput 命令来实现。   // This command navigates backwards through the shell history. { "command": { "action": "sendInput", "input": "" }, "keys": "ctrl+b" }    标签搜索   如果你是一个有很多标签页打开的人(像我一样),这个新命令是一个救生圈。现在你可以使用 tabSearch 命令在新的搜索框中搜索你的标签页。   { "command": "tabSearch", "keys": "ctrl+c" }    改变颜色方案   您可以使用 setColorScheme 命令来设置活动窗口的配色方案。   { "command": { "action": "setColorScheme", "name": "Campbell" }, "keys": "ctrl+d" }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7 10:25:00
  英文原文: Linux turns 29: The biggest events in its history so far   1991 年的 8 月 25 日,来自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 Linus Torvalds 用 Minix 操作平台建立了一个新的操作系统内核,并把它发回 Minix Usenet 新闻组。此时,年仅 21 岁的大学生 Linus 不会意识到,自己当做兴趣爱好开发的一个小项目会在 29 年后发展成统治世界的庞大操作系统内核。   在 Linux 正式对外公布的 29 周年之际, ZDNet 资深编辑 Steven J. Vaughan-Nichols 整理了 Linux 29 年历史所经历的重大事件。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Linux 如何一步步从一个大学生的业余爱好成长为今天这个庞大的操作系统内核。   1991 年 —— Linux Torvalds 向全世界介绍 Linux   图中这条消息是在 1991 年 8 月 25 日发回 Minix Usenet 新闻组的。当 Linus Torvalds 在谈到他的新的免费操作系统时,他并不知道自己写的这个东西会在未来变成什么,他写道:“ 这只是出于我的个人爱好,不会像 GNU 那样成为 386(486) AT 克隆的那样大而专业的系统。"   1992 年 —— Linux 面临的第一次战争   操作系统大师、Unix 的教育操作系统版本 Minix 的创造者 Andrew Tannenbaum 宣称 “Linux 已经过时了”,Linux 面临的第一次操作系统战争开始了。在由此引发的讨论中,Linus Torvalds 对他对 Linux 的愿景做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评论,这个评论在今天仍然是正确的,“ 如果 GNU 内核(另一个创建类似 Unix 的自由操作系统的项目)在去年春天就已经准备好了,我甚至不会费心去启动我的项目。然而事实是,它没有,现在仍然没有。Linux 在现在可用的点上赢得了很大的优势。"   1993 年 —— Slackware Linux 发行   早期有一些 Linux 发行版,如 MCC 和 Yggdrasil Linux,但 Patrick Volkerding 的 Slackware 是第一个广泛成功的 Linux 发行版,它至今仍在更新和使用。   1993 年 —— Debian Linux 诞生   Debian Linux,流行的社区版 Linux,是由它开始的。今天,它是 Mint、Ubuntu 和许多其他流行的 Linux 发行版的基础。   1994 年 —— 红帽公司成立   Marc Ewing 创建了红帽 Linux。Bob Young 收购了 Ewing 的公司,将其与自己的公司合并,并组建了红帽,这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 Linux 公司。   1995 年 —— 首届 Linux 博览会开幕   这一年,Linux 有了第一个贸易会议,Linux 博览会。之后还诞生了更多的展会。今天,仅在美国就有十多个主要的地区性和全国性的 Linux 贸易展。   1996 年 —— 首个 Linux 桌面界面诞生   KDE 是第一个主要的 Linux 桌面界面,它于 1996 年由 Matthias Ettrich 创造。Matthias Ettrich 之所以创办它,是因为他想做一个易于使用的桌面。KDE 中的 “K” 是 “Kool” 的意思。这个名字也是 Unix 的通用桌面环境(CDE)的一个近似变换。   1996 年 —— SUSE Linux 发布   同样在 1996 年,在 Slackware 和红帽 Linux 合作后,欧洲顶级商用 Linux 厂商 SUSE 发布了其首款独立 Linux 发行版。如今 SUSE 依然是 Linux 和云计算领域的重要厂商。   1997 年 —— GNOME   Miguel de Icaza 和 Federico Mena 开始着手开发一个新的 Linux 桌面,命名为 GNOME 。该桌面完全基于自由软件构建。GNOME 与 KDE 一起,将成为 Linux 最重要的两个桌面之一。   1998 年 —— 微软的“万圣节文件”   Linux 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专有操作系统巨头微软的重视。早期的 Linux 和开放源代码负责人 Eric S. Raymond 透露了一份来自微软内部的 万圣节文件 ,该 文件 表明微软正认真对待 Linux 带来的市场威胁,将其视为竞争对手,并开始制定其反开放源代码和 Linux 运动的计划。然而十年后,微软将改变自己的腔调。   1999 年 —— Corel Linux 桌面    Corel 发布了第一个主流 Linux 桌面 。虽然不成功,但它将为其他流行的 Linux 桌面发行版铺平了道路,例如后来 Ubuntu 。   1999 年 —— Linux 与微软 Windows 首次正面对决   Linux 首次在文件服务方面与 Windows NT 进行了基准测试。Linux 赢了。Linux 与 Windows 服务器操作系统的战争开始了。Linux 最终获胜。今天,Linux 在网络服务器和云计算领域都占据了主导地位。   2000 年 —— IBM 向 Linux 投资 10 亿美元   在这一年,IBM 宣布将在 2001 年向 Linux 投资 10 亿美元。这将被证明是 IBM 有史以来最好的投资。通过此举,IBM 也打破了 Linux 在企业市场的僵局。   2001 年 —— Linux 2.4 版本发布   经过一段时间的延迟,Linux 2.4 发布了。有了这个版本,Linux 成为与 Solaris 和其他高端服务器操作系统竞争的对象。   2003 年 —— SOC 与 Linux 开战   由旧的 SCO Unix 公司和 Caldera Linux 业务组成的 SCO 系统出现,但 SCO 背弃了自己的 Linux 历史,起诉 IBM 和其他公司,试图证明 Linux 是 Unix 的复制品。该公司失败了,但在一段时间里其 FUD 一直阻挠着 Linux 的商业接受度。   2004 年 —— Ubuntu 来了   Ubuntu 诞生了。在 Debian Linux 的基础上,Ubuntu 成为了一个非常流行的 Linux 桌面操作系统,也是所有云 Linux 发行版中最重要的一个。   2004 年 —— Linux 统治超级计算机   此时,在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中,超过一半运行着 Linux。到了 2017 年, 所有的超级计算机都将运行 Linux 。   2005 年 —— Linux 商业化的成功   Linus Torvalds 首次出现在了《商业周刊》的封面上,打破了人们对 Linux 成为主要商业参与者的任何怀疑。广告语是什么?Linux Inc. 今天,你很难找到任何不在 Linux 上运行的大型企业。   2007 年 —— 基于 Linux 打造的 Android 系统诞生   包括谷歌和众多硬件厂商在内的开放手机联盟宣布推出 Android 系统。它将成为最受欢迎的移动端用户操作系统,因为它在超过 10 亿部智能手机上运行。   2008 年 —— 证券交易所系统转移到 Linux   纽约证券交易所改用 Linux 作为核心操作系统,这一举措很快就被世界上许多其他主要证券交易所效仿。Linux 并没有成为大生意,Linux 本身就是大生意。   2011 年 —— 谷歌推出 Chromebook   谷歌推出首款 Chromebook,CR-48。它运行基于 Gentoo-Linux 的 ChromeOS。到 2015 年,Chromebook 的销量已经超过了 Windows 笔记本。   2012 年 —— 云运行在 Linux 之上   IT 产业开始从服务器和数据中心转移到云端,而云端设备运行在 Linux 上。到 2019 年,即使在微软 Azure 上,微软客户的虚拟机(VM)实例也有一半以上运行 Linux。   2012 年 —— 红帽身价达到 10 亿美元   红帽成为第一家十亿美元的开源公司。2016 年,它成为第一家价值 20 亿美元的 Linux 企业。   2014 年 —— 微软 “示爱” Linux   微软新任 CEO Satya Nadella 宣称,“ 微软热爱 Linux ”。随后,微软通过在云端和内部部署支持 Linux 和开源软件来证明这一点,逐渐走上拥抱开源之路。   2018 年 —— 微软将其专利组合开源   这可能是微软有史以来最激进的支持开源的举动,微软将其整个专利组合向开放发明网络(OIN)开源专利联盟的成员开放。OIN 是为 Linux 的所有专利进行辩护的非营利组织。   2019 年 —— 微软为 Windows 10 用户推出 Linux   微软紧接着为 Windows 10 用户推出了自己的原生 Linux —— 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 2.0。有了它,人们可以将 Linux 与 Windows 同时运行。   2019 年 —— IBM 斥资 340 亿美元收购红帽   红帽被 IBM 以 340 亿美元收购,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软件收购案。从 IBM 的这一举动不难看出 Linux 如今在科技界的主导地位。   2020 年 —— Linux 统治云计算   全球云计算市场每年超过 1000 亿美元。其中 90% 的云端设备运行在 Linux 上。   现在,Linux 与开源社区的故事仍在继续……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7 10:18:00
  Julia 语言官网 分享 了其 2020 年用户及开发者调查的结果。该调查以英语、西班牙语、中文和德语这四种语言进行,中文流利者占 11%;共有 2,565 名来自 102 个国家和地区的受访者,去年的参与人数为 1,844 人。   与其他大多数语言调查不同的是,Julia 语言调查的受访者中,学者占比 60%,业界人士仅有 43%。这也与它在数据分析和计算科学方面的作用强相关。将 Julia 用作生产的开发者相对较少。调查显示,使用 Julia 超过 6 个月以上的专业人员中,有 22% 的人在生产中使用 Julia 来完成关键业务任务。   本次调查的一个亮点是,有 76% 的受访者将 Python 作为 Julia 的首选替代语言,31% 的人选了 C++,将 Matlab 作为备选的同样占 31%——Julia 就是因为一群 Matlab 用户对现有的科学计算编程工具感到不满,而打造出来的融合了多种语言特性的开源语言。去年选 Matlab 的受访者占比 35%,今年这一数值有所下降。   除了 Julia,这些受访者最常用的语言是 Python、Bash/Shell/PowerShell 和 C/C++,以及 Matlab 和 R 等数据科学类语言。最喜欢的语言也是这几类,除此之外,还出现了 Rust 的身影。   对于 Julia 用户来说,速度、性能、易用性以及开源特性和语言的互操性是他们选择 Julia 的最大原因。在非技术层面,Julia 的免费、社区协作和所用的 MIT 协议是他们最喜欢的。   至于使用 Julia 时遇到的障碍,46% 的人认为初学时间较长才有所产出、编译速度较慢、包不够成熟、不能生成自带的二进制文件等等也成为了 Julia 的拖后腿选项。同样来看一下非技术层面,最大问题是身边的人或所在的领域对 Julia 的使用不够多,以及学校、公司或客户等合作组织不支持 Julia,也有人认为 Julia 的教程和文档有些过时,文件也不够充分。   尽管如此,57% 的受访者表示很看好 Julia 的潜力,认为它是一门”未来的语言“(the language of the future)。   Julia 用户最喜欢的包分别是 Plots.jl、DataFrames.jl、IJulia.jl 以及 DifferentialEquations.jl。Juno 和 VS Code 成为了他们最常用的 IDE,而去年的第一名 Atom 今年排在了第五位。   受访者中,Linux/x86 用户超过半数,占比 62%;使用 Windows 的人占 45%;而 macOS Julia 用户数为 31%,较去年有所下降。   完整报告请查看: https://julialang.org/assets/2020-julia-user-developer-survey.pdf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7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