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专栏

智能大数据搬运工,你想要的我们都有

科技资讯:

科技学院:

科技百科:

科技书籍:

网站大全:

软件大全:

中国新基建产业独角兽100强详细名单
来源:新浪财经 时间:2020-07-20 14:17:15 作者:
  今年“两会”,新基建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据统计,22个省推出超过1万个项目,新基建总投资超过33万亿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认为,新基建是引领中国新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战略依托,将产生多个万亿级投资方向。新基建将奠定未来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为中国数字化社会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近日,创业家&i黑马联合《证券日报》、新浪财经、财联社旗下科创板日报等多家媒体,携手60家投资机构,共同发起“新基建产业独角兽TOP100”评选。
中国新基建产业独角兽100强详细名单
   1、这些企业符合以下条件
  行业分布:5G、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非上市的“新基建”企业;
  财务指标:预计市值不低于1亿美金,或者最近一年营收不低于1亿元;
  科技创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符合国家战略,突破了核心关键技术,已取得关键性成果;
  产业地位:产业龙头,市场认可度高。
   2、生于“夏天”,朝气蓬勃
  从成立时间来看,这一批企业,大部分企业拥有4年及以上的司龄。司龄最大的企业为24“岁”。一半的上榜企业成立于2014-2016年。他们是一群朝气蓬勃,敢想敢干的年轻企业。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国和世界工厂。在此基础上,它们借着AI、5G、大数据等逐渐成熟的技术,借着资本的东风,顺势而生,为中国产业的升级迭代,添砖加瓦。
  他们是一群硬科技范十足的企业。特征有三:1)以技术为犁,以实业为沃土,坚定深耕产业不动摇;2)持续营收,以客户成功为己任,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3)综合运用AI、5G、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与实体产业结合,提升产业效率。
   3、一线城市是新基建独角兽的“大本营”
  从地域分布上来看,有83%的上榜企业将总部设立在一线城市。其中,尤以北京为重,有45家北京企业上榜。紧随其后的是上海和深圳,分别有22家、8家上榜企业。杭州,是后起之秀,有8家企业上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36%上榜企业来自长三角。有12%的上榜企业来自粤港澳大湾区。
  创业黑马集团董事长牛文文认为,新基建将决定未来中国城市、产业的格局,关乎所有城市未来30年的命运。而这一批新基建企业,将是未来城市竞争中、产业格局竞争中,不可忽视的变量之一。
   4、AI“力压群芳”
  新基建有七大领域: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其中,人工智能领域贡献了近一半的上榜企业,确切的说是有49家企业来自这一领域。
  新基建是未来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未来10至20年,新基建将为中国数字化社会的建设和升级打下重要基础,也必会让中国走上科技强国之路,引领全球创新浪潮。
 
责任编辑:姚治
产业观察
2020-07-20 14:17:15
完善乡村新基建:七部门联合部署数字乡村试点工作
来源:网信中国 时间:2020-07-20 14:10:49 作者:
  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等7部门近日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完善乡村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农村光纤宽带、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提升4G网络覆盖水平,探索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推进智慧水利、智慧交通、智能电网、智慧农业、智慧物流建设。探索农业农村大数据管理应用,培育形成一批叫得响、质量优、特色显的农村电商品牌。
  《通知》表示,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开展数字乡村试点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抓手,也是释放数字红利催生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要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以解放和发展数字化生产力、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为主攻方向,以弥合城乡数字鸿沟、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为重点,积极探索数字乡村发展新模式,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通知》要求,坚持统筹推进,注重协同联动,加强试点工作统筹协调、资源整合、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做好数字乡村发展整体规划设计,系统集成数字乡村领域相关试点示范的支持政策和经验做法,统筹推进乡村的新型基础设施、数字经济、数字农业农村、农村科技创新、乡村数字治理、信息惠民服务等建设和发展,形成工作合力,实现重点突破。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改革创新,紧紧围绕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制度、机制、模式和技术创新,着力解决整体设计缺失、资源统筹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打通信息壁垒,推进集约共享,释放数字红利,同步做好网络安全工作,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激发活力,倡导多方参与,深化“放管服”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和广大农民参与数字乡村建设,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激活农村各种要素,加快推动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分类指导,试点地区结合本地实际和资源禀赋,积极探索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等不同类型乡村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和发展模式,明确目标,细化任务,完善措施,精准施策,持续提升数字乡村发展水平。
  《通知》明确了工作目标,到2021年底,试点地区数字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乡数字鸿沟明显缩小,乡村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水平大幅提高,依托互联网开展的农村创业创新蓬勃发展,乡村数字治理体系基本完善,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乡村网络文化繁荣发展。通过试点地区在整体规划设计、制度机制创新、技术融合应用、发展环境营造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经验,为全面推进数字乡村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通知》提出,试点内容主要包括七个方面:
   一是开展数字乡村整体规划设计。 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编制县域数字乡村建设规划,做好整体设计,明确建设目标、重点任务工程和实施步骤,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统筹推进数字乡村和智慧城市建设,有效发挥信息技术创新的扩散效应、信息和知识的溢出效应、数字技术释放的普惠效应,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二是完善乡村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加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打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安全适用的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农村光纤宽带、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提升4G网络覆盖水平,探索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加快推动农村水利、公路、电力、冷链物流、农业生产加工等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进智慧水利、智慧交通、智能电网、智慧农业、智慧物流建设。
   三是探索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 深化制度机制创新,加快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强技术研发、组织创新和制度供给,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各领域各环节深度融合应用,推动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强化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供给,推动信息化与农业装备、农机作业服务和农机管理融合应用。推进农业生产环境自动监测、生产过程智能管理,探索农业农村大数据管理应用,积极打造科技农业、精准农业、智慧农业。大力培育一批信息化程度高、示范带动作用强的生产经营组织,培育形成一批叫得响、质量优、特色显的农村电商品牌,因地制宜培育创意农业、认养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新业态。
   四是探索乡村数字治理新模式。 促进信息化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补齐乡村治理的信息化短板,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提升疫情监测分析预警水平,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探索“互联网+党建”、智慧党建等新模式,探索建设“网上党支部”、“网上村(居)民委员会”,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推进涉农服务事项在线办理,促进网上办、指尖办、马上办,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五是完善“三农”信息服务体系。 聚焦农民生产生活实际需求,积极采用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终端、技术产品、移动互联网应用(APP)软件,提升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水平。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推动远程医疗延伸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依托信息化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下沉,协同推进教育、生态环保、文化服务、交通运输、快递物流等各领域信息化,推动智慧广电公共服务建设,深化信息惠民服务。
   六是完善设施资源整合共享机制。 加大统筹协调和资源整合力度,打通已有分散建设的涉农信息系统,大力推进县级部门业务资源、空间地理信息、遥感影像数据等涉农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开放、有效整合。研究制定乡村信息服务资源整合共享规范,充分运用农业农村、科技、商务、交通运输、通信、邮政等部门在农村的已有站点资源,整合利用系统、人员、资金、站址、服务等要素,统筹建设乡村信息服务站点,推广一站多用、一机多用。
   七是探索数字乡村可持续发展机制。 抓好网络扶贫行动和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的无缝衔接,探索建立与乡村人口知识结构相匹配的数字乡村发展模式。建设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中心,推动产学研用合作。充分调动市场积极性,培育数字乡村发展良好生态,激发乡村自我发展动力和活力。加强基层干部和农民信息素养培训,积极利用多种渠道开展数字乡村专题培训,加快培育造就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队伍,支持农民工和返乡大学生运用网络和信息技术开展创业创新。
  下一步,中央网信办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强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和调查研究,及时总结和提炼试点地区产生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和经验,做好典型案例征集、经验交流与示范推广,带动面上工作。
责任编辑:姚治
产业观察
2020-07-20 14:10:49
我国最大规模5G智能电网建成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20-07-20 11:33:55 作者:瞿剑
  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最新消息,国内规模最大的5G智能电网项目在山东青岛建设完成,既实现了电网对配电线路故障在几十毫秒内自动切除,又通过削峰填谷电源节省5G单基站电耗20%,极大缓解了“功耗过高”这一困扰5G运营的最大难题。
  据介绍,该项目由国网山东青岛供电公司与中国电信青岛分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打造。截至目前,合作三方在青岛西海岸古镇口、崂山金家岭、奥帆中心等地已部署30余个5G基站,借助5G技术赋能传统电网转型升级,有效支撑5G智慧电网应用。
  在青岛市西海岸古镇口三沙路上,两座崭新的10千伏配电柜日前刚刚投入运行。国网青岛供电公司运检部专责张陶在核对设备信号:“这些设备都配置了5G配网线路差动保护,可以实现电网对配电线路上发生的故障在几十毫秒内自动切除,不在故障区域的用户甚至感觉不到故障的存在。”
  一直以来,阻碍配网差动保护、线路故障“零感知”,最大难题就在于没有合适的通信手段。国网青岛供电公司联合电信、华为以及山东大学,共同研发了基于5G的配网线路差动保护装置、部署5G切片网络及边缘计算设备,经过实验室验证、外场实验、现网实测等阶段不断完善,保护设备间单向通信时延降低至8毫秒,保护动作时间达到50毫秒以内。相比以往一有故障就全线停电,实现了配网保护领域的重大突破。
  国网青岛供电公司表示,5G不仅能够满足视频巡检、配网自动化、自动抄表等智能电网各种业务场景应用对于大带宽、低时延和广连接的要求;5G与边缘计算、网络切片等技术的结合,更为有高度数据安全要求的电网提供了一张安全隔离的专用网络,必将成为能源互联网建设的重要动力。
  青岛古镇口35千伏顾家变电站,最新式的5G削峰填谷基站日前投入运行,开始为本地5G设备提供廉价稳定的电力供应。
  国网青岛供电公司介绍,削峰填谷电源通过在用电低谷时段储存能源,在高峰时段使用储存的能源为5G基站供电。据测算,单基站将节省电耗20%,每年一个基站可节省电费1.38万元。按青岛地区三大电信运营商预计建设1.4万个5G基站计算,大规模推广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责任编辑:姚治
产业观察
2020-07-20 11:33:55
深圳天安云谷产业园区:打造智慧化产城融合空间
来源:经济日报 时间:2020-07-20 11:28:48 作者:杨阳腾
   深圳天安云谷产业园区企业服务大厅。 本报记者 杨阳腾摄
  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坂雪岗科技城片区的天安云谷产业园区顺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主动谋划布局,链接国际资源,搭建技术、金融等产业运营平台,吸引优势产业集聚。通过智慧化的运营管理让服务更高效,通过打造绿色生态环境及“管家式”贴心服务,推动人、城市、产业之间良性互动,正在发展成为更有活力、更具生产力的新型产城融合社区平台和发展空间。
  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坂雪岗科技城片区的天安云谷产业园区,以智慧化运营管理、优势产业集聚、绿色生态环境及“管家式”贴心服务,打造新型产城融合社区平台和发展空间,赢得进驻企业纷纷点赞。
   智慧管理让服务更高效
  “天安云谷的智慧化管理和服务,是吸引我们进驻的重要原因之一。”深圳市艾比森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任永红说,速度和效率是企业制胜的关键,节约时间成本就是创造价值。天安云谷专注产业园区运营,注重挖掘客户诉求,通过智慧化管理和社会资源整合,为入驻企业处理繁琐的非核心业务,释放了企业活力,使其将更多精力聚焦在核心业务拓展和创新发展上。
  依托深圳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天安云谷提出以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作为产业驱动力构建产城社区新模式,通过构建智慧园区服务平台,多跑网路,优化配置,提升服务效率,降低进驻企业生产运营成本。
  “园区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智慧园区服务是未来产城社区服务的必然。”天安云谷运营方代表、深圳天安骏业投资发展集团总裁杨毅表示,天安云谷携手华为等合作伙伴,打造智慧园区运营服务平台,以智慧化、可视化的方式管理园区空间和公共设施,致力于掌握空间与设施的全生命周期数据,实现实时、高效、智能的指挥调度。
  智慧园区的“神经系统”核心是大数据。天安云谷拥有三大大数据平台,包括数据化产城社区运营平台CC+、空间设施易联易控系统及大数据运营指挥中心总裁驾驶舱。其中,CC+以园区运营与企业服务为核心,连接政府、员工和商业伙伴,将资源服务化、服务资源化,帮助实时了解运营数据,驱动园区运营和服务的业务决策。总裁驾驶舱则是集接待、会议功能、数据运营于一身的多功能平台,聚合空间内的所有数据,提供图形可视化、场景化的多维展示分析报表,既是产城空间“一站式”形象展示窗口,同时开展运营数据分析,在园区设备发生故障时提前预警。
  天安云谷还有线上线下融合的行政服务大厅,为入园企业一站式办理工商注册、政策申报、融资等186项服务。配置的人力资源服务智慧广场提供人才出入境管理、人事代理、公安户政、社会保障等94项“一站式”公共服务。“园区配套的服务内容虽然与企业核心业务无关,但在商务工作中必不可少,以前需要专门腾半天时间去指定地点办理,现在下趟楼十几分钟就能搞定。”任永红说,“为企业节约了时间,无形中就是创造了价值。”
  产业融合形成叠加效应
  目前,天安云谷的产业特色侧重于“文化+科技”的融合,进驻的高科技企业超过450家、文化企业超320家。据介绍,园区二期将引入生态环保优质企业,与“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携手,打造国际生态环保产业高地。
  艾比森就是首批进驻天安云谷的智能装备企业,该企业专注于LED显示研发和制造已有19年,80%的业务在海外市场,涉足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广泛应用于欧洲杯、美国NBA球赛,以及大量的高端购物商场和品牌专卖店。
  任永红告诉记者,选择在天安云谷安家落户,看好的不仅是智慧运营服务带来的高效便捷,还有其聚集了优势产业资源和发展配套,在不同产业、企业之间营造出的关联生态氛围。
  “资源是辅助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杨毅表示,天安云谷在谋划产业布局时,顺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5G、AI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领域携手国内外领先的企业与机构,链接国际资源,积极搭建技术、金融等产业运营平台。在智能化领域,引进柔性制造与智能硬件公共服务平台、香港应用科学研究院深圳中心、人工智能商业化实验室等为智能产业赋能。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天安云谷先后引进国家级的环境技术交流合作平台“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并聚焦绿色建筑与绿色运营的智慧城市博士后工作站,共同打造云谷产业创新生态体系。
  在文化产业方面,天安云谷依托龙岗区数字创意走廊与坂雪岗科技城形成的区域叠加优势,汇集华为终端、艾比森、安奈儿设计等一批知名的“科技+文化”企业,涵盖文化创意设计、文化软件、文化装备、广告传媒、游戏动漫、互联网新媒体等领域,初步形成以文化智能硬件装备为核心、文化创意设计为支撑、软硬结合的数字创意产业集聚特色,成为全国首家“国家文化新经济开发标准试验区”和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据介绍,天安云谷二期将打造数字文化产业集聚研发大厦,构建数字创意产业新生态,引入动画设计、影视制作、室内设计、建筑设计、智能家居等领域领军企业,同时构建文化企业孵化空间,联合领军企业在政府支持下打造相关公共服务平台,形成数字创意文化产业叠加集聚效应。
   软硬结合构建人才港湾
  既是高效便捷的发展空间,也是温馨舒适的生活家园。天安云谷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绿色环保生态建设,为在这里创业、营商、工作、生活的人群搭建管家式关爱服务体系,形成企业与人才关联的社区。
  走进天安云谷园区,精心布置的绿植和花卉点缀其间。而这绿意盎然的背后还有看不见的低碳操作,园区从设计、施工、材料、技术应用、运营,全过程践行绿色低碳理念,为此先后获得深圳首个“绿色建筑二星运营示范项目”“英国绿色建筑BREEAM三星级标识”等环保领域奖项。
  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滋润心田、激活思维、启悟智慧。天安云谷将文化视为绿色发展方式和永续生活方式的载体和城市更新的内生力量,积极开展“深创赛”、音乐会等人文主题活动,与文娱体育、餐饮休闲、影院等商业配套一起,为园区人才与周边居民创建丰富的城市生活,未来还将打造24小时消费生活圈。园区还设立了纯公益性质图书馆,藏书4万多册,与深圳市图书馆通借通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目前,这里已是深圳市社区图书馆中活跃度最高的一家。
  “发展最重要的核心资源是人才,服务好人才就是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也是为城市留住活力之源。”杨毅表示,无论是打造智慧化空间,还是营造绿色、生态、文化等氛围,天安云谷的目标就是将人才留住,引智培商形成人才汇聚之谷,将天安云谷打造成为更有活力、更有生产力的发展空间,推动人、城市、产业之间良性互动,成为真正具有影响力的产城融合发展高地。
责任编辑:姚治
产业观察
2020-07-20 11:28:48
《娄底市加快推进区块链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出台
来源:娄底日报 时间:2020-07-20 11:21:47 作者:毛婷
  7月15日,市政府办公室下发《娄底市加快推进区块链产业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这是市政府常务会议为加快区块链建设研究通过的一项重要举措。
  设立区块链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措施》指出,从2020年起,市财政连续5年每年在产业引导基金中安排2000万元,用于支持区块链产业发展;设立区块链产业投资基金,首期规模1亿元,用于对落户区块链企业的投资。娄底市区块链产业园为各相关企业或机构免租金提供3年办公场地;在入驻企业注册到位、资金到位、人员到位的前提下,对通过市区块链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评审的项目,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奖励。
  每年重点支持1-3个区块链应用场景建设。根据《措施》,我市鼓励以应用需求为导向,加快区块链+应用场景的应用示范,加大财政投入,实施区块链应用示范专项计划,每年重点支持1-3个区块链应用场景建设,给予每个应用示范项目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奖励,其中在应用试运行和实际投入运用后各奖励50%。
  对企业入驻娄底相关人员给予人才奖励支持。我市对企业入驻娄底的各类人才,除享受娄底市、万宝新区相关人才奖励政策外,经市区块链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认定的企业高管及技术骨干,按其所缴纳入库个人所得税市级财政留存部分100%的标准予以奖励。
  《措施》还对入园企业承办国际、国家级的论坛活动给予一定的活动经费支持,对省级及以上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区块链交易中心、检测中心、数据中心、存储中心等公共平台提供相应奖励,对入园企业享受本措施的条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责任编辑:姚治
产业观察
2020-07-20 11:21:47
央视315晚会后,你不得不防的梁上君子!
来源: 数据观综合自网络 时间:2020-07-20 09:40:14 作者:
  7月16日晚,延期四个月的的央视315晚会拉开曝光大幕,宝骏汽车、趣头条、嗨学网、汉堡王、万科等被央视点名。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信息安全问题再次上榜,引发全网热议。
  晚会提到,2019年11月,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委托第三方公司对一些手机软件中的SDK插件进行了专门的测试,却发现一些SDK暗藏玄机。调查发现,某些SDK插件存在未经用户许可,窃取用户手机中短信、通讯录等个人隐私信息,尤其是短信内容会被全部传走。这些内嵌SDK插件的应用存在于50余款手机APP当中,涉及金融现金贷类的APP成为重灾区,数量占比过半。
   ▲央视315晚会曝光的问题软件
   窃贼插件:
  转走你的全部短信
  包括网络交易验证码!
  手机应用软件(APP)超范围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是老生常谈。但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某些手机应用软件里还暗藏另外一个窃贼--由第三方公司提供的插件(被称为SDK包)。
  SDK,是在手机软件中,提供某种功能或服务的插件。
  技术人员检测了50多款手机软件,这些软件中分别含有上海氪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招彩旺旺有限公司,在用户不知情情况下偷偷窃取用户信息。50多款手机软件包括国美易、家长帮等app。
  这些APP的SDK首先读取用户信息。读取完成后,还会悄悄将数据传送到指定服务器存储起来,除了电话号码通讯录以外,北京招财旺旺甚至涉嫌通过多款软件窃取用户更加隐私的信息。
  检测人员表示,SDK收集用户联系人、短信、位置、设备信息等,将短信内容全部传走。这部手机中存在的真实的短信记录,号码是谁,短信内容是什么,都可以很清晰地看到。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 副主任兼秘书长陶爱莲表示:“测试当中我们发现SDK插件,没有经过用户的许可来窃取消费者手机当中的一些,比如说像短信的内容 。”

  检测人员说:“它会读取这部设备的IMEI、IMSI、运营商信息 、电话号码、短信记录、通讯录、应用安装列表、传感器信息,这些都属于用户隐私的东西,它去读。”
  除了电话号码、通讯录这样的个人隐私,北京招彩旺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SDK,甚至涉嫌通过菜谱、家长帮、动态壁纸等多款软件,窃取用户更加隐私的信息。
  检测人员:“会未经用户同意,收集用户的联系人、短信、 位置、设备信息等等。尤其短信,短信内容被全部传走,这个是很严重的。这是我这部手机中,存在的真实的短信记录。它的下行号码是谁,它的短信内容是什么,都可以很清晰地看到。”
  “您好我是陈思” “验证码为903474,请勿告知他人” 等等,用户如此重要而私密的信息就这样被传送到第三方服务器,检测人员介绍,因为SDK能够收集用户的短信,以及应用安装信息,一旦用户有网络交易的验证码被获取,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此外,虽然SDK只是一个看似普通的插件,但是因为它对所有的手机APP具有通用性,很多手机软件可能都嵌入了同一个SDK,因此一旦某个SDK窃取用户个人隐私,将会涉及众多手机软件。

  检测人员:这些SDK会分别嵌在不同的APP中,这样涉及的量就比较大了 。
  在此次检测当中除了内嵌SDK插件以外,工作人员还发现一些知名手机APP也有收集用户隐私的现象。涉及酷音铃声、手机铃声、铃声大全、火花来电、彩铃大全等多款软件。

  扒 皮 起 底
  天眼查数据显示,上海氪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2月,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信息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计算机系统集成;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的开发与销售等。该公司有包括氪信机器学习模型性能监控工具软件36条软件著作权。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的股东中包括了真格基金、深圳市招商局创新投资基金中心(有限合伙)、上海火山石一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
  北京招彩旺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3月,经营范围包括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基础软件服务;应用软件服务;承办展览展示活动;企业管理咨询;经济贸易咨询;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销售自行开发后的产品等。另外,北京招彩旺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有包括疫评测app在内的7条软件著作权。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为施侃,持股比例60.27%;第二大股东为冯天放,持股比例12.41%。股东中还有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晟能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持股11.19%)等。
   手机App的灰色地带
  App嵌入SDK的做法在业内十分普遍,对于企业来说,软件开发企业引入第三方SDK,不仅可以降低开发难度,还可以减少开发成本。对于用户来说,SDK则可以使用到软件中的各种便捷服务。
  一般来说,SDK 会违规采集五类与服务无关的数据:蓝牙信息、传感器信息、各类 App 的信息、移动设备的程序任务信息、移动设备的账户信息等。
  采集蓝牙信息,是为了识别设备,而采集到成功配对的蓝牙设备信息,则是为了获得与移动设备通过蓝牙通信的另一移动设备的信息;
  采集传感器信息,是为了充实所谓的“数据库数据量”;
  采集各类 App 的信息,则可以获知用户设备中各类 APP 应用的信息。如果数据量庞大,还能推算出某一 App 的市场占有率,同时还能通过 App 应用列表信息,查看用户使用习惯;
  采集移动设备的程序任务信息,是为了得知设备中其他应用的日启动次数、日启动时长,同样属于侵犯用户隐私的行为;
  采集移动设备的账户信息,可以获取用户账户列表,并能将移动设备信息与用户账号关联,从而对设备进行唯一标识。该数据采集的风险较大,假如用户账号被泄露或者被克隆,很有可能给用户带来金钱损失乃至其他更严重的损失。
  随着智能手机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App功能不断的完善及更新,使App运营商在向用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有条件获得更多的个人信息,从而为用户提供最大限度的便捷。然而,这个特性是一把双刃剑,在不断提高用户使用体验的同时,也给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带来巨大隐患。其中,最为隐晦的操作就是过度索取用户个人信息。
  在智能手机中,App软件的法规条文里所谓的“第三方应用及服务”其实是个看得见摸不着的存在,不过想获得一些便利的功能却离不开它,比如收到的App消息,推送的新闻,搜索相关的广告等,出于这些原因使SDK成为了App中的灰色地带。
  这些集成在App里的第三方工具包(SDK),帮助App实现一些便捷功能的同时也具备一些捕获设备信息和用户信息能力,比如:电话、定位、录音等个人信息。
  新版《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已于今年初正式发布,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增加了“多项业务功能的自主选择”、“用户画像的使用限制”、“个性化展示的使用”、“基于不同业务目所收集个人信息的汇聚融合”、“第三方接入管理”、“个人信息安全工程”、“个人信息处理活动记录”等内容。
  在新的规定中,SDK收集个人信息是需要经过用户授权同意的。但据不完全统计,市面上有至少三成的SDK或隐瞒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更有甚者,一些第三方的工具包开发者会故意预留“后门”,以便收集用户信息或执行越权操作。
   如何预防第三方 SDK 窃取信息?
  2019 年 6 月 1 日,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网络安全实践指南—移动互联网应用基本业务功能必要信息规范》(下称《规范》),针对 16 类 App 常用的基本业务功能界定了必要信息的范围。
  由于 SDK 在实际行为中能够获取的权限和收集的信息,通常会受到宿主 App 的限制,因此,理论上 SDK 收集用户个人信息也应达到《规范》的要求。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获取其他信息并不代表违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获取这些信息前、需要弹窗询问用户是否同意,如果用户点击“不同意”,也不能影响 App 核心功能的使用。所以,用户在安装软件时最好仔细阅读相关的权限要求谨慎开启相关权限。
  此外,在软件开发时,一些有经验的高级开发者,会通过对 SDK 进行逆向操作、以及代码进行扫描,来获知 SDK 进行了哪些操作、采集了哪些隐私数据。
  不过,现在 App 加固技术也在不断更新,逆向的难度也越来越高,所以多数开发者很难去判断第三方 SDK 做了哪些违规操作。因此建议开发者,尽可能选择有一定市场基础的第三方 SDK,以及尽量沿用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里的 App 选用的 SDK 进行集成,这样可以大大降低 App 被下架的风险。
  对于用户来说,切不可因为麻木,而对违规现象 “习以为常”,该举报时还是应该及时按下举报电话。每年“315” 晚会上的很多案例,均来自用户举报或用户曝光。只有大家都行动监督起来,不正之风才可以止住。
   工信部:严厉查处!
  7月17日,工信部网站发布消息称,要求严厉查处“3·15”晚会曝光的信息通信领域违规行为。
  工业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视用户权益保护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的行为。
  针对7月16日央视播出“3·15”晚会报道的SDK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一时间组织相关单位进行认真核查,依法依规严厉查处涉事企业。
  一是立即组织北京市、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对涉事两家SDK企业,北京招彩旺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氪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核查处理。
  二是立即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曝光使用上述两家SDK的50余款APP进行技术检测,对存在问题的APP第一时间启动下架程序。
  三是立即启动应用商店联动处置机制,责成阿里、腾讯、百度、华为、小米、OPPO、vivo、360等国内主要应用商店,第一时间对类似问题进行“地毯式”排查,对发现问题一律第一时间予以下架,同时要求应用商店及时通知APP运营开发者自查自纠,及时发现、处理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SDK。
  自去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共检测超过8万余款APP,推动8000余款APP自查整改,对478家存在问题的企业下发整改函,治理取得初步成效,但目前仍存在部分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采取常态化监管措施,加强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综合治理。集聚产业力量,推动技术手段建设,大幅提升技术检测水平。加强监督检查,加大对各类违规行为的处置和曝光力度,对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等违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切实维护用户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姚治
产业观察
2020-07-20 09:40:14
规范万亿“联合贷款”“助贷”,互联网贷款新规今日发布
来源:数据观综合自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银保监会网站 时间:2020-07-17 14:44:14 作者:
  银保监会表示,近年来,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快速发展,各类商业银行均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地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互联网贷款业务暴露出风险管理不审慎、金融消费者保护不充分、资金用途监测不到位等问题和风险隐患。
  为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经营行为,促进互联网贷款业务平稳健康发展,银保监会制定《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7月17日公布施行。《办法》要求,单户用于消费的个人信用贷款授信额度应当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到期一次性还本的,授信期限不超过一年。在与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贷款时,商业银行应当按照自主风控的原则审慎开展业务,避免成为单纯的资金提供方。
  总体来看,《办法》共七章七十条,分别为总则、风险管理体系、风险数据和风险模型管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贷款合作管理、监督管理和附则。
    重点包括:
  一是合理界定互联网贷款内涵及范围,明确互联网贷款应遵循小额、短期、高效和风险可控原则,防范居民个人杠杆率快速上升风险。
  单户用于消费的个人信用贷款授信额度应当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到期一次性还本的,授信期限不超过一年。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风险管理能力,按照互联网贷款的区域、行业、品种等,确定单户用于生产经营的个人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授信额度上限。对期限超过一年的上述贷款,至少每年对该笔贷款对应的授信进行重新评估和审批。
  加强贷款支付和资金用途管理,商业银行对符合相应条件的贷款应采取受托支付方式,并精细化受托支付限额管理。贷款资金用途应当明确、合法,不得用于房产、股票、债券、期货、金融衍生品和资产管理产品投资,不得用于固定资产和股本权益性投资等。如发现贷款用途违法违规或未按照约定用途使用的,应当采取措施提前收回贷款。
  二是明确风险管理要求。明确银行自主风控职责,即授信审查、风险控制、贷款发放、支付管理和贷后管理等核心业务环节必须独立开展。商业银行应当针对互联网贷款业务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在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进行风险控制,加强风险数据和风险模型管理,同时防范和管控信息科技风险。
  三是规范合作机构管理。要求商业银行建立健全合作机构准入和退出机制,在内控制度、准入前评估、协议签署、信息披露、持续管理等方面加强管理、压实责任。对与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贷款的,《办法》提出加强限额管理和集中度管理等要求。
  四是强化消费者保护。一是商业银行应当建立互联网借款人权益保护机制,将消费者保护嵌入互联网贷款业务全流程管理,做到卖者尽责。二是围绕借款人数据来源、使用、保管等问题,对商业银行提出明确要求,特别对取得借款人风险数据授权时进行了具体规定。三是要求商业银行落实向借款人的充分信息披露义务,应充分披露贷款主体、实际年利率、年化综合资金成本、还本付息安排、逾期清收、咨询投诉等信息,切实保障客户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四是严格禁止商业银行与有违规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暴力催收等违法违规记录的第三方机构合作。
  五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办法》对商业银行提交互联网贷款业务情况报告、自评估、重大事项报告等提出监管要求。监管机构实施监督检查,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在过渡期安排方面,按照“新老划断”原则设置2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商业银行对照《办法》制定整改方案并有序实施,不符合《办法》规定的业务逐步有序压降。过渡期结束后,商业银行所有存续互联网贷款业务均应遵守本《办法》规定。
  《办法》暂未对地方法人银行开展跨区互联网贷款业务设置统一的定量指标进行限制,但地方法人银行应结合自身风控能力审慎开展此类业务,并确保有效识别和监测跨区互联网贷款业务开展情况。同时,监管机构有权根据商业银行跨区业务的规模、风险水平等提出进一步审慎性监管要求。部分无实体经营网点,业务主要在线上开展的银行不受《办法》关于跨区经营的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办法》,以下贷款不属于规范范畴,仍适用现有授信、贷款等相关监管规制。
  一是线上线下结合,贷款授信核心判断仍来源于线下的贷款。例如,目前大多数所谓的线上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供应链融资等,商业银行贷款调查、风险评估和预授信等实质风险评估环节均在线下完成,出于便利借款人和提高效率考虑将贷款申请及后续操作环节于线上完成。二是部分抵质押贷款。例如以房屋等资产为抵押物发放的贷款,押品的评估登记等手续需要在线下完成。三是固定资产贷款。因固定资产贷款涉及较多线下审查内容,不属于《办法》定义范围内的互联网贷款。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办法》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的情况如何?
  2020年5月9日—6月9日,银保监会就《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金融机构、行业自律组织、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给予了广泛的关注。银保监会对反馈意见逐条进行认真研究,充分吸收科学合理的建议,绝大多数意见已采纳或纳入相关监管制度。
  在风险管理方面,考虑到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多维度、多要素判断借款人信用状况特征,采纳相关机构反馈意见,将第二十条“税务、社会保险基金、住房公积金信息”不作为强制性信用状况判断要素。在放款控制方面,在明确商业银行放款环节加强风控的前提下,允许其根据自身风控模式和手段,自主选择是否再次进行征信查询;在担保增信方面,增加“商业银行不得因引入担保增信放松对贷款质量管控”要求,强化商业银行主体责任,防止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空心化”。
   二、制定出台《办法》的背景是什么?
  近年来,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快速发展,各类商业银行均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地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与传统线下贷款模式相比,互联网贷款具有依托大数据和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全流程线上自动运作、无人工或极少人工干预、极速审批放贷等特点,在提高贷款效率、创新风险评估手段、拓宽金融客户覆盖面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互联网贷款业务也暴露出风险管理不审慎、金融消费者保护不充分、资金用途监测不到位等问题和风险隐患。
  现行相关管理办法未完全覆盖上述问题,且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对客户进行线上认证,实际上已突破了面谈面签和实地调查等规定。因此,有必要尽快补齐制度短板,促进互联网贷款业务规范发展。
  三、《办法》制定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办法》制定主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已有数年发展历程,行业也积累了很多实践经验,《办法》将现有互联网贷款业务纳入规范化轨道,促进新业态的健康发展。同时,适应金融科技发展的趋势,抛弃一刀切的简单监管思路,原则导向为主,并预留监管政策空间。二是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与防控金融风险相结合。《办法》支持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贷款业务践行普惠金融,满足居民和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提高金融便利度和普惠覆盖面。与此同时,坚持问题导向,注重防控金融风险,提出全面风险管理要求,传导合规审慎开展互联网贷款的理念,防止各类风险积聚。三是坚持鼓励创新与加强监管相结合。一方面,坚持审慎包容的监管态度,鼓励商业银行稳步探索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提高自主风险管控能力。另一方面,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压实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体责任。
  四、《办法》定义的互联网贷款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办法》将互联网贷款定义为“商业银行运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等信息通信技术,基于风险数据和风险模型进行交叉验证和风险管理,线上自动受理贷款申请及开展风险评估,并完成授信审批、合同签订、贷款支付、贷后管理等核心业务环节操作,为符合条件的借款人提供的用于消费、日常生产经营周转等的个人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贷款不属于《办法》规范的范畴,仍适用现有授信、贷款等相关监管规制。一是线上线下结合,贷款授信核心判断仍来源于线下的贷款。例如,目前大多数所谓的线上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供应链融资等,商业银行贷款调查、风险评估和预授信等实质风险评估环节均在线下完成,出于便利借款人和提高效率考虑将贷款申请及后续操作环节于线上完成。二是部分抵质押贷款。例如以房屋等资产为抵押物发放的贷款,押品的评估登记等手续需要在线下完成。三是固定资产贷款。因固定资产贷款涉及较多线下审查内容,不属于《办法》定义范围内的互联网贷款。
  互联网贷款除应遵守《办法》规定外,也应遵守现有相关监管规制中关于授信、贷款等的一般规定。
   五、《办法》对防控互联网贷款风险,有哪些针对性措施?
  互联网贷款业务具有高度依托大数据风险建模、全流程线上自动运作、极速审批放贷等特点,易出现过度授信、多头共债、资金用途不合规等问题。为有效防控互联网贷款业务风险,《办法》重点从以下方面进行规范。一是明确互联网贷款小额、短期的原则,对消费类个人信用贷款授信设定限额,防范居民个人杠杆率快速上升风险。二是加强统一授信管理,防止过度授信。商业银行应当全面了解借款人信用状况,并通过风险监测预警模型持续性进行监测和评估,发现预警触发条件的,应及时预警。三是加强贷款支付和资金用途管理。商业银行对符合相应条件的贷款应采取受托支付方式,并精细化受托支付限额管理。贷款资金用途应当明确、合法,不得用于房产、股票、债券、期货、金融衍生品和资产管理产品投资,不得用于固定资产和股本权益性投资等。如发现贷款用途违法违规或未按照约定用途使用的,应当采取措施提前收回贷款。四是对风险数据、风险模型管理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提出全流程、全方位要求,压实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体责任。五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建立数据统计与监测机制,并可根据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情况、风险水平等因素提出审慎性监管要求,严守风险底线。
   六、《办法》在规范商业银行对合作机构管理方面提了哪些要求?
  目前,商业银行通过多种方式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有效规范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各类机构之间优势互补、提高效率,但部分银行对合作机构管理较为粗放,如没有建立全行统一的管理制度、合作机构资质存在缺陷、对合作机构的持续性管理不足等,引发银行声誉风险。为引导商业银行审慎开展与合作机构的合作,防止合作机构风险向银行传染,《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对合作机构从准入到退出建立全流程、系统性的管理机制,提升其精细化管理能力。一是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各类合作机构的全行统一的准入机制,并实施分层分类管理。商业银行应当从经营情况、管理能力、风控水平等方面对合作机构进行准入前评估,合作机构资质应和其承担的职能相匹配。二是商业银行与合作机构签订的书面合作协议中,应明确合作范围、操作流程、各方权责、风险分担、客户权益保护等内容。合作协议应体现收益和风险相匹配的原则。三是商业银行应当向借款人充分披露自身与合作机构的信息、合作类产品的信息、自身与合作各方权利义务等,避免客户产生品牌混同。商业银行在依法合规前提下,可通过应用程序接口等技术手段,在获客、合同签订等环节与合作机构开展基于应用场景的合作。四是商业银行应当持续对合作机构进行管理,定期进行全面评估;发现合作机构无法继续满足准入条件的,应当及时终止合作关系。
  在与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贷款时,商业银行应当按照自主风控的原则审慎开展业务,避免成为单纯的资金提供方。《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独立进行风险评估和授信审批,按照适度分散的原则选择合作机构,避免对合作机构的过度依赖;同时要求银行将与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贷款总额纳入限额管理,并对单笔贷款出资比例实行区间管理。
  七、《办法》如何体现服务实体经济的思路?
  互联网贷款不仅有利于银行提升金融科技水平,促进其转型发展,也有利于更好更便捷地满足居民合理消费需求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互联网贷款作为传统线下贷款的重要补充,可以服务传统金融渠道难以触及的客户群体,其普惠金融特性较为突出。为此,《办法》按照法律法规和“放管服”改革的要求,不设行政许可,商业银行均可按照《办法》规定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在强化风险管理、加强监管的同时,对用于生产经营的个人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授信额度及期限作了相应灵活处理,有助于确保通过互联网渠道开展小微企业融资的连续性,提升小微企业和小微企业主信用贷款的占比,在疫情防控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关键期可以有效支持实体经济。
  八、《办法》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提出哪些要求?
  《办法》以互联网贷款开展中消费者保护的痛点、难点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互联网贷款中存在的信息披露不充分、数据保护不到位、清收管理不规范等损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问题,《办法》在多个章节全面提出消费者保护要求。一是商业银行应当建立互联网借款人权益保护机制,将消费者保护嵌入互联网贷款业务全流程管理,做到卖者尽责。二是围绕借款人数据来源、使用、保管等问题,对商业银行提出明确要求,特别对取得借款人风险数据授权时进行了具体规定。三是要求商业银行落实向借款人的充分信息披露义务,应充分披露贷款主体、实际年利率、年化综合资金成本、还本付息安排、逾期清收、咨询投诉等信息,切实保障客户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四是严格禁止商业银行与有违规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暴力催收等违法违规记录的第三方机构合作。
  九、《办法》是否限制地方性商业银行跨区展业?
  地方法人银行应当坚守发展定位,在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时主要服务当地客户。考虑到各家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开展情况以及风险管理能力差异性较大,《办法》暂未对地方法人银行开展跨区互联网贷款业务设置统一的定量指标进行限制,但地方法人银行应结合自身风控能力审慎开展此类业务,并确保有效识别和监测跨区互联网贷款业务开展情况。同时,监管机构有权根据商业银行跨区业务的规模、风险水平等提出进一步审慎性监管要求。
  部分无实体经营网点,业务主要在线上开展的银行不受《办法》关于跨区经营的限制。
  十、《办法》的过渡期如何设置?
  为尽可能地保证现有互联网贷款业务的连续性和保护客户权益,《办法》按照“新老划断”的原则,设置2年过渡期。《办法》实施之日起,新增业务应当符合《办法》规定。过渡期内,不符合《办法》规定的业务,应在控制整体规模基础上,逐步有序压降,同时按照《办法》规定,在风险治理架构、风险模型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或整改。过渡期结束后,商业银行所有存续互联网贷款业务均应遵守本《办法》规定。
  为强化现有存量业务的规范,《办法》规定实施之日起1个月内,商业银行应当将业务规划、风险管控措施、存量业务、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情况报告监管机构。监管机构在对上述报告进行评估时发现不符合本《办法》要求的,应当要求商业银行进行整改。商业银行存量业务需要整改的,应对照《办法》制定相应的过渡期整改计划与上述报告同步报告监管机构,由监管机构监督其有序实施,并视情况采取相关监管措施。
责任编辑:姚治
产业观察
2020-07-17 14:44:14
【H5】“永不落幕的数博会”之数博发布影像集
来源: 数据观 时间:2020-07-17 14:50:57 作者:
作为数博会核心板块之一的“数博发布”,含公益类发布和企业自主发布,于5月至9月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举办。
其中,公益类发布重点发布了《数典》《贵阳主权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等;企业自主发布重点发布了贵州省大数据相关企业和数博会合作企业(机构)的技术、项目、产品内容。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链接查看精彩内容↓↓↓
http://4q5ieg.epub360.com.cn/v2/manage/book/wcfb0n/
 
责任编辑:陈近梅
产业观察
2020-07-17 14:50:57
《贵州省发展农业大数据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17—2019年)》出台
来源:贵州省人民政府网站 时间:2017-09-20 10:32:49 作者: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发展
农业大数据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
(2017—2019年)的通知
黔府办发〔2017〕51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贵州省发展农业大数据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17—2019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9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贵州省发展农业大数据助推脱贫攻坚
三年行动方案(2017—2019年)
  为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利用大数据服务农业生产,助力扶贫攻坚,促进全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绿色优质农产品“泉涌”,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产业扶贫决策部署,利用大数据助力大扶贫,聚焦食用菌、茶叶、蔬菜、生态家禽和中药材5个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建立全省农业产业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贫困县与对口帮扶城市产销对接和农产品“泉涌”提供数据基础,积极探索农业大数据助推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二)基本原则。
  ——坚持需求导向、分步实施。以5个优势产业发展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需求为导向,在国内外专家咨询指导和参与下,科学设计和建设农业产业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按照“边建设、边服务、边完善”的思路,逐步拓展到农业全产业链和其他领域。
  ——坚持统一标准、全面精准。统一数据标准,按照“一数一源,谁主管、谁提供、谁负责”的思路,由各主管部门负责农业生产、加工、物流、销售等数据资源的采集、管理和更新,确保数据资源全面性、系统性和精准性。
  ——坚持协同融合、开放共享。按照“聚通用”要求,面向政府决策、产业发展和公众服务,通过统一的农业产业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实现政府与企业、上级与下级、省内与省外数据的共享交换、整合关联及业务功能协作融合。
  ——坚持集约建设、创新应用。整合农业产业、价格、物流、交通、旅游、扶贫等领域的数据资源,利用目前成熟的技术、运营模式,走“组装”道路,开发各类新应用,实现农业产业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集约建设和统一服务。
  ——坚持兼容扩展、安全保障。兼容各部门已有数据信息系统,有序整合现有数据资源,灵活扩展适应农业产业脱贫攻坚业务发展;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数据、平台及其应用安全。
  (三)主要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三年时间,建立健全农业产业脱贫攻坚“天空地人”四为一体大数据采集机制和体系,探索平台体系可持续运营机制,实现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精准信息服务。(1)重点建立食用菌、茶叶、蔬菜、生态家禽、中药材、精品水果等特色优势产业生产、加工、冷链物流、销售与市场价格全生命周期的大数据库。(2)与扶贫大数据融合共享,构建农业产业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和APP应用,实现农业产业发展状况准确摸清、变化实时掌握、趋势科学预测、智能预警提醒、贫困县与对口帮扶城市产销对接以及产业精准扶贫目标。(3)农业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逐步拓展到农业全产业链和其他领域,利用大数据手段推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体系,指导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规模化发展和优质农产品“泉涌”,实现农业产业绿色化、规模化、定制化。(4)整合各部门数据资源、打破数据壁垒,构筑服务农业助力扶贫的块数据,打造大数据助推脱贫攻坚贵州模式,为全国产业脱贫攻坚提供借鉴和示范。
  2.年度目标。(1)2017年,科学规划、试点示范。组织国内外知名专家团队开展系统调研分析,基于我省大数据战略顶层规划,科学编制大数据助推农业产业脱贫攻坚行动规划与实施方案。制定农业产业脱贫攻坚大数据共享技术标准和建设成效评估考核量化标准。整合现有食用菌、茶叶、蔬菜、生态家禽、中药材等5个特色优势产业生产空间布局、生态环境、数量规模、品种结构以及经营主体,冷链物流、市场与销售价格、贫困人口、基础地理与航天航空遥感影像等数据,基本建成农业产业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开展农业产业脱贫攻坚大数据应用试点示范。率先在全国实现大数据在支撑农业生产智能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追溯、农业数据共享等领域的创新应用。(2)2018年,全面建设、基本成熟。建立全省食用菌、茶叶、蔬菜、生态家禽、中药材等5个特色优势产业和冷链物流数据长效采集机制与体系。以空间布局、数量规模、品种结构、质量级别等属性为核心,构建农业产业生产、加工、物流、市场、销售全产业链的农业产业脱贫攻坚大数据库。农业产业脱贫攻坚大数据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大数据平台全面开展农业产业发展、产销对接及脱贫攻坚等应用。(3)2019年,持续完善、推广应用。依托农业产业脱贫攻坚大数据采集体系,持续整合、更新农业产业生产、加工、冷链物流、市场销售及脱贫人口等数据,实现基于“关联数据”和“一张图”技术的数据清洗关联和空间可视化,不断完善和丰富农业产业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在食用菌、茶叶、蔬菜、生态家禽和中药材5个特色优势产业应用基础上,继续向其他农业特色产业推广应用。数据整合向医疗、旅游、诚信体系建设等方面展开,精准脱贫与精准信息服务同步进行,“政府+企业”可持续运营模式良性运转,以大数据引领和驱动的扶贫产业精准发展、精准脱贫方式基本形成。
   二、重点任务
  (一)农业产业大数据可持续采集更新体系建设。1.建立种植养殖大数据可持续采集更新体系。建立综合利用遥感监测、实地调查、统计汇总等相结合的方式,省、市、县、乡、村五级一体化的全省种植、养殖大数据采集、更新长效机制、标准规范、技术体系和人员队伍。2.建立加工冷链物流大数据可持续采集更新体系。建立综合利用遥感监测、全球导航定位、物联网、实地调查等相结合的方式,政府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省、市、县三级一体化的加工、冷链、物流大数据采集、更新长效机制、标准规范、技术体系和人员队伍。3.建立农产品市场销售与价格大数据可持续采集更新体系。建立综合利用定点监测、志愿采集、互联网挖掘等相结合的方式,省内农产品各级市场、销售与价格,省外、国际特别是“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和地区市场价格大数据采集、更新长效机制、标准规范、技术体系和人员队伍。4.建立农业产业发展和扶贫大数据关联融合的可持续交换共享体系。运用基于一张图、关联数据等技术,跨部门、跨阶段的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大数据,与扶贫大数据整合集成、关联融合的可持续交换共享长效机制、标准规范和技术体系。
  (二)农业线下线上融合与质量追溯体系整合提升。1.建立种植养殖物联网与质量追溯体系。在食用菌、茶叶、蔬菜、生态家禽、中药材5个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原种繁育基地、规模化生产基地以及质量检测中心整合优化现有或新建部署的物联网,集成产地土壤、环境及物联网实时数据,实现农产品生产端实时监控与质量追溯。到2019年底,部署物联网生产基地300个以上、质检中心100个以上。2.建立加工冷链物联网与质量追溯体系。在食用菌、茶叶、蔬菜、生态家禽、中药材5个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加工基地、全省移动式冷库、1000吨以上的冷藏和冷冻保鲜库以及冷链物流车辆等,整合优化现有或新建部署的物联网,集成加工基地、冷库及冷链物流车辆物联网实时数据,实现农产品加工运输环节的实时监控与质量追溯。到2019年底,部署物联网冷库100个以上,车辆1000台以上。3.整合优化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加强与阿里、京东、苏宁、中信国安等电子商务平台合作,用好贵州电商云、贵农网等电子商务平台,增强特色农产品线上推广,推动线下融合发展。共享质量追溯数据,打造涉及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质量追溯大数据平台,推动诚信体系建设。建立产地仓等直采模式,扩大采购数量,加大线上平台营销攻势,确保重点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持续快速增长。实现绿色无公害优质农产品线上定制、线下送菜到家的农产品销售服务新模式。
  (三)农业产业脱贫攻坚大数据库建设。1.建立全省种植养殖大数据库。依托种植养殖大数据采集体系,重点聚焦食用菌、蔬菜、茶叶、生态家禽和中药材产业5个优势特色产业,采集各大产业育苗(种)及扩繁基地、种植、养殖基地的空间分布、面积、品种结构、数量规模及其经营主体;生产成本和产业带动贫困人口等数据。同时,整合全省耕地、土壤、气象、水文等基础农业数据。2.建立全省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大数据库。依托农产品市场销售与价格大数据可持续采集更新体系,采集全省食用菌、茶叶、蔬菜、生态家禽和中药材加工企业的空间分布、数量规模、生产成本及其经营主体;全省移动式冷库、冷藏冷冻、保鲜库的空间分布、种类规模、运营状态、冷链成本及其经营主体;冷链物流车辆数量、种类、运载能力以及车辆实时位置及运载状态;带动贫困人口等数据。同时,整合集成交通道路等数据,建立全省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大数据库。3.建立全省农产品市场和销售价格大数据库。依托农产品市场销售与价格大数据可持续采集更新体系,采集全省各级农产品市场空间分布、规模性质、交易能力及其经营主体;全省食用菌、茶叶、蔬菜、生态家禽和中药材销售地、销售量、离土、批发、零售价格信息等数据。同时,整合省外、“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农产品价格信息,建立全省农产品市场和销售价格大数据库。4.建立全省农业产业脱贫大数据库。依托农业产业发展和扶贫大数据关联融合的可持续交换共享体系,实时整合集成跨部门的农业生产、加工、冷链物流、销售及市场价格信息,贫困人口及脱贫数据。同时,整合基础地理、遥感影像等空间数据、气象数据和水文数据等,建立全省农业产业脱贫大数据库。
  (四)农业产业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建设。1.农业种植养殖大数据子平台建设。基于云上贵州系统平台和云上贵州APP平台,提供农业产业大数据整合集成、关联清洗、质量检查、存储管理、查询浏览、统计汇总、地图可视化、变化分析、产量预测和预警提醒等功能。2.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大数据子平台建设。基于云上贵州系统平台和云上贵州APP平台,提供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大数据整合集成、关联清洗、质量检查、查询浏览、统计汇总、地图可视化、变化分析,冷链物流供需发布、自动匹配,以及冷链物流车辆实时监控和货物查询等功能,实现绿色无公害优质农产品定制化物流,送菜到家等服务。3.农产品市场与销售价格大数据子平台建设。基于云上贵州系统平台和云上贵州APP平台,整合农业部产地价格数据资源,依托一定规模的农贸市场建立农产品价格采集体系,提供全省农产品市场与销售价格大数据整合集成、查询浏览、统计汇总、地图可视化、变化分析,省内、省外及国际市场价格信息的实时发布等功能,实现以产促销,逐步向以销定产转变,加大贫困县与对口帮扶城市农产品产销对接力度。4.农业产业脱贫攻坚决策分析大数据子平台建设。基于云上贵州系统平台和云上贵州APP平台,整合打通农业产业生产、加工、冷链物流、销售等环节的大数据和扶贫大数据,提供数据统计汇总、查询浏览、数据比对、关联分析、地图可视化等功能,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和产业脱贫攻坚提供科学辅助决策。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贵州省大数据助推农业产业脱贫攻坚行动领导小组,统筹谋划、分解落实各项建设任务。各相关市县参照省级模式成立领导小组,可在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立大数据推进工作办公室,全面统筹大数据助推农业产业脱贫攻坚工作。各级政府分管领导要亲自协调部署,整合资源全力推进,确保各项建设任务落到实处,按计划完成。
  (二)强化专家指导。聘请农业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机构,阿里巴巴集团、中软国际、神州数码等国内顶尖和贵州贝格、数联铭品等本地知名大数据融合型企业,组成专家团队为农业产业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规划、顶层设计、建设实施、运营维护、迭代升级进行全过程的咨询和指导。
  (三)强化保障资金。根据农业大数据发展需要,以省级为重点,统筹整合安排财政专项资金,积极支持申报产业扶贫子基金,运用PPP合作模式合理引进社会资本,对大数据平台运营维护单位提供必要补贴和后续开发资金,确保大数据采集和平台持续稳定运营及升级发展。
  (四)强化人才支撑。加强各级大数据和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在相关人才培养引进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引进跨界复合型人才投身农业大数据建设。加强本土农业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同时加强各级农业干部、技术人员大数据基础知识、应用技能等培训,不断普及大数据应用、农业信息化等知识。支持科研院所建立农业大数据科研团队、实验基地,与农业信息化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合作,积极培养实践人才。
  (五)强化督查考核。制定考核评估量化标准体系,把大数据建设任务纳入产业脱贫攻坚督查考评重要内容,适时通报督查结果,提高督查实效。各级农业部门要会同财政、大数据、经济和信息化、商务等部门,细化分解大数据建设项目任务,明确时间表、责任人、路线图等内容,确保工作取得实效,不断提升大数据助推产业扶贫发展水平。
责任编辑:陈近梅
产业观察
2017-09-20 10:32:49
贵州:到2020年大数据三类业态产值超过3000亿元
来源:贵州省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7-08-28 15:40:49 作者:
 导读:近日,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贵州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在促进新兴产业开放创新发展方面,将推动大数据产业对内对外开放,到2020年,大数据三类业态产值(收入)超过3000亿元。
以下为《方案》内容:
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贵州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为重点,从战略高度引导全省产业实现科学谋划、整体布局、要素聚集、错位发展,构建以大数据、大旅游、大生态、大健康为核心的开放型经济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各项工作项目化、事项化、目标化落地落实,加快建设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贵州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主要内容如下:
   一、促进新兴产业开放创新发展
  (一)推动大数据产业对内对外开放。
  1.加快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到2020年,大数据三类业态产值(收入)超过3000亿元。(牵头单位: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
  2.建设绿色数据中心、国家级大数据内容中心,力争国家部委、外省有关单位和企业将相关应用和灾备数据迁移到贵州已建的数据中心10个以上,购买使用云服务。(牵头单位: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
  3.建设“云上贵州”系统平台,到2020年,确保实现全省公共数据“统筹存储、统筹规范、统筹共享、统筹安全”。(牵头单位: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
  4.建设中国(贵州)“数字丝路”跨境数据枢纽港(“数字丝路”跨境数据存储和服务中心),将其建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的数据存储与处理基地。(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省网信办、省外事办、省商务厅、贵阳市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5.招引5家以上跨国企业在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全球或区域性数据中心。(牵头单位: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省投资促进局、省商务厅)
  6.建成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牵头单位: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省通信管理局)
  7.建设以工业云为基础的工业互联网,并在2018年前纳入国家工业互联网建设体系。(牵头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省通信管理局)
  8.建设贵安新区超算中心。(牵头单位: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贵安新区管委会)
  9.利用平塘500米大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平台,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天文学研究基地。(牵头单位: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黔南州人民政府)
   (二)推动大旅游产业国际化。
  1.依托渝新欧国际铁路及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等通道,加强与主要入境游口岸城市的联动与合作,打造“一程多站式”国际旅游线路。(牵头单位:省旅游发展委、贵阳海关、省商务厅)
  2.强化市场推广,力争每年在港澳台、东南亚、欧美等地举办旅游推介会。(牵头单位:省旅游发展委)
  3.加强与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等国际旅游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每年举办一次国际山地旅游大会,举办两次以上国际山地户外赛事活动。(牵头单位:省旅游发展委、省体育局)
  4.打造一批面向国际市场的旅游产品,加快升级黄果树、百里杜鹃等省级旅游度假区,力争2020年全省创建国家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达到100个以上。(牵头单位:省旅游发展委,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5.推动世界级旅游品牌建设,将梵净山申报为世界自然遗产,万山汞矿遗址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支持铜仁申建为世界地质公园。(牵头单位:省旅游发展委、铜仁市人民政府)
  6.整合提升特色银饰、刺绣、工艺品、纺织等民族文化资源,打造“黔系列”品牌。(牵头单位:省文改文产办、省民宗委、省文化厅、省旅游发展委)
  7.实施航权开放、航线增加争取计划,加快开通主要客源地国际直通航线。力争贵阳龙洞堡机场144小时过境免签(免签区域贵州全省)。(牵头单位:民航贵州监管局、省旅游发展委、省公安厅、省机场集团公司)
  8.推动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向外资开放,推进境内外旅游合作,创建外籍游客落地签证城市,建成一批旅游海外营销中心,提高旅游产业国际化水平。(牵头单位:省旅游发展委)
  9.2018年前,完成景区、公园实施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改革。(牵头单位:省旅游发展委、省国土资源厅、省林业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三)推动大生态产业国际合作。
  1.加快推进第一批大生态十大工程包项目建设。(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环境保护厅)
  2.推进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打造一批绿色城市、森林城市和海绵城市。(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林业厅)
  3.加快推进中节能(贵安新区)环保产业园建设。(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贵安新区管委会)
  4.与瑞士、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在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保护利用等领域合作,加快推动中瑞清洁技术交流中心和黔瑞环保产业基地建设。(牵头单位:省商务厅、省外事办、省环境保护厅)
  5.引进国外低碳发展的先进技术、节能环保核心关键技术和设备,吸引优质企业来黔投资建设节能环保技术装备研发与生产基地。(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环境保护厅、省商务厅)
  6.推动与以色列等国家在节能节水、环保农业方面交流合作。(牵头单位: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农委)
  7.积极吸引境内外资本参与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农业技术研发推广、规模化种养基地建设和农产品购销。(牵头单位:省农委、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
  8.开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建设试点,加快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及地理标志农产品。(牵头单位:省农委、省质监局)
  9.推进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等项目建设,加快打响“黔水”品牌。(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
   (四)推动大健康产业开放创新。
  1.制定实施大健康产业园区、集聚区建设规划,到2020年,遵义、益佰、乌当等医药产业园建成100亿元级医药产业园,义龙、修文、龙里等医药产业园建成50亿元级医药产业园,清镇、贵安新区、湄潭等医药产业园建成30亿元级医药产业园。(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卫生计生委、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贵阳市人民政府、遵义市人民政府、黔西南州人民政府、黔南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2.力争国家批复我省设立大健康产业试验区。(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卫生计生委)
  3.每年新引进国际知名医疗机构设立分支机构5家以上。(牵头单位:省卫生计生委、省发展改革委)
  4.到2020年,全省新增大型非公立医院6家以上。(牵头单位:省卫生计生委、省发展改革委)
  5.每年新增保健疗养中心、户外康体运动示范基地10个以上。(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体育局、省旅游发展委、省卫生计生委)
  6.2018年前,出台实施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规划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示范性强的医养综合试点。(牵头单位:省卫生计生委、省发展改革委)
  7.结合地方特色建设类型多样的森林康养品牌基地,培育森林康养产业。(牵头单位:省林业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旅游发展委、省卫生计生委)
   二、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五)深化能源产业改革开放。
  1.加快建设贵州省地方电网。(牵头单位:贵州电网公司)
  2.扩大直供电交易和发电权交易,制定实施向社会资本开放增量配售电业务计划,到2020年,全省市场化交易电量比例达到50%以上,逐步实现非公益性大工业用户用电量全部实行市场化交易。(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3.调整完善试验区电量电价调控方案,建立健全“西电东送”电量、电价调控机制。(牵头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
  4.实施“黔电送深”对口帮扶毕节专项计划。(牵头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
  5.支持电源点与周边省(区、市)开展市场化直接交易。(牵头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
  6.建设西南煤炭交易中心,开展煤炭现货交易、期货交易、短期协议等。(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贵州证监局)
   (六)推动资源精深加工和装备制造业开放创新发展。
  1.推动国内外产能合作,建成贵州黔西南铝加工、贵州芭田煤电磷精深加工、安顺煤电铝精深加工、西格姆精密制造等重大项目。(牵头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
  2.推进与瑞士在精密装备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牵头单位: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3.巩固和扩大中东、东南亚、南亚市场。(牵头单位: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4.建成中航工业贵阳航空发动机产业基地、遵义航空航天配套及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安顺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全面提升航空航天集聚发展能力。(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5.建设动力煤、甲醇等优势品种交割厂库。(牵头单位:贵州证监局)
  6.力争在2017年底前获得国务院批准上市磷肥、尿素等期货品种。(牵头单位:贵州证监局)
   (七)加快发展新型建筑建材业。
  1.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及石材等优势产业,到2020年,全省新型建筑建材业总产值达2200亿元以上,完成增加值600亿元以上。(牵头单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2.加快建设新型建筑建材产业示范基地和集聚区,到2020年,形成20个新型建筑建材业示范基地,8个重点石材产业园区。(牵头单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3.开拓欧美、中东、东南亚等国际主要石材消费市场,2017年—2020年,我省石材产品出口年均增长20%以上。(牵头单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商务厅)
   (八)增强民族医药、白酒等行业开放创新发展能力。
  1.实施苗药开放引进计划,每年引进两家以上战略投资者。(牵头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投资促进局、省商务厅)
  2.组建省苗医药研究院,建立“苗医药基础理论库”和“贵州苗药药材、产品资源数据库”。(牵头单位: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卫生计生委、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3.制定苗药以民族药身份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任务单”和“进度表”,确保到2020年,苗药品种进入中国药典达到30个以上。(牵头单位:省卫生计生委、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4.建成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民族医药制造业创新中心和白酒制造业创新中心。(牵头单位:省科技厅、省卫生计生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5.加大“中国酱香·赤水河谷”白酒产业带建设力度。(牵头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三、推动以金融、物流等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开放发展
  (九)促进金融领域开放。
  1.落实在黔设立金融机构的奖励制度。(牵头单位:省财政厅、省政府金融办,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2.争取中国进出口银行2017年在我省设立分行,争取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我省设立分支机构。(牵头单位:省政府金融办、贵州银监局、贵州保监局)
  3.支持外资金融机构到我省设立法人机构、区域性总部、分支机构及后台服务中心、灾备中心。(牵头单位:省政府金融办、贵州银监局、贵州证监局)
  4.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依法设立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牵头单位:省政府金融办、贵州银监局,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5.探索出台支持市场化运作产业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更好更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探索建立产业协作发展和收益分享机制,鼓励境外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风险投资机构在我省开展业务,鼓励“内投外”“外投内”双向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牵头单位:省政府金融办、人行贵阳中心支行)
  6.推动与瑞士在金融领域开展合作交流。(牵头单位:省政府金融办、贵州银监局、贵州证监局、贵州保监局、省商务厅)
  7.在贵州股权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设立科技创新板。(牵头单位:省政府金融办)
  8.开展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管理运营试点、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和全口径跨境融资业务。(牵头单位:省政府金融办、人行贵阳中心支行)
  9.2020年前建成大数据金融中心,发展互联网金融、大数据金融、科技金融等新业态。(牵头单位:省政府金融办、人行贵阳中心支行)
  10.加快创建贵安新区绿色金融试验区,推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互联网金融服务创新发展。(牵头单位:省政府金融办、贵安新区管委会)
  11.支持贵州绿色金融交易中心等平台开展碳排放权、排污权、节能量(用能权)交易,积极探索碳排放权、排污权、节能量(用能权)等各类环境权益的融资工具,助推绿色资源的定价、交易和融资。(牵头单位:省政府金融办、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贵州证监局)
  12.鼓励开展碳金融创新业务,推动我省风电、水电、森林碳汇等碳资产资本化。(牵头单位:省政府金融办、省发展改革委)
  13.大力发展现代金融,培育发展金融租赁、融资租赁、消费金融、商业保理等金融服务业,加快建设第三方跨境支付平台。(牵头单位:省政府金融办、人行贵阳中心支行)
  14.积极发展科技金融,探索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市场化风险补偿机制,综合运用科技创新发展基金、创投资金、风险补偿、贷款贴息以及财政资金后补贴等多种形式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牵头单位:省政府金融办、人行贵阳中心支行)
  15.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放宽境外投资汇兑限制,放宽企业和个人外汇管理要求,放宽跨国公司资金境外运作限制。提高投融资便利化水平,统一内外资企业外债政策,建立健全外债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牵头单位:省政府金融办、人行贵阳中心支行)
  16.大力发展政策性金融,鼓励通过社会资本设立融资担保基金,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牵头单位:省政府金融办、人行贵阳中心支行)
  17.积极向国家“一行三会”争取更多金融牌照和其他特殊牌照,吸引投融资主体集聚。支持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引进战略投资者。(牵头单位:省政府金融办、人行贵阳中心支行、贵州证监局、贵州保监局)
  18.完善股权、技术等资本或要素交易市场,允许外资股权投资管理机构、外资创业投资管理机构在试验区内发起管理人民币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牵头单位:省政府金融办、贵州证监局)
  19.鼓励注册地在贵州的外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享受与内资企业同样的上市支持政策。积极创新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授信和审贷模式,合理设置担保方式、贷款期限和还款方式。(牵头单位:省政府金融办、贵州证监局)
  20.鼓励企业开展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和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支持符合条件外贸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超短期融资券。(牵头单位:省政府金融办、贵州证监局、省发展改革委)
   (十)建设区域性物流枢纽。
  1.到2020年,建成贵阳至昆明、重庆、成都、南宁等高速铁路,规划建设贵阳至兴义、兴义至永州、泸州至遵义、六盘水经威宁至昭通、水城经盘州至兴义、黔江经遵义至昭通、铜仁至吉首、涪陵至柳州等铁路,改造提升黔桂铁路、南昆铁路(昆明至百色段)、川黔铁路等既有铁路能力和效率,构建贵阳至各市(州)中心城市城际铁路网络,建成一批综合换乘交通枢纽。(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铁建办)
  2.到2020年,建成兰海高速遵义至贵阳扩容工程、六盘水至威宁、平塘至罗甸、望谟至罗甸、紫云至望谟、正安至习水等一批高速公路,建成环贵州高速公路,“六横七纵八联”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建成,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7000公里,实现与周边经济区和相邻省市多通道连接。(牵头单位: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
  3.到2020年,建成仁怀、威宁机场,完成贵阳龙洞堡三期、黎平、荔波、六盘水机场改扩建,贵阳至北京、广州、上海、成都等国内主要枢纽机场的航班以及贵阳直飞首尔、曼谷、新加坡等国际航线得到加密。(牵头单位:省机场集团公司、民航贵州监管局、省发展改革委)
  4.加快乌江航道扩能工程前期研究论证工作,到2020年,都柳江、清水江水运航道建设基本完成。(牵头单位: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
  5.每年签约5个以上交通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牵头单位: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
  6.编制实施物流业发展规划和园区建设规划。(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7.建成智慧物流云。(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8.加快建设贵安国际物流港、贵州(昌明)国际陆港、毕节国际陆港等国际物流基地。(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贵安新区管委会、黔南州人民政府、毕节市人民政府)
  9.探索与沿海沿边沿江重要枢纽城市高效联运新模式。根据市场条件,有选择地发展国内货运航线。(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机场集团公司)
  10.签发具备物权凭证性质的多式联运提单,探索多式联运“一单制”。(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十一)推动其他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创新发展。
  1.2018年前,完成贵阳高新区、贵阳小孟工业园、红果经济开发区、仁怀—习水名酒工业园、中国湄潭茶城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贵阳市人民政府、遵义市人民政府、六盘水市人民政府)
  2.2020年前,新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以上、国家质检中心2个以上、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以上,新认定省级检验检测中心10个以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60家,引进国外创新企业20家,筹建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牵头单位:省科技厅、省质监局)
  3.实施“贵漂鸟巢”计划,到2020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达到30家以上,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达到100家以上。(牵头单位:省科技厅、省教育厅)
  4.推动贵州省技术市场、国家专利技术(贵阳)展示交易中心、北京技术市场贵阳服务平台等扩大服务范围。(牵头单位:省科技厅)
  5.实施科技人才“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遴选培养计划”和“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牵头单位:省科技厅、省教育厅)
  6.建设贵阳、遵义、安顺等地服务外包基地,举办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论坛。(牵头单位: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贵阳市人民政府、遵义市人民政府、安顺市人民政府)
   四、大力推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开放式发展
  (十二)多措并举推动农业现代化。
  1.到2020年,建成一批种养基地,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体系初步形成,产业化水平显著提高。(牵头单位:省农委、省财政厅、省扶贫办、省林业厅、有关市〔州〕人民政府)
  2.在贵阳市、遵义市、毕节市等适宜地区,以培育生态树种基地为突破口,因地制宜自主培育绿化苗木新优品种,深化林业种植及林产品加工产业布局,打造若干个林产绿色产业链。(牵头单位:省农委、省财政厅、省扶贫办、省林业厅、有关市〔州〕人民政府)
  3.落实土地出让收益12%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政策,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牵头单位:省农委、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水利厅)
  4.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支持设施设备建设,推进山地农业机械化。(牵头单位:省农委、省财政厅)
  5.坚守耕地保护红线,落实集中连片优质耕地保护政策措施,支持建设高标准农田、改造中低产田土。(牵头单位:省国土资源厅、省农委)
   (十三)全面落实扶持农 业企业的各项政策。
  1.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贮藏、保险、分级、包装、运销等,培育一批省级农产品加工试点示范企业,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牵头单位:省农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商务厅、省扶贫办、省工商局)
  2.实施绿色生态、品质安全、健康营养的农产品品牌营销策略,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申报农产品认证,加快提升“三品一标”产品比重,塑造“多彩贵州·绿色农业”形象,提高我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牵头单位:省农委、省工商局,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十四)切实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1.支持农业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跨国经营,加强农产品加工、储运、贸易等环节合作,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企业集团。(牵头单位:省农委、省商务厅)
  2.依托黄金水道,推动与长江经济带各区域的合作,加速特色农产品的有序流通。(牵头单位:省农委、省商务厅)
  3.推动黔台农业合作示范基地建设,促进两岸三地涉农行业协会、涉农科研单位、特色乡镇的合作交流。(牵头单位:省农委、省商务厅)
  4.加强与瑞士、荷兰、美国、澳大利亚、波兰、以色列、新西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开展先进农业技术、品种、人才、机制等合作。(牵头单位:省农委、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外事办、省财政厅)
  5.大力推动“黔货出山”,开展贵州绿色农产品“泉涌”行动,借助阿里巴巴、腾讯等国际知名网络平台,推动我省农产品生产规模化、质量标准化、营销网络化发展。(牵头单位:省农委、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扶贫办,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五、推动产业开放协同发展
  (十五)强化与重点经济区域的协同合作。
  1.实我省与上海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制定实施推广复制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的意见。(牵头单位: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
  2.制定实施我省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规划、实施方案。(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3.建立黔粤、黔桂、黔湘、黔滇、黔渝、黔川等省际间合作任务落实机制。(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投资促进局)
  4.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广泛调动各类企业参与中国与东盟、南亚的经济合作机制。(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投资促进局、省贸促会〔博览局〕)
   (十六)推动产能有序转移。
  1.到2020年,建成5个中东部地区优势产能转移示范区(基地)。(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2.制定实施东中部百家优强企业招引计划,每年引进100家以上科技型、外向型、生态型东中部企业进驻我省。(牵头单位:省商务厅、省投资促进局)
  3.加快建设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等区域合作产业示范园区。(牵头单位:贵阳市人民政府、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
   (十七)扩大对外产业合作。
  1.制定专题招商计划,依托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等,重点引进补短板、强配套、促转型的产业项目及企业。(牵头单位:省商务厅、省投资促进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2.加快推进跨境股权投资试点,引进境外资金在综合保税区设立外资股权投资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开展跨境股权投资、设立境外股权投资基金。(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政府金融办、省商务厅)
  3.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模式发展,支持企业加强国际研发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牵头单位:省商务厅、省贸促会〔博览局〕)
  4.打造绿色展会,促进清洁能源、循环经济和绿色环保产业发展,推动环保产品、服务供给和环保技术装备发展水平提升。(牵头单位:省贸促会〔博览局〕、省环境保护厅、省发展改革委)
  (十八)推动优势产能走出去。
  1.复制推广GIIC经验,支持企业抱团出海,建设“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牵头单位:省商务厅)
  2.推动贵州磷煤化工企业到中东、东南亚建设化肥、农药、煤化工等生产线。(牵头单位:省商务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
  3.推动贵州名优酒企业到中亚、中东欧国家设立生产基地。(牵头单位:省商务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
  4.推动省建工集团、路桥集团、桥梁建设集团等承包龙头企业,承揽对外工程承包项目。(牵头单位:省商务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十九)落实国家优先布局智能制造、高端制造、绿色制造、工业强基项目支持政策。
    做好与相关专项规划对接,确保国家支持项目和政策在规划中得到体现,争取每年获得的四类项目数量和金额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六、保障措施
  (二十)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落实国家在高新技术企业、西部大开发等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衔接国家有关税收激励政策,对处在起步阶段、规模不大但发展前途广阔、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现代产业形态,依法落实好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对现代产业领域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按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牵头单位: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
   (二十一)加大投融资支持力度。
  1.积极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促进财政资金与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相结合,逐步实现财政资金的放大效应。支持政府性资金通过参与发起、认购份额、运营补贴等方式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牵头单位: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
  2.推进“引金入黔”工程,加快地方金融体系建设,鼓励金融机构降低贷款成本,提高中长期信贷比例,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开展担保创新类融资业务。(牵头单位:省政府金融办、贵州银监局、人行贵阳中心支行)
  3.推进“险资入黔”,吸引更多保险资金通过债权、股权、资产支持计划等方式为我省的现代产业提供资金支持。(牵头单位:省政府金融办、贵州保监局)
  4.建立政金企社常态化对接机制,定期举办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建设项目政金企社融资对接会。(牵头单位:省政府金融办、省发展改革委)
  5.创新运用企业债券、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项目收益债等债券产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牵头单位:省政府金融办、省发展改革委、贵州证监局)
  6.支持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强化贫困县企业境内A股上市及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政策支持,吸引省外拟境内A股上市和挂牌企业将注册地和主要生产经营地搬迁到我省6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享受直通车政策。(牵头单位:省政府金融办、贵州证监局)
  7.推动我省现代产业“走出去”,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政府金融办)
  8.建立完善贵州省信用信息平台,推动市场主体在融资活动中,广泛应用信用记录信息和信用报告,鼓励对信用状况良好的市场主体提供融资优惠和便利条件。(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政府金融办、人行贵阳中心支行、贵州证监局)
   (二十二)加大用地环保政策支持力度。
  1.以“先存量、后增量”的原则,依法保障现代产业用地供应,对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快、用地集约且需求大的地区,可适度增加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对现代产业园区用地规模实行差异化管理,保证重点园区用地规模。(牵头单位:省国土资源厅,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2.认真贯彻落实《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健全绿色法制环境。加快制定修订一批能耗、地耗、水耗、污染物排放、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地方标准,构建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环境保护厅、省政府法制办)
   (二十三)优化跟踪服务。
  1.完善“1+8”开放创新平台、“5个100”等产业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平台、园区经营模式,推动平台、园区健康持续发展。(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2.加强现代产业项目谋划,滚动建立重大项目库,实施分类扶持引导和跟踪服务,实行滚动管理,强化项目服务,大力推动现代产业项目加快建设。(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商务厅、省投资促进局)
  3.以国家级、省级产业园区为载体,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承接地,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深化产业合作,发展“飞地园区”和“园中园”,促进产业园区共建双赢。(牵头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
  4.建立现代产业发展评估体系。探索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评估预测现代产业运行情况,适时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估,及时掌握现代产业发展动态和趋势。(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二十四)加强督促考核。
  1.加强统计监测。实施现代产业统计试点报表制度,跟踪现代产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开展现代产业运行监测分析,准确反映贵州现代产业发展实际,编制和发布现代产业发展报告,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参考。(牵头单位:省统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2.建立和完善督查联动机制,对各地各部门落实本方案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方案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责任编辑:陈近梅
产业观察
2017-08-28 15:40:49
贵阳市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实施办法及资源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来源:贵阳市人民政府法制局 时间:2017-08-24 11:34:55 作者:
  征求意见公告
  按照贵阳市政府2017年立法计划,贵阳市法制局会同贵阳市大数据委起草了《贵阳市政府数据资源管理办法》《贵阳市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初稿,经反复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为进一步修改完善,现将两个征求意见稿在本网站全文刊登,希望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提出宝贵意见。若有修改意见,请于2017年8月16日至9月14日前通过传真、电话或邮件反馈到贵阳市法制局。
  附件:
  1.《贵阳市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
  2.《贵阳市政府数据资源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2017年8月18日
  联系方式:
  贵阳市政府法制局:联系电话:87989297(传真) 邮箱:75188626@qq.cnm
  贵阳市大数据委:联系电话:87987167(传真) 邮箱:570410457@qq.cnm
  贵阳市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实施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加强和实现政府数据公平有序地共享开放,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推动政府数据创新应用,全面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依据《贵阳市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市、区(市、县)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和派出机构、乡(镇)人民政府(以下简称行政机关)的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政府数据,是指行政机关在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各类数据资源。
  第三条 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全市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工作,协调解决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有关重大问题,监督政府数据共享开放考核工作。
  区(市、县)人民政府按照职责,负责本辖区政府数据共享开放的相关工作。
  第四条 市大数据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指导、监督、管理和协调全市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工作;
  (二)组织建立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工作沟通协商机制;
  (三)制定并组织实施政府数据共享开放监督管理相关制度;
  (四)组织开展对本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和派出机构、区(市、县)人民政府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工作的考核;
  (五)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职责。
  第五条 区(市、县)大数据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指导、监督和管理本辖区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工作,业务上接受上级大数据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
  (二)制定并组织实施本辖区政府数据共享开放监督管理相关配套制度;
  (三)组织开展对本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和派出机构、乡(镇)人民政府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工作的考核;
  (四)市、区(市、县)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职责。
  第六条 其他行政机关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政府数据共享开放的相关工作。
  第七条 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所需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优先予以保障。
   第二章 平台管理
  第八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建设电子政务外网、“云上贵州”贵阳分平台、政府数据共享平台(以下简称共享平台)、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以下简称开放平台),作为政府数据传输、存储、共享、开放的载体。
  电子政务外网是承载“云上贵州”贵阳分平台、共享平台和行政机关信息系统的基础网络。
  “云上贵州”贵阳分平台应当基于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是政府数据汇聚、融通、应用的云计算平台。
  共享平台是管理全市政府数据资源目录、支撑行政机关进行政府数据共享交换的基础平台。
  开放平台是发布全市开放的政府数据资源目录和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开放政府数据的公共基础平台。
  鼓励区(市、县)人民政府以投资等方式参与建设“云上贵州”贵阳分平台。
  第九条 区(县、市)人民政府和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贵阳综合保税区管委会、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管委会,应当组织建设本辖区的电子政务外网,并明确相应工作机构管理维护。
  第十条 除本办法第八条和国家另有规定外,行政机关不再单独建设共享平台和开放平台。
  第十一条 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行政机关新建或者改造信息系统应当部署在“云上贵州”贵阳分平台,已建信息系统应当逐步向“云上贵州”贵阳分平台迁移。
  行政机关未按照前款规定将本机关信息系统部署或者迁移至“云上贵州”贵阳分平台的,财政部门不再安排相应的运行维护费用。
  第十二条 市大数据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实施电子政务外网、“云上贵州”贵阳分平台、共享平台、开放平台的建设、维护管理工作。
  市大数据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具备相应信息技术服务力量的机构或者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对前款规定平台进行运行维护管理,依法签订委托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第十三条 行政机关使用“云上贵州”贵阳分平台,应当按照相关要求向市大数据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市大数据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核实行政机关提交的申请和相关材料,并提供不低于30日的测试试用期,经测试通过后,向申请机关正式开通应用系统。
  第十四条 行政机关使用“云上贵州”贵阳分平台应当按需申请。需要调整其资源配置的,应当及时向市大数据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变更申请。
  市大数据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资源配置变更的审核、确认工作。
  使用“云上贵州”贵阳分平台所需费用,由申请机关按相关规定支付。
  第十五条 除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情形外,行政机关应当将共享平台和开放平台作为本机关共享和开放政府数据的唯一通道,不得使用其他方式共享和开放政府数据。
   第三章 数据共享
  第十六条 行政机关有义务向其他行政机关提供可共享的政府数据,并有权利根据本机关履行职责需要提出政府数据共享需求。
  第十七条 行政机关共享政府数据应当遵循共享为原则、不共享为例外,通过共享平台实现在本市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统筹共享和无偿使用,并向市大数据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系统数据查询权限、账号密码。
  共享政府数据涉及国家秘密的,数据提供机关和使用机关应当遵守有关保密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数据共享工作中分别承担相应保密责任。
  第十八条 政府数据按共享类型分为无条件共享、有条件共享、不予共享等三类。
  无条件共享的政府数据,数据提供机关应当主动提供给所有行政机关共享使用。涉及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电子证照等基础库的基础信息项,应当在行政机关之间无条件共享。
  有条件共享的政府数据,数据提供机关可以提供给相关行政机关共享使用或者仅能部分提供给所有行政机关共享使用。涉及健康保障、社会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价格监管、能源安全、信用体系、城乡建设、社区治理、生态环保、应急维稳等主题库的政府数据,应当在行政机关之间有条件共享。
  不予共享的政府数据,数据提供机关可以不提供给其他行政机关共享使用,并应当有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国家、省的相关文件依据。
  行政机关对本地区、本机关政府数据的属性和定级难以确定的,可提交本级大数据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机关确定。
  第十九条 无条件共享的政府数据,行政机关应当通过共享平台检索数据目录,查找、获取本机关履行职能所需数据。
  第二十条 有条件共享的政府数据,行政机关应当提供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国家、省的相关文件依据,并报同级大数据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政府数据需求机关需要申请有条件共享的政府数据的,应当根据本机关履行职责需要,梳理所需数据名称及其使用范围,通过共享平台向数据提供机关提出共享申请。
  政府数据提供机关应当及时受理数据共享申请,核实数据使用需求及其范围等要素,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0日内向数据需求机关反馈意见。同意共享的,通过共享平台提供所需数据。不同意共享的,向数据需求机关说明理由并提供依据。
  第二十一条 数据需求机关对有条件共享的政府数据提出共享申请时,其需求明确、内容具体、用途清晰,并能提供涉及法律、法规、规章依据或者其他证明材料的,数据提供机关原则上不得拒绝。
  政府数据提供机关不同意提供有条件共享的政府数据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但数据需求机关确因履行职责需要使用的,可提请市大数据行政主管部门协调处理,市大数据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接到请求之日起10日内协调处理完毕。
  第二十二条 行政机关接入共享平台的信息系统因为升级、改造、更换、下线等情形暂时不能提供数据共享服务的,应当及时通报市大数据行政主管部门,并采取其他方式向数据需求机关提供政府数据。
  第二十三条 行政机关通过共享平台获取的政府数据,应当按照共享范围和使用用途用于本机关履行职责需要,并加强使用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不得直接或者以改变数据形式等方式提供给第三方,也不得用于或者变相用于其他目的。
  第二十四条 行政机关发现本机关获取的政府数据有疑义或者错误的,应当及时反馈数据提供机关予以校核,数据提供机关应当自收到校核信息之日起5个工作日核实完毕,并进行相应处理。校核期间,其办理业务涉及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提供合法有效证明材料的,受理机关应当照常办理,不得拒绝、推诿或者要求当事人办理数据更正手续。
   第四章 数据开放
  第二十五条 政府数据开放,行政机关应当按照无条件开放、依申请开放、依法不予开放等三类进行管理,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秘密法》及其实施条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贵阳市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第二十六条 行政机关不得开放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数据。但经权利人同意开放或者行政机关认为不开放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数据,可以开放或者经申请向特定对象开放。
  依法不予开放和需要特定对象申请开放的政府数据,其数据目录和限制开放依据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七条 行政机关应当制定本机关政府数据开放行动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依照本机关政府数据开放目录,采用直报、数据接口等形式,通过开放平台主动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开放政府数据,提供无偿服务。
  第二十八条 无条件开放的政府数据,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通过开放平台直接获取。
  第二十九条 依申请开放的政府数据,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通过开放平台向数据提供机关申请开放所需数据,并填写数据名称、数据需求类型、数据描述、所属领域、数据格式、数据用途及其他相关信息。
  政府数据提供机关应当及时受理数据开放申请,核实数据使用需求和前款规定信息,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0日内通过开放平台向申请方开放其所需数据。不同意开放的,说明理由并提供依据。
  第三十条 行政机关应当对本机关开放的政府数据进行解读,推进政府数据深度挖掘和增值利用。
  鼓励、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数据开发的衍生产品或者应用面向社会公益性开放。
  第三十一条 在依法利用和保障安全的条件下,对具备良好市场应用前景、较大经济社会价值的政府开放数据,行政机关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协议约定等方式,引入具备相应条件的第三方机构开展政府数据市场化开发应用。
   第五章 监督保障
  第三十二条 市大数据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行政机关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贵阳市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电子政务外网、“云上贵州”贵阳分平台、共享平台、开放平台的安全管理和防御,保障平台和数据安全。
  第三十三条 行政机关应当按照数据分级分类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相关规定,制定本机关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对本机关政府数据安全管理,落实安全保护责任,处理安全隐患。不能处理的,及时通报市大数据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公安机关,并配合处置。
  第三十四条 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区、本机关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行政机关应当按照谁主管、谁提供、谁负责的要求,明确专人对本机关共享开放的政府数据进行动态管理,及时维护、更新,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可用性。
  行政机关应当对本地区、本机关滥用、未经许可扩散共享数据和非授权使用、泄露其他机关有条件共享数据等违法行为及其后果负责。
  第三十五条 行政机关应当对本机关提供的政府数据建立应用日志记录,确保数据汇聚、共享、查询、比对、下载、访问和更新维护等所有操作可追溯,日志记录保存时间不少于3年。
  第三十六条 行政机关应当定期收集、分析政府数据使用的应用需求状况和建议,逐步扩大政府数据共享开放的范围与深度,推动政府数据的自由流动和按需使用。
  第三十七条 市大数据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开展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更新维护、安全管理、操作流程、规范使用等专题培训,提高共享开放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第三十八条 市、区(市、县)大数据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本市政府数据共享开放考核管理规定,按照职责组织开展考核,将考估结果作为本级人民政府年度目标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将考估结果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九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工作中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或者市大数据行政主管部门投诉举报。
  收到投诉举报的机关,应当自受理投诉举报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进行核实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投诉举报人。
  第四十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在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或者不履行本办法规定职责,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一条 法律、法规授权具有公共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数据共享开放及其相关活动,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7年 月 日起施行。
   贵阳市政府数据资源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政府数据资源管理,推进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和开发应用,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依据《贵阳市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条例》等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市、区(市、县)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和派出机构、乡(镇)人民政府(以下简称行政机关)政府数据资源目录管理、采集汇聚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政府数据,是指行政机关在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各类数据资源。
  第三条 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全市政府数据资源管理工作,协调解决政府数据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监督所属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的数据资源管理考核工作。
  区(市、县)人民政府按照职责,负责本辖区政府数据资源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四条 市大数据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负责全市政府数据资源管理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工作;
  (二)组织建立政府数据资源管理沟通协调机制;
  (三)制定并组织实施政府数据资源管理具体制度;
  (四)协调处理政府数据资源管理相关工作;
  (五)审核、汇总本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和派出机构、区(市、县)人民政府的政府数据目录;
  (六)组织开展对本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和派出机构、区(市、县)人民政府政府数据资源管理工作的考核;
  (七)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职责。
  第五条 区(市、县)大数据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指导、监督和管理本辖区政府数据资源管理工作,业务上接受上级大数据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
  (二)制定并组织实施本辖区政府数据资源管理的相关配套制度;
  (三)审核、汇总本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和派出机构、乡(镇)人民政府的政府数据资源目录;
  (四)协调处理本辖区政府数据资源管理相关工作;
  (五)组织开展对本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和派出机构、乡(镇)人民政府政府数据资源管理工作的考核;
  (六)市、区(市、县)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职责。
  第六条 其他行政机关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政府数据资源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七条 政府数据资源管理所需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优先予以保障。
   第二章 数据目录管理
  第八条 政府数据按照《贵州省政府数据数据分类分级指南(试行)》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第九条 政府数据资源按照其敏感程度分为公开数据、内部数据、涉密数据。
  公开数据实行无条件共享、全部开放。
  内部数据在行政机关间无条件共享,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开放或者脱敏开放。
  涉密数据按照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国家、省的相关文件规定,可根据需求选择在行政机关间有条件共享或者不予共享,依法已经解密或者经过脱敏、脱密等技术处理符合开放条件的,应当开放。
  第十条 政府数据目录包括政府数据资源目录和共享目录、开放目录。
  第十一条 行政机关应当按照国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和贵州省《政务数据资源目录编制工作指南》和相关标准,在其职责范围内梳理本辖区、本机关所掌握的政府数据资源,明确数据的元数据、来源业务、类别、共享开放属性、级别、使用要求、更新周期等内容,及时编制本机关政府数据资源目录、共享目录、开放目录。
  第十二条 下列情形的政府数据资源目录、共享目录、开放目录,分别由其牵头建设的行政机关负责编制:
  (一)人口信息、法人单位信息、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电子证照信息等基础信息资源库的;
  (二)由多个行政机关共同建设的项目形成的健康保障、社会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价格监管、能源安全、信用体系、城乡建设、社区治理、生态环保、应急维稳等主题信息的。
  第十三条 行政机关的政府数据资源目录、共享目录、开放目录,纳入全市的政府数据资源总目录、共享目录、开放目录集中存储、统一管理。
  第十四条 乡(镇)人民政府、区(市、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和派出机构的政府数据资源目录、共享目录、开放目录由所在地区(市、县)大数据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汇总,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核通过后,报市大数据行政主管部门。
  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和派出机构的政府数据资源目录、共享目录、开放目录,由市大数据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汇总。
  市大数据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汇总市、区(市、县)两级政府数据资源目录、共享目录、开放目录,分别形成全市的政府数据资源总目录、共享目录、开放目录,报市人民政府审定后,全市级政府数据资源总目录、共享目录在政府数据共享平台(以下简称共享平台)公布,开放目录在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以下简称开放平台)公布。
  第十五条 行政机关应当对本机关的政府数据资源目录、共享目录、开放目录和政府数据进行动态维护管理,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维护。
  因法律、法规修改或者行政管理职能发生变化等因素涉及政府数据资源目录、共享目录、开放目录和政府数据调整的,相关行政机关应当在情形发生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更新。
  因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情况涉及政府数据发生变化,需要调整政府数据资源目录、共享目录、开放目录和政府数据的,相关行政机关应当在情形发生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更新。
  第十六条 政府数据使用方对政府数据资源目录和获取的政府数据有疑义或者发现有错误的,应当及时通过共享平台或者开放平台反馈政府数据提供机关予以校核。政府数据提供机关应当自收到校核信息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校核并反馈政府数据使用方。
  第十七条 行政机关使用财政性资金建设的本机关业务信息系统,应当编制该项目数据资源目录作为项目审批要件。
   第三章 数据采集汇聚
  第十八条 行政机关应当根据本地区、本部门履行职责的需要,依法采集政府数据,明确采集数据的目的、范围、方式、格式和流程,确定采集数据的共享开放属性、类别和级别,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
  行政机关采集政府数据,涉及自然人数据的,应当以本人居民身份证号码作为标识进行采集;涉及法人和其他组织数据的,应当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作为标识进行采集;没有社会信用代码的市场经营主体,应当以其营业执照作为标识进行采集。
  第十九条 由多个行政机关协同采集的政府数据,不同机关提供的同一类别的数据不一致时,相关机关应当及时协商形成一致意见。不能形成一致意见的,由市大数据行政主管部门协调核实。
  第二十一条 行政机关应当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对采集的政府数据进行数字化和结构化处理。
  第二十二条 行政机关采集政府数据应当遵循一数一源、一源多用的原则,可以通过共享平台获取或者确认的政府数据,不得重复采集、多头采集。
  第二十三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非法采集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安全、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军工科研生产等数据,采集数据不得损害被采集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四条 “云上贵州”贵阳分平台是政府数据的存储载体,行政机关向该平台汇集的政府数据应当事先进行保密审查,不得涉及国家秘密,并按照相关规范实施管理。
  第二十五条 行政机关应当按照国家、省、市政府数据共享开放的范围、程序、方式等规定,共享开放本机关的政府数据。
   第四章 监督保障
  第二十六条 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区、本机关政府数据资源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第二十七条 行政机关应当制定本机关政府数据资源管理配套制度,加强本地区、本部门信息系统的数据加密、访问认证等安全保护,明确专人负责政府数据的保密审查和风险防范工作,完善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出现安全问题时,及时向大数据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并配合处置。
  第二十八条 市大数据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省的相关标准规范,组织建立“云上贵州”贵阳分平台政府数据存储和备份机制,防止数据丢失和毁损。
  第二十九条 行政机关信息系统已迁移至“云上贵州”贵阳分平台的,应当将本地区、本部门的政府数据在该平台进行备份、保护等工作。
  第三十条 市、区(市、县)大数据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本市政府数据资源管理考核规定,按照职责组织开展考核,将考估结果作为本级人民政府年度目标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将考估结果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一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政府数据资源管理过程中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或者市大数据行政主管部门投诉举报。
  收到投诉举报的机关,应当自受理投诉举报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进行核实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投诉举报人。
  第三十二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在政府数据资源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或者不履行本办法规定职责,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处理。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法律、法规授权具有公共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数据资源管理及其相关活动,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7年 月 日起施行
责任编辑:陈近梅
产业观察
2017-08-24 11:34:55
贵州出台新经济培育方案 大数据产业列首位
来源:贵阳日报 时间:2017-07-28 15:56:53 作者:黄秋月
 近日,贵州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意见》。根据《意见》,我省将重点发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旅游经济等为重点的十大新经济产业,加快实施百大重点项目,为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注入新动能。
 十大新经济产业分别为:以数字经济为方向的大数据产业,以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环境治理型为核心的大生态产业,以特色化、智慧化为特征的大旅游产业,以融合性、创新性为特征的大健康产业,以现代新技术应用为重点的军民融合高端装备制造业,高性能的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安全高效的页岩气等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以绿色金融、科技金融、互联网金融等为重点的现代金融业和智慧物流业。
 十大新经济产业涉及华为全球私有云数据中心、大数据文化创意总部及产业基地项目、北斗物联网大数据产业集群基地、神奇智能化生态养老综合体等100个重大项目。其中,贵阳市共有贵州广电网络三网融合项目等15个项目入围全省百个重大项目,涉及高新区、经开区、乌当区、白云区、观山湖区等区域。
 围绕十大新经济产业百大项目落地发展,我省将以加快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快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加快新经济形态示范基地(园区)建设等为抓手,推进新经济发展平台建设。同时,着力通过优化对新兴经济领域市场主体的审批服务、清理规范各类前置审批和事中事后管理事项、创新监管理念和方式等手段,大力推进新经济体制机制创新。
 按照规划,新经济将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新经济十大产业增加值“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20年,我省将基本构建起以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旅游经济等为重点的新经济产业体系,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绿色经济“四型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左右。
 据了解,新经济是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产生的经济形态,特别是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所产生的新业态。作为我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新经济以创新为引领,着力发展符合国家战略导向、独具贵州特色的新经济产业,着力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为基础的各类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着力推动经济结构加快转型升级。
 (记者 黄秋月)
责任编辑:陈近梅
产业观察
2017-07-28 15:56:53
贵州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
来源:贵州省政府办公厅 时间:2017-07-17 15:29:42 作者:
贵州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加快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汇聚融合和共享应用,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就我省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夯实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基础
  (一)加快“医疗健康云”建设。丰富省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功能,加强市、县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整合省、市、县三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资源,深化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监督管理等有关业务系统协同应用,构建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拓展建立“医疗健康云”。加快“医疗健康云”向“云上贵州”系统平台迁移。到2018年,建成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省、市、县三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医疗、医药、医保和健康各相关领域数据融合应用取得明显成效。
  (二)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共享开放。改造升级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等为核心的基础数据库,加强全省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实现院内信息化系统和数字化医疗设备接口开放、互联互通,筑牢健康医疗大数据采集应用基础,加快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数据向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汇聚。研究建立全省健康医疗数据资源目录体系,完善大数据采集、管理、共享等标准规范,畅通政府、部门、区域、行业间数据共享通道。各级政府要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共享工程建设运行的领导协调,统筹卫生计生、教育、科技、经济和信息化、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农业、商务、安全监管、检验检疫、食品药品监管、体育、统计、旅游发展、气象、保险监管、残联等部门,建立统一归口的健康医疗数据共享机制。到2018年,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全部与省、市、县三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交会对接,健康医疗大数据与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环境等基础数据实现跨部门、跨区域共享。
   二、深化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
  (一)推进卫生计生行业治理大数据应用。建设覆盖医疗行为监管、卫生费用监测、药品(含耗材)招标采购配送监管、医保支付等在内的医药综合监管平台,实现对医疗服务价格、医保筹资和支付、居民医疗负担控制、药品使用等关键指标的实时监测,强化全流程监管能力。健全基于大数据的医疗机构评价体系,整合分析临床、运营、成本核算、质量评价数据,提高评价结果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并将其与医院评审评价、经费拨付、绩效工资等挂钩,推动公立医院深化改革。加强居民健康状况等重要数据精准统计和预测评价,服务卫生资源规划。
  (二)推进健康医疗临床和科研大数据应用。依托省内三级甲等医院、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等资源,建设一批心脑血管、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妇幼保健等方向的区域临床医学数据示范中心。推进基因芯片与测序技术等生物医学技术在遗传性疾病诊断、癌症早期诊断和疾病预防检测方面的应用,实现基因组信息与电子病历的有效对接,推动精准医疗技术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医院、研究机构,汇聚医院电子病历、处方与医嘱、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等临床大数据资源,开展数据挖掘应用,科学构建临床医学诊疗决策支持等数据应用模型。
  (三)推进公共卫生大数据应用。完善免疫规划、重大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网络化急救、职业病防控、口岸公共卫生风险预警决策等信息系统及移动应急业务平台应用功能,提升公共卫生监测评估和决策管理能力。整合社会网络公共信息资源,及时掌握和动态分析全人群疾病发生趋势及传染病疫情信息等公共卫生风险,完善重大疾病和传染病敏感信息预警机制。加强检验检疫、公共卫生、口岸边检、外事、商务、旅游发展、海关、民航、铁路等部门业务协同,防控输入疫情,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能力。推动疾病危险因素监测评估和妇幼保健、老年保健、国际旅行卫生健康保健等智能应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四)推进实施精准健康扶贫。深入开展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调查摸底,全面核准患病家庭、人员、病种及诊治情况,建立贵州省城乡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管理数据库,为实施分类救治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利用贫困人口健康档案,开展贫困人口疾病关联性分析,挖掘分析“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影响因素。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与城乡居民医保等数据交换,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扶助“四重医疗保障”。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健康医疗信息化建设与资源共享,全面实现大病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等“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
   三、规范和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
  (一)发展智慧健康医疗便民惠民服务。充实丰富贵州“12320”等健康医疗门户服务内容,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大力推进互联网健康咨询、网上预约分诊、移动支付和检查检验结果查询、随访跟踪等应用,优化形成规范、共享、互信的诊疗流程。加强居民健康卡、社会保障卡等应用集成,促进居民个人电子健康信息动态、实时、连续更新,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开展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管理等电子健康信息服务。推进智慧医保建设,逐步整合现有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保等医保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统一平台管理,支持跨地区费用核查和即时结算。鼓励医疗机构发展网上医院、掌上医院、云医院等新型服务模式。强化互联网医药应用服务等行为监管,探索建立互联网医院及医疗行为监管新机制。
  (二)深化远程医疗服务。建设和完善省、市、县、乡四级远程医疗网络,积极利用三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面向中小城市和农村边远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健康医疗咨询、远程门诊、远程诊断、远程会诊、远程手术指导、远程培训等服务,健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机制,实现省内外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加快医联体建设,推进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的数据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健全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分级诊疗信息系统。加强省级远程医疗管理平台与国内知名医疗机构互联互通,依托公立骨干医疗机构探索建立基于远程医疗的公益性互联网医院或会诊中心。完善远程医疗价格、医保支付和质量管理等制度,确保远程医疗系统常态化运行。
  (三)创新健康医疗教育培训模式。深入实施黔医人才计划,每年从省三级医院中遴选一批医学重点学科和医院管理优秀人才,赴国内知名医疗机构,学习诊疗、医院管理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技术,建立我省三级医院与国内知名医院间长效对口帮扶机制。建立健康医疗教育云平台,推动贵州医科大学、遵义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等医学院校参与建设优质医学教育精品开放课程,促进优势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建立健康医疗大数据管理应用培训机制,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健康医疗教育、科研和临床等优势资源,构建多层级、多学科、多专业的继续医学教育平台和网络资源库。
   四、培育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新业态
  (一)发展个性化体育健身服务。加快实现“医疗健康云”与“体育云”互联互通,研究基于个人健康、身体素质、季节、气候、自然、地理、环境、心理等数据分析的定制化健身处方。运用大数据手段,推动规范、权威、专业的健康教育知识宣传与推广。
  (二)发展智慧健康养生养老服务。加快实现“医疗健康云”与“食品安全云”互联互通,发展基于个人健康、身体素质、生活环境等数据分析的个性化饮食处方和膳食养生等服务。积极探索“互联网+慢病管理”模式,以健康档案为基础,强化人群健康管理和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加强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早期筛查、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完善随访服务和康复指导。加强临床医学、卫生资源、气候、土壤、微生物、水质等健康医疗相关数据的采集、汇聚和转化,开展关联性应用研究,支撑健康贵州建设的规划和决策。
  (三)发展健康医疗旅游服务。加快实现“医疗健康云”与“旅游云”互联互通,培育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一批中医药康养项目。将医疗护理、健康体验、康复疗养与贵州多梯度山地运动、避暑纳凉气候条件相结合,深度开发中医药美容美体旅游、长寿养生旅游、医疗疗养旅游等高端特色旅游产品。加快苗医苗药为代表的中国养生保健中心基地建设。
  (四)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相关产业集聚。依托省内大数据和健康医疗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建设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和健康医疗科技文化产业园,推进区块链在健康及医疗领域的试点和应用,引进培育一批数字化健康医疗智能设备研发和制造企业,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生物三维(3D)打印技术、大型医疗设备、健康和康复辅助器械、可穿戴设备以及相关微型传感器件。支持传统食品药品企业、医疗卫生机构等推广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品,加快健康医疗智能装备产业转型升级。
   五、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一)加强标准规范体系建设。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领域的准入标准,建立大数据应用诚信机制和退出机制,严格规范大数据开发、挖掘、应用行为。严格执行国家疾病诊断编码、临床医学术语、检查检验规范、药品应用编码、信息数据接口和传输协议等相关标准,促进健康医疗大数据产品、服务流程标准化。
  (二)加强健康医疗数据安全保障。建立全省人口健康信息数字认证平台,逐步推进数字认证服务应用,构建可信身份认证服务网络。落实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加快建立以国产密码为基础支撑的人口健康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开展大数据平台及服务商的可靠性、可控性和安全性评测以及应用的安全性评测和风险评估,建立安全防护、系统互联共享、公民隐私保护等软件评价和安全审查制度。加强大数据安全监测和预警,建立安全信息通报和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完善风险隐患排查和应对工作措施。加强对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安全、患者隐私、商业秘密等重要信息和医学院校、科研院所等重点对象的信息安全保护。
  (三)加强健康医疗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依托“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黔归人才计划”“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遴选培养计划”,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亟需紧缺人才引进和培养。发展健康医疗大数据培训产业,支持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公立医疗机构信息化人员参加业务能力提升学习培训。积极推进省内健康医疗大数据企事业单位与国内外重点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成立健康医疗大数据相关联合实验室或联合研发中心,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到贵州创新创业。大力发展健康医疗大数据发展应用行业组织,落实全民健康信息化人才职称晋升机制。
   六、加强组织实施
  (一)强化统筹规划。全省健康医疗大数据发展工作由省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领导小组统一指导协调。省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加强对健康医疗大数据发展的统筹,明确专门机构,强化工作协调;要抓紧研究建立健康医疗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健全健康医疗大数据发展法规、政策、标准;要建立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评价机制,定期对各地各部门健康医疗大数据共享、业态发展、应用推广等工作开展评估评价。省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推动重点任务落实。市、县两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成立相应工作机构,配齐配强健康医疗大数据专业人员,切实做好总体规划、基础建设、安全监管,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
  (二)落实资金保障。充分发挥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专项资金、贵州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贵州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支持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省级发展改革、财政、经济和信息化、科技等部门专项资金要给予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必要支持。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金融资本参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基础工程、应用开发和运营服务。
  (三)加强宣传引导。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和新媒体等,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政策解读,大力宣传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战略意义和前景,汇聚社会各界力量加快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积极引导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力量宣传普及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知识,鼓励开发简便易行的数字医学工具,不断提升群众掌握相关应用的能力和健康素养。
  意见还对各项工作任务的牵头单位、责任单位作了明确。
 
责任编辑:陈近梅
产业观察
2017-07-17 15:29:42
全国首创丨《贵州省政府数据资产管理登记暂行办法》首发(附原文件)
来源: 数据观 时间:2017-07-14 16:21:00 作者:编辑/Fynlch王培
— 数据观导读 —
贵州省率先出台政府数据资产管理登记办法
  数据观获悉,7月10日,由贵州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贵州省政府数据资产管理登记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施行,标志着贵州省成为全国首个出台政府数据资产管理登记办法的省份,在政府数据资产管理登记方面走前列、树标杆。
  所谓“政府数据资产”,是指由政务服务实施机构建设、管理、使用的各类业务应用系统,以及利用业务应用系统依法依规直接或间接采集、使用、产生、管理的,具有经济、社会等方面价值,权属明晰、可量化、可控制、可交换的非涉密政府数据。编制印发该《办法》,旨在加强全省政务服务实施机构数据资产的管理,真实反映全省政府数据资产状况,保证政府数据资产的信息完整全面准确。
  2016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意见》(黔党发〔2016〕14号)文件,明确要求贵州省要在2018年前出台《贵州省政府数据资产管理登记暂行办法》,力争在政府数据资产管理登记方面全国走前列、树标杆。
  根据任务分工,贵州省信息中心(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中心)具体负责《贵州省政府数据资产管理登记暂行办法》的编制工作,并于2016年启动《政府数据资产登记和审计制度》的课题研究。为做好有关工作,贵州省信息中心主要领导全程指导,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抽调专业人员,组成工作专班,积极开展调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政府数据资产概念、登记范围和流程、机构职责等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并经过反反复复的推敲、论证、修改,于2016年底正式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今年以来,贵州省信息中心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最终形成《贵州省政府数据资产管理登记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为确保《贵州省政府数据资产管理登记暂行办法》的可行性、可操作性,6月20日,贵州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将《贵州省政府数据资产管理登记暂行办法》面向全省各市(州)、贵安新区和省直各单位征求意见,共收到反馈意见20余条,编制组结合全省工作实际对部分意见采纳吸收,形成了《贵州省政府数据资产管理登记暂行办法》(送审稿)。6月27日,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组织专家对《贵州省政府数据资产管理登记暂行办法》进行评审,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评审。7月7日,根据贵州省政府办公厅意见,同时为保证《贵州省政府数据资产管理登记暂行办法》能够顺利落地施行,起草组一行还先后赴贵州省政府法制办和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分别就《贵州省政府数据资产管理登记暂行办法》的合法性、可操作性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并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和支持。
  《办法》指出,政府数据资产登记是指政务服务实施机构将各自建设、管理、使用的政府数据资产进行登记,并统一汇集到全省政府数据资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中的工作。政府数据资产登记范围包括:政府信息系统资产目录清单、硬件资产清单、软件资产清单,以及采集、使用、产生、管理的数据资产清单。
  《办法》规定,政府数据资产登记工作由贵州省大数据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市(州)大数据主管部门、各级政务服务实施机构,按照“统一平台、分级管理”的原则组织实施。贵州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是全省政府数据资产管理登记工作领导机构,由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具体负责统筹、协调、指导全省政府数据资产登记工作和建立健全全省政府数据资产登记管理配套相关制度。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中心受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领导,具体负责全省政府数据资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的建设、维护、管理;全省政府数据资产登记簿制作,审核省级政务服务实施机构上报的政府数据资产登记簿;对各级政务服务实施机构的数据资产登记人员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等工作。
  《办法》明确,贵州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中心、各市(州)、贵安新区大数据主管部门,以及各级政务服务实施机构的政府数据资产登记工作进行监督。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统筹抓好政府数据资产登记考评工作,考评结果报贵州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办法》正式印发并面向全省公布实施,为贵州省加强政府服务实施机构数据资产管理、了解全省政府数据资产状况、全面准确掌握政府数据资产信息、推进政府数据资产管理登记、带动全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撑和法律依据,为做好贵州省政府数据资产管理登记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下附原文件↓
  地  区:
中国•贵州
  发布机构:
贵州省大数据发展
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17-07-10



   注:本文来源数据观,编辑:Fynlch(王培),转载请注明出处。数据观微信公众号(ID:cbdioreview),欲了解更多大数据行业相关资讯,可搜索数据观(中国大数据产业观察网www.cbdio.com)进入查看。
责任编辑:王培
产业观察
2017-07-14 16:21:00
贵州省印发《大数据+产业深度融合 2017年行动计划》
来源: 数据观综合 时间:2017-06-22 10:49:07 作者:
  近日,贵州印发《大数据+产业深度融合 2017年行动计划》,全面启动实施大数据+产业深度融合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以“典型引路、分业施策、全面铺开”为基本原则,以智能制造为重点,在工业、农业、服务业领域布局了100个以上典型示范项目,力争涌现出一批全国一流的典型示范项目,成为贵州大数据的全国新品牌。
  行动计划的目标是:形成“四个一批”的行动成果,即培育一批典型示范项目、创新一批应用解决方案、打造一批产业服务平台、编制一批标准规范体系。行动计划的重点任务是:工业方面,着力提高“两化”融合发展水平,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推动贵州制造走向“贵州智造”。农业方面,以信息化创建农业农村发展新型资源要素,助推贵州绿色优质农产品风行天下,初步实现主要农业数据资源的集成共享和可视化,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业方面,拓展大数据与服务业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建设完善智慧旅游云、电子商务云、贵州物流云、贵州金融云四个系统云平台,有效提升服务业核心竞争力。
  行动计划由省大数据局牵头,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农委分别统筹推进服务业、工业、农业领域行动,省直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市州共同配合实施。行动计划将通过以点带面,全面带动贵州省各行各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助推贵州省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以下为全文:
   附件
   大数据+产业深度融合 2017年行动计划
  为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加快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推动大数据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按照省政府工作要求,决定开展“大数据+产业深度融合2017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大数据、“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以大数据在三次产业的应用为核心,围绕企业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推动大数据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推动大数据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协同创新深度融合,强力引领各行各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发展。
   二、行动目标
  按照“典型引路、分业施策、全面铺开”的原则,在工业、服务业、农业领域分别制定融合方案,开展专项行动,形成“四个一批”行动成果,以点带面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
  (一)培育一批典型示范项目。
  围绕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以及企业研发、生产、销售各个环节,建设100个以上大数据+产业深度融合典型示范项目,促进生产技术更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产品供给革新。
  (二)创新一批应用解决方案。
  依托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和贵阳·贵安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建设,针对企业转型发展需求,形成一批创新应用解决方案,培育一批解决方案服务商,以应用带动产业,以产业支撑应用。
  (三)打造一批产业服务平台。
  推动建设大数据产业创新创业中心或基地,大力提升产业公共服务能力和覆盖范围,激发融合转型活力,增强平台支撑水平。
  (四)编制一批标准规范体系。
  探索编制大数据产业融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以及重点领域大数据应用技术标准,形成具有较强引领性的大数据融合应用评价工具。
   三、重点任务
  (一)实施大数据+工业深度融合专项行动。
  深入实施“千企改造”工程,重点打造50个典型示范项目,提升两化深度融合水平,加快推动全省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培育一批智能制造典型示范项目。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重点在航空航天、高端基础件等优势领域实施10个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争取1-2个成为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动贵州制造走向“贵州智造”。(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实施一批传统企业改造提升项目。在装备制造、医药、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围绕电子商务应用、关键业务信息系统集成应用、生产等环节柔性化改造、生产装备和工艺流程智能化升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等方面,实施一批大数据改造提升传统企业试点示范项目。(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建设一批重点支撑平台。成立贵州省智能制造产业联盟,搭建集“产、学、研、用、金”于一体的智能制造高端交流合作平台。成立贵州省智能制造专家咨询委员会,对总体方案设计、系统集成及智能制造产品研发等给予咨询服务。完善“工业云”平台功能与应用,年底前登云企业突破8万家,上架行业解决方案和云服务产品约20个,发布服务团队企业名单及产品约60户。(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二)实施大数据+农业深度融合专项行动。
  以大数据培育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新动能,重点打造10个以上典型示范项目,加快创建农业农村发展新型资源要素,助推贵州绿色优质农产品风行天下。
  建设一批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依托茶叶、火龙果、食用菌、猕猴桃、羊(猪)等重点产业基地,开展远程监视、远程诊断、自动控制、智能预警、质量追溯建设等物联网体系建设,培育打造100个规模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基地。(责任单位:省农委、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开展一批农业大数据应用。建设农业“一张图”基础软件系统,初步实现农业数据资源集成共享和可视化。推广土地确权、动物及动物产品电子出证等一批应用系统。(责任单位:省农委、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建立农业市场大数据机制。加快建设形成农产品市场价格信息实时采集机制、农产品上行(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机制、农业信息下行(信息进村入户)可持续发展机制,以及基于数字流指数的农村信息化评价体系等大数据机制。(责任单位:省农委、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三)实施大数据+服务业深度融合专项行动。
  建设完善智慧旅游云、电子商务云、贵州物流云、智慧金融云四个系统云平台,重点打造40个以上典型示范项目,不断拓展大数据、“互联网+”与服务业融合的广度和深度,有效提升服务业核心竞争力。
  加快大数据与旅游深度融合。打造15个智慧旅游典型示范项目。重点建设智慧旅游云“一站式平台”,年底前接入平台的涉旅企业达到60%,初步实现旅游资讯一览无余、旅游交易一键敲定、游客分布一屏清晰、旅游管理一屏监控。同时加快建设全省旅游产业监管平台、旅游公共信息平台、旅游诚信平台建设,提供全面、高效的旅游应用APP服务。(责任单位:省旅游发展委、省发展改革委、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加快大数据与商务深度融合。打造15个电子商务典型示范项目。大力发展农村电商、跨境电商、电商大数据分析等业态,推动“农+旅+电”与贫困地区传统业态共同发展。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000亿元、增长40%左右,网络零售额突破100亿元、增长30%以上,入驻电子商务云企业达到2000家,全省56个国家级和省级示范县实现电子商务服务运营中心100%覆盖。(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加快大数据与物流深度融合。打造10个智慧物流典型示范项目。促进物流信息实现互通共享,提升仓储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高仓储周转效率,着力解决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接入贵州物流云平台的物流企业和物流园区分别达到10家和30家,全省物流信息化率提高到80%,社会物流总费用与生产总值的比率下降到16%左右。(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加快大数据与金融深度融合。初步建成贵州金融云平台,实现贵州准金融类机构行政审批及风险管理系统、金融风险监测排查预警系统、金融服务平台、企业评级信息系统、登记结算系统、金融服务需求集展对接系统、省级上市后备资源库和贵州上市专家库信息系统等的云上运行,大幅提升行政审批及金融风险监管效能,全面提升金融服务供给质量。(责任单位:省政府金融办、省发展改革委、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四、工作安排
  (一)开展供需对接(6-7月)。
  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会同各行业主管部门,组织100家以上大数据企业组建“省大数据+产业深度融合服务队”,开展全省大数据+产业深度融合供需对接活动,分领域、分行业、分企业持续收集融合需求,征集解决方面,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撑。(责任单位: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省农委、省旅游发展委、省商务厅、省政府金融办、省有关部门,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二)上门会诊服务(7-8月)。
  “省大数据+产业深度融合服务队”赴企业实地会诊、上门服务,分析企业发展痛点和难点,指导帮助企业制定大数据融合应用解决方案。各行业主管部门对本行业企业予以“点对点”帮扶,鼓励企业主动与大数据深度融合。(责任单位: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省农委、省旅游发展委、省商务厅、省政府金融办、省有关部门,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三)形成示范项目(7-10月)。
  各行业主管部门定期总结行动计划阶段性成果,梳理示范项目培育情况和实地会诊服务情况,分批公布示范项目和解决方案。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会同各行业主管部门,评选典型示范项目和优秀解决方案,并予以奖励。同时,支持优秀的融合项目成果在贵州注册成立企业,鼓励优秀的应用解决方案在贵州就地转化。(责任单位: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省农委、省旅游发展委、省商务厅、省政府金融办、省有关部门,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四)全省推广观摩(10-11月)。
  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组织优强大数据企业,赴各市〔州〕、贵安新区开展推广辅导,推介大数据典型产品、服务和应用解决方案,带动更多企业主动运用大数据进行升级改造。各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典型示范企业,赴各市〔州〕、贵安新区推广示范企业经验,宣讲融合转型成功案例。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组织召开全省大数据+产业深度融合示范项目观摩会。(责任单位: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省农委、省旅游发展委、省商务厅、省政府金融办、省有关部门,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五)总结行动成果(12月)
  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会同各行业主管部门总结行动计划阶段性成果,评估大数据+产业深度融合典型示范项目、应用解决方案、公共服务平台、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完成情况。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于年底前组织召开行动计划成果汇报会,发布相关案例成果汇编。(责任单位: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省农委、省旅游发展委、省商务厅、省政府金融办、省有关部门,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行动计划执行指挥部,设在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统筹、组织、协调、调度行动计划开展。省政府分管副秘书长、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指挥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省农委、省旅游发展委、省商务厅、省政府金融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分管负责同志担任副指挥长。(责任单位: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省农委、省旅游发展委、省商务厅、省政府金融办)
  (二)明确工作机制。
  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负责履行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行动计划执行指挥部职责,每月汇总编发工作简报分报省领导并印发全省各级各部门,每季度召开专题协调会,研究行动计划推进情况,协调解决重点问题,并定期对工作进展情况开展督查督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省农委负责分别统筹工业、服务业、农业领域大数据深度融合专项行动开展(其中服务业领域,省旅游发展委、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政府金融办负责分别推进旅游、商务、物流、金融与大数据深度融合工作),每月6日前向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行动计划上一个月整体推进情况、三次产业大数据应用进展整体情况、示范项目培育详细情况和示范项目建设进展详细情况,每季度最末一个月的20日前报送季度情况。(责任单位: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省农委、省旅游发展委、省商务厅、省政府金融办)
  (三)专项资金支持。
  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列支专项资金,对行动计划开展过程中会诊服务、培训宣讲、项目推广、平台建设、评选奖励等给予支持。各行业主管部门分别列支专项资金,支持本行业企业参加专项行动,并对本行业典型示范项目给予支持。(责任单位: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省农委、省旅游发展委、省商务厅、省政府金融办)
  (四)大力宣传推广。
  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会同各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省内主流新闻媒体,切实做好行动计划宣传策划报道,重点宣传工作成效、典型案例、先进事迹,并积极向全国主流媒体、互联网新媒体推送,扩大受众面和影响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责任单位: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省农委、省旅游发展委、省商务厅、省政府金融办)
   附件
  1.大数据+工业深度融合专项行动方案
  2.大数据+农业深度融合专项行动方案
  3.大数据+服务业深度融合专项行动方案
   附件1
  大数据+工业深度融合专项行动方案
  为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加快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推动大数据与工业深度融合,培育融合发展新生态,根据“大数据+产业深度融合行动计划”,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主基调、主战略,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大数据在工业领域应用为核心,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需求牵引、问题导向、示范引领、重点突破的原则,围绕企业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通过培育实施试点示范项目,着力提高两化融合发展水平,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推动贵州制造走向“贵州智造”。
   二、任务目标
  深入实施“千企改造”工程,把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重点建设50个典型示范项目,其中实施10个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争取1-2个成为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医药、化工、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围绕“千企改造”,重点扶持15个左右智能化改造提升项目,力争实施35个大数据改造提升传统企业试点示范项目。落实好“云长”责任制,推动“工业云”平台功能完善与应用,登云企业突破8万家。
   三、工作内容
  (一)培育一批智能制造项目。
  1.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一是积极对接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支持振华新云片式钽电容器智能制造生产线建设、开磷集团智能制造示范等项目,争取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力争获得1-2个国家级示范项目。二是在航空航天、高端基础件及医药等重点优势领域,组织实施10个左右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鼓励企业围绕以数字化工厂、智能工厂为方向的单元及流程制造等领域开展试点,树立行业标杆,积极推动贵飞公司数字化精加工生产线、福爱电子贵安新区柴油发动机高性能后处理系统核心部件智能制造示范项目等重点项目实施。三是依托汇通华城、天义电梯等企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制造业服务化等领域开展示范。(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2.构建智能制造生态体系。一是以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为核心,联合省内外优势资源,成立贵州省智能制造产业联盟,搭建集“产、学、研、用、金”于一体的智能制造高端交流合作平台,推动企业、政府管理部门、科研机构之间加强交流协作。二是邀请国内知名研究机构、优强企业,以及省内重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智能制造方面的专家,组织成立贵州省智能制造专家咨询委员会,对智能制造项目在总体方案设计和系统集成及智能制造产品研发等方面给予咨询和服务。(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二)实施传统企业改造提升工程。
  1.建立一支两化融合服务队伍。一是建立专家服务队伍。邀请知名学者、领域专家组建专家咨询队伍,指导传统企业利用工业云进行改造提升,加快工业云发展和推广应用。二是组建企业服务队伍。利用省内外大数据、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企业优势资源,遴选60户企业组建服务队伍,帮助企业找“痛点”、开处方,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优秀产品及解决方案。(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
  2.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分区域、分行业进行挖掘分析,绘制并发布全省两化融合数据地图。支持获得国家试点企业进行实质性贯标,组织实施省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力争新增5家企业进入第三方机构评定程序。(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3.开展再出发行动。一是推广应用2016专项行动成果。总结评估2016专项行动成果,向重点企业推荐《国内优强大数据企业应用解决方案汇编》,在166个解决方案中,遴选支持关键业务信息系统的集成应用、龙头企业工业电子商务应用、生产等环节柔性化改造、生产装备和工艺流程智能化升级等方面的优秀产品,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健康医药、特色食品等重点行业实施23个大数据改造提升传统企业试点示范项目,助推企业转型升级。二是继续开展专项行动。面向企业服务队伍收集新增20个大数据典型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上架工业云。组织全省高端装备等产业“双百强”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培训,推介产品和解决方案,收集企业需求。组织服务队伍上门服务,针对企业需求帮助制定转型升级方案,重点在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方面,实施15个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企业试点示范项目,提高企业网络化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制造水平。(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三)完善工业云产业服务平台。
  继续发挥贵州工业云市场化、专业化推动机制在全国的示范引领作用,依托“云上贵州”系统平台,围绕千企改造、两化融合、政府数据“聚通用”等主线,进一步完善政府服务功能,强化产业服务能力。
  1.提升服务能力。邀请李伯虎等10位知名学者作为发展战略专家指导工业云建设,新增上架行业解决方案和云服务产品约20个,发布约60户服务团队企业名单及产品。一是强化政府服务能力。建立工业经济运行调度中心,为政府提供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产业监测及调度分析、决策分析等服务,实现市(州)、县、工业园区、重点企业的数据采集及产业市场监测与预警,为政府决策和管理提供支持。二是提升企业服务水平。修改完善云制造、工业品共享中心等服务功能,强化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交易平台建设,实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资源和服务的高效对接,优化制造资源的配置。三是加快航天云网CASICloud等物联网操作系统在贵州应用,通过贵州工业云,开展生产线与工业设备等端到端互联试点,探索虚拟工厂建设与应用,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经验。(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
  2.搭建创新创业和众包平台。鼓励中小微企业应用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新型制造模式,解决发展需求及发展难题。发布企业与大数据融合需求,征集解决方案,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收集发布企业研发、生产、设备等富有能力资源,提供供需对接平台,形成“内创+外创、线上+线下、生产+服务”的众创、众包、众筹、众扶的区域创新模式,促进企业协同发展。(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
  3.推动数据资源“聚通用”。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已迁入云上贵州系统体系内的政府应用系统,按照政务数据资源开放指南,实现权限内数据资源目录100%上架,50%数据资源共享。依托“云上贵州”系统平台,完善政府服务功能,强化产业服务能力。(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
   四、组织实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建立省、市两级共同推动智能制造、两化融合发展的工作机制,由省经信委定期召集相关市州主管部门负责同志、重点企业召开专题会议,加强与省内优势地区的协商和协调,研究全省智能制造、两化融合发展的重要事项。
  (二)强化资金保障
  在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的改扩建和结构调整项目中,列出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专项,争取省大数据发展资金,统筹各有关部门资金对试点示范项目给予支持。引导制造企业、集成商、金融机构等开展融资对接,探索“制造+集成商+金融”的智能制造项目融资培育计划。引导军民融合产业基金重点投向军民融合企业的智能制造、两化融合项目,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三)强化人才培养
  鼓励贵州大学等高校、省内职业院校和试点示范企业联合培养,定向为企业培养高层次、高技能和工匠人才。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帮助企业落实人才引进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快企业专业人才引进步伐,为企业提供多层次的人才选择。
   附件2
  大数据+农业深度融合专项行动方案
  为加快建设贵州农业大数据,推进大数据与农业产业全面深度融合,培育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新动能,促进脱贫攻坚,根据“大数据+产业深度融合行动计划”,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大数据、大扶贫两大战略行动,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为主线,以物联网建设为重点、推动“大数据”、“互联网+”等在特色优势产业上的应用,创建农业农村发展新型资源要素,以信息化培育发展新动能,助推贵州绿色优质农产品风行天下,为脱贫攻坚做出新贡献。
   二、任务目标
  加快农业大数据基础建设,进一步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信息化、数据化,拓宽数据采集渠道,推进大数据综合示范应用。到2017年末,初步实现主要农业数据资源的集成共享和可视化,培育打造10个“大数据+”农业典型示范项目、100个规模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基地。
   三、工作内容
  (一)完善信息化标准规范
  1.制定完善农业信息化管理制度,推进信息化的统筹建设,确保数据的有序共享与安全服务。主要包括:信息化项目统一立项审批与验收管理办法,政务信息资源汇交管理办法,政务信息公开共享管理办法,信息化绩效考核办法,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办法等。(责任单位:省农委)
  2.研究形成农业市场信息实时采集与信息进村入户运营机制,保障信息进村入户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农产品市场价格信息实时采集机制,农产品上行(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机制,农业信息下行(信息进村入户)可持续发展机制,以及基于数字流指数的农村信息化评价体系等。(责任单位:省农委)
  3.建立健全农业信息化技术标准,保障农业数据与信息系统的上下联通和左右贯通。主要包括:农业政务信息资源分类编码、农业政务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农业一张图接口规范、农业云平台接口规范等。(责任单位:省农委)
  (二)建设农业大数据中心
  1.依据统一的标准规范,进行全委信息资源目录梳理,全面摸清农委信息资源家底;开展全委数据资源汇交、整合集成、清洗与建库,接入物联网等实时监测、调查数据,适度整合外部基础地理与遥感影像数据,基本形成农业大数据中心。(责任单位:省农委、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
  2.建立农业大数据中心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大数据整合集成、编辑管理、共享服务与统计分析等。主要功能包括:信息资源编目、数据整合集成、目录导航、数据访问权限认证与共享访问,以及农业大数据统计汇总、时空变化分析与趋势预测等。为各类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数据访问、统计分析接口。(责任单位:省农委、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
  (三)建设重点应用系统
  1.“一张图”基础软件系统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建设农业“一张图”基础软件系统,实现地理空间数据的叠加浏览、信息查询、空间分析、专题图制作等功能。通过标准的地理信息服务接口,为各类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地理底图和地理信息操作功能的支撑。按照统一的空间基准,实现主要涉农数据的地理编码与空间化处理。基于“一张图”系统,实现基础地理数据、遥感影像,以及地理编码后的主要涉农数据、物联网数据等的整合集成与可视化展示。(责任单位:省农委、省国土资源厅)
  2.土地确权颁证信息管理系统
  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信息系统建设,充分整合分散异构的确权信息资源,提高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开发承包地确权数据共享交换体系,灵活实现与不动产登记、流转交易市场等不同系统间的信息交换、共享与业务协同,加强确权信息资源管理,开展数据和应用整合,进一步发挥确权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的效能,提升确权信息化建设对确权业务和农业权济管理的支撑作用。(责任单位:省农委、省国土资源厅)
  3.动物及动物产品电子出证系统
  按照省、市、县、乡四级分级分权限管理的基本架构,开展动物及动物产品电子出证信息化管理省级数据中心建设,完成动物卫生监督、动物疫病预防控制、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指挥、医政药政管理、屠宰行业管理、GIS地图等应用系统开发。(责任单位:省农委)
  (四)实施物联网示范提升工程
  选择10个省级农业示范园区,重点开展远程监视、远程诊断、自动控制、智能预警以及质量追溯建设等在内的物联网综合示范,打造全省农业物联网典型示范样板。选择部分茶叶、火龙果、食用菌、猕猴桃、羊(猪)等重点产业基地,优化完善现有的物联网监测体系,按照统一标准完成100个监测系统的数据集成与传输改造,实现实时数据的集成、可视化、关联信息查询和时空变化分析等。(责任单位:省农委、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
   四、组织实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调整充实农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强化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的工作职能,将大数据+农业深度融合专项行动作为我省农业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上下统筹、部门联动,有效整合信息化资源,有序推进农大数据+农业深度融合发展。
  (二)强化资金保障
  积极争取农业部专项资金和省大数据发展资金,统筹各有关部门资金对典型示范项目予以支持。按照投入多渠道、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的思路,积极引导多种经济成分的资金、技术等要素投入,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投入机制。各级财政资金重点投向农业大数据平台、农业物联网、农业信息化示范区(点)建设等。
  (三)强化管理制度
  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把农业大数据建设纳入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落实责任分工。委目标办将相关任务纳入对各部门的年度绩效考核,开展动态监测,落实考核奖惩,增强各级各部门责任意识。
   附件3
  大数据+服务业深度融合专项行动方案
  根据省政府工作要求和开展大数据+产业深度融合行动计划工作安排,为推进大数据与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服务业加快转型升级,根据“大数据+产业深度融合行动计划”,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不断扩大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旅游、电子商务、物流、金融等服务业重点行业中的运用,建设完善智慧旅游云、电子商务云、贵州物流云、智慧金融云四个系统云平台,开展一批示范项目建设,支持企业利用大数据进行流程再造,不断拓展大数据与服务业融合的广度和深度,提高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决策能力和服务能力,增强产业竞争力。
   二、任务目标
  2017年,遴选并培育40个以上典型示范项目,开展行业推广,其中智慧旅游项目15个,电子商务项目15个,智慧物流项目10个。到2017年末,实现接入“一站式平台”的涉旅企业达到60%;入驻电子商务云的生产和销售企业达到2000家;接入贵州物流云平台的物流园区和物流企业分别达到10家和30家;初步建成贵州金融云平台。
   三、工作内容
  (一)推进大数据与旅游深度融合。
  2017年,建设15个智慧旅游典型示范项目,推动全省智慧旅游体系建设,打造旅游资讯一览无余、旅游交易一键敲定、游客分布一屏清晰、旅游管理一屏监控的“一站式平台”,基本实现数据存储共享、数据挖掘分析、行业监管、应急指挥调度、宣传推广营销、公共信息服务等主要功能,整合提升平台的政用、民用、商用功效,提升旅游公共服务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基本实现全省涉旅信息数据上平台。
  1.推进大数据智慧旅游云建设。依托“一站式平台”完善智慧旅游云建设和运营模式,不断优化建设运营主体。完成智慧旅游云基础平台搭建,基本实现旅游一站式服务体系架构,充分利用技术手段部署旅游信息采集网络,实施涵盖旅游资源管理、旅游产品推广、个性化服务预订、产品预售和结算、实时旅游信息查询、旅游车辆调度、讲解导览、容量监控等旅游资源整合全覆盖的“一站式平台”建设,实现全省旅游信息动态管理,基于云上贵州平台,向游客、旅游企业、旅游管理部门提供全面、高效的旅游应用APP服务。(责任单位:省旅游发展委、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
  2.扩充“一站式平台”功能。基于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平台“政用”功能,完成全省旅游产业监管平台、旅游公共信息平台、旅游诚信平台建设。充分挖掘和利用北斗旅游示范项目成果,在全省试点推行旅游团队“电子行程单”,利用大数据手段对旅游团队、导游、旅游车辆的执业行为实施监管。(责任单位:省旅游发展委)
  3.推进涉旅企业与“一站式平台”数据对接。根据“一站式平台”建设要求,建立协调机制,明确责任单位和负责人,全力推动辖区内景区、酒店、旅行社等涉旅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成熟一个接入一个,2017年底实现辖区内涉旅数据接入60%以上。(责任单位:省旅游发展委、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
  4.加强数据资源共享合作。进一步巩固旅游数据资源基础建设,加强与交通、气象、文化、公安等部门的深度合作,联合推进旅游基础信息数据上架云上贵州数据交换平台,基于云上贵州数据交换平台,共同探索云与云之间的有效共享交换机制,深度挖掘数据内在能量,激活数据关联性潜在价值。(责任单位:省旅游发展委、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
  (二)推动大数据与电子商务深度融合。
  2017年,建设15个电子商务典型示范项目,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40%左右,全省网络零售额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入驻电子商务云的生产和销售企业达到2000家。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电子商务示范项目,推动电子商务+大数据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农村电商、跨境电商、电商大数据分析等业态,推进“网货下乡”、“黔货出山”,打造中国电子商务贵州版。
  1.促进县域电子商务创新发展。依托阿里巴巴、京东、苏宁、贵州电商云等第三方电商平台的销售渠道和流量优势,结合我省产品实际,扩大电子商务应用范围和提升服务标准,鼓励打造区域公共品牌,以“一县一品”为突破口,助推“黔货”形成一定市场影响力。建立县级产品专区或地方馆,实现网上销售,积极助推黔货出山、农民增收。(责任单位:省商务厅)
  2.推进示范项目建设。以56个国家级和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重点区域,确保全省56个国家级和省级示范县实现电子商务服务运营中心100%覆盖,示范县建制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点50%覆盖,示范县快递物流配送覆盖到50%的建制村。抓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评选和绩效评价。切实做好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评选。在2017年继续建设一批省级示范基地、企业、特色网店,以示范带动我省电子商务工作持续发展。(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
  3.推进跨境电商发展。依托省内跨境电商产业园,构建跨境电商产业链、生态链。开展省级跨境电商企业试点,引导市场主体开展跨境电商出口、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争取我省享受跨境电商服务试点城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政策,适时开展网购保税进口。支持跨境电商通关服务平台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跨境电商市场主体提供服务,推动电子口岸建设包含跨境电商板块在内的“单一窗口”,促进跨境电商数据汇集沉淀。依托电子口岸“单一窗口”统筹整合跨境电商货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数据,为跨境电商市场开拓、海外仓布局、网购保税备货、诚信体系建设等精准化决策提供依据和场景应用。(责任单位:省商务厅)
  4.推进电商扶贫工作。积极运用电子商务大数据改善市场消费环境、降低商品流通成本,助推黔货出山、农民增收,建设一批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服务站和网点;鼓励涉农企业开展网上经营,孵化一批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培育一批农村电子商务应用人才;打造一批适合互联网销售的农产品品牌;健全农村物流快递配送网络,降低商品流通成本。充分运用大数据加快推进电商进贫困村,以56个国家级和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重点区域,以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为重点对象,建设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点。鼓励贫困地区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上设立地方产品专区,积极推动“农+旅+电”与当地传统业态共同发展。(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省农委)
  (三)推进大数据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
  2017年,建设10个智慧物流典型示范项目,利用大数据促进物流信息实现互通共享,进一步降低空驶率,提升仓储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高仓储周转效率,着力解决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全省物流信息化率提高到80%,社会物流总费用与生产总值的比率下降到16%左右。
  1.积极构建物流信息共享互通体系。整合仓储、运输线路和供需信息,实现交通货运信息、物流供需信息、网上物流在线跟踪等信息互通共享。建成“贵州物流云”平台并正式上线运行,接入贵州物流云平台的物流企业和物流园区分别达到10家和30家。(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2.推进智能化仓储建设。在贵州长和长远物流市场、贵州贵铁物流有限公司等开展试点示范工作,支持建立智能化的物流和仓储服务平台,推动物流追踪与物资管理、智能调度与高效储运等新技术应用。(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3.加快完善智能物流配送体系。加快构建智能物流调配配送网络,实现人员、货源、车源的智能化调度。在货车帮、贵阳传化智能公路港等企业开展试点示范工作。(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四)推进大数据与金融深度融合。
  初步建成贵州金融云平台,实现贵州准金融类机构行政审批及风险管理系统、金融风险监测排查预警系统、金融服务平台、企业评级信息系统、登记结算系统、金融服务需求集展对接系统、省级上市后备资源库和贵州上市专家库信息系统等的云上运行,大力推动金融监管信息共享,大幅提升行政审批及金融风险监管效能,着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全面提升金融服务供给质量。
  1.积极搭建贵州金融云平台。依托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优势,加快贵州金融云平台建设,构建以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金融科技手段为支撑的风险监测系统,打造金融监管数据铁笼。(责任单位:省政府金融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
  2.设立地方金融登记结算中心。加强对交易场所、P2P等地方金融信息全面登记、资金存管、交易集中结算等统一管理监测,大幅提高交易与结算效率,解决金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不断提高监管能力和风险预警能力。(责任单位:省政府金融办)
  3.推进数据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大力推进互联网数据、政府机构数据、金融机构数据的聚、通、用,构建全省中小微企业融资信息集展对接平台,提高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整体能力和水平。(责任单位:省政府金融办)
  4.开展金融大数据应用分析。加快形成地方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日常经营、风险处置为一体,省、市、县协同作业的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大幅度提升地方金融管理和服务水平,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责任单位:省政府金融办)
   四、组织实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在贵州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下,各有关部门加强配合、形成合力,及时反馈工作进展、面临困难和下一步工作等至领导小组,适时发现、协调、解决我省在推动大数据+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调整推进方向。
  (二)强化资金保障
  积极争取国家服务业产业支持政策和省大数据发展资金,按照“渠道不乱、合力推动”的原则,统筹各有关部门资金对典型示范项目予以支持。采取基金、事中事后贴息、先建后补、绩效激励、保费补贴、贷款风险代偿补偿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加大投入。
  (三)强化宣传引导
  组织相关媒体,利用各种载体,宣传推广大数据+服务业深度融合的经验和做法,选择已探索出具有示范作用的项目和企业作为典型案例予以总结和宣传。
   注:文件来源于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由数据观综合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数据观微信公众号(ID:cbdioreview) ,欲了解更多大数据行业相关资讯,可搜索数据观(中国大数据产业观察网www.cbdio.com)进入查看。
 
责任编辑:陈近梅
产业观察
2017-06-22 10:49:07
贵阳市印发《关于支持区块链发展和应用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
来源: 数据观 时间:2017-06-15 09:35:31 作者:
   数据观导读: 为深入实施贵州省大数据战略行动,加快推进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建设,加速推进贵阳区块链发展和应用,促进区块链各类要素资源集聚,近日,围绕 《贵阳区块链发展和应用》白皮书(点击此处可跳转回顾查看白皮书全文>>>)总体布局,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区块链发展和应用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从主体支持、平台支持、创新支持、金融支持、人才支持等方面制定政策措施落实区块链发展和应用,鼓励区块链相关企业或机构进行区块链应用创新,并给予重点倾斜支持及现金补助奖励。
↓以下为全文↓
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支持区块链发展和应用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的通知
筑府办发〔2017〕12号
  各区、市、县人民政府,高新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综合保税区、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市各直属事业单位,市管企业:
  《关于支持区块链发展和应用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已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7年6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支持区块链发展和应用的若干政策措施
(试行)
   为加速推进贵阳区块链发展和应用,推动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发展,促进区块链各类要素资源集聚,围绕《贵阳区块链发展和应用》白皮书的总体布局及有关要求,特制定本政策措施。
  本政策措施支持对象为工商、税务、统计登记在贵阳市,具有法人资格并实行独立核算的区块链企业或相关机构;在贵阳市从事区块链及相关工作的个人。相关奖励以获认定或批准有关资质为条件的,均只针对本政策措施颁布之后新获认定或批准有关资质的企业或相关机构。
   第一章 主体支持
  第一条积极推荐区块链企业申报贵州省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区块链企业被认定为贵阳市创新型领军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进行培育的,分别给予40万元、20万元的补助。区块链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给予一次性20万元的奖励,符合条件的依法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第二条符合“3个20万元”扶持条件的区块链微型企业,在获得扶持资格后给予10万元财政资金补助(含直接补助和后续深度扶持补助)、20万元的税收贡献激励以及20万元的相关贷款支持。
  第三条鼓励引导区块链企业及其相关机构入驻贵州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区块链创新发展基地,按照合理自用原则,经审核后免费入驻;对入驻政府投资建设的办公用房的,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租赁面积在300平方米以内的,给予全额房租补贴。
   第二章 平台支持
  第四条鼓励由区块链企业或相关机构牵头建立围绕区块链场景应用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被认定为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给予一次性500万元补助,并在科研项目立项上给予重点倾斜支持。
  第五条鼓励区块链企业和相关机构围绕区块链应用场景需求,积极探索在区块链领域开展测试、数字资产鉴定、评估、抵押等业务。对成立区块链测试、数字资产鉴定、评估、抵押等专门机构的,经认定获得相关资质后给予一次性100万元的补助。
  第六条对新认定的区块链领域的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按照省级支持额度,市级按1∶1比例给予配套资金支持。对新认定的区块链领域的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给予一次性500万元、100万元的资助。
  第七条对新认定的区块链领域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分别给予一次性500万元、100万元资助,对已经认定并考核优秀的上述创新平台,给予持续支持。
  第八条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建设区块链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对于以区块链场景应用为主的创业创新基地给予不超过建设费用总额20%且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经获得以区块链场景应用为主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分别给予100万、50万、30万一次性奖励。对通过年度考核的市级以上区块链创业创新基地给予最高不超过50万元的运营补贴。
  第九条支持和鼓励区块链场景应用孵化器建设。经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区块链领域众创空间(孵化器)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市级区块链领域众创空间(孵化器),基于创新创业服务情况进行年度考核,根据年度考核评分给予每年最高不超过40万元补贴。
   第三章 创新支持
  第十条鼓励区块链企业向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等单位或其它企业购买科技创新服务和技术成果。对区块链企业购买科技创新服务和技术成果并签订技术合同的,经认定按成交额的5%给予资助,其中签订技术开发合同和技术转让合同的,资助最高不超过50万元;签订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合同的,资助最高不超过20万元。
  第十一条以区块链应用场景需求为导向,研制和推广主权区块链、绳网理论、精准扶贫、数据铁笼、供应链管理等领域的重点标准。对牵头制定区块链技术及场景应用相关标准的单位或个人,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10万元补助。鼓励具备相应资质能力的各类社会团体法人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区块链应用需求的团体标准,对牵头制定区块链团体标准的单位给予10万元补助。
  第十二条加大对区块链重大创新及成果转化项目的支持力度,对获得国家科技财政拨款的重大科技项目,给予国家财政资助额的50%、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补助。
  第十三条区块链企业对被认定为贵阳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的,在签订示范工作合同后资助10万元,实施示范工作一年后经中期检查合格的再资助10万元,三年示范工作结束后经考核合格的继续给予30万元资助。
  第十四条对新获得中国专利金奖、中国专利优秀奖的区块链企业分别给予30万元、10万元奖励,对新获得贵州省专利金奖的区块链企业给予10万元资助。支持企业以转让、实施许可等方式购买专利所有权或专利使用权,交易额在20万元以上属非关联交易的,按照交易额的10%予以补助,最高不超过20万元一次性资助。
   第四章 金融支持
  第十五条区块链企业技术及场景应用项目符合《贵州省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可申请贵州省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以股权投资方式直接投资,比例不超过企业注册资本或总投资的20%。
  第十六条对区块链企业通过融资担保方式获得的银行贷款,给予贷款利息及担保费用全额补贴。
  第十七条支持和鼓励区块链企业上市,分阶段给予奖励。在主板上市的奖励1000万元,在中小板、创业板上市的奖励500万元,在新三板上市的奖励150万元。
   第五章 人才支持
  第十八条加强区块链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对入选贵州省“百人领军人才”“千人创新创业人才”的区块链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引进当年分别给予每人100万元、50万元奖励,第二年、第三年项目达产并实现预期效益目标的,经考核认定,继续给予相应的支持;荣获“黔灵科技贡献奖”的,给予100万元一次性奖励。
  第十九条对区块链企业引进应届本科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达到5名的,一次性奖励1万元,每增加1名,奖励1000元;引进具有区块链相关工作经验人才并签订3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按每人5000元给予一次性奖励;引进高层次人才并签订工作合同的或项目合作协议的,按每人1万元给予一次性奖励。对同一家企业最高奖励每年不超过10万元。
  第二十条支持海外高层次人才、院士、国家级专家学者、区块链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在我市创办区块链企业。符合《贵阳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办法》《贵阳市高层次人才认定暂行办法》的区块链高层次人才,取得高层次人才绿卡后,可按规定享受住房、医疗、社保、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优惠政策和便利服务。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凡落户我市的区块链企业,从企业注册到正式运营过程中所涉及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均可委托各级代办服务中心免费办理,各级政务服务中心按照《贵阳市重大投资项目审批服务绿色通道暂行办法》有关规定,提供绿色通道服务。探索区块链技术在政策兑现过程中的场景应用,在兑现程序简单的事项上率先实施,方便企业,提升效率。
  第二十二条本政策措施中所涉及资金,省、市已明确兑现渠道的,遵照执行;未明确兑现渠道的,按属地原则,所需资金由区块链企业(或相关机构)登记注册所在县(市、区、开发区)人民政府(管委会)承担,并由所在地大数据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委员会牵头对政策兑现情况进行督促落实,确保各项资金发放到位。
  第二十三条本政策措施与国家、省、市、各区(市、县、开发区)已出台政策重复或同一事项适用于多项优惠政策内容的,在企业自主选择基础上,按“从优不重复”、“晋级补差”的原则予以支持。
  第二十四条本政策措施自颁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本政策措施由贵阳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6月9日印发
   注:本文系数据观综合自贵阳市人民政府网,欲了解更多大数据行业相关资讯,可搜索数据观(中国大数据产业观察网www.cbdio.com)进入查看。
责任编辑:王培
产业观察
2017-06-15 09:35:31
《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的意见》发布
来源:贵州日报 时间:2017-04-12 15:30:54 作者:
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
关于推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的意见
(摘编)
  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决策部署,培育我省发展新动能、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促进经济提速转型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思路。坚持创新驱动、市场主导、重点突破,突出引领性、应用性、支撑性,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指引,以发展数字经济重点型态为方向,以培育市场主体为抓手,以推动重点领域改革为突破口,以强化发展保障为支撑,共享数字红利,推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水平迈上新台阶。
  (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数字经济主体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数字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作用和推动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
  ——资源型、技术型、融合型、服务型“四型”数字经济发展明显加快。到2020年,智能终端产品制造产值达到1000亿元,集成电路产值达到250亿元,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产值达到250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600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500亿元,通信和广电网络业务总量超过700亿元。
  ——外来企业、领军大企业、中小微企业、中介组织等数字经济市场主体活力明显增强。到2020年,集聚30家以上数字经济龙头骨干企业和200家以上“小巨人”企业。
  ——开放、创新、科技、营商、标准化、立法探索等数字经济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建立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开放合作机制、创新创业体制机制、科技管理体制、良好营商环境、标准化规范、法规体系,发展环境明显趋好。
  ——基础设施、安全、投融资、人才、财税、土地等数字经济发展保障支撑能力明显提升。信息基础水平和供给能力明显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高,投融资、人才、财税等配套政策对吸引和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充分自由流动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基础条件和保障水平处于西部前列。
   二、推动数字经济重点型态加快发展
  (三)推动资源型数字经济加快发展。
  1.发展数据采集、集聚与存储等服务。以“云上贵州”系统平台及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等商业化平台为重点,发展专业化数据采集服务。加快推进贵州射电天文台及FAST等平台建设,大力发展天文数据采集与存储服务。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在超算、云计算、雾计算等方面的技术合作和研发攻关,加快推进全球数据中心、国家智慧城市等项目建设,发展平台即服务、软件即服务、数据即服务等云计算服务,发展数据存储、应用承载、容灾备份等数据服务。2020年,数据存储业务收入达到20亿元以上。
  2.发展数据加工处理分析服务。加快推进大数据压缩处理服务及设备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贵阳、贵安等大数据清洗加工基地,发展档案数字化、网络数据清洗、工业自动化数据整理等服务。重点建设贵阳大数据产业园、贵安电子信息产业园及数字经济产业园、遵义大数据软件园等园区,加快发展大数据分析、建模与可视化等服务。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南方重要的数据加工及分析产业集群。
  3.发展数据交易等服务。加快建设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发展数据资产评估、大数据征信、大数据融资等相关配套服务。2020年,大数据交易额累计突破200亿元,基本建成国家重要的数据交换交易中心。
  (四)推动技术型数字经济加快发展。
  1.发展智能终端、芯片和新型电子材料等数字化研发制造业。打造贵阳、遵义、贵安新区等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教育多媒体机、医疗健康电子设备、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终端产品,以及液晶面板及模组、智能器件、新型电子材料等。加快推进智能终端、服务器生产线等项目建设,推动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研发和电子材料产业发展。2020年,建成8个以上智能终端产业园区,本地化配套率达到40%以上。
  2.发展呼叫、信息外包等数字经济服务业态。推进贵阳、遵义和毕节等地呼叫中心与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建设大数据及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大数据云服务外包基地等项目,打造“黔中声谷”知名品牌。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拓展针对国际市场的离岸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离岸软件外包、离岸数据外包等服务。
  3.发展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业等数字经济前沿产品和技术。依托贵州·中国南方数据中心示范基地,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创客空间、人工智能产业园。以贵阳高新区、遵义新蒲新区、贵安新区等为重点,支持工业机器人本体、控制器、伺服电机等关键零部件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在贵阳、贵安新区等地率先建设一批省级互联网工业设计中心。在贵州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贵阳高新·白云发动机产业园、安顺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北斗卫星导航、无人机等。2020年,人工智能业务收入达到5亿元以上,初步形成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五)推动融合型数字经济加快发展。
  1.发展数字农业。建好贵州农业云、农经云,加快发展农业农村互联网、农业物联网、农业信息化服务等。2020年,基本建成数字农业产业服务体系。
  2.推动能源、建材等行业数字化升级。提升发展贵阳高新区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基地、贵安新区新材料产业基地,推进石墨烯新材料、核电用特种镍基高温合金材料锻件、大尺寸高纯金属靶材用电子级高纯钛等项目数字化水平。推进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数字化矿井等建设,加快工业机器人的规模化应用。2020年,传统行业企业生产方式精细化、柔性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重点行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74%、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8%。
  (六)推动服务型数字经济加快发展。
  1.发展智慧旅游、智慧健康等服务业。建设贵州“智慧旅游云”,加快国际旅游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在贵阳、遵义、安顺等地率先建设一批智慧景区、智慧酒店、智慧旅行社。加快数字公园、VR主题公园等智慧公园的建设。大力发展“大数据+医疗”、“大数据+健康管理”等,推进智慧医疗云平台、医药健康科技园、互联网医院等项目建设。2020年,完成30个4A级景区智能化升级,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智慧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2.发展数字金融、智慧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推进“互联网+”普惠金融发展,加快贵阳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建设,争取国家批准贵安新区开展绿色金融试点,推动金融云、信用云建设,发展网络金融、网络股权众筹、互联网信贷等新金融产品。以物流云建设为纽带,加快推进信息化物流园区、智能公路港、智慧物流园等项目建设,整合现有园区、企业信息化平台,实现货源、车辆、仓储的数字化管理和网络化交易。2020年,初步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数字金融中心和数字化区域物流枢纽。
  3.发展电子商务、数字共享、文化创意等新型服务业态。深化与阿里巴巴等知名电商的战略合作,加快建设电商产业园、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等项目。重点支持贵农网等综合电商平台建设,积极发展社区电商、行业电商、跨境电商等。大力发展分享经济。加快贵州文化出版产业园、中国文化(出版广电)大数据产业、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等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发展数字媒体、数字出版、VR游戏等。202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3600亿元。
   三、培育数字经济新型市场主体
  (七)引进一批数字经济市场主体。依托贵州大数据综合试验区、“1+7”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数博会等招商引资引智平台,大力吸引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生产性服务业及贸易总部集聚,重点在机器人、芯片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引进一批优强企业。配套引进一批中小型数据应用商、数据生产者,吸引带动一批大数据关联企业到贵州投资发展大数据“加工厂”。
  (八)打造一批数字经济的领军型市场主体。推动一批品牌影响力大、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带动性强的数字经济平台企业,加快培育发展成具有全国竞争力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和行业龙头企业。鼓励企业或行业协会牵头成立产业战略联盟。
  (九)培育一批数字经济中小微企业。推动中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培育一批以数字经济企业为骨干的中小微创新型企业集群。
  (十)发展一批服务于数字经济企业的中介机构。培育一批知名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大力发展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等科技服务。加快推进技术评估、知识产权服务、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等机构改革。
   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十一)加快建立完善数字经济开放合作体制机制。
  1.深入推进数据资源共享与开放。加快建成数字“一带一路”信息港(贵州)。加快建设“云上贵州”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制定实施公共数据开放计划。引导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依法采集并开放数据,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运用数据进行商业模式创新。
  2.推进数字经济投资贸易便利化。复制推广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完善外商投资市场准入制度,推进“一口受理、并联审批”改革,不断简化外资企业准入程序。
  3.推动数字经济区域合作。探索推动数字经济园区共建、共管等模式。深化在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合作,加快对口帮扶数字化开放进程。
  (十二)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创业。
  1.建立完善数字经济创业创新政策扶持体系。建立省数字经济创业投资基金,支持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领域技术创新。制定《贵州省数字经济创业指导目录》,支持创业指导、融资服务、成果转化等社会机构联合建立数字经济创业服务联盟,鼓励各地以创业服务券等形式支持大众创业。
  2.打造数字经济创业创新孵化平台。建设一批网络服务、互联网融资中介服务、公共科技创新等平台。支持各地设立数字经济创业中心,推动在黔高校设立数字经济创业苗圃。2020年,建成100个数字经济孵化器和数字经济创新空间。
  3.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创业集聚发展平台。创建贵安数字经济创新示范区,打造贵阳数字经济示范城市、遵义数字端产品制造集聚区,建设贵安-贵阳-遵义数字经济核心引领带和一批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基地(园区),建成10个数字经济示范区(县)、20个数字经济特色小镇(园区)。
  (十三)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1.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建立健全决策、执行、评价相对分开和互相监督的运行机制。健全省级科技项目管理平台,探索建立由第三方机构管理科技计划和项目资金的体制,完善科技计划管理体制。
  2.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加快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成果评价和传导扩散的新机制。完善科技人员股权和分红激励办法。
  (十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1.减少审批环节。最大限度取消企业资质类、项目类等审批审查事项,消除行政审批中部门互为前置的认可程序和条件,减少政府对数字经济企业创新创业活动的干预。
  2.深化商事制度等改革。完善数字经济企业行业归类规则和经营范围的管理方式。调整现有行业管理制度中不适应数字经济特点的市场准入要求,改进对与互联网融合的金融、医疗保健、教育培训等企业的监管。
  (十五)推动数字经济法制化标准化改革。
  1.加快建立各类数字经济标准。制订政府数据采集、开放、共享、分类、质量、安全管理等关键共性标准,建立政府数据标准体系。开展国家大数据交易等数据资源流通标准研制与试点示范,研制企业间数据共享、数据交易、大数据确权等标准。
  2.适时开展标准评估验证。推进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标准验证和评估试点,在贵阳等地开展标准验证评估工作。
  (十六)开展数字经济立法探索。研究推动数据权益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等地方立法工作。开展《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的评估修订。
   五、完善数字经济发展支撑保障体系
  (十七)强化数字经济基础保障。
  1.强化出省通道建设。加快建设国家骨干直联点,拓宽互联网出省带宽,2017年出省带宽能力超过5500Gbps,2020年超过10000Gbps。
  2.稳步提升贵州光纤网络发展地位和水平。巩固贵州在中国电信网络的骨干节点地位,加快成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网络骨干节点和广电网络核心节点。推广应用IPv6。
  3.加快建设城乡高速宽带网络。加快建设“光网贵州”、“满格贵州”,推进“百兆光网城市”、“宽带乡村”建设,推进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到2020年,家庭固定宽带普及率达70%,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100Mbps,行政村100%通宽带,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超过20Mbps。全省信息化发展指数达到85。
  (十八)强化数字经济安全保障。
  1.建立网络安全态势动态感知体系。建设省级网络安全信息大数据中心,建立网络安全态势动态感知云平台,建立网络安全信息共享机制。
  2.建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建立金融、能源、电力、通信、交通等领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产品与服务安全审查制度,督促各地各部门及时开展风险消减工作,提升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3.增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能力。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制定详尽的网络基础设施防护和应急方案,加强重要网络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建立网络信息安全防线。
  (十九)强化数字经济投融资保障。
  1.推动社会资本向数字经济领域加快集中。建立数字经济项目库,及时发布并推进数字经济工程包建设,向在黔商会、大企业大集团加强推广,吸引社会资本向数字经济优质项目加大投入。鼓励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私募基金等投资机构支持数字经济企业发展。
  2.加快建立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融资模式。引导金融机构探索开展以知识产权为抵押物的信贷业务。支持外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机构积极探索项目管理新模式。培育有条件的数字经济企业上市融资,鼓励中小数字经济企业在“新三板”等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数字经济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方式扩大融资。鼓励各县(市、区)政府、产业主管部门、园区管理机构给予数字经济领域创新型企业融资一定额度的贷款贴息、评估补助、风险补助及其他形式的金融服务。
  (二十)强化数字经济人才保障。
  1.加大数字经济人才引进力度。将数字经济高层次人才纳入全省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可享受国家和我省人才引进相关规定的优惠政策。
  2.加大数字经济人才培育力度。鼓励企业与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开展合作,重点培养数字经济领域紧缺技能人才。对高校、科研院所等专业技术人员经同意离岗的,可在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积极支持和指导数字经济高层次人才入选我省百人领军人才、千人创新创业人才,优先向国家推荐“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3.加大数字经济人才培训力度。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和数字经济企业开展网络创业培训。将数字经济相关职业(工种)纳入就业技能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范围。对参加网络创业培训、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人员,以及组织职工培训的数字经济企业,可按规定享受创业培训、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政策。
  (二十一)强化数字经济财税保障。
  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省级工业与信息化专项资金、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大数据发展专项资金等项目及资金重点向数字经济倾斜。对在黔投建投资总额1亿元以上、符合本意见发展导向的数字经济产业项目,在合同约定期限内竣工投产的,按项目累计技术设备投资额(以完税发票为依据),由项目税收所在地政府给予补助,最高补助额不超过300万元。
  2.加大税收扶持力度。对创业投资企业和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的法人合伙人从事国家鼓励的创业投资,符合条件的可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数字经济企业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对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可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对数字经济企业新购进的专门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可按规定在税前一次性扣除;单位价值超过100万元的,可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办法。对处在起步阶段、规模不大但发展前途广阔、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数字经济形态,按照国家有关税收激励政策,依法可享受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对数字经济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按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
  (二十二)强化数字经济土地保障。
  1.加大用地保障力度。依法保障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用地供应。对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快、用地集约且需求大的地区,可适度增加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数字经济产业项目,优先保障用地。对数字经济企业用地,在符合产业方向,明确产业用地类型的前提下,可采用挂牌方式出让,提高土地资源开发效能。
  2.依法依规降低土地成本。对列入省重点项目计划的新建数字经济项目取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分期缴纳土地出让金,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后1个月内缴纳出让价款的50%,余款在1年内缴清。对纳入省数字经济产业规划且用地集约的数字经济产业重点项目,在确定土地出让底价时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70%执行,但不得低于实际土地取得成本、前期开发成本和按规定应收取的相关费用之和。对新落户的数字经济企业,自投产次年起5年内,年度纳税(不含土地使用税)亩均3万元以上的,由地方政府给予一定奖励。对数字经济企业现有工业用地,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鼓励实行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工业用地供应方式,加快办理产业园区用地手续。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和数字经济企业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员工可纳入当地住房保障政策范围。
   六、共享数字经济红利
  (二十三)推进数字化精准扶贫。加快建成精准扶贫云,实现扶贫精准管理。搭建扶贫信息发布与互动救助平台,实现扶贫济困“点对点”供需见面。结合推进“网络扶贫”,发挥数字化在产业扶贫特别是农发行长期低息专项贷款中的重要作用,为相关机构拓展贷款信息来源提供决策依据。加快建设一批农村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示范镇、示范村和示范企业,到2020年,打造6000个贫困村电商扶贫试点。
  (二十四)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梳理编制直接面向公众提供的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全程推行标准审批,完善行政处罚服务平台。建设贵州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和云上贵州APP平台,推进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积极推行“多图联审”“多评合一”“多证合影”“联合验收”服务模式,依托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数据分析平台,探索智慧审批。加快推进人口信息、法人单位信息、自然资源信息、公共信息信用库等基础信息资源与行政审批服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建设全省统一的涉及行政审批的中介服务专家平台。
  (二十五)推动公共服务数字化升级。大力推动教育管理、教学和科研的数字化开发与应用,推动在线课堂教学、智慧校园、标准化考试系统及教育资源管理与服务系统的融合发展。推动医疗健康数字化应用,完善医疗健康云。以电子政务、数据铁笼、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为抓手,实现跨层级、跨地区、跨行业、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推动社会保障数字化应用,加快建设智慧人社云。推动社区服务数字化应用,建设“社区和云”社区综合服务平台。
   七、保障措施
  (二十六)加强组织领导。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要进一步加强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指导。各部门要从自身职能职责出发,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推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各市州要加强对数字经济发展的统筹协调,解决好数字经济发展推进中的重大问题。
  (二十七)加强监测分析。开展数字经济统计,建立数字经济统计调查和监测分析制度,强化数字经济数据搜集、处理、发布和共享工作,建立数据沟通和分享机制。对数字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密切跟踪,加快构建数字经济发展全貌和动态变化的指标体系,准确反映贵州数字经济发展实际情况。
  (二十八)加强督查评估。建立和完善督查联动机制,对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落实本意见的情况进行督查,确保意见确定的各项任务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适时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和第三方评估,对未完成任务的地区、部门和单位严肃问责。
  (二十九)加强舆论宣传。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综合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等各种传媒,通过开辟专题专栏等途径,广泛深入宣传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意义和取得的成就。加强政策解读和各类示范试点的宣传推广,积极构建有利于数字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 相关阅读 】
   《贵州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7-2020年)》发布
  日前,贵州省印发《贵州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7-2020年)》,旨在为贵州省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指导。规划期为2017年至2020年,提出用3年时间探索形成具有数字经济时代鲜明特征的创新发展道路。该规划也成为全国首个发布的省级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规划。
 
 
责任编辑:陈近梅
产业观察
2017-04-12 15:30:54
《贵阳市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条例》5月1日起施行(附全文)
来源: 贵阳日报-数据观 时间:2017-04-11 10:18:07 作者:
  《贵阳市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条例》已经贵阳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八次会议和贵州省十二届人大会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批准,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
  贵阳市制定《条例》,旨在全面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加快建设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推动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和开发应用,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条例》包括总则、数据采集汇聚、数据共享、数据开放、保障与监督、法律责任、附则七章共三十三条。《条例》明确,市人民政府依托“云上贵州”贵阳分平台,统一建设政府数据共享平台和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用于汇聚、存储、共享、开放全市政府数据。政府数据实行分级、分类目录管理。
  政府数据共享分为无条件共享、有条件共享。无条件共享的政府数据,应当提供给所有行政机关共享使用;有条件共享的政府数据,仅提供给相关行政机关或部分行政机关共享使用。
  根据《条例》,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开放下列情形以外的政府数据:涉及国家秘密的、涉及商业秘密的、涉及个人隐私的、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开放的其他政府数据。《条例》施行之日起新增的政府数据,应当先行向社会开放;民生保障服务相关领域的政府数据,应当优先向社会开放;社会公众和市场主体关注度、需求度高的政府数据,应当优先向社会开放。
  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应当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遵循统筹规划、全面推进、统一标准、便捷高效、主动提供、无偿服务、依法管理、安全可控的原则。
  【 相关阅读 】
     贵阳市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条例
  (2017年1月24日贵阳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八次会议通过;2017年3月30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批准)
贵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2017年4月11日
  《贵阳市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条例》经2017年1月24日贵阳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八次会议通过,2017年3月30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全面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加快建设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推动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和开发应用,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政府数据共享、开放行为及其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政府数据,是指市、区(市、县)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和派出机构、乡(镇)人民政府(以下简称行政机关)在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各类数据资源。
  本条例所称政府数据共享,是指行政机关因履行职责需要使用其他行政机关的政府数据或者为其他行政机关提供政府数据的行为。
  本条例所称政府数据开放,是指行政机关面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政府数据的行为。
  第三条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应当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遵循统筹规划、全面推进、统一标准、便捷高效、主动提供、无偿服务、依法管理、安全可控的原则。
  第四条 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全市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工作,统筹协调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工作的重大事项。区(市、县)人民政府领导本辖区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工作。
  市大数据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政府数据共享开放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工作。区(市、县)大数据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政府数据共享开放的相关管理工作,业务上接受市大数据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
  其他行政机关应当在职责范围内,做好政府数据的采集汇聚、目录编制、数据提供、更新维护和安全管理等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工作纳入本辖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
  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第六条 行政机关应当加强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宣传教育、引导和推广,增强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意识,提升全社会政府数据应用能力。
  第七条 鼓励行政机关在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工作中先行先试、探索创新。
  对在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规定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八条 实施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应当依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保守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保护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共享、开放的政府数据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第二章 数据采集汇聚
  第九条 市人民政府依托“云上贵州”贵阳分平台,统一建设政府数据共享平台(以下简称共享平台)和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以下简称开放平台),用于汇聚、存储、共享、开放全市政府数据。
  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云上贵州”贵阳分平台、共享平台、开放平台应当按照规定与国家、贵州省的共享、开放平台互联互通。
  共享平台和开放平台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条 行政机关应当将本辖区、本机关信息化系统纳入市级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工作统筹管理,并且提供符合技术标准的访问接口与共享平台和开放平台对接。
  第十一条 政府数据实行分级、分类目录管理。目录包括政府数据资源目录以及共享目录、开放目录。
  行政机关应当依照国家、贵州省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以及标准,在职责范围内编制本辖区、本机关的目录,并且逐级上报大数据行政主管部门汇总。
  目录应当经大数据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级人民政府审定,市级共享目录、开放目录应当按照规定公布。
  第十二条 行政机关应当按照技术规范,在职责范围内采集政府数据,进行处理后实时向共享平台汇聚。
  采集政府数据涉及多个行政机关的,由相关行政机关按照规定的职责协同采集汇聚。
  行政机关对其采集的政府数据依法享有管理权和使用权。
  第十三条 行政机关应当对所提供的政府数据进行动态管理,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因法律法规修改或者行政管理职能发生变化等涉及目录调整的,行政机关应当自情形发生之日起15日内更新;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情况发生变化,涉及政府数据变化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更新。
  政府数据使用方对目录和获取的数据有疑义或者发现有错误的,应当及时反馈政府数据提供机关予以校核。
   第三章 数据共享
  第十四条 政府数据共享分为无条件共享、有条件共享。
  无条件共享的政府数据,应当提供给所有行政机关共享使用;有条件共享的政府数据,仅提供给相关行政机关或者部分行政机关共享使用。
  第十五条 无条件共享的政府数据,通过共享平台直接获取。
  有条件共享的政府数据,数据需求机关根据授权通过共享平台获取;或者通过共享平台向数据提供机关提出申请,由数据提供机关自申请之日起10日内答复,同意的及时提供,不同意的说明理由。
  数据提供机关不同意提供有条件共享的政府数据,数据需求机关因履行职责确需使用的,由市大数据行政主管部门协调处理。
  第十六条 行政机关通过共享平台获取的文书类、证照类、合同类政府数据,与纸质文书原件具有同等效力,可以作为行政管理、服务和执法的依据。
  行政机关办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申请事项,凡是能够通过共享平台获取政府数据的,不得要求其重复提交,但法律法规规定不适用电子文书的除外。
  第十七条 行政机关通过共享平台获取的政府数据,应当按照共享范围和使用用途用于本机关履行职责需要。
   第四章 数据开放
  第十八条 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开放下列情形以外的政府数据:
  (一)涉及国家秘密的;
  (二)涉及商业秘密的;
  (三)涉及个人隐私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开放的其他政府数据。
  前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政府数据,依法已经解密或者经过脱敏、脱密等技术处理符合开放条件的,应当向社会开放。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政府数据开放行动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依照政府数据开放目录,通过开放平台主动向社会开放政府数据。
  政府数据应当以可机读标准格式开放,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在线访问、获取和利用。
  第二十条 本条例施行之日起新增的政府数据,应当先行向社会开放。
  信用、交通、医疗、卫生、就业、社保、地理、文化、教育、科技、资源、农业、环境、安监、金融、质量、统计、气象、企业登记监管等民生保障服务相关领域的政府数据,应当优先向社会开放。
  社会公众和市场主体关注度、需求度高的政府数据,应当优先向社会开放。
  第二十一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应当列入开放目录未列入,或者应当开放未开放的政府数据,可以通过开放平台提出开放需求申请。政府数据提供机关应当自申请之日起10日内答复,同意的及时列入目录或者开放,不同意的说明理由。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政府数据提供机关的答复有异议的,可以向市大数据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复核申请,大数据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复核申请之日起10日内反馈复核结果。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政府与社会公众互动工作机制,通过开放平台、政府网站、移动数据服务门户等渠道,收集社会公众对政府数据开放的意见,定期进行分析,改进政府数据开放工作,提高政府数据开放服务能力。
  第二十三条 行政机关应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专项资金扶持和数据应用竞赛等方式,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利用政府数据创新产品、技术和服务,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工作,提升政府数据应用水平。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采取项目资助、政策扶持等措施,引导基础好、有实力的企业利用政府数据进行示范应用,带动各类社会力量对包括政府数据在内的数据资源进行增值开发利用。
   第五章 保障与监督
  第二十四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建立健全政府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共享开放保密审查机制,其他行政机关和共享开放平台运行、维护单位应当落实安全保护技术措施,保障数据安全。
  第二十五条 市大数据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行政机关依法制定政府数据安全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安全测评、风险评估和应急演练。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第二十六条 市大数据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开展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培训和交流,提升共享开放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第二十七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考核办法,将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开展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工作评估,可以委托第三方开展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
  鼓励第三方独立开展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工作评估。
  第二十九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政府数据共享开放职责的,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或者市大数据行政主管部门投诉举报。收到投诉举报的机关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并且将处理结果反馈投诉举报人。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逾期不改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不按照规定建设共享平台、开放平台的;
  (二)不按照规定采集、更新政府数据的;
  (三)不按照规定编制、更新目录的;
  (四)不按照规定汇总、上报目录的;
  (五)提供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政府数据的;
  (六)不按照规定受理、答复、复核或者反馈政府数据共享或者开放需求申请的;
  (七)要求申请人重复提交能够通过共享平台获取政府数据的;
  (八)无故不受理或者处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投诉举报的;
  (九)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政府数据共享、开放过程中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罚。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法律、法规授权具有公共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数据共享开放行为及其相关活动,参照本条例执行。
  供水、供电、供气、通信、民航、铁路、道路客运等公共服务企业数据的共享开放,可以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三十三条 本条例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
  【 相关链接 】
   全国首部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地方性法规在贵阳诞生
  4月11日,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贵阳市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17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全国首部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地方性法规,也是我国首部设区的市关于大数据方面的地方性法规。
 
 
责任编辑:陈近梅
产业观察
2017-04-11 10:18:07
干货丨一组图详解元数据、主数据与参考数据
来源:中国数据架构师联盟 时间:2016-02-16 14:50:31 作者:梁铭图
在数据资产管理领域,有着许多相似的概念和词汇。譬如说“数据管理”和“ 数据 治理”,像孪生兄弟一样让人纠结不已。上周,与一个朋友聊起元数据、主数据和参考数据的关系是什么。这个话题我们足足聊了二十分钟。这三个概念我在一开始做数据管理相关工作的时候也纠结了挺久,于是我根据聊起来的内容稍稍总结了一下,就有了这篇文章,希望能给读者减少些许疑惑。
1、假设场景
我们的假设场景先是这样的,现在正在为中国地理协会设计一个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当然真实的地理信息系统不会是这样,都说只是假设一下)。我现在正设计到“地市”这个对象。常说“千言万语不及一图”,这三者的关系咱们先上图。
2、元数据--数据的数据
元数据(meta-data)是描述 企业 数据的相关数据,指在IT系统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关数据定义,目标定义,转换规则等相关的关键数据,包括对数据的业务、结构、定义、存储、安全等各方面对数据的描述。
例如在假设场景中,我们设计了地市表的数据模型(如上图红色框里面表示),地市表这个实体的数据模型如何进行定义正是元数据所关心的范畴。
元数据可以说是企业的数据地图,它直接反映了企业中有什么样的数据,数据是如何存放的,例如,数据结构是什么样子,数据与业务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数据有什么样的安全需求,数据有什么样的存储需求。
针对元数据的管理,对于传统企业数据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管理挑战。因为传统企业技术和管理观念上有所缺失,从而导致了许多问题。因此,我们在进行许多传统企业数据治理或者数据管理项目,也就是元数据管理方面时,常常会先从数据模型梳理着手。
3、主数据--企业黄金数据记录
主数据(main data)主要是指经实例化的企业关键数据。
还是回到我们的假设场景,我们在上面设计完成数据模型设计的“城市表”中填写了相应的城市数据,例如,北京、上海、广州、南宁等等。这些在城市表中填充的数据,正是组织中国地理协会的主数据,因为这些数据是中国地理协会这个组织的关键业务实体,它为组织的业务开展提供关联环境,而且它可能在企业业务开展过程中被反复引用。针对这些核心关键数据,组织和企业无论从数据的质量、一致性、可用性、管理规范等方面都应该有着最严格的数据要求。
那么一般而言,以下涉及企业经营的人、财、物的数据最有可能纳入企业主数据管理的范畴,例如
企业产品及其相关信息: 包括企业相关产品、服务、版本、价格、标准操作等等
企业财务信息: 包括业务、预算、利润、合同、财务科目等等
企业相关利益相关者: 如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竞争对手等
企业组织架构: 如员工、部门等
可见,主数据就是企业被不同运营场合反复引用关键的状态数据,它需要在企业范围内保持高度一致。它可以随着企业的经营活动而改变,例如,客户的增加,组织架构的调整,产品下线等;但是,主数据的变化频率应该是较低的。所以,企业运营过程产生过程数据,如生产过程产生各种如订购记录、消费记录等,一般不会纳入主数据的范围。当然,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对主数据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正如我们与国内大型航空企业的实施相关数据项目时,也在为航班动态是不是主数据而纠结不已。
因此,有鉴于主数据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企业和组织需要对其主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理解主数据应用需求,识别主数据来源及源头,梳理主数据上下游关系,数据整合和发布,提升主数据的数据质量等。
4、参考数据--数据的字典
在本文引用的假设案例中,我们将会注意到刚才填写的地市这类数据有些列,如省份、城市类型等。如果没有缺少上下文的环境,我们是无法理解其具体含义,这时候我们往往引入参考数据(reference data)加以解释和理解,如下图红色标注所示。
参考数据是增加数据可读性、可维护性以及后续应用的重要数据。例如,你看到“性别”的这个字段,很可能是1代表男性、2代表女性。在许多企业中有这样的约定俗成,而更多的参考数据可能记录在开发人员和运营人员的大脑当中。但问题是一旦这些人离开,您系统里面的数据就成了一堆没有注释的天书。
大家可能觉得,这所谓参考数据不就是数据字典吗?对,我们在很多系统里面都会有这样和那样的数据字典。但是正是由于这些数据字典局仅限于个别系统而没有统一标准,从一个侧面间接造就了大量的数据孤岛。企业为了进行更有效率的数据整合、数据共享和数据分析应用,开始尝试对参考数据进行企业或者部门层面的整合和管理,利用参考数据集记录系统尝试为范围内的IT系统中的数据库提供统一的参考数据。
5、小结
主数据则是真实的企业业务数据,是企业的关键业务数据。
参考数据则是对数据的解释,针对一些数据范围和取值的数据解释,让人们容易读取相关的数据。
元数据是对数据的描述,用于描述企业数据的所有信息和数据,如结构、关系、安全需求等,除增加数据可读性外,也是后续数据管理的基础。
一般而言,企业中这三类数据与其它数据的数据量、质量需求,更新频率、数据生命周期的关系大致如下图:
作者简介:
梁铭图,DAMS架构师精英群专家,新炬网络首席架构师。
拥有十年以上数据库运维、数据分析、数据库设计以及系统规划建设经验。
长期为国内电信运营商的大型IT系统进行系统软件维、数据架构规划、设计和实施以及大型IT系统数据建模工作,在数据架构管理以及数据资产管理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
责任编辑:王培
产业观察
2016-02-16 14:50:31
大数据经济学丨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介绍
来源:科学网 时间:2016-02-05 11:41:20 作者:欧阳峰
“大数据”是近年来的流行词。它通常指网络时代收集和分析巨量数据的工作。但实际上,经济学从创立时起,就一直在用“ 大数据 ”支持和检验各种理论和模型。西方最早的大规模社会经济数据收集可以回朔到1700年时的英国。从那以后,随着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演进,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也更加系统化和精细化。人们从数据中提炼出一个又一个的模型和理论,而这些又反过来指导数据的收集过程。 经济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安格斯·迪顿(Angus Deaton)就是在收集和解释经济数据领域的重要开创者。 因为这些贡献,他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前的迪顿也许只在本行出名,但他有一个工作却是家喻户晓的。2010年,迪顿与卡纳曼(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发表了一个研究,指出收入与幸福度的相关性到七万五千美元为止。超过此收入,幸福度就不再增加了。
迪顿的诺贝尔奖不是因为他的一个工作,而是因为他整个职业生涯的贡献。诺贝尔官方的工作介绍中引用了他的37篇论文,其中有20篇是他独自发表的。根据诺贝尔委员会的宣言,迪顿主要是因为三个方面的工作受到表彰。
迪顿“初出茅庐”就一鸣惊人。在还是新科教授时,他在1980年提出了所谓的“几乎完美需求系统”模型。这个模型研究的是消费优先的问题。也就是说:当总消费量(金额)固定时,人是怎样分配各种消费品的数量的。社会总体消费分布的理解,显然对于经济政策和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当时通行的方法是:把整个经济的行为等同于一个“代表人”的行为。“他”根据当时的情况(各种物品的价格,自己的总消费量等)选择消费金额的分配,追求效用函数的最大化。效用函数(utilityfunction)是一个函数,其自变量是消费者的各种选择,而函数值就代表消费者的最终“幸福”程度。而确定效用函数的形式,就是制定正确模型的关键了。如果消费者是理性的,那么这个效用函数就会满足一定的数学性质。问题是,从实际数据导出的效用函数却不满足这些性质。也就是说,经济学的基础“理性人”在这个问题上受到了挑战。而迪顿指出:问题是整体经济的行为不同于一个理性人,虽然它是成千上万个理性人的集合。迪顿进而提出了“几乎完美需求系统”模型。这个模型包含了一组很容易通过数据来确定的参数,可以描述理性和非理性的效用函数,也可以很容易地判断一组参数是否理性。这个模型可以描述个体的消费行为,也可以描写社会总体的消费分布。迪顿指出,即使在一个非常简单的情况下(所有的个别消费者都使用同样的理性的效用函数),其总体消费分布的效用函数也不一定是理性的了。这个并不复杂的模型能揭示消费分布中的一些本质问题,又具有良好的数学性质,所以至今仍被广泛使用。迪顿的那篇论文至今已被应用超过4500次。这是迪顿的第一个重大贡献:建立了一个既能忠实于数据,又足够灵活的需求模型。
初战告捷后,迪顿又在消费与储蓄模型方面做出了全面的贡献。这里研究的问题是:一个人在收入变化的时候,消费和储蓄的分配如何变化。二十世纪中期风行全球的凯恩斯主义,其依据就是个人用于消费的比例是不变的。所以当政府通过赤字运行暂时增加人民的收入时,人民的花费也会按比例增加,从而刺激需求,振兴经济。后来,自由派经济学家佛利德曼等人提出反对意见。他们的理论是:人的消费水平不是由当时收入决定,而是基于对于长期收入的估计。所以消费水平是基本稳定的,不随着收入波动。这个理论称为“永久收入”理论。如果这是正确的话,凯恩斯的经济刺激就没有作用了。迪顿对于消费者的行为进行了细致的模型研究。他发现,“永久收入”理论虽然直觉上很有道理,但仔细分析却需要不少修正。例如,人的借贷能力并不是无限的。而现实中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借贷能力的极限上。他们没有储蓄,所有收入都用于消费。另外,人对于未来收入的预期也并非不变,而是基于目前的收入。所以收入高时,人会认为将来的收入也高,所以反而减少储蓄,用来增加消费。反之到收入降低时,倒觉得苦日子是长久的,需要增加储蓄未雨绸缪。由于这两个原因,人的消费波动其实应该比收入波动更高。但是,社会总消费的数据却显示消费水平比收入水平更平稳。这个矛盾被称为“迪顿佯谬”,至今尚无确定答案。但看来问题也是在于个人行为与总体行为的不一致。除此之外,迪顿对于数据的收集也有重大发现。理想状态下,要研究消费者行为随时间的变化,我们需要跟踪个别的消费者,收集他们在不同时间的数据,业内称之为“面板数据”(paneldata)。美国人口调查署和劳动统计署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就收集和发表十分详尽的面板数据,涵盖人口组成,收入和消费的很多方面。但是在世界其他国家,面板数据由于成本较高,应用不是很普遍。迪顿发现,其实另一种“横截面数据”(cross-sectionaldata),也就是对一个人群在某一时间的调查(而不是跟踪个人),也能提供相同的信息,达到相同的精度。这种把横截面数据变成“伪面板数据”的技术对于推广数据统计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应用起了很大作用。迪顿以数据与理论相结合,个体与宏观相印证的作风,为消费与储蓄问题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实证基础。这是他的第二个重大贡献。
迪顿在经济研究中非常重视数据,模型和理论分析,但他并没有迷失了经济学的根本目标: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所以,除了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之外,他还关注一个更基本的问题:什么数据最能反映人民的生活品质?迪顿发现,收入并非生活品质最可靠的表征。而在发展中国家,消费和营养是度量生活品质更好的尺度。他还开拓建立了用“穷人物价指数”反映穷人的消费水平,用主观访谈补充“硬数据”,和利用健康状况来反映生活品质等方法,对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状况的工具和手段做出了巨大贡献。迪顿还善于创造性地使用数据。例如,为了调查人群中是否有重男轻女的行为,他需要知道家庭在男孩和女孩身上的消费是否相等。但是家庭调查中只知道总花费,无法精确到具体人身上。于是他采用了比较有孩子前后,家庭奢侈品消费水平的变化程度,来推算家庭预算中花在孩子身上的钱。对迪顿来说,数据虽然非常重要和宝贵,但毕竟只是个工具。如何从数据中得到需要的信息而不是被数据误导,这需要经济学家的知识和智慧。迪顿独具慧眼,善于从数据中发掘信息去伪存真,发展了一系列 数据分析 实践。这是他受表彰的第三个重大贡献。
迪顿是个学术权威,在学术圈子里非常受尊敬。但不光如此,他在全球经济活动中也是举足轻重。除了学术活动外,他还参与世界银行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经济的努力,为此写过不少报告和白皮书。上面说到的用横截面数据代替面板数据的发明,对发展中国家推广“以数据为依据制定政策”的做法就很有帮助。他还发现了印度政府在计算贫困率时的方法错误,帮助印度政府得到更切合实际的数据。迪顿自称,他个人的目标是“研究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问题”。这一点上他的确是身体力行了。
迪顿的工作不仅是对经济学的贡献,对“大数据”领域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除了具体的技术和思路外,他的基本态度是:不崇拜数据,而是真正弄明白为何收集数据,如何使用数据。特别是对数据的解释非常小心。他的论文从来不是简单的图表,而是有很多定性,直观的分析来挖掘数据背后的意义。借了这次诺贝尔奖,回顾一下迪顿和经济学几十年来“与数据共舞”的历程,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欧阳峰)
责任编辑:王培
产业观察
2016-02-05 11:41:20
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大全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将近300个
来源:数据观 时间:2016-02-19 11:56:11 作者: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2015年4月7日,住建部和科技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确定北京市门头沟区等84个城市(区、县、镇)为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新增试点,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等13个城市(区、县)为扩大范围试点,加上2013年8月5日对外公布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所确定的103个城市(区、县、镇)为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以及住房城乡建设部此前公布的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目前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已达290个,为规范和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构筑创新2.0时代的城市新形态,引领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之路,住房城乡建设部启动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经过地方城市申报、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初审、专家综合评审等程序,试点城市将经过3―5年的创建期,住建部将组织评估,对评估通过的试点城市(区、镇)进行评定,评定等级由低到高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
  智慧城市试点背景
  为规范和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构筑创新2.0时代的城市新形态,引领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之路,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2年12月5日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两个文件,即日开始试点城市申报。办法指出,建设智慧城市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经过地方城市申报、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初审、专家综合评审等程序,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其中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2013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再度公布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又确定103个城市(区、县、镇)为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加上住房城乡建设部此前公布的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目前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总数已达193个。2013年1月29日,由住建部组织召开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创建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公布了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指出,智慧城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城镇化战略部署的具体任务,也是扩大内需、启动投资、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新要求,各省和试点城市要按照住建部发布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文件要求,切实、高效推进试点工作,在创建过程中,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监督和考核。
  国家开发银行表示,在“十二五”后三年,与住建部合作投资智慧城市的资金规模达800亿,并根据已签订的合作协议扎扎实实稳步推进项目遴选、调查、放款等工作;试点城市所在省代表和试点城市代表表示,将按照国家智慧城市的总体要求和规划,精心组织、认真落实,有计划、按步骤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国内外的经济形势要求尽可能的扩大投资和启动内需,但经历前几轮的大规模投资刺激后,传统项目的边际效益正在迅速下降,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新经济模式形成、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将集约、低碳、生态、智慧等先进理念融合到城镇化的具体过程中是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最紧迫的课题之一。住建部是承担着城镇化推进任务的重要部门之一,在响应中央战略部署的同时,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创新手段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服务民生,让城市生活更美好。智慧城市(区、镇)应运而生,为此,住建部在充分理论研究、认真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从解决城市实际问题入手,提出并推动智慧城市试点创建工作,其重要内容是从方法论高度重新认识城镇化发展和规划,智慧的规划和管理城镇,智慧的配置城市资源,优化城市宜居环境,提升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最终实现市民幸福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智慧城市试点名单
  住建部通过组织专家综合评审等程序,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其中地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试点城市将经过3—5年的创建期,住建部将组织评估,对评估通过的试点城市(区、镇)进行评定,评定等级由低到高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以下是首批90个试点名单。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行新型城镇化,有效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2013年度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建办科函[2013]275号)要求,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开展了基于数字化城管系统的智慧城市试点申报的组织、初审和推荐工作。经综合评审,确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03个城市(区、县、镇)为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北京市:北京东城区、北京市朝阳区、北京未来科技城、北京市丽泽商务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房山区长阳镇
  天津市:天津津南新区、天津市生态城、武清区、河西区
  河北省:石家庄市、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廊坊市、邯郸市、迁安市、唐山市曹妃甸区、唐山市滦南县、保定市博野县
  山西省:太原市、长治市、朔州市平鲁区、阳泉市、大同市城区、晋城市、怀仁县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呼伦贝尔市、鄂尔多斯市、包头市石拐区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大连生态科技新城、营口市、庄河市、大连市普湾新区
  吉林省:辽源市、磐石市、四平市、榆树市、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白山市抚松县、吉林市船营区搜登站镇
  黑龙江省:肇东市、肇源县、桦南县、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安达市
  上海市:上海市浦东新区
  江苏省:无锡市、常州市、镇江市、泰州市、南京河西新城、苏州工业园区、盐城市城南新区、昆山市花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市张浦镇、南通市、丹阳市、苏州吴中太湖新城、宿迁市洋河新区、昆山市、徐州市丰县、连云港市东海县
  浙江省:温州市、金华市、诸暨市、杭州市上城区、宁波市镇海区、杭州市拱墅区、杭州市萧山区、宁波市(含海曙区、梅山保税港区、鄞州区咸祥镇)、宁波市宁海县、临安市昌化镇
  安徽省:芜湖市、铜陵市、蚌埠市、淮南市、阜阳市、黄山市、淮北市、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宁国港口生态工业园区、六安市霍山县亳州市
  福建省:南平市、平潭市、福州市仓山区、莆田市、泉州台商投资区
  江西省:萍乡市、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新余市、樟树市、共青城市、上饶市婺源县
  山东省:东营市、威海市、德州市、新泰市、临沂市,寿光市、昌邑市、肥城市、济南西区、烟台市、曲阜市、济宁市任城区、青岛市崂山区、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青岛中德生态园、潍坊市昌乐县、平度市明村镇
  河南省:郑州市、鹤壁市、漯河市、济源市、新郑市、洛阳新区、许昌市、舞钢市、灵宝市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市江岸区、黄冈市、咸宁市、宜昌市、襄阳市
  湖南省:株洲市、韶山市、株洲市云龙示范区、浏阳市柏加镇、长沙市梅溪湖国际服务区、岳阳市岳阳楼区、 长沙市长沙县、郴州市永兴县、郴州市嘉禾县、常德市桃源县漳江镇
  广东省:珠海市、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市萝岗区、深圳市坪山新区、佛山市顺德区、佛山市乐从镇、肇庆市端州区、东莞市东城区、中山翠亨新区、河源江东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柳州市(含鱼峰区)、桂林市、贵港市
  海南省:万宁市
  重庆市:重庆市南岸区、重庆市两江新区、永川区、江北区
  四川省:雅安市、成都市、温江区、郫县、绵阳市、遂宁市、崇州市
  贵州省:铜仁市、六盘水市、贵阳市乌当区、贵阳市、遵义市(含仁怀市、湄潭县)、毕节市、凯里市、六盘水市盘县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林芝地区
  陕西省:咸阳市、杨凌示范区、宝鸡市、渭南市、延安市
  甘肃省:兰州市、金昌市、白银市、陇南市、敦煌市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银川市、石嘴山市(含大武口区)、银川市永宁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奎屯市、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伊宁市
       2012年智慧城市试点扩大范围:
  常州市试点新增新北区
  武汉市试点新增蔡甸区,2012年试点含江岸区
  沈阳市:新增沈河区、铁西区、沈北新区,2012年已批复浑南新区
  南京市:新增高淳区、麒麟科技创新园(生态科技城),2012年已批复河西新城区(建邺区)
  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新增洋湖生态新城和滨江商务新城,2012年试点含梅溪湖区
  佛山市:新增南海区,2012年已批复顺德区、顺德区乐从镇
 
  第三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
  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试点名单
  (一)新增智慧城市试点名单
  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兴区庞各庄镇、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西城区牛街街道
  天津市:天津滨海高新技术开发区京津合作示范区、静海县
  河北省:唐山市
  山西省:大同市、忻州市、吕梁市离石区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新民市
  吉林省:通化市、白山市江源区、临江市、吉林市高新区、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尚志市、哈尔滨市香坊区
  江苏省:徐州市(含新沂市)、东台市、常熟市、淮安市洪泽县
  浙江省:温岭市、富阳市常安镇、宁波大榭开发区
  安徽省:宿州市、亳州市、六安市金寨县、滁州市(含定远县)
  福建省:长乐市、泉州市(含德化县、安溪县蓬莱镇)、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
  江西省:鹰潭市、吉安市、抚州市南丰县、南昌市东湖区、南昌市高新区
  山东省:莱芜市、章丘市、诸城市、枣庄市薛城区、日照市莒县、潍坊市临朐县、济宁市嘉祥县、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莱西市
  河南省:开封市、南阳市
  湖北省:荆州市(含洪湖市)、仙桃市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湘潭经济开发区、常德市(含津市市、澧县、汉寿县)、沅江市、郴州市安仁县、郴州市宜章县
  广东省:河源市江东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玉林市
  重庆市:渝中区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宜宾市兴文县、广安市、泸州市、乐山市(含峨眉山市)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
  云南省:大理石、文山市、玉溪市
  陕西省:汉中市
  甘肃省:张掖市、天水市
  青海省:格尔木市、海南州贵德县、海南州共和县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阿勒泰地区富蕴县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市、五家渠市
 
  (二)扩大范围智慧城市试点名单
  石家庄市试点新增正定县
  廊坊市试点新增固安县
  邯郸市试点新增丛台区
  辽源市试点新增东丰县
  威海市试点新增乳山市
  泰州市试点新增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阜阳市试点新增太和县
  温州市试点新增苍南县
  武汉市试点新增江夏区
  黄冈市试点新增麻城市
  襄阳市试点新增老河口市
  柳州市试点新增鹿寨县
  绵阳市试点新增江油市
 
  以上是智慧城市试点的具体名单,为了更好的理解智慧城市,小编收集了智慧城市的概念以及建设意义的内容请你认真阅读以下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智慧城市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名词。那么智慧城市概念是什么?建设智慧城市的意义在哪里?智慧城市现状如何,它的发展趋势又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智慧城市的基本概念。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城市将承载越来越多的人口。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部分地区“城市病”问题日益严峻。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国内外许多地区已经展开,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国内的如智慧上海、智慧双流;国外如新加坡的“智慧国计划”、韩国的“U-City计划”等。
  智慧城市概念
  "智慧城市"理念问世以来,国内外相关企业、研究机构和专家,纷纷对其进行了定义和研究。归纳起来,主要集智慧城市智慧城市中于以下三点:
  第一,智慧城市建设必然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线。智慧城市可以被认为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必然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而信息技术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等新兴热点技术为核心和代表。
  第二,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信息技术与其它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并共同发生作用,促使城市更加智慧的运行。
  第三,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兴模式。智慧城市的服务对象面向城市主体——政府、企业和个人,它的结果是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提升和完善,终极表现为人类拥有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综上所述,智慧城市的本质在于信息化与城市化的高度融合,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和知识社会创新2.0环境下城市信息化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表现。
  智慧城市将成为一个城市的整体发展战略,作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城市提升的新引擎,达到提高民众生活幸福感、企业经济竞争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体现了创新2.0时代的城市发展理念和创新精神。
  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维基、社交网络、Fab 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伴随网络帝国的崛起、移动技术的融合发展以及创新的民主化进程,知识社会环境下的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之后信息化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
  从技术发展的视角,智慧城市建设要求通过以移动技术为代表的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实现全面感知、泛在互联、普适计算与融合应用。从社会发展的视角,智慧城市还要求通过维基、社交网络、Fab 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可持续创新,强调通过价值创造,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智慧城市产生背景
  2008年11月,在纽约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IBM提出了“智慧的地球” 这一理念,进而引发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2010年,IBM正式提出了“智慧的城市”愿景,希望为世界和中国的城市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IBM经过研究认为,城市由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不同类型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环境六个核心系统组成:组织(人)、业务/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这些系统不是零散的,而是以一种协作的方式相互衔接。而城市本身,则是由这些系统所组成的宏观系统。
  欧盟于2006年发起了欧洲Living Lab组织,它采用新的工具和方法、先进的信息和通讯技术来调动方方面面的“集体的智慧和创造力”,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机会。该组织还发起了欧洲智慧城市网络。Living Lab完全是以用户为中心,借助开放创新空间的打造帮助居民利用信息技术和移动应用服务提升生活质量,使人的需求在其间得到最大的尊重和满足。
  2009年,迪比克市与IBM合作,建立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利用物联网技术,在一个有六万居民的社区里将各种城市公用资源(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等)连接起来,监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以做出智能化的响应,更好的服务市民。
  日本2009年推出“I-Japan智慧日本战略2015”,旨在将数字信息技术融入生产生活的每个角落,目前将目标聚焦在电子政务治理、医疗健康服务、教育与人才培养三大公共事业领域。
  韩国以网络为基础,打造绿色、数字化、无缝移动连接的生态、智慧型城市。通过整合公共通讯平台,以及无处不在的网络接入,消费者可以方便的开展远程教育、医疗、办理税务,还能实现家庭建筑能耗的智能化监控等。
  新加坡2006年启动“智慧国2015”计划,通过 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积极应用,将新加坡建设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一流的国际化城市。在电子政务、服务民生及泛在互联方面,新加坡成绩引人注目。其中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各种传感数据、运营信息及丰富的用户交互体验,为市民出行提供实时、适当的交通信息。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比特和原子研究中心发起的Fab Lab(微观装配实验室)基于从个人通讯到个人计算再到个人制造的社会技术发展脉络,试图构建以用户为中心、面向应用的用户创新制造环境,使人们即使在自己的家中也可随心所欲的设计和制造他们想象中的产品,巴塞罗那等城市从Fab Lab到Fab City的实践则从另外一个视角解读了智慧城市以人为本可持续创新的内涵。
  近年来欧洲许多城市都确立了智慧城市战略,智慧城市被视为重振经济的重要领域,亦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及解决城市发展问题、再造城市的重要途径。2002-2005年欧洲实施了“电子欧洲”行动计划,2006-2010年间完成了第三阶段的信息社会发展战略。在这个基础上,欧洲各城市开始了智慧城市的实践。2000年英国南安普顿市启动了智能卡项目。2005年英国政府启动了推进移动泛在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游牧项目。2006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市开展了颇具代表性的智能交通建设实践。而一些先行城市也越来越多的开始从以人为本的视角开展智慧城市的建设,如欧盟启动了面向知识社会创新2.0的Living Lab(生活实验室)计划,致力于将城市打造成为开放创新空间,营造有利于创新涌现的城市生态,并以Living Lab为载体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芬兰的赫尔辛基、丹麦哥本哈根、荷兰阿姆斯特丹、西班牙巴塞罗那等城市也相继启动了智慧城市建设。欧洲在智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相关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交通及能源管理等领域进行了多项成功实践并在打造开放创新、可持续智慧城市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建设智慧城市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升,智慧城市建设应运而生。建设智慧城市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引领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智慧城市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每年有上千万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随着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城市病”成为困扰各个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首要难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破解“城市病”困局,智慧城市应运而生。由于智慧城市综合采用了包括射频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 云计算技术、下一代通信技术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因此能够有效地化解“城市病”问题。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城市变得更易于被感知,城市资源更易于被充分整合,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城市的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从而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解决交通拥堵,消除安全隐患,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智慧城市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当前,全球信息技术呈加速发展趋势,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信息资源也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智慧城市正是在充分整合、挖掘、利用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基础上,汇聚人类的智慧,赋予物以智能,从而实现对城市各领域的精确化管理,实现对城市资源的集约化利用。由于信息资源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达国家纷纷出台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以促进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从而达到抢占新一轮信息技术产业制高点的目的。为避免在新一轮信息技术产业竞争中陷于被动,我国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发展智慧城市的战略布局,以期更好地把握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所带来的巨大机遇,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往往伴随着重大技术的突破,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引领带动作用,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世界各国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普遍予以高度重视,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发展重点。一方面,智慧城市的建设将极大地带动包括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下一代互联网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智慧城市的建设对医疗、交通、物流、金融、通信、教育、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发展也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对我国扩大内需、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促进作用同样显而易见。因此,建设智慧城市对我国综合竞争力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关阅读
   第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公布 新增84个试点城市
   智慧城市概念解读现状分析及发展展望
责任编辑:陈卓阳
产业观察
2016-02-19 11:56:11
百度总裁张亚勤: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将成为时代的主题
来源:中国IDC圈 时间:2016-12-02 15:35:24 作者:
  2016年11月30日,2016百度云智大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峰会的主题为“智能,计算无限可能”。
   云智能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已成为了当下百度最为重要的发力点。百度总裁张亚勤在会议开始时做出了精彩的致辞,他表示:“在对信息科技发展趋势进行判断时,我们的看法是,由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组成的“ABC”将成为一个时代的主题。”
  而在这个主题之下,百度将打造基于“ABC”三位一体的战略,开启百度的云时代。
   以下是演讲全文内容: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
  非常感谢大家光临2016百度云智峰会。
  今天的天气还是挺冷的,这道路也不太好走,很堵。但大家很早就赶到了我们的活动现场。我看到台下有很多熟悉的面孔,还有很多新的朋友,以及我们的合作伙伴和媒体朋友们。在此,再次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百度的帮助和支持。
  “ 云计算”这个概念提出可能有20多年,亚马逊/微软/GOOGLE开始研发云计算平台10年了。十年来,从一个名词概念,到质疑可行性,商业模式到一个规模达数千亿美元的产业,云计算服务的发展速度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根据Gartner的数据,2016年全球云市场规模达到2000亿美元,在新形势下,云计算产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百度高度重视云计算,我记得在2008年中国第一届云计算大会曾经说过,搜索是最大的云计算应用:计算量、存储、网络、SLA、延时、分布式、弹性、大数据等等,是不可能在端上完成的——早期是云计算的最重要应用.可以说百度是在云里出生的。
  大约从两年前开始,百度开始了针对企业级市场的布局。一个月前对云计算品牌进行了升级――叫百度云,希望能利用我们在技术和平台方面的积累,构建新型云计算生态系统服务于企业客户。
  另外我们也不断加强团队的实力,特别是2B的领军人才.今天我很高兴给大家介绍一位新同事:Watson,尹世明先生。他刚作为副总裁加盟百度,担任百度云事业部总经理。加入百度之前,他在苹果和SAP工作过,拥有20多年全球领军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相信Watson的加入将会让我们的百度云业务更快发展。今后我们也会继续加强吸引高级人才的力度,壮大我们的队伍。
  中国的云市场,很像马拉松比赛,42公里领先者才跑到2公里,机遇很大!下面我想简单谈一下百度公司的云计算切入点和战略。
  在对信息科技发展趋势进行判断时,我们的看法是,由 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组成的“ABC”将成为一个时代的主题。大家可能注意到了,也是今天会议的主题。A就是AI,人工智能;B是BigData,大数据;C是Cloud,云计算。
  百度云基于“ABC”三位一体的战略。打个比方说,今后,人工智能会变得像电力一样重要,主导着每个人的数字生活体验。大数据就像是新能源,能让服务商更了解用户需求,让用户更轻松地获得自己喜欢的商品和服务。云则提供了各种应用和服务运营的基础。
  大家都知道,云计算的三个层次主要是Iaas、Paas和Saas。百度云在这三个层次上都分别有独特的优势。
  最底层是基本的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我们拥有国内最大的GPU/FPGA集群所构成的百度大脑的支持,最大的HAHOOP/SPARK集群和运营效率最高的数据中心。我们多年服务大规模业务比如搜索和视频的技术,运营大型数据中心能力,和支持多项工作流的经验将对弹性,稳定,可靠,安全的云服务提供保障。
  中间一层是PaaS,平台即服务。百度PaaS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AI作为一种横向的服务位于最底层。百度大脑是百度云的核心引擎,百度云是百度大脑的云化,为前者提供了神经元和数据训练源。通过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技术,结合了超强计算、海量数据和优秀算法,在语音、图像、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拥有杰出能力,打造独特的知识图谱,用户画像,商业逻辑。
  大家都知道,在语音领域,百度Deep Speech2系统实现了安静环境下汉语普通话语音识别97%的准确率,入选MIT科技评论2016年十大突破性技术。在图像领域,百度人脸识别系统,在全球权威的人脸验证LFW数据集上错误率仅有0.23%。自然语言处理方面,百度机器翻译系统支持28种语言,756个方向,打破语言藩篱。用户画像方面,百度拥有丰富的数据资源,利用大数据、机器学习技术将数据细分,实现了全平台十亿级用户千万级细分标签,能应用于推荐和预测服务。
  此外,我们还将上百种算法模块整合到被称为Paddle Paddle的云端托管分布式深度学习平台。
  这一层的平台是开放的,我们的客户可以使用各种算法模块、开发工具、数据引擎为自身的商业目的服务。PaaS这部分还有一层是我们之前发布的天算、天像、天工三大智能平台,分别针对智能大数据、智能多媒体、智能物联网这三个领域提供云服务。
  而在最上层的SaaS软件即服务这一层,我们更强调对垂直行业的理解、渗透和方案定制。我们更多是和行业合作伙伴一起打造一个生态服务各个产业:医疗云、教育云、金融云、交通云,物流等等。
  回到ABC的话题,以人工智能为中枢,以大数据为依托,以云计算为基础,“ABC”将深度结合并改造传统行业,真正地提升每一个企业的运营效率,释放商业潜能,创造全新机遇。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和超过3万家企业展开合作。我们相信,在当前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升级的顾客中,ABC三位一体的云服务结构可以为客户提供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引擎。
  10月的百度云品牌升级和今天的云智峰会,都只是百度在云计算领域的一小步,但我相信,这也是百度与各行业伙伴们携手,重塑商业、引领变革、赋能未来的一大步。ABC也是刚刚开始的意思,预示着一个新开始,新起点。
☞点此进入 百度大数据 在数据观的企业栏目>>>
责任编辑:陈近梅
产业观察
2016-12-02 15:35:24
海云数据冯一村:让大数据落地 大数据可视分析思维
来源:拓扑社 时间:2016-12-02 13:48:38 作者:拓扑社
  自2013年起,海云数据创始人及CEO冯一村先生开始创立海云数据。在短时间内,带领团队核心成员形成较强战斗力,凭借海云数据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图易 大数据生态产品决策平台及行业可视分析决策产品——智警,在业内形成巨大影响。冯一村先生在大数据行业的影响力伴随海云数据的蓬勃发展与日俱增,曾多次受邀参与大数据领域的讲座及成果报告,并受聘于中国民航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曾先后获得了大数据行业领军人物奖和行业领军人才奖等荣誉奖项。
   以下是海云数据创始人、ceo冯一村的现场分享:
  首先,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这个案例是海云数据很早期的一个项目。2014年初左右,我们给某家银行做数据可视分析的产品,帮助用户去运营数据。这个项目实际上给了海云很大的启发,帮助海云从数据 可视化走向数据可视分析这样一条道路,也让我本人能够真正认识到大数据的价值。
  在这个案例中,有一个连线图,它代表某账户向某账户打款。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北京的同学向深圳的某某同学打款,打了100万,我们就会连一根线过去,线的粗细和金额是相关的。当我们给这家银行部署上去以后,大家都觉得很好看这个效果图还是蛮酷炫的。实际上,客户并没有将海云数据当做数据分析类公司,而是当做数据可视化公司。简单点说,海云数据做美工比较好。
  在我们给客户部署上去一个星期左右,客户来电说你们的软件出问题了。当时,我们只有不到15名员工,这对于创业团队来说,还是很紧张的。这家银行是海云数据的标杆客户,但是在上线的一个星期以内就出现了严重的bug,对于我来说肯定是很难接受的。
  后来我就问行长,这个软件出了什么样的问题。他说自己从事金融行业二三十年了,当行长也快十年了,偶尔有一两天是这种情况也能认可,但是从上线的第一天到现在都是这种情况,每天都有几百根线在早上的时候向这几个点打款,我有点不相信。我们银行的数据是不可能错的,要错也是你的数据或者软件错误。
  那真实情况是什么呢?实际上,真实的情况是在每天早上9:30~9:33,中午的12:30~12:33,大约有2600多个账户向有关联的100多个账户同时打款,而且这个数据已经持续发生了80多天。后来,银行将这个数据异常的案件移交到北京市金融局后,经查实,这个案件是典型的P2P非法集资。它的庄家要求在早上9:30和中午12:30,这两个时间节点的三分钟内必须同时打款,承诺周回报率为20%或者30%。
  这个案例引发了海云数据的深刻思考。要知道银行是有反洗钱中心监控系统的,同时也有反欺诈中心监控系统,我们的系统为什么没有发现呢?而且这个案例并不是第一天就出现了,它已经持续出现了80多天。
  后来我们意识到,这家银行无论是反洗钱中心还是反欺诈中心,它背后的这些数据和系统全部都是以统计型的数据来呈现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它的数据都是画了一些饼状图、柱状图,显示每天有多少人向多少人打了款,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等等。设想一下,在这个案例当中,早上有2000多笔汇款,中午有2000多笔汇款,两次加起来一共只有接近6000笔的汇款量。6000笔的汇款量对于一家银行每天的汇款量来讲,可能连百分之零点零几都不到。这样的数据量怎么可能被客户所认知或者重视呢,要知道统计型的数据会欺骗你的。
  在我们国家,数据的真实性和数据的统计口径一直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统计型数据是有欺骗性的,一些真正有价值的数据会被隐藏到百分比当中。
  从这里我们也能想到,可视分析是什么?
  可视分析就是对大数据的一种全新认识,是一种认知能力,它不是BI,也不是饼状图和柱状图,更不是一些图表。按照逻辑的思维方式,它是 人对数据思考的节点, 这里面也真正回归了我们对大数据的思考。
  我们知道,今天所有人都在说大数据,所有的企业都说自己是大数据企业。那什么才是真正的大数据,大家对大数据的认识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不禁想起了一个成语叫“盲人摸象”。现在很多人对大数据的理解其实是相对比较片面的,他摸到了一个象鼻子,就说是大象,他摸到了象腿,也说是大象。而真正的大象是什么呢?真正的大象是你眼睛看见的全貌,它是长着四肢,拥有象鼻子、象尾巴、象耳朵的这样一个动物才叫做大象。就像我们人类的眼睛,是人与数据交互的过程,它是一种全新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  
  最近,有几个朋友也在问我,他说大数据到底有没有边界。我们最后讨论出来结果是, 大数据是没有边界的。 大家对大数据的认知,其实已经是一种共识了。就像多年以前,电刚刚被发明一样,很多人都会去想,电能够应用在什么地方。电可以变成一个灯泡,可以变成电动汽车,可以变成各种各样的应用。很多公司或者个人都会为电去努力应用。但是到今天,我们都知道,没有人会去谈电会用在什么地方,电会变成什么样的应用,因为电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无处不在了
  数据也是如此,今天我们很多人都会去想什么是数据,数据怎么去应用,数据能够应用在什么样的地方,大数据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价值。但是在三十年后,数据就会像我们生活中的电一样,无处不在,所有人都会运用数据,所有人都离不开数据,数据会变成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方式。但是在到达那一天之前,我们需要对这样一个世界、这种生活方式或者工作状态有一个全新的认知。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生存能力去理解大数据,而大数据可视分析就具备这种能力。    
  大数据可视分析是一种认知能力,而不是简单地做成饼状图或者柱状图,把它呈现出来就结束了。所有人都需要和大数据或者机器去交互,去理解数据、利用数据。所以,我们必须要利用可视化分析这样一种方式。
  数据可视分析在国内,坦率说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北大的可视分析专业的学生也才刚刚研究生三年级,有的也才刚刚毕业。而在国外,无论是斯坦福还是伯克利等学校,数据可视分析这个专业都已经发展很久了。数据可视分析这件事情在国内和国外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所有可视分析是能够将大数据落地到行业当中去的一个重要标准。
  我们在想,大数据的价值落地过程中,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用可视分析这样一个思路呢?我们用其它的分析,例如关联分析或者时空序列分析不行吗?它们一样是可以的。这些分析方法以前也用来解决我们的业务价值问题,而现在为什么一定要用可视分析呢?
  这张图片实际上讲的是用大数据看舆情雾霾的态势变化和信息传播规律。数据量实在太大、太杂,我们人没有办法直观理解和判断,没有办法全面去认知。我们就是在管中窥豹这样一个事件,就像我们对宇宙或者星星的认知是一样的,我们能够看见的其实只是星星中的一个很小的一部分。可视分析能够让我们以上帝的视角,去了解企业或者组织所拥有大数据的每一颗细的颗粒度。天上的每一颗星星,它都能以可视分析的方式,以客观的形式呈现出来,这就使得人与数据之间有了一种能够直观理解的方式,有了一个沟通的桥梁。
  对数据的趋势、价值以及维度进行大致判断的时候,其实我们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去做分析和关联,就会快很多,好很多。这也是NASA如此重视数据可视分析的原因。像CIA、Palantir这种类型的组织或者公司,如此重视数据可视分析,也是出于这种原因。
  人是复杂型的动物,在人工智能还没有真正实现的那一天,所有的大数据都是需要人来理解它的,人要理解数据的价值、业务属性以及行业属性,这样才能够在此基础之上再去做分析和应用。而数据可视分析的原则,就是将这种关联分析、空间分析、时空序列分析等等多种分析手段与方式联系和应用起来,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将这些分析转换成为能够在业务场景中应用、分析与决策的能力,这是认知大数据和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我们真正让大数据能够变现的价值最后一公里。在大数据落地的过程当中,有几个关键的维度属性必不可少,比如:业务属性、数据属性、算法属性,没有这些属性,我们的大数据肯定是停留在空中的楼阁。但是如何把这些属性串联起来,必定只有靠数据可视分析。
  在数据可视分析的发展过程中以及大数据落地的过程中,海云数据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可视分析这个专业在中国的发展也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我相信在未来的大数据世界,可视分析就像数据一样,会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无处不在。
   / 以下是部分Q&A内容 /
   ▎哪类传统企业对数据分析、可视化的需求和购买力更强更明确?
  事实上,所有企业都需要可视分析,但受制技术成本及行业需求的考量,大型企业及市政管理部门是最为迫切的用户群,因为他们面临巨大的互联网、大数据转型压力。
   ▎数据可视化工具的同质化严重吗?
  我们认为可视化是有其局限性的,这也是为什么海云数据如此重视可视分析,并在国内大力推广的原因。因为可视分析能够给用户创造价值,而可视化,虽然也有其意义,但毕竟是有限的。我认为可视化工具同质化蛮严重的,而且我认为工具类产品在国内也面临着巨大的商业模式挑战。
   ▎想知道冯老师对未来数据科技的发展怎么看?(比如:有什么新的技术会影响数据行业)
  我认为Ai技术将深刻影响数据科技的发展。未来的Ai,绝不是一些简单的数字程序,它将是业务模式化的驱动,也就是说内容即代码。通过Ai,通过机器学习,更深入了解、预测,到最终作出决定,可能不需要按照人类大脑的神经网络去布局,而是通过机器学习,让智能化帮我们作出最终的判断,数据的价值将通过Ai得到突飞猛进的提升。
     注:本文摘拓扑社,冯一村口述,版权著作权系原创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数据观微信公众号(ID:cbdioreview) ,欲了解更多大数据行业相关资讯,可搜索数据观(中国大数据产业观察网www.cbdio.com)进入查看。    ☞点击进入 海云数据 在数据观的企业栏目>>>
责任编辑:汤德正
产业观察
2016-12-02 13:48:38
AI时代就业指南:需要更多数据科学人才
来源: 数据观-企业 时间:2016-12-01 15:41:35 作者:PPV课大数据
  2016年,是AI( 人工智能)既在技术方面有很大发展,又由幕后走向台前,让公众意识到AI时代将要开启的一年,也可称作:AI发展元年。
   AI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
  3月,谷歌研发的人工智能Alpha Go与李世石大战五局,并以5:1的分数胜利,宣告围棋这项曾经令人工智能频频铩羽而归的领域,正式被人工智能攻破。
  在汽车领域,AI也一步步将无人驾驶变成现实。在国外,电动方程式Formula E(电动汽车版F1)2016-17赛季的垫赛,将由史上首个无人驾驶汽车赛事“ROBORACE”承担,共有10支车队、20辆赛车进行总共为时1小时的比赛,赛车控制完全交由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系统操作。而在国内,百度于11月的中国互联网大会上展示了可供乘坐,能够在开放城市道路上行驶的无人驾驶汽车,多家汽车厂商也在或自行研发,或收购,或合作研发无人驾驶技术,无人驾驶汽车正在由科幻片的情节,逐渐变成现实。
  在真实赛道上奔跑的无人驾驶电动F1赛车
  而在离我们更近的地方,AI也在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前几年,语音识别输入法还是问题多多的玩具,而10月份发布的锤子T2手机,搭载了应用AI技术优化的讯飞语音输入法,效果令人惊叹。
  AI不只是高高在上的前沿科技,它也是一项正在得到广泛应用,会极大改变我们日常生活方式的实用技术。
   AI爆发是大数据等基础技术所推动的
  AI在今年爆发出极大的能量,并不是一个孤立事件。AI的发展,离不开AI背后的基础技术的发展,如大数据技术、 数据挖掘技术、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技术、神经网络技术等等。这些基础技术在最近几年突飞猛进式的发展,让之前只存在于论文和研究室中的AI研究成果,变成可被应用于实际的AI技术,进而在不远的未来,让AI成为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AI将会在各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AI作为一项能够为行业带来极大改变的技术,未来5-10年内会在工业,农业,商业智能,教育,交通,金融,医疗,娱乐等领域得到应用。
  工业:对制造、物流业起到推动作用,依托传感器、芯片等底层数据收集硬件,基于大数据优化工业机器人算法,替代更多人工工作。
  农业:通过底层硬件实现全自动灌溉等,解放人工。
  教育:虽然教育活动的主角仍然是教师,但人工智能可以有效地降低教育的成本,如通过网络让更多人在线学习优秀教师的课程,并通过AI技术来分析学习效果,帮助教师用更少的精力提供对更多人的差异教育,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交通:除无人汽车以外,随着车联网的发展,城市交通管理可以做到根据交通情况的变化,动态调整交通管理策略,如改变高速路的收费策略,或是引导司机绕开拥堵路段。
  金融:风控模型和客服系统将得到进一步的升级,真正做到根据个人情况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包括贷款、保险费率的变化,虚拟客服服务的提供等。另外,金融安保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如使用人脸、指纹识别技术降低风险,或是利用更先进的加密技术,抵挡黑客的入侵。
  医疗:通过智能硬件来收集个人健康数据,并基于医疗案例库,自动形成医疗建议,帮助医生更好的发现病人潜在的问题,提升医疗效率。
  娱乐:结合VR、AR技术,通过智能硬件生成虚拟现实,提供给游戏等娱乐产品使用。
   AI时代需要更多数据科学人才
  支撑AI发展的基础技术在AI时代会继续快速发展。大数据、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等领域需要大量懂数据,会技术,能应用的人才,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武永卫在2016年5月的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上表示,中国未来3-5年需要180万数据人才,而目前仅有30万,缺口达150万人之多。招聘网站的数据也反映了这一点,猎聘网上的数据分析相关职位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增长了300%,高端数据人才的薪酬也是水涨船高,年薪50万已经司空见惯。
  我国需要的数据人才涵盖大数据工程师、算法工程师、硬件工程师、 数据分析师等类别:
  数据分析师:数据分析师精通业务,主攻AI与业务结合的应用,了解AI技术在所属行业中的应用方式,帮助业务人员推动业务的发展。
  大数据工程师:包括大数据仓库工程师、大数据开发工程师、大数据架构师、爬虫工程师等,这些职位负责数据的收集、清洗、入库、提取、计算等工作,保证AI算法有足够的数据可用。
  数据挖掘工程师:包括数据挖掘算法工程师、机器学习工程师、深度学习工程师等,这些职位负责建立和优化算法模型,并进行算法的工程化实施,是AI的主力开发者。
  硬件工程师:负责开发智能硬件/机器人,并配合相应的算法使用,是AI搭载到硬件的执行者,也通过硬件收集AI所需的数据。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职位有时候会部分重叠在个人身上,也就是说,AI时代对数据科学人才的要求是“全面发展,一专多能”,这就需要全面构建个人能力。
  数据科学人才能力体系
  数据分析师:核心能力是统计学与统计建模、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工具、数据可视化、产品设计、商业模型。
  大数据工程师:核心能力是数据处理、大数据与分布式数据开发、产品开发;
  数据挖掘工程师:核心能力是数学、统计学与统计建模、数据挖掘算法、机器学习算法、数据处理;
  硬件工程师:核心能力是嵌入式开发、机器学习算法、数据挖掘算法、产品设计、产品开发;
  从这张能力图中可以看到,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要成为一名AI技术相关人才,需要全方位提升自身的能力,但这些能力很难通过学校教育来获取,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孙茂松坦言,在大数据人才培养和大数据课程的内涵建设方面,高校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探索的还有很多。再加上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问题是之前没有遇到过,需要用新技术来解决的问题,两者共同对个人的自我学习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对有志于寻求相关工作的人来说必不可少。
   数据科学人才能力的培养
  如上图,AI技术相关的核心能力可分为数学与统计、算法、编程开发、数据分析、产品与商业模型、项目管理与沟通六类。不同类别能力的提升途径各有不同:
  数学与统计、算法两类能力属于基础知识能力。数学与统计能力包括数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统计学与统计建模;算法能力包括数据挖掘算法和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算法。这两类能力无法投机取巧,必须通过扎实的学习来提升。建议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在MOOC(慕课)等含有大学相关课程的在线学习网站上进行学习的方式,一步一个脚印的打好基础。
  编程开发、数据分析、产品与商业模型三类能力属于项目实践能力。编程开发能力包括大数据与分布式开发、嵌入式开发;数据分析能力包括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工具、数据可视化;产品与商业模型能力包括产品设计、产品开发、商业模型。这三类能力的特点是学习和实践需要紧密结合,先以阅读书籍、搜索学习资料、学习Coursera等综合课程和大数据学习社区的相关课程进行学习,再通过实际项目进行锻炼,通过两者结合的方式来有效提升这三类能力。
  项目管理与沟通属于“软实力”,可以在实践中多思考,多运用相关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以此来提升软实力。
  未来已来,你准备好了吗?
  AI领域已经进入快速上升期,新的机会,新的公司,新的职位层出不穷,无论你之前在哪个行业,无论你之前在做什么工作,只要你具备所需的能力,这个领域的大门就为你打开。欢迎有志于在AI时代占有一席之地的各位,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定位,充分利用互联网及线下的各种资源,逐步完善和提升自身能力,找到自己的位置,做风起云涌的AI时代的弄潮儿。
  注:本文来源于—PPV课原创文章,版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点击进入 PPV课大数据 在数据观的企业栏目>>>
 
责任编辑:王超
产业观察
2016-12-01 15:41:35
解读2016全球ICT50强榜单:阿里巴巴因云计算上榜
来源:199IT 时间:2016-12-01 13:57:37 作者:PWC
  近日,资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PwC)公布了《2016全球ICT50强企业》报告,阿里巴巴首次上榜,排名第26位,隶属合并者(Consolidators)和创新者(Innovators)企业类别。
  榜单衡量指标包括企业的财务绩效、获利能力、市场布局、创新能力及品牌。报告显示,全球通信产业(ICT)中,软件、硬件、服务及电信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各企业间正在跨界发展。
  得益于 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版块的快速增长,阿里巴巴首次上榜,并且是BAT唯一进入榜单的企业。阿里集团2017年Q2财报显示,其云计算营收增幅130%,连续六个季度全球增速最快。云计算领域与阿里巴巴并列全球3A格局的亚马逊,名次下滑两位。
  根据企业价值定位,PwC将50强企业分为领导者、合并者、创新者、解决方案定制者以及价值提供者五大类别。其中,创新者看重的是企业在持续提供创新产品和服务方面的表现,共有24家企业归属该类,包括两家中国企业,分别是阿里巴巴和中兴。
  日前,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表示,未来30年属于“用好互联网技术”的公司,新技术将融合到传统行业的方方面面,引领产业变革。
  10月13日,阿里云与亚信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助力亚信将单一的运营商运营支撑系统扩展至覆盖全行业的 大数据、网络安全、在线服务等领域。
  10月14日,阿里云与阿里通信联合为企业级客户推出短信服务、语音服务、流量服务、私密专线等4项通信服务,加上此前已经推出的邮件推送、消息服务、移动推送,共同构成当前业内最完善的云通信方案。
  海外市场方面,11月25日阿里云在德国宣布其位于欧洲的数据中心正式开放运营,同时与沃达丰达成战略合作,此前阿里云已经通过全球合作伙伴计划MAP,在全球与软银、英特尔、电讯盈科、新加坡电信、SK 集团 C&C 等达成合作。    注:本文来源199IT,作者:PWC,版权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欲了解更多大数据行业相关资讯,可搜索数据观(中国大数据产业观察网www.cbdio.com)进入查看。
   ☞点击进入 阿里云 在数据观的企业栏目>>>
责任编辑:汤德正
产业观察
2016-12-01 13:57:37
乌镇峰会TalkingData斩获多项大奖
来源: 数据观 时间:2016-11-30 15:16:08 作者:
  日前,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落下帷幕,来自一百余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的一千余位嘉宾相聚浙江乌镇,共同探讨世界互联网的新技术、新应用及新趋势。除了中外互联网巨头纷纷亮相,展示看家本领外,政企对话也为互联网发展铺平道路。
  在乌镇峰会“ 大数据项目对接会”之大数据产业发展论坛上,DT大数据产业创新研究院(DTiii)隆重发布多个重磅榜单,旨在对大数据领域中表现突出的企业、人物进行表彰。
  其中,Talking Data荣登2016中国大数据创新企业TOP100,并在2016中国大数据应用最佳实践案例TOP50的营销、金融、房地产等多个细分行业中均有斩获。与此同时,Talking Data CEO崔晓波荣登2016中国大数据领军人物。
  Talking Data成立于2011年,致力于用数据改变企业做决策的方式,改善人类自身和环境。目前已完成C轮融资,是中国领先的独立第三方数据服务提供商,在全球开设多个分支机构。融合了互联网“开放精神”和传统IT“严谨服务”的企业文化,为客户提供独树一帜,融创新与严谨为一体,全方位智能数据解决方案。业内独一无二的Talking Data智能数据平台(SmartDP),集海量数据、极致的技术和专业的咨询服务为一体,逐步打造开放的数据生态,为客户带来独特的数据价值。目前,TalkingData智能数据平台覆盖超过6.5亿/月活跃独立智能设备,客户既包括像 Google、腾讯、滴滴出行等互联网企业,也包括中国银联、招商银行、欧时力、碧桂园等传统行业巨头。
  过去的几年时间里,Talking Data通过在大数据领域的不断耕耘和努力,荣获《红鲱鱼》亚洲100强,Fast Company中国最佳创新公司50强,《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中国资产管理年会“金贝奖”,Gartner年度最酷供应商,创业邦100强等多个重磅奖项。Talking Data专注于技术实践、勇于迎接业务挑战。旨在数据改变企业的决策方式,数据改善人类自身和环境。
 ☞点击进入 TalkingData 在数据观的企业栏目>>>
责任编辑:陈近梅
产业观察
2016-11-30 15:16:08
中国首份《大数据与信息化安全自律标准化文件》发布
来源: 数据观-企业 时间:2016-11-30 10:25:39 作者:数据堂
  日前,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谢少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樊会文、小米科技副总裁崔宝秋、曙光信息副总裁王元兵等政府领导及大数据行业200多位代表的共同见证下,数据堂与中国首席数据官联盟等业界代表及法律界代表共同签署了《 大数据与信息化安全自律标准化文件》,这是国内首份大数据行业自律公约,必将对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此外,在随后的圆桌讨论中,微软(中国)首席安全官邵江宁、神州数码副总裁刘捷、数据堂联合创始人肖永红(首席数据官联盟专家组成员)、观韬中茂(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吴丹君(首席数据官联盟首席法律顾问)、北交大丝路中心大数据产业院长梅一多(首席数据官联盟专家组成员)等嘉宾就大数据技术创新与数据价值提升、大数据合规利用与隐私保护、大数据标准化及综合治理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思想碰撞。
  注:本文摘自数据堂,作者:自律的小堂堂,版权著作权系原创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数据观微信公众号(ID:cbdioreview) ,欲了解更多大数据行业相关资讯,可搜索数据观(中国大数据产业观察网www.cbdio.com)进入查看。
☞点击进入 数据堂 在数据观的企业栏目>>>
责任编辑:汤德正
产业观察
2016-11-30 10:25:39
解读商业地产人本数据三重门 大数据助力实现商业地产运营闭环
来源: 数据观-企业 时间:2016-11-30 10:18:44 作者:TalkingData
  线下实体商业受电商冲击已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忍痛用低租金的餐饮和休闲娱乐业态挤压高租金的零售业态比例似乎成了线下商业的生存法则。然而,步步退守并非 大数据时代的生存逻辑,转变线下商业的运营思路才是制胜关键。
   大数据时代的生存逻辑:
  回归商业本质,构建人本数据三重门
  在 TalkingData看来,商业的本质在于人,电商的优势在于它创造了全方位了解消费者的条件,这使得线上零售商深谙客户运营之道。如果说客户的交易是了解消费者的最里面的那一重门,那么客户在线上挑选产品时留下的轨迹就是第二重门,在这一重门里,客户的消费决策过程尽收眼底;线上多业态的联合形成了客户与线上交互的第三重门,多领域内的客户偏好纷纷呈现,当这几重门发生交互的时候,消费者的全息影像就形成了。每当你打开线上采购的页面时,推荐产品已经自动选出你的心头好,选择不再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儿;当然,买了高压锅、钢珠、钟表和火药的嫌疑人也自然逃不过大数据的法眼。
  线下商业其实遵循相似的逻辑。除了部分生活必需品外,消费者更多的消费行为是在恰当的场景下发生的,谁能跟消费者的生活建立起更紧密的联系,谁就能挖掘更多的场景。本文将试图引领商业地产人穿越线下商业人本数据的三重门,构建全息数据运营解决方案。
  第一重门:
  交易门,实现购物中心运营指标的监测和预警
  这一重门的信息数据主要来源于客流监控系统和商户经营系统。从市场现状看,大部分购物中心已形成自己的交易门数据,只是基于不同的系统投资级别、购物中心谈判力以及对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可实现的运营数据精度和分析深度存在差异:基于客流和销售数据指标形成日报、周报、月报,为运营提供建议,这是最基本的运营分析维度;客流和销售数据也可实现初级的交互,获取提袋率、人流客单等衡量消费转化的指标。这些指标和报表为运营人员进行品牌调整、商场设施优化配置等动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当然指标也会提示运营人员当前是否出现了运营问题。但bug也随之而来:
  1、孤立地去看每家店铺的运营数据是否有失大局?黑松露固然昂贵,但离不开与它共生的松木;撤掉一家低销售额的店铺可能会流失掉为另一家贡献高销售额的客户。
  2、交易门展现了客流和销售变化的趋势,却未能提供洞察现象的工具,盲目地增加推广促销投入不一定能改善客流和销售下滑的趋势。当鱼塘出现减产,只有通过监测水质和鱼,才能洞察原因,改善其生态并最终增产。
  带着悬而未决的问题,我们来到第二重门。
  第二重门:
  交互门,实现客群细分和商业生态的建立
  在这一重门里,基于消费者的多维度人本数据价值将更多的呈现出来。尽管目前来看,多数的购物中心仍深陷于第一重门的业务端数据中,但其实建立人本数据的意识很早就出现了,那就是会员系统。只不过旧时的会员系统仅仅具备了获取客户基本信息和初级的黏性绑定功能,大数据时代使得基于人的信息更全面,多元数据的打通和分析也使得建立购物中心与会员之间的多维度纽带成为可能。
  通过会员的消费积分和兑换行为可以描摹他的消费偏好、消费能力、停车行为,探针数据更是通过客群的到访时间、到访频次、在商场内的游逛习惯补充了会员消费决策的整个过程数据。当这一数据通过分类或聚类方式以群体数据呈现时,购物中心就可以高效实现客户细分,了解到哪些客群是工作日来的,哪些客群是频繁来的,哪些客群是偏好家庭消费的,进行逆向思维就可以锁定影响运营问题的关键客群。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里的RFM模型在这时可以得到更好的应用,因为到访维度要比消费维度更能体现会员的黏性特征。用R(最近一次到访间隔)、F(到访频次)的变化,可以推测客户消费的异动状况,根据客户流失的可能性,列出关键客户,再从M(消费金额)的角度来分析,就可以把重点放在贡献度高且流失机会也高的客户上,作为重点推广对象,以最有效的方式挽回更多的商机。
  从客群的数据出发也可以建立品牌之间的关联性,洞悉哪些品牌是唇齿相依的,哪些品牌为商场带来了正的外部性,这些关联信息会在品牌自身运营数据的基础上增加品牌价值评判标准的维度,从而有助于购物中心从单一的商铺运营数据中跳脱出来,进而基于整个商业生态圈的格局进行品牌业态的调整。
  与前两重门的数据不同,第三重门的数据场景发生了变化。前两重门的数据可以理解为都是在购物中心场景里发生的,而为了建立与客群在多个场景下的联系,购物中心还需要看看门外发生了什么。
  第三重门:
  公共市场门,实现客群和竞争市场的全面认知
  在第二重门里,限于商场所展现的内容维度,你可能永远不会知道你商场里的那个饕鬄达人在线上还有一个游戏大玩家的身份,你也不会知道那个沉睡已久的会员是一个活跃的二次元新新人类;而第三重门里,购物中心可以丰富客群在自己购物中心场景之外的行为画像,消费者的职住娱等线下行为场景以及多个标签维度的线上行为场景均可以通过TalkingData的平台呈现,运营人员将有更大的机会唤醒购物中心的沉睡客群,或者增强与现有客群的黏性。
  举个例子,在竞争激烈的商业市场环境下,你的终端客群消费的目的已并非果腹那么单一,他还需要更多的满足感,所以当你的零售跟符合消费者价值需求的ip一起打造的时候,购买就成为一种追星行为,而零售店铺与消费者的关系也就从“推”变成了“吸”,第三重门的数据正是为做什么样的ip提供了明确的思路。
  对于那些在养商期的新开业购物中心来说,完整的客户画像则意味着更大的发现潜客的机会。按照购物中心的目标客群自定义特征或者高价值客群特征就可以在城市中锁定你的潜客,在大数据时代,酒香真的可以不用怕巷子深。
  在第三重门,运营人员还可以从客群数据入手洞悉购物中心所处的竞争环境。通过TalkingData的线下地理围栏数据,你可以知道跟你争夺客群的竞争对手是谁,通过TalkingData提供的外部数据源,你也可以洞察你跟竞品争夺的客群是谁,如果你把洞察的范围扩大,那么你将知道在这个商圈里你有没有跟竞品错位竞争的机会。
  纵观线下商业的三重门,第一重门提出了运营中出的问题,第二重门找出了影响运营问题的原因,第三重门探索改善运营现状的方法。唯有穿越三重门,方能最终实现商业地产运营的闭环。
  三重门既有自己独立的运作体系,又通过交互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TalkingData也总结了贯穿三重门的商业地产3A3R指标体系,通过指标的梳理,实现数据在商业地产行业的真正价值:
   ☞点击进入 TalkingData 在数据观的企业栏目>>>
 
 
 
责任编辑:王超
产业观察
2016-11-30 10:18:44
数据堂:数据交易的本质是服务
来源:数据堂 时间:2016-11-30 09:50:11 作者:堂主
  当前,大数据已进入产业蓬勃发展、应用迅速普及的新阶段,数据已成为拉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大数据在应用上价值潜力巨大,但同时也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数据堂联合创始人、副总裁肖永红出席了此次峰会,并在题为“数据价值运营和安全保障实践”的演讲中就数据隐私、版权和安全以及数据能不能交易,数据如何定价三个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
   大数据隐私、版权和安全切忌混为一谈
  肖永红表示,大数据的隐私、版权及安全应分开考虑,切忌混为一谈。他认为应从原始数据的提炼以及用户授权层面解决数据隐私保护问题。而对于版权,他建议搁置所有权的争议,强调使用权,毕竟大数据是通过应用来产生价值的。数据安全是一道高压线,“大数据行业,由于商业走到了政策前面,所以企业更应遵守规则,无条件地保护数据安全。”
   数据交易的是产品服务,而非原始数据
  数据能否被交易是业内一直以来争论颇多的问题。肖永红认为 数据交易,并不是交易数据本身,而是交易数据加工形成的产品及其所带来的服务。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原始数据对很多人来说,无法直接使用,必须通过加工处理形成一个半成品才能产生价值,就如同人们必须将小麦加工成面粉后才能做成面条、饼干等食物;另外,各种数据必须通过融合方可产生巨大价值,单一数据因价值有限很难直接交易。
   数据定价:当前卖方说了算
  谈及数据定价,肖永红表示,当下的大数据市场还处于卖方市场,由于可向社会释放的数据资源不多,这种情况下,通常由卖方把握定价主动权。但随着行业发展逐步完善,以及国家相关部门对大数据行业的规范,在大数据公有云的架构之下,未来的大数据市场,将由数据拥有方、数据需求方、数据服务方及市场监管方共同定价。
  此次峰会,以数据堂为首的多家知名大数据企业、机构代表及律师代表还在会议现场共同签署了大数据与信息化安全自律标准化文件。旨在推动数据信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形成公平有序的产业生态环境,加强数据信息安全保护,促进数据相关环节的规范有序,加强数据的充分流转及价值开发,完善企业内部数据信息合规制度管理和技术保障。
注:本文来源数据堂,作者:堂主,版权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以上内容不代表数据观观点。数据观微信公众号(ID:cbdioreview),欲了解更多大数据行业相关资讯,可搜索数据观(中国大数据产业观察网www.cbdio.com)进入查看。
   ☞点击进入 数据堂 在数据观的企业栏目>>>
责任编辑:陈近梅
产业观察
2016-11-30 09:50:11
腾讯云对抗黑产,人工智能将派上什么用场?
来源:TechWeb 时间:2016-11-29 16:05:14 作者:
  11月25日,在GITC2016全球互联网技术大会上, 腾讯云安全首席架构师周斌发表了题为《演进:让安全更AI》的演讲。分享中,周斌给大家系统介绍了大数据、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等前沿技术在腾讯云安全中的应用。
  腾讯云的天御业务安全防护系统,正是腾讯云安全在AI实践上的重要体现。基于腾讯内外部每天PB级数据量的安全大数据,天御的AI引擎能够整合所有对抗经验和数据能力,形成多个解决单一安全问题的服务。经过业务中的正向和反向的反馈,天御系统更能够不断优化。目前,天御已为开发者提供包括活动防刷、注册保护、登录保护、消息过滤、图片鉴黄、验证码、反欺诈等服务,帮助京东、滴滴出行、58同城、斗鱼TV等企业保障业务安全。
   以下是周斌本次分享的部分节选:
  从与黑产的斗争中,腾讯的安全系统从最初的半自动化策略规则集,到基于大数据画像的策略引擎,再到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对抗引擎,正一步步实现脱胎换骨的变化。这并非简单的模式变化,它所带来的将是对系统整体架构的全面变革。
  数据+算法,腾讯云形成智能的安全引擎
  安全系统的 数据分析 平台,我们会分为4个层次进行,首先是接入层,将所有纬度的数据进行集中,包括从基础网络到业务特征,像网络流量、行为、内容等多个纬度,这样做的原因是所有分类和学习算法,必须要有基础底层数据,越真实越好,这样可以保证机器模型可以精确学习。
  其次是引擎和数据层,通过底层的模型,对前期采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建模、修正,最后作为结果数据输出到业务场景中。
  那么,我们从头来看,海量数据是AI的基础。通过业务数据、风险数据、行业协同数据、以及公共数据,我们构建出构建用于风险识别的智能引擎,引擎区分出正常群体和风险群体。而单个个体通过智能引擎后,最终得出是否风险个体的结论。
  算法和模型是深度学习的灵魂。机器学习中,不论是否是深层,最常见的形式是监督学习。监督训练需要依赖于有标签的数据才能进行训练。然而有标签的数据通常是稀缺的,因此对于许多问题,很难获得足够多的样本来训练一个复杂的模型。对于具有强大表达能力的深度网络模型,在不充足的数据上进行训练将会导致过拟合。过拟合简单点说,是指在训练集上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但是在其他数据集上效果就不好甚至非常差。
  监督学习的另一个问题是局部最优问题。使用监督学习方法来对浅层网络(只有一个隐藏层)进行训练通常能够使参数收敛到合理的范围内。但是当用这种方法来训练深度网络的时候,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特别的,使用监督学习方法训练神经网络时,通常会涉及到优化问题。
  鉴于监督学习存在的这些问题,两千年中期,使用无监督学习的理念开始兴起。无监督学习不依赖有标签样本,他可以帮助特定的深度网络进行“预训练”。但是这方面的研究还是在进行中。
  回到安全上的深度学习模型训练上,有监督学习能否解决问题?我们的回答是:能!
  首先,腾讯经过18年的黑产对抗积累,已积累了大规模的标注数据,平台每天处理超过35万亿条实时计算、超过300亿的IM消息、20亿的UGC图片、沉淀下超过400PB存储数据!我们有丰富的恶意语料库、恶意图片库可以用来进行模型训练。但是黑产是在不断演进的,新的恶意形态出现该怎么办?我们采取了两个思路:
  第一是在算法上,我们引入多目标优化算法,可以解决样本不足时的过拟合问题;
  第二是在半监督深度学习上的尝试,不同于人工全量标注样本,我们只标记关键点样本,再由这些关键点样本进行扩展,最后再拿得到的样本进行训练。
  数据+算法,我们形成了智能的安全引擎。左脑进行计算和学习,右脑用专家规则来调整方向。
   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基于实时挖掘的身份鉴定
  众所周知,互联网安全产品中,识别是否真人是否本人是一个关键的基础的问题。很多年前就有这样的一个笑话,你不知道跟你聊天的是只猫还是一只狗。现在我们还得问,你知道跟你聊天的是人还是机器?是人的话是他本人吗?是不是人?这是识别自然人的范畴。是他本人吗?是否有帐号盗用或者共用的可能?在活动防刷、金融反欺诈等领域,身份鉴定都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来看下我们是怎么做的?首先,我们基于大数据,使用多标签精准刻画建立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涉及的维度有风险画像,包含用户的恶意指数、活跃指数、负反馈指数等。行为序列,用于刻画用户在产品中的行为轨迹。帐号画像,包含用户的社交倾向,比如是否热衷原创、是否乐于分享、是否乐于互动等,帐号画像还有一个重要的维度是行为轨迹,包含用户使用产品的区域倾向和时间段倾向。IP画像,主要包含IP属性和安全标签,我们会记录该IP是否肉鸡IP、作弊IP等,另外还有针对设备的画像等等。
  接下来看下我们使用的算法,我们使用的是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深度学习算法。为什么使用多目标优化?前面我们提到有监督深度学习的两个问题:过拟合与局部最优。我们希望模型精度足够高,同时过拟合情况足够小,传统的方法是将交叉熵(也就是误差),和规范化 (这个是用来衡量是否过拟合的一个量化)进行加权,组成一个最终的目标来训练模型。 多目标优化是同时将误差和规范化作为目标,也就是模型要求同时达到最优。
  这样可以全面覆盖搜索空间,最终实现跳出局部最优,避免过拟合。这三张图显示了迭代的过程。横坐标和竖坐标分别表示误差和规范化,构成了搜索空间。通过个体间的信息交换机制,经过若干轮迭代,算法在搜索空间中越过了很多局部最优,得到了较好的结果。就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中一个模型应用到生产环境中实施打击。
  整个实现过程,我们使用了2TB的画像数据,涉及到380个细分维度,我们使用的底层分析平台保证了身份鉴定整个自学习过程以实时的方式实现。安全策略的精准度至少能达到两个9。
  另外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应用是色情图片识别,腾讯的色情图片识别依托于腾讯优图的DeepEye主动识别模型,应用在空间、QQ、天御直播鉴黄上,效果在业内处于领先优势。
  因为腾讯有着十余年黑产对抗经验,有天然的海量大数据,也有着成功应用于的智能对抗方法,我们能很好地识别自然人和黑产用户,很好地识别垃圾文本、恶意图片,很好地发现更多的恶意模式,我们将这些成熟的业务安全能力开发出来,为互联网金融、电商、游戏、直播提供业务安全解决方案,共享我们的黑产对抗成果。
  这也是以SaaS化服务模式,将这些数据和能力整合,在腾讯云上向业界开放了反黑产利器——天御。一年来,天御已经帮助我们大量电商企业应对刷单、金融企业应对诈骗、直播客户鉴黄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的一些电商活动中,天御直接拦下了超过80%恶意刷单。
   ☞点击进入 腾讯云 在数据观的企业栏目>>>
责任编辑:王超
产业观察
2016-11-29 16:05:14
亲述:阿里天池数据可视化大赛特别奖作品制作全程
来源:东湖大数据交易中心 时间:2016-11-28 15:17:08 作者:郭伟
   11月16日晚八点,大数据百人会沙龙第六期主讲嘉宾——“2016阿里巴巴天池数据可视化大赛”专业组媒体特别奖获得者郭伟,分享其获奖作品“最熟悉的陌生人”交互可视化项目“智慧物流”的制作全过程。想要炫到没朋友,或许你该学学这个↓↓↓ ,
  (以下是沙龙实录,以嘉宾第一人称讲述)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我参加阿里巴巴天池数据 可视化大赛的一个项目,主题是关于物流的可视化。这个项目用到的可视化技术:有现在比较流行的webGL、可视化比较常见的D3.js;专门用于地理信息可视化leaflet.js技术以及原生的canvas。
  在前端框架的选择上,为了支持不同模块之间的交互选用了vue.js,鉴于用户在本地查看及分享能更加方便,在这里使用了electron框架。
   1基于Web的可视化技术选型
  可视化项目最开始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用什么可视化技术来实现效果?
    CSS
  通常最简单的方式是选择CSS对作品进行美化,不仅简单成本也最低。CSS的优势就是体积非常小,而且一下子就可以加载起来。
   ECharts
  如果常规的CSS不能满足普通的效果,就要考虑用图表库。国内比较流行的echart,比国外都会好很多,有非常多的文档,而且还有在线可以调试的工具网页版,如果对可视化控制的技术不是很强的话,可以选择echart等这些成熟的图表库。
   D3、canvas
  D3是基于SVG格式,它的一个优点就是可以支持矢量缩放。比如你要做一个可视化的效果,但是客户的需求是在缩放过程中不能出现锯齿,那么你就可以选择D3。如果需要做比较多的动画,或者数据节点比较多,那你就可以选择基于canvas的可视化效果。因为D3浏览器的框架是基于dom节点,如果你的数据节点比较多,比如超过几千个几万个甚至十万个那就没办法运行起来,那么就需要用canvas来写一些图表。
   webGL
  如果有一些场景需要有非常多的数据源,可能一下子要带动十万个点,计算非常密集的时候,二维的数据的数据图表不能满足要求,这种情况下基于webGL的可视化是最符合要求的,因为webGL是通过GPU来进行计算,这样能极大提升可视化作品运行速度。另外很多三维的展示场景只能选用webGL,目前三维用于数据可视化也是一种趋势。
  最终一个项目选择什么样的可视化技术还是需要根据项目的需求来看,如果这个项目比较简单,最后如果用webGL做肯定相当不划算,可视化技术选型并没有优劣之分,具体看适用场景。甚至说,往往简单的技术更实用一些,相同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下去能产生更大的效果。
   2可视化作品概念草图绘制
  草图主要解决两个问题:1.用户的交互模式;2.数据流动的问题。在这一阶段你可以最大程度发挥个人的想象空间,把各类天马行空的想法都写下来,最后剔除成本较高和实现不了的部分。
  ① 总体界面
  ② 订单调度甘特图
  草图画完后就是需求的分解,因为草图是非常概念化的状态,只能进行概念上的指示,最终的落实还需要对项目需求进行分解。
  概念草图:需求分解
  我做这个项目的主题是物流可视化,在构思四个模块后,每个模块分别表现什么样的功能?每个功能用什么可视化手段支撑?都需要做一个详细的分解。
  比如其中一个模块是绩效考核层次的模块,物流行业包括快递员、物流站点,在分解的时候,就要对这两个展示主体做各自不同的绩效可视化展示。
  再比如地理信息的展示,不同的物流站点、配送目的地,分析的需求就要把地理位置展现出来,然后用不同的可视化手段把不同的目的地,种类区分出来。
  所以需求分解的目的是在概念草图画完后,细化这些想法然后固定下来,针对每个想法具体采用什么手段实现这些需求。
   3原型设计
  草图离最后可视化效果可能非常远,这时候你需要用到原型绘制以验证最终视觉效果是否满意。绘制原型的专业软件非常多,我个人偏向AI、PS这样的绘图软件。
  一般原型绘制是从低保真原型到高保真原型,我这里两步变成一步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下,以最快的速度查看原型能否达到最佳效果,而图片处理软件的速度无疑是最快的。
  这个就是用Photoshop做的高保真原型。当然中间实时的canvas立体化效果图肯定不是用Photoshop画的,而是用程序生成的。但是可以用Photoshop把它贴过来,边上可以用Photoshop画一个左侧的控制面板,这样两块儿拼起来就可以看到第二个模块的视觉效果是不是达到了自己的预期。
  这是一个静态效果的高保真原型,左侧和右侧的交互模块可以在图片绘制软件中直接画,如果觉得最终效果还可以的话,编程实现可以用这个尺寸和颜色来操作。
  中间的三维效果可以有两种解决办法:第一个最简单,可以在网上找到现有的案例,把图片扣进来放进去看是不是满意;另外,如果平时有差不多类似的项目可以生成后放进去也是一样。
   4数据处理及开发环境配置
  数据处理是为了提升最终程序的性能,避免跨文件查询、计算,避免网页加载多个csv文件导致载入时间变长。
  为了提升可视化项目的交互效果,如果是有多个文件需要读取,实时计算交互,建议合并成一个文件,特别是需要重新计算一个新的数据,预先计算好,就能大幅度提升效率。
  开发环境配置
  涉及到开发效率问题,开发环境需要考虑编辑器、打包&编译的环境、第三方库的管理这几个因素。避免跨文件查询、计算,避免网页加载多个csv文件导致载入时间变长。
  很多人刚开始接触可视化或者前端开发的时候习惯直接开一个页面,在head里面直接引入一个独立的库文件。这样的缺点在于,每次都要拷贝一个第三方的库文件,不太好管理,第二如果库文件更新了这个不能自动更新,第三,程序写完后也没有压缩,直接部署速度很慢。
  如果预先配置好打包编辑环境,相对比较方便,每次直接引入一个像d3,这样的第三方库就可以。如果它更新,我的也会自动更新。网页做完后也会自动压缩,这样分享效率提高很多。
   5编码开发
  
底层框架设计图
  我们配置好开发环境后根据前面的草图构思包括原型绘制,我们就形成了一个认识,整个项目我是分4个模块实现,每个模块采用的技术心里都有底了。  
  第一个模块概况透视需求,就是把所有物流分支点配送目的地,商家、以及快递员路径全部展示出来。最好还能提供用户交互效果。最好的实现方式就是采用WebGL他可以提供三维的数据展示,同时带动几万个点非常轻松。
  第二个模块我们要展示实时物流状况,把每个快递员实时地理位置展示出来,最好有一个C线拖影的效果。canvas最符合我们的需求,因为可以做二维的动画,因为要展示地理信息,还需要用到D3地理投影功能。要实现这样的效果我们可以分层绘制动画。
  可以把底图边界或者静态地理位置分另外的层绘制,不需要刷新他,运动的部分用专门用一层canvas绘制他,每次更新运动部分,不更新静止部分,这样可以提升效率。
  第三个模块绩效分析,绩效分析模块基于地图做一个三维柱状图,解决了地图底图问题。可以用D3把现有地图文件通过绘制成SVG再传入three.js再拉伸,这样操作可以支持分地区展示不同的高度。
  基于地理位置的网点监控模块解决主要的难点是leaflet.js插件本身有事件捕获值,它会重写覆盖掉现有事件,如果要在上面添加自定义交互需要覆盖掉本身事件捕获值。
  网点监控功能需求是展示地图上各个网点,最好实现乘积的缩放功能,因为不能所有的点全部展示在可视范围之内,这样当视图缩小的时候点的密集程度会覆盖掉地图,最好是能实现聚合分散效果。即地图放大的时候点分散开来,地图缩小的时候点能聚拢在一起。在一定范围内控制点的数量,用户体验会好点。
  针对这个需求,地理展示的框架leaflet.js会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因为它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框架,能提供点的聚合分离效果,也能在每个点上做视频加载效果都可以坐上去。
  为了支撑4个模块之间来回切换以及数据管理,我在vue.js框架里面引入数据状态管理和路由的插件。现在这种单页应用,每次访问都会跳到同一个页面,为了支持不同模块都可以进行浏览器展示,其中需要用路由插件来支持。
  还有个比较关键的地方,由于每个模块都用了动画的效果,那么模块之间在切换的时候就需要把动画停掉,否则动画之间会冲突导致浏览器崩溃。
   6作品部署
  作品做完后就剩下作品的部署和分享,最简单的方式是放到github上,不用另外购买域名和服务器,github支持个人静态网页的部署。如果没有用过github的同学可以先注册一个账号,网上搜索一下“怎么用github做一个blog”,操作过程非常简单。
  如果可视化作品数据量非常大,用网络分享就不太现实,可以用electron打个包,在本地即可运行,然后发给想要欣赏作品的人。我已经把代码放到了github上,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下载看一下。    注:本文来源东湖大数据交易中心,作者:郭伟,版权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欲了解更多大数据行业相关资讯,可搜索数据观(中国大数据产业观察网www.cbdio.com)进入查看。
☞点击进入 阿里云 在数据观的企业栏目>>>
责任编辑:汤德正
产业观察
2016-11-28 15:17:08
九次方大数据与阿里云签署合作伙伴框架协议
来源:经济参考报 时间:2018-10-11 10:34:52 作者:张汉青
  近日,九次方大数据与阿里云达成合作伙伴协议,基于双方的资源优势,达成多方面的合作意向,今后将在合作的业务领域形成合力,共同拓展市场。
  紧紧围绕着“城市数据资产运营商、全球数据生态构建者”这一理念,九次方大数据率先提出数据资产运营概念,深耕多年,在全国部署了近500个大数据平台,与近70个地区政府合资成立城市大数据应用及数据资产运营管理公司,先后得到33家国有资本、地方政府引导基金、产业资本的支持,实力备受各界信任。
  过去几年,全球云服务发展迅速,阿里云正是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科技领域的领先者,其产品触达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致力于以在线公共服务的方式,提供安全、可靠的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让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成为普惠科技。
  此次战略合作,九次方大数据正式成为阿里云的合作伙伴,基于双方的资源优势,达成了多方面的合作意向。未来,双方将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展开多方位立体化的携手探索,以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基础,为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新兴行业培育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推动力。
 
责任编辑:陈近梅
产业观察
2018-10-11 10:34:52
产业景气指数下降 旅游业如何借助大数据等技术实现转型升级
来源: 数据观 时间:2018-09-25 16:45:46 作者:孙永慧
由中国旅游研究院组织专家团队编写的《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8》显示,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50.01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2.8%,国内旅游收入4.57万亿元,上年同期增长15.9%。
旅游消费市场正在大规模的持续增长。面对日益增长的需求,旅游产品如何吸引游客?管理者如何进行有效的景区运营管理?政府如何将地方管理和旅游产业结合起来,带动当地经济增长?新的市场环境需要产业作出反应,实现转型升级。
有效提高营销水平是关键
旅游市场发展很快。以前,旅游是件“奢侈”的事,人均旅游可能一年不到一次,而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出游的频率也在增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旅游经济主要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居民出游意愿继续走高,第一、二季度居民总体旅游意愿分别为83.0%、84.8%,分别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和3.7个百分点。
但《报告》同时也提到,目前产业景气略有下降:旅游产业运行虽保持在“较为景气”区间,但第一、二季度,旅游产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30.81和128.05,同比和环比都有所下降。
从整个国内旅游市场来看,游客的出游目的正在由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转变。和观光旅游主要追求美丽的风景不同,休闲旅游更多地追求的是身心的愉悦,希望能在旅途中得到放松。在这种情况下,景区的旅游资源、管理及其相关的基础设施服务能不能满足游客新的需求,成为掣肘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游客出游意愿只有转化为消费意愿才能有效提高行业景气指数。面对市场的转变和行业现状,软通智慧文旅总经理何海生认为,目前文旅行业做大的痛点、最需要解决的是营销问题。
在何海生看来,提高景区的营销水平首先需要对景区做一个充分的数据洞察,从人流、基础设施、旅游产品这三个方面综合判断一个城市旅游业的整体形象是否足够吸引游客停留消费,其中包括吃、住、行、游等基础设施是否能够给消费者提供便利,是否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好印象等。
其次,要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这需要景区管理者和当地政府部门配合,一方面维护当地旅游秩序,另一方面需要当地政府将整个城市的管理和旅游产业结合起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才能吸引游客增加停留的时间。
向信息化转型是行业趋势
市场环境的改变、需求的出现正在倒逼市场进步。
要实现何海生所说的数据“洞察”,提高景区的营销能力,则要依靠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景区的信息化管理,打造智慧文旅。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推动下,各个行业都在走向信息化,物联网则是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在我国物联网市场已经进入实质性发展的阶段下,将物联网与传统旅游产业相融合,已经成为旅游产业生态链条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抓手。
而在文旅行业,信息化还处在刚起步的阶段,正如何海生所说:“目前国内文旅信息化程度普遍较低,80%的景区还没有做信息化整合;物联网的部署也是碎片化的,缺乏协同指挥,管理成本比较高。”
为此,据何海生介绍,软通智慧联合华为共同打造了“全域旅游云”和“智慧景区管理服务系统”,并在9月16日的举办的“2018世界物联网博览会”系列活动“2018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峰会”上正式对外发布。
这两款产品是软通智慧专注于智慧文旅的联合解决方案,“全域旅游云”关注面,重在宏观调控,从全局角度了解区域内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为管理者制定长远发展战略及发展规划提供数据支撑;而“智慧景区管理服务系统”则关注点,重在微观掌控,通过标准化技术手段将景区众多、分散、凌乱的设备及软件进行统一集成,统一管理,为景区向集约化、智慧化方向发展提供帮助。
何海生表示,旅游城市的智慧化、信息化将会促进游客从“过境游”到“过夜游”,“一日游”到“深度游”甚至到“定制游”进行转变,从而使当地旅游资源价值最大化。
但是,好的功能必须要好的设备,进行智慧化、信息化的管理必然需要景区具备一定程度的智能化水平。据了解,软通智慧一方面针对已搭建物联网平台的景区完成对旧有设备的兼容;另一方面对还未开始智能化改造的景区进行物联网设备的部署,并接入系统,实现景区的信息化管理。
责任编辑:陈近梅
产业观察
2018-09-25 16:45:46
软通智慧亮相2018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
来源: 软通智慧 时间:2018-09-25 15:48:45 作者:
9月20日-22日,我国首个以数字经济为主题的综合性博览会——2018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正式拉开大幕。博览会由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中国电子商会、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以及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软通智慧作为新型智慧城市一体化服务商、城市数字经济的使能者,携多项创新方案及成果全方位参与本次数博会并受邀出席2018智慧城市与数字经济峰会、2018数字旅游发展论坛。  
慧聚产业生态、共享城市未来
在博览会同期的“2018智慧城市与数字经济峰会”上,超过500人参会并围绕“慧聚产业生态、共享城市未来”为主题,共同探讨未来智慧城市与数字经济创新模式和未来形态。  
会上,软通智慧华北东北大区总经理吴江代表软通智慧与石家庄市环保局达成了战略合作签约。河北省在发展数字经济领域,坚持以数字经济助推和引领高质量发展,并出台了工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三年行动计划,制定了含金量较高的政策措施,着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新型显示智能装备,工业互联网等产业。软通智慧与石家庄环保局的战略合作,双方将从产业生态的角度,致力改善省市城市环境现状,助力河北省传统工业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  
在峰会主题演讲环节,软通智慧首席战略官兼创新研究院院长叶毓平作为组委会特邀专家在《未来城市》的主题演讲中表示,未来城市是以“城市细胞”的理念作为发展路径,其核心是数据支持城市运转,智能数据是新型智慧城市的指导原则和核心要素,发展要坚持’平台优先战略、数据智能战略、生态为王战略、同舟共济战略’。对于未来城市的发展建议,叶毓平表示要比肩国际先进技术经验,多学科多领域数字化协同创新,服务城市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从规划、建设、运营、服务一体化,助力城市从数据到价值的未来城市价值链整合,实现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
数字经济+传统旅游 城市新动能
中国在数字消费领域有着巨大的优势与潜力,而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则是实现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武器。当数字经济与传统旅游产业相结合,又会碰出怎样的花火? 在同期“2018数字旅游发展论坛”中,软通智慧文旅事业部总经理何海生做了《基于城市大数据打造全域旅游新模式》的主题演讲。何海生表示,近些年,中国的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对国家GDP的贡献逐年递增。传统旅游产业要以大数据为依托,通过大数据,描绘某市游客画像,找准目标客群,利用适合的媒体渠道,进行人群精准投放,做到有的放矢,快速提升某市旅游目的地的品牌知名度,从而增加目的地客流量,科学有效的提升旅游产业管理、服务和营销的整体水平,推动城市经济高速发展。  
七大云平台集中亮相 演绎数字经济新思路
在展示方面,软通智慧此次携数字城市孪生、城市仿真云、新型城市智慧中心、百万企业上云、河长制信息化解决方案系统等七大云平台,集中演绎软通智慧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数字经济新思路。
1、数字城市孪生
软通智慧数字孪生公共信息平台基于大数据,融合城市的各种空间信息,通过对人、物、事件等要素数字化为物理对象,构建和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等相关的虚拟模型展示,为各种业务应用按需求提供大数据和相关的记录、仿真、预测。基于这一理念,软通智慧为青岛市北区打造的数字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可无缝接入城市时空大数据、城市智联网大数据、人联网大数据、政务大数据,并结合实时数据,对城市提供动态的科学仿真,深入各垂直领域,全面了解城市运行状态,预测城市未来发展态势。  
2、城市仿真云平台
城市仿真云是针对数字城市建设中如何直观、准确、全面了解城市而打造的一个城市仿真云平台。通过打造城市仿真云,感知城市体征,监测城市活动,预测城市发展,为城市规划、仿真推演、决策分析、数据可视化等提供服务,并在城市综合应急、网格化治理、城市交通管理、综合管廊规划等方面开展应用,推动城市环境、交通、医疗、教育等各类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城市运行的随需响应和智能优化,提升政府数字服务、科学决策能力,推动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目前,除青岛外,软通智慧和怀柔、武汉等城市在该领域有深入合作。  
3、新型智慧城市中心(IOC)
“城市智慧中心”可实现对城市运营的监测预警、应急指挥、多网格化管理、智能决策、事件管理、城市仪表盘、协同联动等综合服务,通过“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模式为新时代智慧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城市智慧中心拥有违章停车、治安事件、市政设施、道路维护、交通拥堵、违法犯罪、突发事件和环境污染八大功能,市民可以通过App、微信公号、电话、视频等多种形式,参与城市治理,与管理部门一起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4、百万企业上云平台
软通智慧基于工业物联网应用的“工业云平台”,依托大数据支撑、平台的持续运营,能够满足企业上云、数据监测与汇总、决策分析等需求,同时具备提供资源共享、共性创新、工业电商、工业智库等强大的智能制造服务资源汇聚与输出能力、服务与支撑能力,支持企业开展创新技术研发与科研成果转化,实现企业生产智能化升级改造。  
5、城市生态环境网格化监测云平台
生态环境网格化监测云平台为政府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了依据。平台以 “数据服务+增值服务”护航智慧环保应用与政府长期合作,实现环境监测网格“无缝对接、不留死角”。同时规范监管执法,实现部门协调,为监管执法部门理清监管思路,提供执法依据;推动环境信息共享,实现决策科学化以及对环境要素的“全空间、全区域、全过程”的动态管控。  
6、河长制信息化解决方案平台
河长制信息化解决方案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互联网技术和用户思维、分享思维、跨界思维、平台思维,通过河湖在线监控、日常巡查、大众监督、问题受理、处理反馈、网格化管理考核、综合信息展示、舆情分析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评估结果,实现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和协同化智慧河长管理 。  
7、全域文旅云
软通智慧文化云以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整体目标,树立国家文化城市标杆,通过智慧化应用,建立文化产业消费新格局。用大数据、互联网、虚拟(增强)现实等新型技术与新型体验设备打通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旅游云面向全域旅游和智慧景区,依托云平台,以城市会客厅为亮点,从游客服务、产业推动、综合治理三个维度,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综合服务,实现数据可量化、客流可分析、趋势可判断。  
软通智慧致力于成为“国家数字经济的支撑者”,秉承“科技,使城市更美好”的企业愿景,软通智慧已在中国超过170个城市完成智慧城市战略布局,建设了一批有深度、有特色、有影响、可持续运营的创新示范工程,不断发挥信息产业引领和创新创业示范带动作用。未来,软通智慧仍将通过不断协同创新与技术服务,促进各领域的数字化升级变革,努力用专长服务社会。
责任编辑:陈近梅
产业观察
2018-09-25 15:48:45
以数据驱动突破,TalkingData T11 2018数据智能峰会成功举办
来源: 数据观 时间:2018-09-11 18:28:02 作者:
如果说人类进步在于突破创新,那么推动下一次突破创新的力量将来自于数据。以“突破”为主题的T11 2018暨TalkingData数据智能峰会于9月11日在北京成功举办。大会设置数据智能峰会,以及“数创未来”智慧城市峰会、“智变金融”新金融峰会、“数聚零售”新零售峰会以及智胜营销暨Best Audience Buying颁奖盛典,吸引数千名相关行业从业者到场参会,探讨以数据驱动突破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感知计算……认知一次又一次带领我们探索技术的边界,触及更深远的智慧壁垒。在题为“认知 • 未来”开场演讲中,红杉中国专家合伙人车品觉认为,作为新时代的认知方式,大数据将重塑人类未来。而面对全球数据量的几何增长,数据智能时代也将成为人工智能的后时代。  
TalkingData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崔晓波
围绕“突破——新生态下的数据智能服务”主题,TalkingData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崔晓波先生从战略与产品、安全合规、行业合作、研究探索等几方面,对TalkingData的发展历程、目前规划与企业愿景进行了深入解读。依托自2011年成立以来的七年发展与不断探索,TalkingData公开了以“数据智能服务平台”为核心的整体平台全景图,夯实数据工程、数据科学基础能力,针对各行业业务场景提供数据智能应用,同时连接多维度数据源与第三方服务商,构建完善数据智能生态。
践行开放共享的核心战略,TalkingData此次重磅发布合作伙伴共创计划——“百灵计划”,宣布将投入价值1亿元的资源,为100家合作伙伴提供100天的免费开放数据、开放算力以及服务与培训,加速赋能合作伙伴发展。此外,TalkingData还在大会上正式宣布与三大运营商建立深度合作,以“连接”实现数据价值的飞跃。  
TalkingData合伙人兼执行副总裁 林逸飞
商业发展方面,TalkingData合伙人兼执行副总裁林逸飞先生带来了“以数据智能探索业务突破”的分享。他着重介绍了TalkingData总结提出的“D2D数字化转型方法论”,强调从业务“数字化”到目标结果“数字化”的核心思维,并以整合合作伙伴与TalkingData自研的全景数据应用与方案,为企业客户提供业务场景落地服务。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绫致时装、中国移动物联网有限公司也作为重要合作伙伴代表登台,分享了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的独到见解,以及与TalkingData合作探索转型创新的经验。
其他四大峰会上,“数创未来”智慧城市峰会与大数据产业、智慧城市设计师、建设者、管理者、使用者等各领域专家,共话数据治理与新型智慧城市健康快速发展之道。“数聚零售”新零售峰会则邀请绫致时装、影儿时尚、菲仕兰乳制品等零售企业,探寻传统零售业的转型之路。“智变金融”新金融峰会从解决实际业务问题角度出发,携手来自证券时报、国泰君安、兴业数金、中国银行、民生科技等企业的嘉宾,探讨如何借助数据智能助力金融企业实现价值提升。智胜营销峰会正式揭晓了金融、电商、游戏、汽车、新零售五大行业人群最具投放价值媒体奖,暨“Best Audience Buying”,并由圈内大咖分享五大行业的人群画像及特征洞察报告。
TalkingData表示,连续四年举办T11数据智能峰会,还是以实现“数据改变企业决策,数据改善人类生活”的愿景为初心,希望通过这个聚合性平台诠释数据所蕴含的力量,帮助更多企业实现数据驱动转型,加速各行业的数字化进程,利用数据智能推动社会和人类生活的提升。
☞ 点击查看T11 2018数据智能峰会【现场图文直播】
责任编辑:陈近梅
产业观察
2018-09-11 18:28:02
软通智慧发布河湖管家解决方案 聚焦管好“盆”和“水”
来源: 软通智慧 时间:2018-08-27 13:45:38 作者:
8月23日—25日,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简称智博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软通智慧受重庆市人民政府邀请,携多项智慧城市领域创新解决方案及应用全方位参与此次盛会,并于25日召开了河湖管家解决方案发布会。
在十九大报告中,水利部对水利信息化发展做出重要指示: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并提出重点建立或推进包括河长制度等9项制度建设,强化包括节水优先、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基础能力等水资源管理措施的落实。新政策、新要求频出,对各地水利管理提出更高的标准。地市、区县级河长迫切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精细化管理。但目前绝大部分河长制信息化产品仍处于数字化、信息化阶段,水利局等委办局监管任务重,运营成本较高的现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
互联网+河(湖)长制 聚焦“盆”和“水”
围绕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加强执法监管六大任务,软通智慧创新性研发出 “河湖管家″——河长制信息化解决方案。“河湖管家”按照河湖管理网格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总体要求,推进“互联网+″技术在河长制湖长制中的广泛应用,通过建设一河/湖一档、在线监测、考核监督、工程管理、事件处理、巡河/湖管理、预警预报、污染溯源、决策分析、信息管理、信息发布、河/湖长制移动APP、微信公众服务等功能模块,为各级河/湖长及河长办提供服务,聚焦管好河湖空间及其水域岸线、管好河湖中的水体,即“盆”和“水”。
河湖管家着力解决三个迫切需求
(1)省级河长办提高全省河长制现代化综合管理能力的迫切需求;
(2)市县级河长夯实河长责任进行精细化管理的迫切需求;
(3)河长制用户对专业团队提供可持续化设备运维保障及运营服务的迫切需求。
软通智慧水利产品部部长周祺在发布会上表示,河湖管家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互联网技术和用户思维、分享思维、跨界思维、平台思维,通过河湖在线监控预警溯源、日常巡查、大众监督、问题受理、处理反馈、网格化管理考核、综合信息展示、舆情分析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评估结果,实现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和协同化智慧河湖管理 。
责任编辑:陈近梅
产业观察
2018-08-27 13:45:38
服务+产品+模式 软通智慧“三个创新”助力城市绿色发展
来源: 软通智慧 时间:2018-08-27 13:43:07 作者:
8月24日,“AI上有信仰的云——华为云中国行2018”活动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华为邀请多位合作伙伴,围绕“云上的智能制造”、“云上的新兴服务”、“云上的智慧城市”等议题进行分享和讨论。软通智慧以华为智慧城市生态圈核心合作伙伴和华为云“同舟共济”型战略合作伙伴等多重身份受邀出席此次盛会。在“AI重庆,共绘云上智能未来”高峰对话上,软通智慧副总裁曹晓兵分享了软通公司在智慧环保领域的创新服务与实践。
智慧环保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政府更是将污染防治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并写入十九大工作报告,各地政府也积极响应并高度重视。曹晓兵表示,智慧环保主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监测污染物从哪里来,第二是明确污染物到哪里去,第三是如何精准化监控和防治污染。软通智慧开辟了智慧环保领域的三个创新,即服务创新、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
第一,服务创新。传统的环境治理,政府通常以“关、停、整、改”等行政手段换来短暂的效果。但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管理成本。软通智慧通过生态环境网格化监测云平台,实现环境监测网格“无缝对接、不留死角”,帮助政府决策科学化以及对环境要素的“全空间、全区域、全过程”的动态管控,从而降低对企业生产和市民生活的影响,进而降低城市的管理成本。
第二,产品创新。软通智慧与华为云以及上下游产业链供应商合作,打造“前端硬件+平台+数据+应用+服务运营”的五位一体“端到端”一揽子解决方,并聚焦应用和服务运营,为城市提供线上、线下的综合性环保服务。
第三,模式创新。改变现有智慧环保建设模式,帮助政府客户从自建系统向购买服务转变,减轻了客户成本压力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运营风险。软通智慧通过搭建应用和运营服务平台,依据各地城市本身状况,提供一城一策的本地化智慧环保服务。
当前,软通智慧已在河南开封,山东淄博、江苏南通、上海金山等地打造了一批智慧环保的样板工程。以开封为例,软通智慧与华为云合作,通过建设大气环境网格化监测云平台、大气物联网监测服务系统,实现了对20个重点区县(乡镇)实时空气质量排名、大气污染快速、精准溯源,监测执法高效联动,有效遏制了“小散乱污”及其他违法排污行为,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将全市的空气污染指数平均下降了一个等级,为开封市打造创新低碳绿色友好的城市环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曹晓兵表示,未来软通智慧将继续携手华为及生态圈伙伴,加强与政府合作,打造更多智慧型、环保型城市,并为社会带来更多的贡献与价值。
责任编辑:陈近梅
产业观察
2018-08-27 13:43:07
软通智慧与新加坡政府签署“中新数字城市产业联盟”合作协议
来源: 软通智慧 时间:2018-08-27 10:13:26 作者:
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8月23日—25日,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简称智博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软通智慧受重庆市人民政府邀请,携多项智慧城市领域创新方案及成果全方位参与此次盛会。
在智博会首日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软通智慧与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签署“中新数字城市产业联盟”合作协议。未来,软通智慧将与新加坡智元素私人有限公司、软铸(国际)股份和Vi Dimensions三家公司在重庆合作研发虚拟城市。来自国家部委、国外政府、兄弟省区市、知名企业和重庆市政府的20位嘉宾共同见证项目签约。 
中新数字城市产业联盟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数字城市产业领袖组织,是建立新型智慧城市领域高端合作互助、资源汇聚的平台。软通智慧强调生态与合作,通过聚合大批优质的生态合作伙伴,吸纳生态合作伙伴优势资源。此次与新加坡企业的合作,将充分借鉴新加坡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经验,加快推动重庆数字经济建设与发展,实现产业创新引领与合作共赢。
在同期举办的新加坡—重庆数字经济高端论坛上,软通智慧首席战略官兼创新研究院院长叶毓平表示,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从资源型到技术型再到融合型和服务型。智慧城市在经过了大数据1.0时代,现在已经到了智能大数据2.0时代,单纯的技术不再是关键,政务大数据不再只是一个存量概念,而是如何有效利用智能数据,打造服务型数字经济。未来的城市将是一个“超级城市”的概念,需要有很多智能化技术支持。政府只有把互联网数据、时空大数据、物联网数据等数字化概念挖掘并融合起来,合理运营这些智慧资产,才能真正发挥数字经济的意义,这也是当前智慧城市建设所面临的行为。
软通智慧在推进城市智慧化建设中,一直以来重视数据的互联互通,并利用城市数字孪生技术,打造城市创新体验中心,采用不同角度的城市可视化语言将数字城市与经济具象,通过城市体验平台让城市可感知,让服务可获取,让未来可触摸。目前,软通智慧已在北京、天津、武汉做城市仿真实践,此次与新加坡政府、企业签署“中新数字城市产业联盟”协议,将以平台为纽带,充分吸收平台的技术优势以及借鉴新加坡作为全球智慧国的服务模式,更好地服务于重庆乃至全国的产城融合发展。 
责任编辑:陈近梅
产业观察
2018-08-27 10:13:26
充电桩一体化布局跨越城乡
来源:经济参考报 时间:2020-07-17 14:02:37 作者:侯文坤 何磊静
   湖北孝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运维人员在孝感市公交车站内检查各充电桩的用电设备。余健兵 摄
   无锡一处室外充电站,供电公司员工正帮忙给电动汽车充电。资料照片
  多地借新基建“东风”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网络布局,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湖北、江苏率先启动的充电设施城乡全覆盖,既是积极响应新基建的重要举措,也是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新基建下的充电桩不仅能为车主提供便利,还是能源互联网新商业模式的一个突破口:综合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打通各充电运营商、车企及监管平台的数据壁垒,整合数据信息,构建统一的监管服务平台,也将助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湖北:城乡公共快充网络布局提速
   营的补贴措施落地重视不够。
  肖黎春表示,为引导科学合理地建设充电网络,提升充电服务质量,建议相关部门对充电设施建设补贴范围和充电设施补贴策略两方面进行优化调整。
  一是扩大充电设施建设补贴范围。延续《关于“十三五”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奖励政策及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通知》政策,并将补贴政策由重点城市向所有地市延伸,实现充电设施建设补贴的全覆盖。在完成规划建设目标后,可适当减少或取消建设补贴资金。
  二是建议优化充电设施补贴策略。一方面,根据充电设施建设规划实行分类补贴。对城郊、高速等保障型充电设施的建设加大补贴力度,对城区充电设施充足区域降低建设补贴标准,甚至不予补贴,引导社会各方按照规划合理投资建设充电设施。另一方面,优化充电设施运营环节的补贴策略,建议以充电设施充电量为基准,建立完善与充电量挂钩的补贴机制。同时,从运行管理、数据接入、用户评价等方面对充电站运营进行考核评价,符合考评要求才给予充电设施运营补贴。
  借新基建的“东风”,国内不少地区和企业加快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的步伐。在湖北,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等企业结合地方规划正发力充电桩市场,加快城乡公共快充网络布局。不过,相关业内人士也指出,目前有的地方政府重在对新能源汽车的生产销售进行补贴,对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的补贴措施落地重视不够,期盼优化充电设施建设运营补贴政策。
   城乡快充网络不断优化
  今年5月19日,湖北咸宁赤壁市赤马港镇供电所完成充电桩建设,标志着作为全国六个乡村新能源汽车零售点试点区域之一的赤壁市,建成全省首个覆盖乡镇的快速充电网络。今年以来,赤壁供电公司已举办多场新能源汽车展销会,联络各大厂商促销农村适用的新能源车型,受到当地群众欢迎。
  “赤马港供电所辖区所有居民的新能源车都可以来这里充电,很方便。”赤马港供电所主任陈恋华说。所内两个充电桩有快充桩和慢充桩各一个,都是对公众开放使用的。待充电桩安装调试后,即可接入国网智慧车联网平台,居民通过“e充电”App即可查找充电桩位置和空闲情况,并通过扫码启动充电,电动汽车在快充桩上40分钟可充到80%的电量,在慢充桩上,充满需花费6小时左右。
  赤壁是国网湖北电力实施新能源汽车下乡的试点区域。近年来,湖北城乡公共快充网络逐步优化。目前,国网湖北电力已累计建设充电站377座,其中城区站210座(武汉市65座、襄阳36座、咸宁14座,其他地市合计95座),高速站167座;投运充电桩2249台,其中直流2163台,交流86台。该公司还在湖北境内建成“三横三纵一圈”为骨干的城际互联快充网络通道(三横:福银、沪蓉、沪渝高速;三纵:京港澳高速、大广高速、随岳高速;一圈:武汉城市外环高速),高速公路上每50公里至100公里,就有一座国网高速公路快速充电站。
  国网湖北电力表示,今年将持续提升智慧车联网平台开放性和公共服务能力,支撑社会运营商的互联互通和私人桩接入共享,全年完成新增接入充电桩1.1万台的目标任务;同时,还将加快构建覆盖广、服务优、流量大、共享化程度高的智能充电网络,保障电动汽车出行无忧。此外,还将完善定制充电、无感支付等功能,深化平台运行监控、故障预警、远程诊断等功能,实现智能化运维。
  另一方面,将适度提高建设标准,对新建小区科学计算配电设计容量,确保一次建设到位;对老旧小区保持必要裕度,避免重复扩容改造。
  “我们也将根据市场需求,滚动调整投资计划,持续优化完善城乡公共快充网络布局,主动配合当地政府做好城市基础性、保障性充电桩建设,并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国网湖北电力营销部工作人员说。
   充电桩建设获资本青睐
  当前,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发展快车道。充电设施作为电动汽车能量补给的重要途径,直接影响着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据国网湖北电力统计,截至2019年底,湖北省电动汽车保有量突破10万辆,达117791台,同比增长63%;全年电动汽车充电电量2598.0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00%。该公司今年拟投资1.6亿元,新建高速充电站、城区公共充电站、专用充电站68个。新建921台充电桩,包括城区公共桩303台、高速桩68台、专用充电桩150台、居民有序充电桩400台。
  凭借新基建“东风”,充电桩建设获得不少资本青睐。
  5月18日,湖北省首家地市电动汽车服务合资公司——国网孝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成立。当天,还通过“云开工”方式启动孝南区三汊、郑阁两座电动公共汽车充电站建设,充电功率分别为600千瓦、960千瓦。
  国网孝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由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湖北有限公司、孝感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孝感市光源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主营业务包括新型充换电站建设咨询服务、充换电设施建设运维、车联网平台建设运营、电动汽车销售和租赁服务、电气安全、绿电交易等。
  国网孝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唐四平介绍,中央对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接连作出重要部署,四部委明确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延至2022年底,这为充电设施的建设和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孝感市地处汉孝随襄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目前电动汽车保有量仅636台、充电桩165根,2019年充电量为1264万千瓦时,占全省总充电量的2.8%,电动汽车和充电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据悉,孝感正大力布局充电桩,力争在2025年前实现“531”格局,即乡镇农村道路每5公里、县城区和市郊道路每3公里、主城区道路每公里范围内建有充电桩。
  业内人士认为,充电桩不仅为车主提供便利,还是能源互联网新商业模式的一个突破口。
  今年上半年,湖北首批5座多站融合数据中心站建成投产。作为该省首批多站融合试点项目之一,湖北宜昌110千伏东山变电站已开展对外商业运营。变电站内的数据中心站,可为多家互联网企业、运营商及视频服务商提供数据就近储存服务,北斗地面增强站为电力业务需求提供着时空精准定位服务,5G基站为周边用户提供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的信息通信服务,建成的充电桩也能像加油站一样给电动汽车“加油”。
   期盼优化建设运营补贴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肖黎春说,近年来,为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国家给予了大量财政专项补助,有力地推动了该产业的发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但与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相比,配套充电设施建设却相对滞后。
  根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到2020年,全国将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480万个,以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肖黎春介绍,截至2019年底,全国充电桩总数为121.9万根,车桩比仅为3.1:1,充电桩缺口造成充电难现象,成为限制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2016年相关部门出台了《关于“十三五”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奖励政策及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通知》,但部分地方政府重在对新能源汽车的生产销售环节进行补贴,对充电设施建设运
   江苏:乡镇平均10公里一个充电桩
  插入充电枪,车辆认证、充电启停和结算功能便可自动实现,充电全过程无需人为干涉……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充电桩被纳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领域。《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期在经济大省江苏调研了解到,当地电动汽车推广数量居全国前列,同时正在加快推进充电设施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向往。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电动汽车市场受疫情影响的背景下,充电桩建设对解决充电难题、提振汽车市场消费信心、促进产业复苏等具有重要意义。
   充电设施数量居前列
  记者了解到,尽管电动汽车行业整体仍处于培育期,充电桩布局面临不平衡与利用率偏低并存的情况,江苏依旧全力瞄准这一朝阳产业。数据显示,目前江苏全省累计推广应用电动汽车超17万辆,建设各类充电桩7.8万个,电动汽车推广数量和充电设施建设数量均居全国前列。预计今年底,该省电动汽车数量将达19万辆,充电桩突破9万个,每两辆电动汽车将配有一根充电桩,优于全国平均3:1的车桩比。
  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正得到有效满足。据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介绍,公司目前已累计建成各类充换电站773座,充电桩合计9950台,去年全年充电桩充电量达1.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达182%。
  以无锡市为例,截至去年底,当地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1.8万余辆,而全市布设各类充电桩达1.1万多个,较好满足了目前市场保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国网无锡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目前建设运营充电桩2233台,年均提供充电服务30万车次,实现了高速服务区全覆盖,今年还将新建充电桩600台,进一步提升公交、物流、网约车等客户的充电便捷性。
  充电桩也为疫后城市复苏“充电”。苏州自2月份逐步复工复产以来,全市电动汽车充电总量稳步回升,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市电动汽车服务分公司今年6月底前单日充电总量已恢复到22万千瓦时以上,比疫情期间最低值增长3倍多。随着全市公交载客和网约车运营逐渐恢复,日充电量将继续保持增长。
   充电桩将乡镇全覆盖
  不仅在城区大力建设充电桩,到今年底,江苏的乡镇地区也有望迎来平均每10公里一个电动汽车充电桩,方便市民长途驾车充电。今年4月,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发布助力充电桩建设八条服务举措,计划投资约3.7亿元加快充电设施建设,预计年内在全国率先实现充电桩乡镇全覆盖。
  据统计,约90%的充电桩建设在城市市区范围,乡镇及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充电不方便的情况。而江苏县域经济发达,2019年全国百强县排行榜中该省占16个,特别是乡镇经济发达,越来越多乡村居民也开始使用电动汽车。
  “江苏率先启动充电设施乡镇全覆盖,既是积极响应新基建的重要举措,也是服务乡村振兴、促进江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国网江苏电力营销部主任李瑶虹说,江苏加快充电设施建设,也会进一步拉动电动汽车及充电桩领域的投资,促进行业消费。
  记者梳理发现,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推出的助力充电桩建设推广的举措还涵盖加大充电网络投资规模、下调充电设施服务费用、降低充电桩接入电网投资、加强充电设施电力供应保障、加快省际间充电设施互联互通等多方面内容,力求从各个方面缓解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
   用户体验进一步提升
  为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用户体验,江苏将对省内直流充电桩进行“即插即充、无感支付”升级改造,提高充电费用支付的便利性。用户只需插入充电枪,车辆认证、充电启停和结算功能便可自动实现,充电全过程无需人为干涉,这将原有的5步充电操作简化为1步,大幅节省了客户的充电时间。
  同时,住户电动汽车充电难问题也将逐步得到缓解。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正加强与物业、业委会等合作,摸排充电矛盾突出的小区,在去年全省投运43个老旧小区公共充电桩的基础上,计划今年在全省13个地市、每个地市不少于4个老旧小区,开展公共充电桩建设运营工作。
  苏州、无锡等地区加快利用大数据分析支持充电桩运营。去年11月,“苏州市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监测平台”正式上线,而无锡也计划在今年建设相关监测平台,可向用户提供附近充电桩情况,并实现不同充电设施运营之间的统一扫码服务。
  据介绍,“苏州市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监测平台”由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和苏州市工信局联合打造,综合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打通各充电运营商、车企及监管平台的数据壁垒,整合数据信息,构建统一监管服务平台,为社会公众、充电运营商及政府部门提供差异化的监测管理与服务。
  “各运营商接入平台后,可实现更深度的互联互通,我们也会持续加大对平台数据的分析力度,更好地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国网苏州供电公司营销部副主任钱科军介绍说。据统计,该平台建成后,目前累计接入全市21家运营商充电桩6000台,为新能源汽车充电大数据分析提供了重要支撑。
责任编辑:姚治
产业观察
2020-07-17 14:02:37
发挥新基建带动作用 多地密集发布5G新建计划
来源:经济参考报 时间:2020-07-17 11:21:38 作者:郭倩
  进入下半年,多地相继公布5G建设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包括河北、福建、重庆在内的多地已超额完成基站建设半年进度。与此同时,北京、广州、江苏、安徽等地密集发布5G年度新建计划,扩大5G基站建设规模,在5G+VR/AR虚拟购物、5G+医疗、5G+智能制造等诸多领域创新和拓展应用,进一步发挥5G等新型基础设施的规模效应和带动作用,持续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培育经济新业态新模式。
  7月16日,《2020年广州市进一步加快5G发展重点行动计划》对外发布,提出2020年底,新建5G基站1.27万座,实现全市行政区域范围5G信号连续覆盖的基础设施建设目标。此外,北京日前提出扩大5G网络建设规模,今年将累计建成5G基站超3万个。江苏也表示全年新建5G基站5.2万座,完成相应投资127亿元。
  而根据多地近期公布的5G建设成果来看,不少地方已经超额完成半年进度。河北日前宣布上半年新建5G基站9440个,完成全年建设目标任务的63%,顺利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福建共建成5G基站1.3万个,超额完成上半年进度。重庆日前也表示提前半年超额完成全年3万个5G基站建设任务,截至7月1日,新建了3.2万个5G基站,累计建成4.2万个5G基站,实现全市所有区县重点区域5G网络全覆盖。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无线电管理研究所ICT研究室主任孙美玉对记者表示,5G作为“数字基建”的领头羊,其涉及领域多、涵盖范围广、经济带动作用强。短期内,5G不仅对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等的作用突出,更将在稳投资、促消费、助升级、培植经济发展新动能等方面发挥长期作用。各级地方政府进一步落实相关政策,出台实施细则和专项扶持措施,将加快推进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融合应用的步伐。
责任编辑:姚治
产业观察
2020-07-17 11:21:38